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形成是由一组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多因素变化过程。临床常见的血栓患者,最主要的特点有家族遗传性,反复发作性,症状严重性,血栓形成部位异常性,以及发病时间年轻化。怀疑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需客观依据.血管造影是诊断的参照标准,但由娴熟技巧操作的超声检测,对浅表血管和心脏也可进行检查。那么防血栓怎么做,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目录
1血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的基本原则应根据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变化,按不同时间分期来确定治疗方针,实行个体化原则。
(一)分期治疗原则
I超早期指发病3~6小时之内,此时半暗带还存在,为治疗的最关键时期。治疗:溶栓、降纤、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剂、血液稀释疗法、脑保护剂等。
2.早期
指发病后6~72小时,此时半暗带已消失。治疗:溶栓已无意义,可降纤、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及脑保护治疗。
3.急性期后期
指发病后72小时到l周,此期主要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治疗及控制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4 恢复期
指发病1周以后。治疗:以应用抗血小板聚集剂为主,脑保护剂也重要。应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二)整体治疗
(1)维持气道通畅,严重缺氧患者可经鼻吸氧,2~4ml/min为宜。
(2)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200mg/dl或10mmol/L应便用胰岛素,使血糖逐渐平稳恢复正常,应避免忽高忽低剧烈波动。
(3)控制体温在正常水平,体温>38℃应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
(4)有吞咽困难者应在病后2—3天插胃管,以维持营养和避免吸人性肺炎及窒息。
(5)尽量用生理盐水来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6)控制血压的原则:应根据梗死灶的大小、颅内压及既往血压等来决定血压的调控水平。
2防血栓怎么做
高血压是脑血管病高危致病因素。正确控制血压,将血压稳定在一定水平上,但也勿将血压降得过低。低血压可引起脑供血不足,易导致脑血管栓塞。
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可能导致脑血栓形成的各种疾病。对于已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和病史者,以及有冠心病病史者,应长期预防治疗。
不吸烟、不大量饮酒。吸烟的危害甚于饮酒。
定期检查,最好每年检查1次胆固醇和血脂。
预防血栓形成。可连续、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每日1次、每次50毫克,亦可早晚各服1次。有出血性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的不能服用。有高血压、动肪硬化、血液粘度高的朋友也可以服用心脑血管的防治药物,比如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
低盐低脂饮食,坚持锻炼,多饮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情绪。
3血栓患者饮食禁忌
一、限制脂肪摄入量:每日膳食中要减少总的脂肪量,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减少动物脂肪,使P/S比值达到1.8以上,以减少肝脏合成内源性胆固醇。烹调时不用动物油,而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用量每人每日25克,每月在750克以内为宜。要限制食物的胆固醇,每日每人应在300毫克以内,也就是说,每周可吃3个蛋黄。
二、控制总热量:如果膳食中控制了总脂肪的摄入,血脂是会下降的,肥胖或超重患者的体重也会下降,最好能够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这样对全身各内脏的生理功能有益。
三、适量增加蛋白质: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可由瘦肉,去皮禽类提供,可多用鱼类,特别是海鱼,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如豆腐,豆干,对降低血液胆固醇及血液粘滞有利。
4血栓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患有脑血栓者应及时护理,其护理要点主要有:
脑血栓的护理要点:脑血栓护理措施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急性发作阶段,二是住院急救阶段,三是出院后回家康复防治阶段。脑血栓护理每个阶段的侧重点各有不同,陪护人员掌握脑血栓不同时期的科学护理方法,对脑血栓患者的康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脑血栓急性发作时的护理
对轻型病人可让其平卧,头高30度左右,无论采取何种运输工具,应将病人尽可能在1-2小时内送至附近的市级医院,避免先到小医院因无相应的检查设备转院而耽误时间。重症病人最好拨叫120急救车,在等车时如病人已出现意识障碍、呕吐等症状,可将头侧向一边,以免呕吐物误吸入肺;应保持呼吸通畅。并且准备好充足的现金以免到医院后因资金不足而延误治疗。
5血栓有哪些严重的危害
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当心脏的冠状动脉因动脉硬化加剧或血栓的因素发生栓塞,血流中断,导致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时就意味着人体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病,在我国男性高于60岁时,患此类疾病的几率高达13.2%。
而引起心肌梗死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血栓堵住可心脏冠状动脉。所以,想要不患此类毛病就要减少体内血栓的含量。
引发肺血栓
血栓栓子进入肺循环后,那后果是非常致命的,不仅可引发肺血栓栓塞症,而且还会导致肺梗死。据临床统计,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从仅有的轻微的症状到严重休克,甚至出现猝死。肺血栓栓塞症主要是血栓阻塞肺部血管,导致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肺组织缺血缺氧,最后引起肺组织衰竭。
引发脑梗死
脑梗死是极为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如抢救的不及时不仅会引起瘫痪,失语而且还会导致猝死。
脑梗死引发的因素有很多,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血小板增高等等。但最重要最主要的病因是血栓。这些来自心脏和大血管的栓子流入较细的脑动脉之后就栓塞住了。造成脑部组织缺血缺氧。
所以要想预防脑梗死,最主要的就是要防栓抗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