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五官科 >口腔科

牙齿保健常用方法

牙齿是我们身体中第二位最容易老化的器官(第一位的是皮肤)。随着人类自然寿命的增长,怎样延长牙齿的服役期,一直是口腔医生们努力的目标。而很多中医爱牙护齿的智慧,值得分享。那么,牙齿常见的保健方法有哪些呢?如何正确刷牙呢?下面,为大家带来相关介绍。

目录 如何正确刷牙呢 常见的牙齿保健方法有哪些呢 哪些食物是有利于牙齿健康的呢 日常生活中哪些坏习惯会伤害牙齿呢 不同年龄段的人易患哪些牙病呢

1如何正确刷牙呢

  牙菌斑,是威胁儿童和青少年口腔健康的主要“元凶”。人的一生中,需要不断有效彻底地清除牙菌斑,才能保持牙齿和牙周的健康。这里所说的“一生”,是指从牙齿萌出后开始计算。牙菌斑一般会在被清除后的1至6小时内新生,因此对牙菌斑的清除每天至少要两次;在清除牙菌斑时,应特别注意牙齿邻面和龈沟等隐蔽处。要维护牙周组织健康,选择刷牙工具、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很有讲究。

  牙刷牙膏怎么选

  1、选牙刷

  刷头不宜过大,刷毛最好是软而细的优质尼龙丝(回弹力好、吸水性差易干燥、耐磨性强),刷毛的顶端应选择磨毛、呈椭圆形的,刷柄要便于把握,过细过短都不适宜。若是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就可称之为“保健牙刷”了。

  2、选牙膏

  含氟牙膏是首选。因为适量的氟化物可以降低牙釉质(俗称珐琅质)的溶解度,增强牙釉质晶体的结构强度,增强牙齿硬度,促进轻度脱矿牙釉质的再矿化,可起到预防龋齿的作用。不过,若人体摄入氟化物过多,会对健康有不利影响,为此建议3岁以下儿童慎用含氟牙膏,4至6岁儿童应在大人指导下使用,含氟牙膏的用量不宜过多,每次用量约为黄豆大小即可。

  时间不少于3分钟

  刷牙的目的是清除牙菌斑、软垢、食物残渣与色素沉着、保持口腔清洁,同时按摩牙龈,增进牙周健康。刷牙的方法有很多,无论哪种方法,牙齿各面均应刷到。

  目前,我们提倡较多的是“水平短距离颤动刷牙法”(即巴斯法)。这种刷牙方法可以让刷毛伸入龈沟与牙邻面,对准牙菌斑最易附着的区域,短距离水平颤动,便可有效清除牙菌斑。用“巴斯法”刷牙的人群,应注意以下要领:将刷毛置于牙齿和牙龈交界处,与牙面呈45度角,水平轻轻颤动,然后顺牙缝上下刷,面面俱到不要遗漏;用刷毛的上端刷上下前牙内侧,牙齿的咬合面则要来回刷;最后别忘了刷舌头,使口气更清新。建议每天要刷牙两次,每次每个部位刷10次(来回5 次),刷牙时间因人而异,但一般不应少于3分钟。

  正确刷牙步骤

  1.将牙刷的刷毛与牙齿表面成45度,斜放并轻压在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轻轻做小圆弧状来回刷,上排的牙齿向下、下排的牙齿往上轻刷,注意轻刷牙龈,适当按摩可促进其血液循环。

  2.平握牙刷,力度适中来回刷牙齿咬合面,保健型牙刷的动感刷毛可发挥不同部位的独特作用,分别深入清洁牙面及牙间缝隙;灵活纤薄的刷头,令难以触及的后臼齿也被清洁干净。

  3.竖起牙刷。利用牙刷前端的动感刷毛轻柔地上下清洁牙齿内表面。

  4.由内向外轻轻去除食物残渣及细菌。让您保持口气清新。

  注意事项

  对于孩子来说,早发现早治疗口腔疾病,可保持牙列的完整,防止牙齿缺失。我们提倡不论大人还是孩子,每半年应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以便及时治疗无症状的早期龋齿,定期清洁牙石,保持口腔软硬组织的健康。

2常见的牙齿保健方法有哪些呢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幅乳牙,一幅恒牙(恒牙共28-32个牙齿)。恒牙是不可再生的组织,尽管可以用假牙代替,但是假牙永远不可能如真牙一般感觉妥帖自如。

  1、爱牙齿,先养肾

  中医认为,任何局部病症都与人整体的健康状况有关。牙齿健康则与肾脏的功能有着直接的关系。具体说来,易发生蛀牙、牙齿稀疏都和肾虚症有关,牙齿松动则是骨质疏松的标志之一。古人说“百物养生、莫先固齿”,因此日常用旱莲草或甘草擦拭牙齿,用贝壳或山药、骨碎补等补肾的草药,磨粉后食用,前者清洁牙齿,后者补骨补钙。冬季正是养肾的黄金季节,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好好养养肾,从根源上保障你的一口牙齿可以健康服役80年。

  健齿粥:牛膝生地黑豆粥

  适合肾虚体质者。

  配方:牛膝12克,生地黄、熟地黄各15克(三味药用纱布包裹,粥成后挑出不用),黑豆60克,粳米100克,煮成粥。

  健齿汤:“栗子凤爪排骨汤”

  适合一家人日常保健,孕妇也可以食用。

  配方:栗子肉250克,鸡脚8只,排骨250克,陈皮20克。

  2、按摩穴位,缓解牙痛

  针对不同类型的牙痛,可以通过按摩不同的穴位来缓解。

  对于突然袭来的牙痛,可以通过按摩合谷穴和颊车穴得到缓解。合谷穴位于虎口处,用一只手拇指的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只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颊车穴位于颌骨边角向鼻子斜方向约1厘米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就是颊车穴。用拇指按住穴位,由轻渐重按压1-2分钟,可起到解痉止痛的作用。实性牙疼(牙疼剧烈)时可以配合按摩内庭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趾间缝隙处。

  虚性牙疼(牙疼时隐时现)时配合按摩太溪穴-位于脚踝踝骨尖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凹陷处。

  3、每日叩齿30下,牙齿更坚固

  大文豪苏轼到晚年时仍拥有一口好牙,据说他有一个陪伴一生的好习惯——每天叩齿30下。中医养生学家认为叩齿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护牙方法-闲暇时或三餐后,让上下牙齿有节奏地碰撞,略闻声响,连续30下,既可以活动面部肌肉,又可以保护牙齿。中医还建议人们在大便时闭目、叩齿,以达到坚固牙齿的作用。

  4、按摩牙龈,牙齿更健康

  不仅我们的身体需要SPA,牙龈也同样喜欢被爱抚。每天晚饭后洗净手指,用食指上下旋转按摩牙龈,排除龈沟及牙周分泌物,可改善牙龈内血液循环,提高牙周组织抵抗力。坚持这种方法还可有效防止牙周病。

  5、利用好唾液的自然保护功能

  实验室的研究发现,唾液是PH值接近7的中性液体。中医也认为,唾液是口腔里的天然清洗剂。用舌头在口腔里搅动1分钟,就能产生丰富的唾液,含漱片刻后徐徐咽下,让口腔自净是护齿的好方法。另外,如果感觉自己口腔干燥,除了及时补水外,还可以含2片甘草或一枚话梅,以刺激唾液的分泌。

  6、中式漱口小方,爱牙每日必做

  其实,漱口水并非舶来品,中国人自古就有自己的漱口良方:用风化硝、白矾、食盐各3克,加水200毫升,煮开后放冷备用。每天早晚饭后,将煮好的药汁和温开水按2:1的比例混匀漱口,可预防牙周疾病、减少口气的发生。

  7、牙龈出问题,检点肠胃功能

  中医发现牙龈问题与肠胃功能之间有关联。牙龈红肿、出血很可能是胃火上炎引起的,也与疲劳、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因此,中医爱牙强调固本扶正。平时里应该多吃核桃、豆制品、奶酪、海产品等强肾健骨的食物。有胃火症状的人,可以多吃一些芝麻莴笋丝(莴笋丝用开水焯一下或温盐水泡一下,撒上黑芝麻、盐、香油,拌匀即可),西瓜翠衣(将西瓜去掉薄薄的皮,用西瓜绿色瓜瓤部分凉拌或做汤),芦根汤(30~50克芦根煮水)等。《时尚健康》提醒:秋冬季节饮食应清淡,少吃辛辣高热食品,避免引起上火,殃及牙龈健康。

  8、巧吃零食健美牙齿

  长期吃精致的甜点不仅不利肠道健康,还容易在牙齿缝隙中留下“甜蜜的隐患”。从爱牙的角度上看,吃质地较硬的食物更为有益。可以选择有咬劲的食物如玉米、海带、牛肉干,搭配苹果片、葡萄干和西芹条当零食,咀嚼这些食物的过程就是一次牙齿的自动清洁。

  9、PARTY女王的护齿提醒

  如果你是个不折不扣的甜水粉丝或PARTY女王,那么,每次酒会后都应用温水、茶水或者苏打水漱口。因为果汁、果酒和碳酸饮料都对牙齿有一定的腐蚀性,长期附着在牙齿表面势必增加患上齿科疾病的几率。

  10、虚实牙周病,辨证对待

  中医认为,牙病的症状也能反映身体虚实。比如牙周病,在中医领域就有虚性和实性之分。虚性牙周炎除了表现为牙根酸胀,隐隐作痛外,还有腰肌酸痛、头痛、乏力等肾虚症状。实性牙周炎除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或剧烈牙痛外,还有大小便颜色变深、口臭等胃火症状。因此,要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对于龋齿或牙龈肿痛、出血等实性牙周病,可用牙签调取少量云南白药粉或碾碎的六神丸,加1滴开水,将药粉调成糊状,涂在龋洞内和牙周、牙龈上,可消肿、止血、止痛;而对于虚性牙周病,可用白酒10克,食盐1克搅拌,温热后用棉花蘸取酒液,咬在牙齿间,能暂时减轻牙痛。或者用花椒水含在嘴里漱口,可消炎止痛。

3哪些食物是有利于牙齿健康的呢

  俗话说,牙好,胃口就好。其实,牙齿的健康也和饮食息息相关――“胃口”好,牙就好。要保持一口好牙,除了有良好的刷牙习惯,定期进行牙齿检查外,如果在食物的选择上也下点功夫,更是锦上添花。这里给大家推荐几种健齿的食物:

  1、芹菜

  芹菜是我们常食的蔬菜,既可热炒又可凉拌。芹菜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不但可以刺激胃蠕动、促进排便,还能保护牙齿。因为在咀嚼时,粗纤维通过对牙面的机械性摩擦清洗,可以擦去黏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而且你越费劲咀嚼就越能刺激唾液腺分泌,它可以平衡口腔内的酸碱值,既能达到自然抗菌的效果,又能减少牙菌斑形成。

  2、芥末

  芥末是芥菜的种子经辗磨而成的粉状调味品,常用于凉拌菜肴及作料。用时芥末会产生辛辣、呛鼻的味道。日本有研究发现,芥末里的某种物质可以抑制蛀牙的变形链球菌的繁殖。

  3、香菇

  香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自古就被誉为“蘑菇皇后”。自2000年以来的一些研究还发现,它对保护牙齿也有帮助。原因是香菇中所含的香菇多糖可以抑制口中的细菌,使其不能制造牙菌斑。

  4、绿茶

  绿茶常称为“长寿之宝”,因为它的抗氧化能力强,可以预防多种癌症,也可以减少患心血管病的风险……现在,连牙齿也因为喝了绿茶变得更健康。一方面是绿茶含有大量的氟(其他茶类也有),氟可以和牙齿中的磷灰石结合,具有抗酸防蛀牙的效果。再者,有研究显示,绿茶中的儿茶酚能够杀灭变形链球菌,从而减少蛀牙,同时还可除去难闻的口臭。

  5、苹果

  虽然咀嚼苹果的嘎吱嘎吱声可能会令人讨厌,但这种水果有益牙齿健康。苹果的脆劲能增强牙龈的力量,它较高的水含量能增加唾液的分泌量,对引起口臭和牙斑的细菌群落进行分散和中和。

  6、发酵粉

  可以暂时性地不用牙膏,尝试使用这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小苏打是一种碱性物质,具有漂白牙齿的作用。这种温和的研磨物质能洗刷掉牙齿表面的斑块和污渍。

  7、胡萝卜

  这种食物较高的水含量能通过刺激唾液的分泌量起到美白牙齿的作用。它能冲刷掉残留在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增加牙龈的咀嚼力量。

  8、花椰菜

  与甜菜和蔓越橘不同,这种质地松脆的蔬菜并不会残留在牙齿表面,所以不会形成难看的污渍。这种十字花科蔬菜能洗刷牙齿表面,相当于对口腔卫生进行了简单和自然的护理。

  9、奶酪

  质地稍显坚硬的奶酪富含钙质,能够起到增强牙齿和牙龈力量的作用。此外,大部分奶酪都接近于无色,因此它不会弄脏牙齿。

  10、橙子

  这种颜色鲜亮的水果中含有的柠檬酸会对牙齿起到美白作用,但过量食用会磨损掉牙齿表面的珐琅质;所以只能适量食用。

  11、洋葱

  洋葱当中含有硫化合物,这是一种有着很强抗菌功效的物质,它可以杀死变形链球菌,进而防止牙齿患龋齿病,吃洋葱的时候吃新鲜的,防蛀牙的功效更好。

  12、白开水

  白开水对于牙齿的保健也有帮助,适时喝些白开水可以保持牙龈湿润,在每次吃完食物的时候喝些水能将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带走,保护牙齿。

  吃完要记得刷牙或漱口的食物

  含淀粉的食物

  耶鲁大学医学研究会发现,土豆片和白面包这类含淀粉的食物,很容易陷在牙缝中,这会滋养细菌,形成牙菌斑。

  酒精

  也许你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酒精的确会伤害牙齿,根据耶鲁大学医学协会研究发现,酒精会减少唾液自然分泌量。这就又回到那个原理上,唾液能帮助清理食物残渣,中和酸性物质。

  硬糖

  成天到晚的吮吸汽水会伤害牙齿,那么同理可证,坚硬的糖块对口腔健康来说也是不利的。甜的糖块简直会带来双重灾难,它不仅会附着在牙齿上,还会长时间停留在口腔中直到被分解为止。

4日常生活中哪些坏习惯会伤害牙齿呢

  下面这些饮食坏习惯却在毁坏你的牙齿:

  一、吃完面食不漱口。面包等精制面食会使口腔酸性猛增,腐蚀牙釉质,还容易残留在牙缝中,对牙齿造成伤害。因此,吃完面食要仔细漱口。

  二、啃玉米。啃玉米容易导致牙齿松动或脱落,还会引起假牙移位。建议将玉米粒剥下后再吃。

  三、大口啃苹果。尽量避免直接用牙啃苹果和胡萝卜等硬脆果蔬,它们是引起牙隐裂最大的祸首。可以将这些食物切成小块食用。类似的还有嚼冰块,也会导致牙齿断裂。

  四、用牙撕包装。有人图方便,用牙撕包装、开瓶盖等,很容易使牙齿断裂或移位,包装上的病菌还会悄无声息地进入口腔,影响人体健康。

  五、总喝饮料和纯净水。苏打水、运动饮料大多也含有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釉质;专家称,一些纯净水中缺少牙齿必需的矿物质,常喝也有害牙齿健康。建议平时喝烧开的自来水,少喝饮料,或使用吸管,减少饮料与牙齿接触的机会。

  六、爱吃薯片和干果。薯片、爆米花在咀嚼过程中先脆后黏,很容易塞在牙缝中,滋生细菌,导致龋齿;葡萄干、无花果和杏干等干果含有大量的糖和纤维素,容易增加牙齿周围糖分的残留量。

  七、爱吃酸。葡萄柚、橙子和橘子等含有大量酸性物质,不利牙健康,吃后要及时喝水或漱口。醋也容易诱发龋齿,避免多吃醋。

  八、爱吃糖。无论是爱黏牙的橡皮糖,还是硬糖、润喉糖,都等于让牙齿泡在糖水中,不利于牙齿健康。谨记4个爱牙好习惯。

5不同年龄段的人易患哪些牙病呢

  儿童与青少年期

  由于乳牙自洁作用和抗龋能力差的结构特点,加上不能很好地刷牙,食物、软垢易滞留于牙面上,6-8岁是人生第一个患龋高峰期。乳牙严重龋坏或过早脱落,会使恒牙排列不整齐,甚至影响继位恒牙的发育。

  中小学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等引起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间的位置关系异常。牙齿不齐使牙齿的咀嚼效率降低,严重的还会导致消化不良引起肠胃疾病;牙齿拥挤使菌斑和牙石易于附着,刷牙难以彻底去除,容易发生牙龈肿胀、出血、口腔异味等症状。

  成人期

  18-25岁时智齿萌出,由于人类的下颌骨逐渐退化、变小,智齿萌出时往往已没有足够的位置,会导致萌出不全或阻生,在牙龈与牙齿之间形成一个较深的盲袋,食物碎屑和细菌容易积存,抵抗力下降时引发冠周炎。

  刷牙方法不合理会引起相应的疾病。刷牙不到位,菌斑、牙结石沉积,会诱发牙周病,促使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严重牙周炎会引发牙齿松动、脱落。横行刷牙过度,使牙颈部出现凹槽(楔状缺损),遇冷热刺激出现酸痛,严重者会发展成牙髓炎甚至牙齿折断。

  不当的饮食习惯会损伤牙齿。过度咬硬物,包括坚果和螃蟹等,导致牙齿磨损,牙本质暴露,出现冷、热、酸、甜刺激酸痛的过敏症状。如果一不留神,咬到石子或骨头,牙齿瞬间遭受冲力过大,牙齿折裂。

  龋病和牙周病仍是中年人主要的牙病,最新全国调查显示,中年人(35-44岁)88.1%有龋齿,97.3%有牙结石。

  老年期

  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牙龈萎缩、牙根外露和出现牙缝等问题,这不但影响咀嚼,导致吃纤维性食物时塞牙,而且牙缝清洁困难,易沉积牙结石,进而又会增加牙根面的龋坏。

  大部分老年人存在牙齿缺失,除了对消化的影响外,牙齿缺失使余留牙承受的咀嚼压力增加,如果咀嚼力超过了限度,致使余留牙齿创伤而产生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等牙周疾病。如果长时间没有镶牙,可能会导致其相邻的直牙向缺牙空隙内倾斜、移位,出现牙齿排列错乱,加重牙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