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每一次蜕变都会给爸爸妈妈带来惊喜和感动,让宝宝呱呱坠地时,当宝宝嗷嗷待哺时,当宝宝蹦出乳牙时,当宝宝摇晃学坐时,当宝宝蹒跚学步时,当宝宝牙牙学语时,宝爸宝妈该怎么护理宝宝的牙齿,赶快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目录
1宝宝出牙期不适症状
流口水
正常现象不用担心。等到一周岁左右,随口腔深度增加,吞咽功能完善,会慢慢消失,不过这个时期的护理工作还是必不可少:
唾液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用柔软的棉布及时帮宝宝擦干净口水,擦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轻柔,否则容易擦破皮肤引起感染。
用小围嘴围在脖子上接纳宝宝流的口水,以免口水弄湿衣服。
如果流口水的地方有发红现象,可涂抹点收敛作用的药膏,如果皮肤已经有点溃烂,则不宜自己用药,一定要去医院看医生。
牙龈痒
牙齿萌出时对牙龈神经造成刺激,会有些不适,等牙齿都长出来,这些症状就会消失,不过可采用一些小办法来缓解:
每天用纱布蘸点凉水擦拭牙龈,如果是夏天,可以用棉纱布包一小块冰块给宝宝冷敷一下,能够暂时缓解长牙带来的不适。
可以买一些牙胶或磨牙棒之类的产品让宝宝咬,一来可以缓解不适,二来还能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一举两得。
因为牙龈不适,宝宝可能会咬嘴唇和舌头,不但会咬伤自己,还会影响牙齿的生长,引起龅牙。妈妈应多留心宝宝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宝宝咬嘴唇就要及时制止。
发烧
只要体温不超过38℃,且精神好、食欲旺盛,就无需特殊处理,让宝宝多喝些开水就行了;如果体温超过38.5℃,并伴有烦躁哭闹、拒奶等现象,则应及时就诊。
腹泻
当宝宝有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但水分不多时,应暂时给宝宝停止添加其他辅食,以粥,细、烂面条等易消化食物为主,并注意餐具的消毒;若次数每天多于7次、且水分较多时,应及时就医。
烦燥
出牙前的宝宝出现啼哭、烦躁不安等症状时,一般只要让宝宝咬磨牙棒,转移其注意力,通常会安静下来。另外,还可以在宝宝出牙时给他做脸部按摩,以放松脸部肌肉,也可起达到较好的效果。
2护理宝宝的牙齿不同阶段
1、没长牙时
在这个阶段,宝妈只用清洁下宝宝的口腔卫生就得了,由于宝宝没长牙,时常的清理口腔,有利宝宝的口腔健康,预防了口腔病症的发生。
清洁方法:从左往右的顺序来擦下排牙的牙龈内侧,再左右擦大牙牙龈内侧。当然在这宝妈要注意卫生,用消毒过的比较细融的纱布来给宝宝清洁。
清洁方法:宝妈在上颚从内向外的顺序擦完后,应该拿纱布去冲洗下,任何再从内向外擦洗舌头。
2、长出2颗下牙时
在这个时间阶段,宝妈最好还是使用纱布来给宝宝牙齿进行清洁的,与前没长牙的阶段相比,较为复杂一些。
清洁方法:用消毒的纱布,首先清理下排前牙的外牙面,以左往右的顺序擦洗5次,相同的内侧用手指从左往右擦洗5次。
清洁方法:在这宝妈可以换纱布,或者拿去冲洗一下,在牙齿擦完后,擦剩下的牙龈。
3、上下各长出2~4颗牙时
宝妈,在宝宝这个长牙阶段的话,可以开始用些软毛材质的牙刷给宝宝进行清洁了,但是材质这个方面一定要严格把关,免得一些差材质的牙刷影响了宝宝口腔的健康和牙齿的健康发育。
清洁方法:把牙刷毛贴在下排牙的外侧,左右擦5次,内侧左右刷或从下往上刷5次。
清洁方法:宝妈在这要把牙刷毛贴在上排牙的外侧,从左往右擦5次,然后抬起宝宝的上嘴唇,内侧左右刷5次。
清洁方法:宝妈就像抚摸宝宝牙齿一样用纱布或手指擦牙龈的表面、外侧和内侧,这样宝宝会感觉到很舒服。
4、上下各长出4颗牙,大牙各长出2颗时
在这个阶段宝宝已经长出4颗牙齿和2颗大牙了,宝妈可以排除了纱布的使用,牙刷可以适当换些体积大些,但是也要因宝宝口腔而定,材质还是得需要柔软性的牙刷。
清洁方法:把牙刷毛贴在下排牙的外侧左右擦5次,内侧左右刷或从下往上刷5次。
清洁方法:宝妈把牙刷毛贴在宝宝上排牙的外侧由左向右擦5次,然后抬起宝宝上嘴唇,内侧左右刷5次。
清洁方法:宝妈要小心的用牙刷,找到宝宝的大牙位置,然后从左往右刷5次,由于内侧用牙刷刷不到,您可以用牙刷前端的毛擦5次。
清洁方法:宝妈叫宝宝轻轻张开嘴巴,然后轻轻地擦将要长出尖牙的牙龈,均匀地擦其他牙龈。
5、上下各长出4颗牙,大牙各长出2颗时
在这个阶段,宝宝牙齿都几乎长全,宝妈可以不需要那么严谨的清理,清理起来也会简单得多,这个时候宝宝也会感受相当的舒服轻松,避免了担心的出现,当然牙刷还是建议需要相对比较柔软的材质制作,因为这样能更好的保护好宝宝刚长出的牙齿。
清洁方法:宝妈要把宝宝下唇翻开,然后看清楚下排的牙,从外向内左右擦5次即可。
清洁方法:宝妈拿牙刷贴着上牙外侧,从左往右擦5次, 然后微微抬起宝宝上唇,上牙内侧左右刷5次。
清洁方法:在这宝妈有点难度,虽然宝宝下排的大牙比较容易刷到,表面左右擦5次即可,但是内侧不容易刷到,建议宝妈用牙刷前端的毛擦5次即可。
清洁方法:如果宝宝出生28个月后,这个时候宝妈就不用亲力亲为了,只需要教导孩子,然后宝宝就能自己漱口。
3长牙期宝宝牙齿该如何护理
1.要注意护理宝宝牙龈健康
牙龈护理是针对还未长出牙齿的宝宝的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一般是在每次宝宝进食后,妈妈用干净的面棉签或者消毒纱布蘸湿后,帮宝宝轻轻擦拭牙龈内的残留食物,这样对宝宝以后的牙齿健康很有帮助,是长牙前期的牙齿保健工作。
2.长牙期宝宝饮食要改变
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后,妈妈们都会给宝宝做一些果泥之类的食物,但是这些食物含糖量比较高,宝宝长牙期必须注意食品的糖分,太多甜食会危害宝宝牙齿健康,也会影响宝宝的食欲。所以一定要控制宝宝吃过多零食特别是糖果,睡觉之间一般不让宝宝再吃甜的东西,平时也要注意保持宝宝口腔的干净,经常用棉签、纱布清洁。
3.改正宝宝不良的嗜好
宝宝平常会有吃手指、乱咬东西等等不良习惯,长牙期时要及时帮助纠正。虽然吃手的习惯有助于缓解宝宝出牙时牙龈的不适感,但是经常吃手会影响出牙后牙齿的正常排序。因为宝宝集中吮吸的地方会挤压出牙的方向。帮助宝宝缓解牙龈不适感,妈妈们可以采用其他比较安全健康的方式。
4.宝宝长牙后就开始刷牙
当宝宝开始长出牙齿后,就要给宝宝准备婴幼儿乳牙专用的牙刷,然后每天坚持给宝宝刷牙,而且要注意刷牙的正确方式,一般是上下方向刷,里面牙刷要斜45度刷。这时期宝宝刚长出的牙齿还很脆弱,给宝宝刷牙要小心翼翼,尤其是不正确的刷牙方式会破坏宝宝牙齿的牙龈、牙釉质的。
5.改善宝宝的生活习惯
很多宝宝小时候都会用到安抚奶嘴,比如临睡前妈妈就会让宝宝含着安抚奶嘴入睡,给宝宝起到安抚的作用,让宝宝能尽快的入睡,久而久之宝宝就依赖上了。但是安抚奶嘴对宝宝长牙影响不好,经常使用奶嘴是导致宝宝牙齿发育受到影响,下颌因为长期咬奶嘴而向前伸,造成骨头发育畸形,影响宝宝脸部轮廓美观。此外,睡前有给宝宝喝奶习惯的妈妈也要改正过来,如果没有,喝完奶后也要记得喂宝宝一些白开水,帮助宝宝清洁口腔和牙齿。
关爱宝宝牙齿,是每个新手爸妈不可忽视的责任,宝宝牙齿护理从长牙期就得重视护理工作,为宝宝以后有一个健康口腔打下坚实基础。这样可减少宝宝幼儿期时长龋齿的几率,让宝宝拥有一排漂亮整齐的牙齿。牙好,身体好!
4长牙期的宝宝要注意什么?
宝宝在长牙期会出现牙龈痒,因为牙齿萌出时对牙龈神经造成的刺激,宝宝的牙龈会有些不适,比如牙龈痒、牙龈疼痛等,甚至有些宝宝喜欢把东西放进嘴巴里面咬。
这些都是牙齿惹的祸,等到牙齿都长出来,这些症状自然就会消失。不过爸爸妈妈们还是可以采用一些小办法来缓解长牙带来的不适。
正在长牙的宝宝压根一般都会比较痒,他们可能会喜欢咬这咬那,而且还常常会出现流口水的现象,新妈妈们对这种情况往往无所适从,最好是带宝宝去儿童医院做一个检查咨询,看看该如何护理好宝宝的问题。
长牙期 饮食注意
喂母乳期间宝宝长牙了,接下来应该怎么哺喂?需要戒掉母乳吗?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现在很多宝宝都坚持喝母乳到1~2岁,而且还是妈妈亲自哺喂(不是用奶瓶喂),这些宝宝并非没有长牙,但是宝宝本身就会用含乳的方式来吸吮,所以不至于伤害到妈妈的乳头。当然,如果宝宝长牙后经常咬伤妈妈的乳头,那就建议将母乳挤到奶瓶中来哺喂。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妈妈觉得母乳和牛奶是流质食物,所以误以为喝完后不需要洁牙,其实,只要进食,那就必须清洁牙齿,如果奶垢得不到清除,一样会囤积在牙齿表面和缝隙中。
保护长牙期的宝宝
1、宝宝正在长牙,爱乱咬东西,需要给他的牙齿加上特别的固齿器吗?
如果宝宝在长牙时确实很爱乳咬东西,那么可以给予适合咬合的辅助物品,但是必须注意材质和安全性,比如大小要适中、颜色不脱落等,这样才不至于有吞入腹中和中毒的危险。另外,宝宝的咬合物品必须经常清洗,就像洁牙工作一样重要。
2、宝宝不但爱磨牙,还特别爱咬坚硬的东西,这样会影响牙齿的生长吗?
当宝宝正在长牙的时候,虽然家长已经能够看到长出来的牙齿,但其实牙根还未长好,因为牙根至少需要2~3年的时间才能完全稳固,就像盖房子的地基还未打好一样。因此,如果此时宝宝经常咬太硬的东西,就可能使牙齿受伤或神经受损等,甚至牙齿的排列也会受到影响,比如长出暴牙等。
3、宝宝牙齿的缝隙很大,怎么办?会影响日后恒牙的成长和美观吗?
乳牙的缝隙大一点没有关系,这样还不容易藏污纳垢,甚至对日后换牙也有帮助,因为牙齿要从20颗乳牙变成32颗恒牙,本来就需要比较大的富余空间。如果乳牙的缝隙过小,日后更可能出现恒牙长歪、暴牙等问题。
5宝宝长牙换牙期要注意什么
为啥孩子的新牙老长不出来?
有家长问孩子换牙了,为啥新牙很长时间也没长出来。其实,乳、恒牙的交替有个过程,从乳牙脱落到恒牙萌出大约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而且每个孩子的情况也不一样。如果家长不放心,可带孩子到医院拍个“牙片”,看看孩子是否先天性缺少恒牙牙胚,如果没牙胚,恒牙自然就长不出来,不过这种情况一般很少见。此外,外伤或严重龋坏,导致乳牙过早脱落,也可能引起恒牙萌出困难。至于补钙,对于牙齿影响不大,因为出生一两年后,恒牙已经发育;即便缺钙,如果不是严重到相当的程度也不会影响到牙齿。
防牙齿畸形,食物不要太精细
牙齿矫正的黄金年龄一直是家长咨询的热点。其实,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像前牙反颌(地包天),在孩子能配合的情况下应尽早矫正。而多数畸形一般要在孩子的乳牙脱落恒牙萌出后进行,所以年龄并不是硬标准,关键要看恒牙有没有换完。
其实再好的矫正方法都不如预防来得重要。排除先天因素的影响,不少牙齿畸形都祸起后天的不良习惯。比如现在大家都吃得越来越精细,孩子牙齿畸形的情况也增多了——长期吃细软食物,孩子牙齿的咀嚼功能就不能得到发挥,口面部肌肉的功能会减弱,对颌骨的刺激也随之下降。颌骨发育不够充分就会出现一个矛盾,即狭小的颌骨容不下全部牙齿在牙槽骨上整齐排列。此外,过于细软的食物不能对牙齿起自洁作用,所以也很容易诱发龋齿。所以家长应有意识让孩子多吃粗粮、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像黄瓜、胡萝卜、玉米、芹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2岁半开始看牙医,刷牙方式有讲究
一般在2岁半左右,孩子的20颗乳牙会基本萌齐,这时家长就应该每三个月或半年带他看一次牙医。当然,对口腔的保护要从孩子还没长牙时就开始,比如喂食后与睡前,一定要彻底将孩子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及奶垢清理干净——可用专用指套或纱布,蘸取适量淡盐水,清洁牙龈。
等孩子能刷牙时要注意这些:首先是时间,早晚各刷一次,尤其是晚上临睡前,不要蜻蜓点水,最好持续三分钟。其次,用力要适中——太小不能达到清洁牙齿、按摩牙龈的目的,过大又会损伤牙齿。如何判断用力大小?如果每天刷牙,20天或一个月后牙刷毛束分开,则说明用力过大。第三,最好选用儿童专用牙膏,不要使用成人含氟量高的牙膏。
乳牙有残根要不要拔
有家长问孩子因为蛀牙没及时治疗,现在乳牙变得残缺不全只剩下牙根,要不要拔出这个乳牙残根。其实,这要区别对待。如果这个乳牙还没到脱落的年龄,应请牙科医生治疗尽量保留患牙,直到恒牙萌出,让残根替未萌出的恒牙占个位置,以免旁边的牙挤过来,影响恒牙从正常地方萌出。如果到了脱落年龄,则需拔除。此外,如果乳牙残根经常引起根尖周慢性炎症,残根根尖刺破牙龈,造成根尖外露,也应及时拔除。
孩子牙龈出血怎么办
牙龈出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是牙龈炎常见的一个症状。如果孩子不注意口腔卫生,食物碎渣藏在牙缝中,黏稠的食物贴在牙面上,则很容易在牙齿上特别是牙齿的颈部形成菌斑、牙垢和牙石,刺激牙龈出血。另外,其他疾病如白血病、慢性肝病、维生素C缺乏等也可引起牙龈出血。所以发现孩子牙龈出血,应到正规医院查明是口腔局部因素还是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