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反复发作性或持续性炎症病变,使胰腺腺泡组织逐渐为纤维组织代替,造成胰腺功能的严重破坏,出现食物消化明显障碍。病人多有反复发作的上腹痛,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吃油腻食物后无法入睡抑郁症困扰癫痫病治疗不再是神话!那么,中医辨证论治慢性胰腺炎效果怎么样呢?
目录
1怎么预防慢性胰腺炎
随着我们日常的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开始经常的因为各种不良习惯而导致一些疾病,几天前一个朋友告诉我他患上了慢性胰腺炎 ,因此他十分着急,向好多人进行咨询治疗的方法,但是各有各的说法。他也不知道该相信谁的,为此我专门咨询了健康医生,他告诉我一些治疗的方法,下面我把我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平时要积极防治相关疾病,胆系疾病是我们的常见病,多发病,积极防治胆系疾病是预防我们慢性胰腺炎的重要措施。
2不酗酒,少饮酒,长期酗酒之人易引起慢性酒精中毒,酒精中毒是慢性胰腺炎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故从青年开始就应养成不酗酒或只是少量饮酒的良好习惯,如果患有慢性胰腺炎者,为防止病情发展,必须彻底戒酒。
3饮食有度,慎饮食,防止暴饮暴食,对预防本病非常重要,同时,我们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肥甘,醇酒厚味,以防肠胃积热引起本病。
注意事项:适度锻炼,忌烟忌酒。
查看详情>>2中医辨证论治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近年来有明显增多趋势,常见于暴饮暴食、过嗜厚味、酗酒过度者,也可因精神因素诱发,个别也有发病原因不明者。常是急性胰腺炎反复或持续慢性发作导致胰管梗阻,或慢性酒精中毒所致。
一、诊断要点
长期的消化不良,消瘦,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并向背部、两胁、肩胛等处放射,常因饮酒、饱食或劳累而诱发。血、尿淀粉酶增高,大便中有脂肪球。上述症状排除了其它消化道疾病,即可作出临床诊断。有选择性地拍胰腺X线片、B超检查和内分泌检查,可协助确诊。
二、辨证论治
1.肠胃积热
外邪入里化热,或过食辛辣厚味,湿热食滞交阻,结聚于里,气机不和,腑气不通。临床症见腹部胀痛而拒按,胃脘部痞塞不通,恶心呕吐,口干,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治宜清热化湿,通里攻下。方用清胰汤合大承气汤加减:柴胡10g,枳壳10g,黄芩12g,黄连6g,白芍12g,木香6g,银花30g,玄胡12g,生大黄(后下)10g,芒硝(冲服)10g,厚朴12g.
2.肝胆湿热
外邪内侵或饮食不调,以致湿热蕴结于肝胆,使其失于疏泄条达。临床症见胃脘、两胁疼痛,厌食油腻,发热,恶心,身重倦怠或黄疸。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疏肝泄胆、清热利湿。方用清胰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5g,茵陈30g,生山栀15g,柴胡15g,黄芩12g,胡黄连10g,白芍12g,木香6g,生大黄(后下)10g,金钱草30g,苡仁30g,苍术10g,焦三仙各10g.
3.脾虚食滞
素体脾胃虚弱,复因暴饮暴食,脾运不及,肠胃受伤,食积停滞,气机失畅。临床症见脘闷纳呆,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泄泻,大便酸臭或有不消化食物,面黄肌瘦,倦怠乏力。舌淡胖,苔白,脉弱。治宜健脾化积,调畅气机。方用清胰汤合枳实化滞丸加减:焦白术20g,焦三仙各15g,茯苓20g,枳实10g,银花30g,黄芩10g,柴胡10g,泽泻20g,陈皮10g,苡仁30g,木香6g.
4.瘀血内结
久病入络,导致瘀血内结,气机不通。临床症见脘腹疼痛加剧,部位固定不移,脘腹或左胁下痞块,X线片或B超发现胰腺有钙化或囊肿形成。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香附10g,元胡15g,没药1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蒲黄15g,五灵脂10g,柴胡10g,苡仁30g,黄芩10g,丹参30g.
三、典型病例
例1.赵某,女,52岁,2000年4月23日初诊。素体肥胖,5年前患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因反复发作于1999年6月17日行胆囊切除术,恢复正常后出院,半年后因劳累而渐觉脘腹作胀,中脘时有刺痛并引及左胁,进食油腻更甚,大便溏臭。2000年4月9日因上腹部疼痛加剧、恶心呕吐而住院。血清淀粉酶为229μ(西氏法),CT示胰头周围约4~5cm处影象模糊,诊断为慢性胰腺炎。经西医保守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要求中医治疗。
患者精神萎糜,面目虚浮,脘腹隐隐锥刺样疼痛,时轻时重,饮食难咽,脐上压痛明显,可触及质地中等之包块,舌苔白腻,边有明显齿印,两侧瘀斑显现,舌下瘀筋毕现,脉虚而涩,诊为正虚血瘀。目前急在扶正,先予扶脾和胃法。处方:炒党参15g,炒白术15g,茯苓20g,姜半夏9g,干姜3g,佛手12g,炒麦芽15g.上方服6剂后胃纳渐开,脾运日强,脘胁刺痛稍减,舌苔白腻前部薄,舌边瘀斑仍在,脉濡,沉取则涩。此乃血府有瘀之象,治宜健脾益气合用血府逐瘀汤,服10余剂后疼痛消失,后随症施治月余,诸症悉平。
例2.陈某,男,35岁。2001年6月19日因暴饮暴食,于当晚约11时因急性腹痛急诊住院,西医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经救治后,28日要求中医会诊。该患者面色萎黄,脘胁如刀割针刺样疼痛,进少量半流质食物亦腹胀欲吐,大便3~4日一行,量少且溏臭。舌苔黄厚腻,舌边尖红而有齿印,脉沉细。B超示胰头周围较模糊,诊为慢性胆囊炎兼有泥沙样结石。此乃暴食酗酒,湿热郁结于肝胆脾胃,升降失常。治以疏肝利胆缓下法。处方:茵陈30g,炒山栀12g,制大黄6g,黄芩12g,金钱草30g,柴胡9g,川楝子9g,姜半夏12g,竹茹10g,生甘草6g.上方服至第5剂后,泻下黑绿色泥水样大便,此后数天症状迅速消失。复查B超示:胆囊泥沙样结石已不明显,胰头影像渐见清晰。后继用缓下、疏肝、健脾、养胃诸法辨证施治,2周后收效出院。嘱患者不要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及酗酒过度。随访1年余,未见复发。
四、体会
本病病机常为虚实兼杂,但有所侧重。偏实者,肝胆湿热,胃失和降,治宜清肝利胆、和胃缓下,重在通腑,但收效则在柔肝健脾益胃法;偏虚者,脾馁肝横,气血瘀滞,治宜扶脾柔肝、益气祛瘀,收效在健脾柔肝、益气祛瘀法。现代研究也认为中药对于胰腺炎的治疗,能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其中大黄、黄连、黄芩、白芍能抑制胰酶活性;大黄、银花、连翘、黄芩、黄连、蒲公英除具有抗菌作用外,还具有明显的抗内毒素作用;大黄、丹皮、赤芍、延胡索能改善微循环,增加胰腺血液灌注量;大黄还具有明显的抑制疼痛作用,柴胡、木香、延胡索具有利胰作用。
3得了慢性胰腺炎注意什么
我们班主任老师最近总有恶心、想吐的感觉,有时身体还出现了发热的现象,尤其是吃了比较油腻的东西后,痛得比较厉害,而且现在食欲也减少了,最近在一位医生的医治下。老师的痛苦减少许多,今天让我为大家分享慢性胰腺炎注意什么。
1如果病人的病情严重,恶心、呕吐经常发生,有营养严重不良的病人,可以给病人吃一些抗生素药物治疗慢性胰腺炎。
2还可以采用中医针灸的方法治疗慢性胰腺炎,针灸可以打开人体的精穴,改善身体内部的炎症慢慢消失,一个疗程要7天左右,建议3个疗程。
3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 维生素A是维持尿道内膜健康所必要的物质,它也有助于阻碍胰腺炎复发。
查看详情>>4慢性胰腺炎的饮食介绍
1、佛手粥。佛手15克,粳米50克。佛手煎汁去渣,加粳米及水适量共煮粥,将熟时加入冰糖适量,粥成后食之。有理气:止痛:健脾养胃之功。
2、桂甘白芍。桂枝20克,白芍40克,甘草12克,生姜20克,大枣12枚,加水煎汁,去渣后加粳米100克,煮成粥,分次食之,可健脾安胃。
3、猪胰散。猪胰微火焙干研成末,用胶囊分装,每日分次服用。内含多种胰酶,可起替代疗法的作用,对消化不良和脂肪泻患者有效。
4、山楂荷叶茶。山楂30克;荷叶12克。上两药加清水2碗,煎至1碗,去渣分服。能升清消导,助消化,可治疗慢性胰腺炎消化不良。
5、草决海带汤。海带20克,草决明10克。上两料加水2碗,煎至上碗,顿服,每日2次。有利于慢性胰腺炎的缓解。
6、干姜粥。干姜3克,高良姜3克,粳米50克,先将干姜:高良姜用水煎,去渣取汁,再加入洗净的粳米同煮成粥,分次食之。有健脾温胃作用。
7、吴茱萸粥。吴茱萸2克,生姜2片,葱白2根,粳米50克。粳米加水煮粥,待米将熟时,将吴茱萸:生姜研细粉,葱白切碎放入同煮成粥,每日分次食之。有和胃止呕:理气止痛功效。
8、鲫鱼羹。砂仁10克,荜菝10克,陈皮10克,鲫鱼一条,胡椒10克,泡辣椒10克,葱:蒜:盐适量。将鲫鱼刮洗干净,将上药物及调料纳入腹中,按常法炖煮成鱼羹,分次服之。具有散寒:理气:止痛作用,用于慢性胰腺炎。
5慢性胰腺炎最突出的症状是什么
生活中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不注意饮食作息规律,导致很多人感染了胰腺炎,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胰腺炎的临床症状有,发烧,呕吐,腹痛等,严重者会休克,而慢性胰腺炎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腹部断断续续的疼痛很多人都不在意,平时要定期去医院检查,及时确诊治疗,也要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和饮食习惯,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酗酒,以免对胰腺的消化系统造成损伤。
对于慢性胰腺炎疾病的治疗原则,我们大家必须要重视起来,只要做好了这些原则我们的疾病才会更加的容易治愈,我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我们要保持心情的开朗愉快,尽量的让自己有一种更好的欢乐气氛,同时,慢性腺炎患者还患有胆囊炎以及胆结石的疾病,我们要一同将这些疾病治疗好,慢性胆囊炎的疾病容易复发,我们在治愈后也应该要坚持服用药物,直到把这种疾病根治好。
慢性的胰腺炎疾病一般情况下,还是算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患者可出现一些明显的症状,一些患者也是因为肝胆类的疾病引发了这种疾病的产生,因此这种疾病对我们器官的损害也是比较大的,有些患者没有治愈好这种疾病,也失去了生命,建议你应该要及时的治疗自己的疾病,同时也应该注意预防一些疾病的并发症产生,可以多做一些体育锻炼来增加一下自己的体质。
温馨提示:
合理饮食,严禁酒,高脂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