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可发生于各年龄的人群,以青壮年发病较多。对于感染性原因引起的心肌炎,常先有原发感染的表现,如病毒性者常有发热、咽痛、咳嗽、呕吐、腹泻、肌肉酸痛等,大多在病毒感染1~3周后出现心肌炎的症状。不论心肌炎的病因,心肌炎的临床症状与心肌损害的特点有关,如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者可出现心悸、严重者可有黑蒙和晕厥;以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者可出现心力衰竭的各种症状如呼吸困难等;那么心肌炎护理的方法有哪些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目录
1心肌炎如何治疗呢
对于心肌炎的治疗目前临床尚无特效疗法,因而必须强调早期、综合治疗的方法。患者一旦诊断为心肌炎,应立即采取以下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错过治疗的有利时机。
1.一般治疗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卧床休息早期、合理的休息极为重要,可使发生炎性病变的心肌尽快修复,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一般的心肌炎患者需卧床休息至体温下降后3~4周,有心力衰竭或心脏扩大者应休息0.5~1 年,或至心脏大小恢复正常,血沉正常之后。
2.防治诱因心肌炎最常见的诱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因而要预防感冒,防止病 毒侵犯机体。因病毒感染往往与细菌感染同时存在或相继发生,且细菌感染常可使病毒活跃,机体抵抗力降低,心脏损害加重,故而适当应用抗生素及时控制细菌感染十分必要。对于一些易感染的患者如扁桃体反复发炎者,必要时可进行扁桃体摘除术以去除诱因/或注射转移因子、丙种球蛋白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复发。
3.促进心肌修复心肌炎患者可吸人氧气及应用一些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以促进心肌的修复,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上常用的此类药物有:
①大剂量维生素C。心肌炎患者可口服维生素C200~500毫克,每日3次,此外还可以静点每日5~10克,分次应用,连续10~14天为一疗程。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可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促进心肌代谢,增加心肌对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心肌修复。
②能量极化液。能量极化液的成分包括三磷酸腺昔(ATP(、辅酶A、氯化钾、胰岛素及葡萄糖,可为心肌提供能量,并促进心肌代谢,从而加速修复过程。一般10~14天为一疗程,可反复静脉点滴。
③辅酶Q10、肌苷等。这些药物的作用均为改善心肌代谢,对心肌的修复十分有利,临床上常给心肌炎患者口服,以配合治疗。
2心肌炎护理的方法有哪些
1、多休息。有心脏扩大并有心功能不全者,应严格控制活动,绝对卧床休息,直至心肌病变停止发展,心脏形态恢复正常,才能逐步增加活动量。病人如出现胸闷、胸痛、烦躁不安时,应在医生指导下用镇静、止痛剂。
2、多吃“三高”食物。心肌炎病人在日常饮食中应该多注意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的摄入,尤其是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如山楂、苹果、桔子、西红柿等。
3、常监测身体状况。每日注意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高热的病人给予降温、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由于心肌收缩无力,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易导致心源性休克,应及时测血压、脉搏。如病人出现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面色灰白等症状时,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4、常观察用药反应。心肌炎反复发作的病人,长期服用激素,要注意观察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如高血压、胃肠道消化性溃疡及穿孔、出血等。心肌炎的病人对毛地黄制剂极为敏感,易出现中毒现象,应严格掌握用药剂量。急性病人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及能量合剂,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时要注意保护血管,控制速度,以防肺水肿。
以上就是关于心肌炎患者如何日常护理的介绍了,相信通过以上的介绍,您对心肌炎患者如何日常护理也有了了解,那么患者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多加注意了,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最后祝患者朋友们能早日康复!
3诱发心肌炎产生的原因
诱发心肌炎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过度运动:运动可致病毒在心肌内繁殖复制加剧加重心肌炎症和坏死。
细菌感染: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时可能起协同致病作用。
妊娠:妊娠可以增强病毒在心肌内的繁殖所谓围产期心肌病可能是病毒感染所致。
其他:营养不良高热寒冷缺氧过度饮酒等均可诱发病毒性心肌炎。
关于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之初常具感冒或肠炎症状,如发烧、全身酸痛、嗓子疼痛、咳嗽、鼻塞或腹泻。经1-3周后出现一系列心脏不适,如胸痛、心慌、气短、头晕,甚至出现晕厥,少数病人还会发生突然死亡。同时,病毒性心肌炎有相当的隐蔽性,极易被延误诊断,严重危害健康。
因此,在冬春季节病毒性感冒或腹泻后的1-2周内,如果发生心慌、胸痛、气短、疲乏、头晕、心前区不适或抽搐等,都应考虑有发生心肌炎的可能。此时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了解心肌炎病因早做预防
一、细菌性白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等。病毒如柯萨奇病毒,艾柯病毒、肝炎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其他如真菌,原虫等均可致心肌炎。但目前以病毒性心肌炎较常见。
二、致病条件因素
1、细菌感染,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时,可能起协同致病作用。
2、妊娠可以增强病毒在心肌内的繁殖,所谓围产期心肌病可能是病毒感染所致。
3、过度运动、运动可致病毒在心肌内繁殖复制加剧,加重心肌炎症和坏死。
4、其他原因,营养不良,高热寒冷,缺氧、过度饮酒等,均可诱发病毒性心肌炎。
三、以病毒为例,病毒感染时,通过血液循环,病毒从血液穿过毛细血管及血管周围间质而进入心肌纤维,在心肌细胞内膜繁殖复制,引起心肌细胞溶解,坏死、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等炎症反应。心肌炎病变后期可能是由于病毒或心肌抗原所诱发的体液及细胞免疫所致。
4心肌炎和感冒有什么区别
感冒是最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可由多种病毒感染而引起。正因为感冒十分常见,而且绝大多数患者经数天至两周可以自愈,所以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
其实,感冒有时也可以发生许多并发症,特别是感冒可能为其它疾病的前驱症状。例如,病毒性心肌炎刚发病时仅表现为一般感冒症状如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约1~3周后才出现胸闷、心悸、胸痛等不适,此时如去医院检查,可能发现有心脏扩大,心电图可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肌损害,验血可有血沉升高、谷草转氨酶活性升高。
由于目前技术条件限制,现在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主要靠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X线透视与酶学检查。病毒性心肌炎多数病人除了胸闷、心悸等心脏症状外,常伴有明显的全身乏力、易出汗、头昏、轻度活动即感气急;少数重症的病人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则引起猝死。
因此,凡在感冒后短期内出现心悸、胸痛、胸闷、气急、疲乏、头晕等不适症状的人,即应警惕发生心肌炎的可能,万不能掉以轻心,需及早找医生诊治。由于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尚无特殊治疗,各种抗病药物的疗效都不肯定,一般采用对症治疗。不过中药治疗心肌炎疗效较好,不妨一试。
病毒性心肌炎最重要的治疗是休息。动物实验证明,让小白鼠病毒感染后引起心肌炎,如果驱使它不停歇地活动,结果几乎无一幸免死亡;而如果给予休息,则大多数可以继续生存。由此可见,休息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预后很重要。如果急性期没有很好休息,有的可遗留下过早搏动等后遗症,少数人可迁延为慢性心肌病。所以感冒后出现胸闷心悸必须引起警惕,应尽早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切莫当作一般感冒而掉以轻心。为预防病毒感染,降低心肌炎的发生率,应重视体格锻炼,增加心肌抵抗致病因素的能力。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营养,保证足够的维生素,特别要有丰富的维生素B1和C。
5心肌炎对生命构成的危害
我们知道心肌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脏病,但是心肌炎对生命构成的危害有哪些具体内容呢?
1、多数心肌炎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全身性的症状。临床上,患者会出现轻度至中度的发热、头痛、咽痛、咳嗽、腹痛腹泻以及全身不适等症状表现,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心悸、胸闷、气促、乏力等,甚至还会出现血压降低或休克、晕厥等情况。
2、部分心肌炎患者经过数周或数月后病情虽然趋近稳定,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心脏扩大、心动能减退、心律失常等现象,不及时治疗导致多种心脏病并发症齐发,致使我们的生命安全岌岌可危!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心肌炎患者中存在有一部分患者在急性期因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而死亡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