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小儿急诊科

中药入菜也可养生防病

我们每天都要吃饭,普通的饭菜只是提供营养,补充身体所需能量的。可是你知道吗,如果在做法的时候放些中药的话,可能会起到保健养生、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作用呢!下面我们为您介绍四种中药入菜的功效与宜忌。

目录 中药的食物疗法 中药入菜也可养生防病 中药的煎煮方法有哪些 吃中药的禁忌事项 准妈妈孕期慎用中药

1中药的食物疗法

  记载食物疗法的《食疗本草》(唐·孟铣)、记载救荒植物的《救荒本草》(明·朱橚)、侧重药物鉴别的《本草衍义》(宋·寇宗奭)、侧重药物炮炙的《炮炙论》(南北朝刘宋·雷敩)以及便于学习诵读、翻检查阅或临症参考的中小型本草多种。

  清代道光年间,吴其浚的两部专论植物的著作:《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专长编》问世,前者记载植物1714种,后者描述了植物838种。对于每种植物的形色性味、用途和产地叙述颇详,并附有精确插图,尤其着重植物的药用价值与同名异物的考证,所以虽非药物专著,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我国古代人民关于药物的知识还收栽在许多医学和方剂学的著作中。例如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宋·陈师文等所编的《太平惠民和济局方》、明·朱橚等的《普济方》等等,不胜枚举。 这些书籍中收载的药物和方剂,很多至今还被广泛地应用着,具有很好的疗效。

  药膳可分为食疗中药和食疗药膳两大类:

  1.食疗中药:食疗中药是指具有防治疾病或保健康复作用的饮食物,又称为“食用中药”、“食疗本草”或“食物中药”等。这类食疗中药包括谷物、水果、蔬菜、调料、禽兽、水产等类。

  2.食疗药膳:药膳是由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食物和调料配制而成的膳食,总体说来,药膳既可单独由食用中药加工制成,又可以中药材和食品为原料,按照一定的组方,加工、烹调而成。

2中药入菜也可养生防病

  健脾:饭中放点山药

  功效:益肾气,健脾胃,尤其适用于脾肾气虚者。

  宜:可加入汤品或菜肴,建议配搭性平、性温的食物入菜。如山药排骨、山药栗子粥、南瓜炒山药等是健脾健胃的好搭配。

  忌:一次不宜多食,否则容易食滞,造成消化不良。

  补血:饭中放点枸杞

  功效:补血及明目,有助降血糖、血压、胆固醇。

  宜:可加入汤品或菜肴,易腹泻虚寒体质,建议搭配温性、热性食物入菜;易便秘燥热体质,应搭配寒、凉性食物,汤品或菜肴快做成后再加。

  忌:勿单独服用,以免虚寒者愈寒、燥热者愈热。

  温阳:饭中放点核桃

  功效:补肾助阳、润肠。

  宜:可加入汤品或菜肴,建议与寒性、凉性食物一起入菜,如核桃烩百合,汤品或菜肴做成后再放入核桃。

  忌:易口烂的燥热体质者,勿单独食用核桃。

  补气:饭中放点黄芪

  功效:强心、提升阳气,可预防感冒、增强免疫。

  宜:较适合用于汤品,将黄芪与所有食材一起下锅熬煮至少30分钟,建议搭配寒性、凉性食物,如黄芪冬瓜汤。

  忌:便秘燥热者不宜。

  滋阴:饭中放点黄精

  功效:可润肺止咳、滋补脾胃,具有凉润作用。

  宜:较适合用于汤品,将黄精与所有食材一起下锅熬煮至少30分钟,建议搭配温性、热性食物,如黄精鸡汤。

  忌:因性质寒凉,较适合燥热体质者。

  补肾:饭中放点黑芝麻

  功效:补肾抗衰老、益精血、润肠燥,头晕眼花、耳鸣耳聋、腰膝酸软、脱发白发、大便干燥有一定疗效。

  宜:可加入汤品或菜肴,建议配搭温性、热性食物入菜。

  忌:脾虚腹泻者,不宜食黑芝麻。

3中药的煎煮方法有哪些

  清洗

  中草药大都是生药,在出售之前一般都进行了加工炮制,煎煮之前一般没有必要淘洗。如果的确觉得草药有些脏,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冲洗,以防易溶于水的有效成分大量丢失,从而影响中药疗效。

  器具

  煎药器具以砂锅、瓦罐为好,忌用铜、铁器皿。

  浸泡

  一般来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中药饮片煎煮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60分钟。水的用量一般为:第一遍煎煮时将中医饮片适当加压后,以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第二遍用水量可少一些。头遍煎结束后,将药汁滤出,重新加水至高出药平面0.5~1厘米即可。

  煎煮

  煎煮中药应注意火候与煎煮时间。火候指火力大小与火势急慢(大火、急火称武火,小火、慢火为文火)。中药煎煮一般要煎煮2~3次,最少应煎2次。一般未沸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一般头煎的煮沸后再用小火煎20~30分钟,二煎煮沸后再用小火煎10~20分钟。

  用于治疗感冒的解表中药或清热药煎煮时间可缩短5~10分钟,而用于治疗体虚的滋补中药煎煮时间宜增加10~20分钟。在煎煮过程中,尽量少开锅盖,以免药味挥发。

  剂量

  中药煎煮后每次所取得的药液量成人一般为150毫升,学龄期儿童为100毫升,婴幼儿为50毫升。

4吃中药的禁忌事项

  在吃中药的时候,为了不影响药物的发挥,有一些饮食禁忌,是你需要了解的。

  服用中药时不宜吃生萝卜(服理气化痰药除外),因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特别是服用人参、黄芪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削弱人参等的补益作用,降低药效而达不到治疗目的。

  生冷食物性多寒凉,难以消化。生冷类食物还易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故在治疗“寒症”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逐湿药,或健脾暖胃药,不可不忌生冷食物。

  一般服用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尤其在服用 “阿胶”、“银耳”时,忌与茶水同服,同时服用会使茶叶中的鞣酸、生物碱等产生沉淀,影响人体吸收。如平时有喝茶习惯,可以少喝一些绿茶,而且最好在服药 2~3小时后再喝。

  热性辛辣食物性多温热,耗气动火。如服用清热败毒、养阴增液、凉血滋阴等中药或痈疡疮毒等热性病治疗期间,须忌食辛辣。如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辛辣热性之品,如若食之,则会抵消中药效果,有的还会促发炎症,伤阴动血(出血)油腻食物性多粘腻,助湿生痰,滑肠滞气,不易消化和吸收,而且油腻食物与药物混合更能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服用中药期间, 如进食荤腻食物,势必影响中药的吸收,故对痰湿较重、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粘度以及肥胖病等患者更须忌食动物油脂等油腻之 物。

  一般中药均有芳香气味,特别是芳香化湿、芳香理气药,含有大量的挥发油,赖以发挥治疗作用,这类芳香物质与腥膻气味最不相容。若服用中药时不避腥 膻,往往影响药效。如鱼、虾、海鲜腥气,牛羊膻味。

  对那些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疮疖、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皮炎患者,在服用 中药期间必须忌食腥膻之物,还应少吃鸡、羊、猪头肉、蟹、鹅肉等腥膻辛辣刺激之发物。因为这类食物中含有异性蛋白,部分病人特别敏感容易产生过敏,从而加 重病情。

5准妈妈孕期慎用中药

  不少准妈妈和家里的长辈都认为比较西医,中医中药疗效好,安全性高。因此,在妊娠期间希望通过中医治疗或者中药食疗来帮助腹中胎儿更好的发育生长。

  实际上,中药虽然比较温和,但准妈妈仍需慎用,如一些活血化瘀药、行气驱风药、苦寒清热药和凉血解毒药等等。有的准妈妈想通过服用补药来巩固胎儿,但实际上人参、鹿茸、桂圆等补品都是不能乱服的,准妈妈只有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方可服用中药和各种补药。

  是不是多数中草药孕妇都可以食用?

  活血破气类“活血”使血液循环加速,追血下溢,促胎外出;“破气”会使气行逆乱,气乱则无力固胎。这类中药有桃仁、红花、乳香和没药等。

  利下类这类中药往往具有通利小便、泻下通腑的作用,常会伤阴耗气。如滑石、冬葵子、甘遂、大戟、芫花、巴豆、牵牛子、薏苡仁和木通等。

  大辛大热类辛热之药有造成堕胎的危险。属这类的有附子、肉桂、川乌、草乌等。

  芳香渗透类此类中药辛温香燥,有通胎外出之弊。如麝香、草果、丁香和降香等。

  有毒类水银、硫磺等都会直接影响胎儿。

  不仅中草药对胎儿有影响,由于中成药成分比较复杂,在服用时也应慎重。应禁用和忌用的中成药主要有牛黄解毒丸、大活络丸、小活络丸、牛黄清心丸、风湿跌打丸(酒)、小金丹、玉真散、失笑散、苏合香丸、木瓜丸、活血止痛散、再造丸、苁蓉通便口服液、冠心苏合丸、五味麝香丸、利胆排石片(冲剂)等。

  应慎用的中成药主要有上清丸、藿香正气丸(水)、防风通圣丸、蛇胆半夏末、安宫牛黄丸、附子理中丸、祛风舒筋丸、六神丸、十滴水等。

  对于有些中药,一时难以明确是否不利于妊娠的,可向有经验的中医咨询。同时,孕妇病情较重时,不能因噎废食,概不服用,以免延误病情,影响胎儿和孕妇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