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夏天大家又爱又恨,爱呢是因为爱美的女士们可以秀身材以及各种漂亮的衣服;还可以吃上丰富可口的水果;去山青水绿的景点游玩;在露天餐厅跟朋友们喝扎啤、吃肉串,叙叙旧。那又为什么“恨”呢?酷热的天气,白天都不敢出门,就害怕晒黑、中暑。攀升的气温对怕热的朋友来说更是一种“受罪”啊,所以大家都喜欢躲在空调房中“避暑”。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很多人倒是没有中暑,却感受了风寒,被所谓的“空调病”缠上了身。那空调房如何预防风寒,有什么好的办法,让我们赶快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寒气太过招致空调病
空调病是指身体长期处在空调房中,从而造成身体机能的衰退的一种病症。人们长时间享受空调带给人们的舒适感的同时,由于空气的不流通,环境难以得到很好的改善,导致身体机能的衰退,使人出现鼻塞、头昏、打喷嚏、乏力、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有的人也会出现皮肤过敏的现象,如皮肤发紧发干、易过敏、肤质变差等等,严重的可以出现口眼歪斜、面肌痉挛等,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空调病,又称之为空调综合征。
有些学者认为,在密闭的空间内使用空调设施,导致室内的空气质量恶化,或室内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微生物过敏原、噪声等综合因素引发空调病。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空调病是外邪侵袭人体,人体阴阳失衡所致。
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的气候,称之为六气,这六种气候的自然变化是自然界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人体是无害的。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使得人体对大自然的各种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所以说在正常情况下,这六种气体一般不会致病。
但是万事都有一个“度”,不能不足,也不能太过。在正常情况下,适度使用空调是不易使人致病的,但若不加节制地使用空调,使得寒气太过,人的身体不能与这种环境相适应,使得人体的阴阳失衡,便会使人致病,出现各种症状。
具体来说,当六气中的寒气与暑气太过的时候,就成变成邪气,称之为寒邪和暑邪。寒邪与暑湿相结合,或困于人体的肌表,阻碍人体气机的的运行而致病;或循着经络入里,阻碍脏腑气机,导致脏腑病变,从而使人发病。
空调病最容易“袭击”老人、小孩及妇女。这是由于老人年老体弱,脏器功能逐渐低下;小孩脏腑娇嫩,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很多女性由于穿衣过少,露的太多,在空调房中被冷风乘虚而入,而导致膝关节痛,肩背痛,甚至引发痛经、肚子疼等问题的出现。
2常在空调房如何保健康
1补水
常在空调环境中的人,每天至少应喝足8大杯开水,以提供皮肤足够的水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可用金银花、菊花、生地等煮水当茶饮用,到清热解毒的功效;多用保湿性的护肤品,如霜肤水、保湿乳液以及眼部保湿除皱精华液等,让皮肤保持丰润、光滑、有弹性。另外,在空谈房间里放一两盆清水,也会起到良好的保湿功效。
2补氧
为保持室内凉爽,多数空调房都紧闭窗户,新鲜空气相对缺少,而且室内氧气不充足,皮肤就会泛黄,甚至变得苍白。因此在空调房,应多放些绿色植物,多活动活动,可以帮助人体增氧,保持健康红润的肤色。
3补温
在身边多准备一个小披肩或者丝巾,可防止寒邪入侵体内诱发各种疾病。长时间坐着,膝部应覆毛巾等予以保护,经常站起活动活动,增进末梢血液循环。另外,中医认为,脐可影响到会阴、子宫及卵巢的运行,女性应备个小毛巾盖在肚子上防止受凉。而开空调时,最怕冷的是腿和脚,所以一定要穿袜子,即使是丝袜也行。
3饮食预防空调病
一、多喝凉茶注意日常保健
空调病多属于热病,日常保健的预防很重要。平时应多喝清凉饮料,如菊花茶、金银花茶、茶饼、绿豆汤、莲子木耳等。另外要多吃冬瓜、丝瓜类蔬菜和蛋、肉、牛奶等,少吃冷冻品,多食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冰箱里的食物开封超过一天的,最好别再食用。同时还要勤洗澡,尽量不要在太阳下长时间曝晒,保持室内通风顺畅,外出时要注意防晒。睡觉时空调不要开得太冷,以免引起中暑腹泻。
二、姜汤
适量喝姜汤不仅能预防“空调病”,而且对吹空调受凉引起的一些症状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由于吹空调而引发的疾病症状主要有三种:
1、腹痛胃痛
很多人晚上睡觉喜欢开着空调,空调的凉气再加上凉席,真凉快。
可是早晨起床胃部和腹部开始疼痛,伴有大便溏泻,这是着凉的症状。这个时候喝一些姜汤,能驱散脾胃中的寒气,效果非常好。而对一些平常脾胃虚寒的人,可以喝点姜枣汤(即姜和大枣熬的汤),有暖胃养胃的作用。
2、四肢酸痛
空调房里呆久了,四肢关节和腰部最容易受风寒的侵袭,导致酸痛,这个时候,可以煮一些浓浓的热姜汤,用毛巾浸水热敷患处。如果症状严重,可以先内服一些姜汤,同时外用热姜汤洗手或者泡脚,这样能达到散风趋寒、舒筋活血的作用,最大程度上的缓解疼痛。
3、伤风感冒
外面酷暑难耐,室内凉风习习,长时间吹空调加之室内外温差过大,很容易引起风寒感冒。主要体现在恶寒、头疼、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这个时候喝上一碗姜汤,你会发现感冒症状好了许多。
喝姜汤tips:
如果想预防“空调病”,可以在上班之前带一些生姜丝,用生姜丝泡水喝。喜欢喝茶的朋友可以再配一些绿茶,这样不仅口味好,对身体也更有益处。
如果想缓解“空调病”,姜汤不可过淡也不宜太浓,一天喝一碗就可以起到作用。也可以在姜汤中加适量的红糖,因为红糖有补中缓肝、活血化淤、调经等作用。对于症状严重一些的病人可以把姜汤当水喝。
三、荷藿薏仁粥
荷藿薏仁粥是用鲜荷叶100克、藿香30克(干品,鲜藿香则用嫩茎叶50克),加水800毫升,煮沸后,小火再熬20分钟,滤去渣,取药液约500毫升;用此药液与薏苡仁100克煮成稀粥。早晚各吃1次。
荷叶既芳香化湿,又清热解暑,是夏日的解暑佳品。配藿香能增强芳香化湿的功效,其性味辛温,又能疏散外寒。薏苡仁健脾利湿,使暑湿从小便而去。现代研究,薏苡仁还有增强免疫功能,提高适应能力的作用。所以本方对从高温环境进入空调房间,因适应力差而出现类似感冒风寒的症状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4空调房如何预防风寒
1、将空调温度调节至合适的温度,这个需要根据房间的大小和空调的能力来决定,通常情况下,温度在25度到26度为合适的。同时需要按下遥控器上的睡眠模式或经济模式等。
2、用事先准备好的盆子盛一些清水,放在房间的角落。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空调房里的空气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就比较干燥,呼吸时空气干燥对鼻黏膜有伤害。放一盆水,水会蒸发,自然调节湿度。
3、办公室里的人,常常有趴桌子午睡的习惯,最好是准备一个小毯子,在准备午睡的时候盖在肩膀上,可以避免空调劲吹导致的感冒。
4、室内外温差大,体虚的朋友身体调节功能差,容易受凉,受凉后外邪可能趁机侵入人体,引起感冒打喷嚏,甚至诱发哮喘、“老慢支”发作。所以衣服不要随便穿脱,要保证温差感。
5、如果你被空调冷气冻得直起鸡皮疙瘩,在办公室放件薄外套是好办法。
6、五指并拢,中指贴鼻翼两侧,向上至前额、发际,双手掌心沿发际向外向下,至下颌还原至鼻翼两侧。做8次后还原成预备姿势,每次做2~4组。可以提高脸面部皮肤温度,改善头面部血液循环,能预防感冒,还能消除鼻塞及头部不适。
7、擦脸前要先用热水洗手,使双手湿热后再做。摩擦时力度要适宜,不宜过重。脸部有感染或皮肤病者不宜擦脸。
8、五指并拢紧贴颈部两侧,沿颈部向后再向前搓擦。做8次后还原成预备姿势,每次做2~4组。手、面、颈是暴露的体表部位,多为空调直吹的部位,搓擦后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外邪不易侵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搓擦时手掌尽量与搓擦部位紧贴,以有热感为宜。
9、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处,当鼻唇沟中,按压后可用于治疗鼻塞、流涕、喘息等症。风池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掌擦或揉按后可用于治疗感冒、气管炎等病。
10、越是天热,越应该加强耐热锻炼,减少呆在空调房间里的时间。在空调环境下上班的白领们,回到家后最好尽量少用空调,尤其不要一进家门就直接冲进空调房。
11、家用空调要注意定期清洁,因为灰尘中的尘螨是最主要的过敏源。
5待在空调房勤做六件事
第1招:分段进出室内外。带着一身热气进入空调房,由于热胀冷缩,极易导致头疼、心脏病甚至中风。建议采取分段进出法:在室内先待3~5分钟,然后走出室外到阴凉处待几分钟,扭扭腰、伸展下身体后再进入室内,反复2~3次,等身体较能适应室内低温,就可留在空调房内了。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第2招:控制温差和湿度。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同样重要。老年人身体代谢减缓,血液循环较差。关节对温度、湿度的变化很敏感,不应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室内湿度过大,还容易诱发过敏,这时最好能开启空调除湿功能。建议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要超3℃~5℃,室内湿度保持在60%左右,温度在25℃~26℃之间。
第3招:多喝温水。经常待在空调房内,容易导致水分流失,造成鼻腔和黏膜过干,甚至引发支气管炎。所以需要多补充水分,水温不宜过冷或过热,35℃~40℃的温水是最佳选择。
第4招:保湿工作不可少。台湾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陈衍良强调,长期受冷气侵袭,肌肤容易干皱,影响光泽和弹性。严重时,皮肤还会发痒、起疹子。除了多补充水分,身体也要经常保湿。夏天容易出油、出汗,建议使用清爽型乳液,既不容易堵塞毛孔,还有利于排汗。洗澡后,趁身体含水量较高时涂上一层乳液,让水分留在皮肤底下,让肌肤“喝饱水”。
除了呵护身体,环境也得保湿。随时放一杯水在身旁或适度栽种植物,也能增加环境湿度。而且,植物能减少二氧化碳浓度,起到调节空气的功能。
第5招:给眼睛一点温暖。眼睛干涩是一种常见的“空调病”,特别好发于戴隐形眼镜或有慢性结膜炎的人。结膜是一层透明的薄黏膜,当缺乏维生素A、喝酒、吸烟、空气污染时,都会出现结膜干燥症状。在空调房内除了适度滴眼药水外,不妨拿条温毛巾敷眼,给眼睛一点温暖,有助于减缓症状、消除视疲劳。平时还可适度补充维生素A,多吃柠檬、葡萄、蔬菜、鱼、鸡蛋等,能改善眼干等不适。
第6招:保持放松,调整呼吸。传统中医认为,温度与人的情绪息息相关。太热,体内生燥火,情绪变得不安、暴躁易怒;过冷,身体易被寒湿侵袭,人也容易拘谨退缩、放不开。所以当从高温的室外进入空调房,温度转化的同时,情绪也会跟着波动。要学会养成放松、调息的习惯。静下心来工作,呼吸保持细慢长匀,可使体内充满温暖之气,从而抵御寒邪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