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指颈椎骨,英文名为:cervical vertebra。颈椎位于头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颈椎共有七块颈椎骨组成,除第一颈椎和第二颈椎外,其他颈椎之间都夹有一个椎间 盘,加上第七颈椎和第一胸椎之间的椎间盘,颈椎共有6个椎间 盘。除第1、第2颈椎结构有所特殊外,其余颈椎与胸、腰段椎骨大致相似,均由椎体、椎弓、突起(包括横突、上下关节突和棘突)等基本结构组成。椎体在前,椎弓在后,两者环绕共同形成椎孔。所有的椎孔相连就构成了椎管,脊髓就容纳其中。颈椎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目录
1颈椎病该如何得到有效治疗
早期颈椎病,主要表现 为颈 部和肩背部酸痛发紧、头痛、头晕、上肢麻木,程度较轻,这个时候可先不做特殊治疗,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调节:
第一、注意适当 休 息 避免睡眠不足。睡眠不足、工作过度紧张及长时间持续保持固定姿势等,将导致神经肌肉的过度紧张,强化颈椎 病症状。
第二、改变用枕习惯 颈椎的生理曲度(简称颈曲)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会出现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从而使颈曲发生改变,甚至使颈曲变直或反张弯曲。再有,当人们长期姿势不当、生活习惯不良,比如长时间低头工作、睡高枕或颈部外伤、外感风寒时,颈椎的生理曲度也容易发生改变。颈曲的改变或消失,往往意 味着椎体稳 定性变差,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椎体退变,神经受压以及颈伸肌慢性损伤。另外,颈曲的消失也会导致黄韧带肥厚、颈韧带损伤、椎体旁有关肌肉的损伤等,进而诱发颈椎病变。这时,人很有可能出现头颈肩背疼痛或感觉麻木无力,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瘫痪等一系列颈椎综合症。所以正确使用乐哈哈镇痛安眠枕,这无论对颈椎病的预防还是治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三、积极锻炼 特别是颈肩背部肌肉的锻炼,正确的锻炼可以强化肌肉力量,强化正常的颈椎生理曲度、增加颈椎生物力学 结构 的 稳定性,同时促进血液淋巴的循环,有利颈椎病的恢复。第四、可使用热敷 对于缓解局部神经肌肉紧张有一定作用。
2怎么睡觉对颈椎最好
颈椎生理弯曲消失,会出现颈肩部不适
在人们的印象中,脊柱应该是笔直的,我们说,这只是看到了它的一方面,也就是从前后看,脊柱成一条直线。如果换个角度,从侧面看,则可以看到四个弯曲弧度,称为生理曲度。其中有两个凸向前方的弯曲,分别在颈部和腰部,这是人的身体为了适应直立行走而出现的,所以还不会走路的婴儿不会存在这样的生理弯曲。
脊柱的生理弯曲出现以后,会带动和它相连的其他组织也适应这种弯曲,当所有组织都适应了这种弯曲以后,这就成了保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正常形态”,也就是说,不弯就不行了。可是,我们在临床上看到很多人颈椎(X光片)的生理弯曲消失了,有的人颈部的弯曲甚至反过来,形成了反弓,这就造成了一些问题,病人可能会出现颈肩部不适,甚至会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心慌、出汗等症状,这是因为颈部原本已经适应了“颈椎向前弯曲”的各种组织在颈椎的弯曲消失或反弓以后反而不适应了,不适应就会得病。颈椎生理弯曲一旦改变,再恢复就很难了。
颈源性眩晕缓解缓慢、容易复发
颈椎病变造成的头晕称为颈性眩晕,其发生机制十分复杂。其中的关键是由于颈部的病变导致椎动脉和交感神经受到刺激。颈部病变可能包括:椎体的位置变化(如滑脱、旋转、俯旋或仰旋等)、颈椎曲度的变化(如:曲度消失、反弓等)、椎间孔狭窄、骨质增生、椎间盘病变(膨出或突出)等,这些变化是可以在影像学上发现的。
还有影像学检查不能发现的因素也可能会对椎动脉和交感神经构成影响:例如颈部(尤其是上颈部)软组织的紧张、挛缩等。交感神经在颈部的分布很广泛,不但颈椎椎体前方有交感神经节和由其连成的交感神经链,而且在椎动脉管壁上也有交感神经纤维存在,当交感神经受到任何刺激时,它就会兴奋,交感神经兴奋可以出现心慌、出汗、潮热、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等症状,而且由于交感神经密布在椎动脉的管壁上,交感神经兴奋还会使椎动脉壁的平滑肌收缩而使椎动脉痉挛。
椎动脉系统负责大脑后部1/3区域、小脑及内耳的供血,那么椎动脉痉挛就会使这些部位的供血出现问题,尤其是内耳,这是负责平衡的器官,内耳缺血就会出现眩晕、耳鸣,甚至听力下降。当然,不一定每个人都会具备所有的症状。正因为颈源性眩晕是如此复杂,所以就会存在缓解缓慢、容易复发等等特点。
睡眠姿势不良也会导致颈椎病
那么,颈椎的生理弯曲是怎么消失的呢?多数人都知道长时间用电脑、伏案工作、低头干活等原因可以造成这样的结果,其实除了这些原因之外,还有一条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睡眠姿势。不良的睡姿可能是很多人的颈椎病病因。笔者在最近的全国脊柱相关疾病学术会议上了解到,很多儿童的头痛、头颈部的抽动等症状可能也是颈椎病造成的。而儿童患颈椎病的主要原因就是睡姿不良(比如趴着睡)。
颈椎病人的睡姿要强调顺应颈椎的生理弯曲
对于颈椎病人来讲,什么样的睡姿是正确的呢?那就是要强调顺应颈椎的生理弯曲,睡眠时要仰卧,这样才对颈椎的健康有利。而且,颈部要有枕头的支撑。为了达到支撑颈部的目的,要将枕头(荞麦皮枕)的形状稍加整理,符合要求的枕头形状从侧面看要类似“6”字,突起的部分的高度相当于自己拳头的高度,这样枕上去就比较舒服了。有些人由于长期习惯了侧卧睡眠,刚开始仰卧睡眠时可能不习惯,不过,只要坚持练习,慢慢就会习惯了。
最平常的荞麦皮枕适应性更强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所谓的“颈椎保健枕”,但其实没有一款枕头的高度、型号、柔软度适合所有人,因为每个人的体形及颈围都有差异,相对来说,反倒是最平常的荞麦皮枕适应性更强。填充枕头时,要注意不要填得太满,否则影响其“变形”的能力,正确的方法是填充大约70%就可以了。
睡眠姿势要因人而异
不过,需要指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仰卧睡眠,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孕妇(尤其是妊娠月份较大的孕妇)不宜仰卧睡眠。对于老年人来说,仰卧睡熟时,舌根及咽喉部的软组织非常容易松弛,可能会堵塞呼吸道,出现呼吸困难,导致缺氧,所以采取仰卧睡眠也不适宜。
当然,人在睡眠过程中姿势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刚入睡时能保持一种姿势,也很平静,但不久就开始翻动,在整个睡眠过程中,体位可能变动20~60次,尽管如此,有仰卧睡眠的意识,尽量长时间地保持仰卧睡眠姿势,对于保护颈椎仍然是有意义的。
3颈椎病的预防工作
一、颈椎病患者的床
各种床铺各有其优缺点,而且与个人居住地、气候、生活习惯、经济状况有关。但单从颈椎病的预防角度说,应该选择有利于病情稳定,有利于保持脊柱平衡的床铺为佳。因此,选择一个放在床板上有弹性的席梦思床垫为好。它可以随着脊柱的生理曲线变化起调节作用。
二、颈椎病患者的枕头
枕头是维持头颈正常位置的主要工具。这个“正常”位置是指维持头颈段本身的生理曲线。这种重量曲线既保证了颈椎外在的肌肉平衡,又保持了椎管内的生理解剖状态。因此一个理想的枕头应是符合颈椎生理曲度要求的,质地柔软,透气性好的,以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为佳。因为这种形状可利用中间的凹陷部来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也可以对头颈部起到相对制动与固定作用,可减少在睡眠中头颈部的异常活动。
其次,对枕蕊内容物选择也很重要,常用的有:
①荞麦皮:价廉,透气性好,可随时调节枕头的高低。②蒲绒:质地柔软,透气性好,可随时调节高低。③绿豆壳:不仅通气性好,而且清凉解暑,如果加上适量的茶叶或薄荷则更好,但主要用于夏天。其他如鸭毛等也不错,但价格较高。
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切忌"高枕无忧"以生理位为佳,一般讲,枕头高以8~15cm为宜,或按公式计算:(肩宽-头宽)÷2。
三、颈椎病患者的睡眠体位
一个良好的睡眠体位,既要维持整个脊柱的生理曲度,又应使患者感到舒适,方可达到使全身肌肉松弛,容易恢复疲劳的调整关节生理状态的作用。根据这一良好体位的要求应该使胸、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及双膝呈屈曲状,此时全身肌肉即可放松,这样,最好采取侧卧或仰卧,不可俯卧。
4颈椎病的症状有哪些
1.颈型:有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特征是颈部僵硬、不舒服、疼痛,以及活动不灵活,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2.神经根型:病人的手掌或手臂麻木、疼痛、握力减弱,有时连拿杯都觉得没有力,病情严重时,整夜疼痛难于入睡。
3.椎动脉型:病人的征状是偏头痛、头晕,或者胸闷、胸痛。每次眩晕发作都和颈项转动有关。
4.交感神经型: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
5远离颈椎病自我疗法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颈椎病的自我治疗方法大致有:
一、左右转头各五十次,开始要慢,以不晕为度。
二、头向一个方向作画圆式旋转五十次,再换方旋转五十次。
三、左右摆头。将头从正位、向左和向右摆动,每个方向五十次。
四、前后摆头。将头从正位、向前摆向后摆各五十次。
五、上下伸缩。将头尽力下压(缩脖)后,即向上伸拔(伸脖)各五十次。
六、擦肩。用左手擦右肩。用右手擦左肩,各五十次。
七、按颈椎。用双手一下一下按颈推五十次。
八、梳头。用双手从百会穴往下梳头五十次。
九、擦脸。双手在面部上、下擦脸十五次。
十、颈椎病可外用颈肩松按摩膏,缓解肩颈腰酸、麻、胀、痛。而且好了以后还能起到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