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和针刺一样都可以独立的治疗各种疾病,只是对经络及穴位刺激的方式不同、治疗与保健的侧重点不同。艾灸与其他疗法相比较无疼痛、无任何毒副作用,且治疗范围广泛,疗效之神奇非亲身体验才能相信。相信现在很多人一提到灸法想到艾灸的多,那么灸法可祛百病是真的吗?艾灸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下面为大家介绍。
目录
1灸法的原理
知道了什么是灸法,那么灸法为什么能解除疼痛、治疗疾病呢?我们远古的祖先们肯定不会知道,但随着中医文明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逐渐弄清楚了灸法之所以能解除疼痛、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
首先是因为发热。
发热就能产生热量。不发热叫不叫灸法呢?经常有朋友问我:一到夏天,我们很多人用得不方便,能不能把那个灸搞得不热或者不那么热啊?我说:那就不叫灸法了,因为灸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是靠热量来给我们提供热能,再靠热能来解除病痛的。如果没有温度或者温度不够,这种能量还有没有?肯定没有。所以说它必须是什么?发热。
第二是因为穴位。
灸法首先是直接针对疼痛点解除疼痛。中医的疼痛点叫什么穴啊?很多人都知道,叫阿是穴,什么叫“阿是”呢?“阿”是虚词,没有实际意义,“是”是这里的意思。有时候我们肚子疼了,躺在床上让医生摸一下,医生一摸,这疼不疼?不疼。这疼不疼?不疼。这里?唉哟,就是这里疼。“这就是阿是穴。灸法直接通过针对疼痛点阿是穴发出热量、传递热能,来促进疼痛部位的气血流通,所谓“通则不痛,不通则痛”,从而达到解除疼痛的作用。
其次是间接针对其它穴位治疗疾病。如通过足三里穴治疗胃痛。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简单实用又快速治疗胃痛的方法,如果你的胃疼得不得了了,这个时候你又没有其它办法,你手里只有一根香烟,怎么办?赶快把那个烟点燃,然后找到我们的足三里穴,在足三里穴上用烟头狠狠烫一下,三秒钟立即止疼,不信你去试一试。足三里穴也非常好找,我们把腿弓起来,然后从膝盖下面的胫骨之间不是有一个断裂吗?从这个断裂做起点把手放下去,往下四指,从腿中间偏到外侧一两厘米,在两根胫骨之间有一个凹陷,使劲一按,有点酸涨的地方就是足三里,两腿是对称的。当然这是应急的办法,要想彻底解决胃病就必须经常对足三里穴施灸。而且常灸足三里穴不仅能治疗胃病,还能强健脾胃、延年益寿。中医里头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要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意思上你这辈子你要想安安稳稳地长寿,足三里这个地方就不能让它干着,要经常刺激它,把它烫破。那么为什么足三里穴在腿上,用灸灸它却能治疗胃病、延年益寿呢?这就要讲到灸法为什么能解除疼痛、治疗疾病的第三个原因。
第三是因为经络。
中医认为,人的身体有361个穴位和14条主要经络,这些穴位通过经络和人体的五脏六腑七窍等都有着相应的关系,所以灸发出的热能和药性通过刺激穴位转换成人体的生命能量,再通过经络的传导到达相应的脏器,激活和调整脏器自身的机能,从而达到治愈脏器病痛的效果。足三里穴就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它通过足阳明胃经和脾胃发生相应的关系,所以灸腿上的足三里穴却能治疗胃病、延年益寿。这也是中医和西医在治病原理上的最大的不同。
所以,灸法解除疼痛、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一是靠发热提供能量,二是靠穴位接受能量,三是靠经络传递能量。
2灸法可祛百病
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无意争颜呈媚态,芳名自有庶民知。
这首诗生动地写出了艾在民间的广泛认知和艾灸的普遍应用。
如果说杏是中医之花,那么艾便是中医之草了。艾的药用在我国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古人云:“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说的就是使用艾灸进行自我调治。艾灸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拔毒泄热、防病保健等作用。
艾灸疗法就是借助艾草燃烧时发出的药力和温热刺激,用以熏灼特定的穴位,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目。中医理论认为,艾灸补气助阳,温益脾肾,能使人体元气充足,精力旺盛,抗衰延年。长期施灸保健穴位,还能够达到调和阴阳,健脾和胃,固本培元,补中益气,强壮全身,祛病延年的效果。艾灸的方法有:艾炷着肤灸、隔物灸、隔物悬灸、压灸、运动按灸、辅灸、器灸、温针灸等。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加上长期运动量不足,并且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身体气血往往不能旺盛充盈。于是,身体虚寒成为现代人的“文明病”。身体“变冷”,不适和疾病随之而来。对于男性,身体虚寒会导致倦怠易疲劳,甚至可能导致阳痿、早泄,这不仅有损阳刚之美,更对健康不利;对于女性,身体虚寒不仅会导致气色不佳,还可能导致多种妇科疾病及肌瘤的发生,可以说,虚寒是女人健康美丽的大敌;对于中老年人,身体阳气渐衰,虚寒更易导致身体的加速衰老,会降低身体对疾病的抵御能力。而艾灸正是温养驱寒最简单有效的中医理疗法,能帮助现代人对抗虚寒,起到温补身体阳气、祛病疗疾的作用。
3有多少灸法可供我们保健
一、艾柱灸法:
1、直接灸——包括瘢痕灸、无瘢痕灸、骑竹马灸、三角灸。
2、间接灸——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附子灸、隔葱灸、隔韭菜灸、隔胡椒灸、隔豆豉灸、隔蟾灸、隔矾灸、隔巴豆灸、隔蛴螬灸、隔甘遂灸、隔皂角灸、隔蚯蚓灸、隔陈皮灸、隔厚朴灸、温脐种子灸、结胸灸、隔苍术灸、隔苦瓠灸、隔蓖麻仁灸、隔徐长卿灸、隔核桃皮灸、隔莨菪根灸、隔桃叶灸、隔桃树皮灸、隔槟榔灸、隔川椒灸、隔麻黄灸、隔白附子灸、隔葶苈饼灸、隔香附灸、隔木香灸、隔商陆灸、隔土瓜根灸、隔薤灸、蒸脐法、大灸疗法、隔钱灸、隔面灸、隔酱灸、隔碗灸、隔头垢灸、隔鸡子灸、隔黄土灸等方法。
二、艾条灸法:
1、纯艾条灸——包括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
2、药物艾条实按灸法——包括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神灯照灸法、百发神针、消癖神火针、阴症散毒针、艾火针衬垫灸。
3、隔药灸法——包括隔核桃壳灸、隔蟾酥皮灸。
4、无烟灸法。
4哪些疾病适合用艾灸来治疗?
根据用法特点分为艾炷灸疗法、艾条灸疗法、药卷灸疗法、温针灸疗法、隔姜灸疗法、灯火灸疗法等多种。艾灸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对治疗虚寒证、寒湿痹证、小儿惊风、昏迷等急性病证疗效显著。但由于其燃烧、易灼伤患者而不被现代医学所接受。因此在各级医院针灸则多见针刺,少见艾灸,因此绝大多数人讹称针刺为针灸。
艾灸和针刺一样都可以独立的治疗各种疾病,只是对经络及穴位刺激的方式不同、治疗与保健的侧重点不同。艾灸与其他疗法相比较无疼痛、无任何毒副作用,且治疗范围广泛,疗效之神奇非亲身体验才能相信。《红炉点雪》指出:灸法祛病之功、难以枚举、无论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往而不宜。
主要适应症:
各种疼痛性疾病、颈椎病、肩周炎、关节炎、腰腿痛、腰间盘突出、腹痛腹泻、结肠炎、扭伤红肿疼痛、面神经麻痹、中风半身不遂、高血压;妇科: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囊性肿瘤、乳腺纤维瘤、盆腔炎、附件炎、尿道炎、痛经、更年期综合症、美白、塑身、祛斑、除痘等,青少年近视、弱视、尿床、厌食、生长发育不良、鼻炎、内、外、妇、儿、五官科、神经系统、泌尿等各科,凡适合传统灸法的一切病症均可使用。
五。艾灸治疗仪在基层使用的实用性
1.传统疗法,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诊所对患者的治愈率。
2.价格低廉,基层诊所门诊易于接受。
3.治疗无痛苦,收费低廉患者容易接受。
4.无创治疗,使用大夫易于操作,有效降低医疗风险。
5艾灸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艾灸的功效与作用
艾灸的功效:
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的作用:
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的作用广泛,现代研究认为,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研究证实,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根据物理学的原理,任何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和吸收红外线,人体也不例外。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10mm,并被机体吸收。研究认为,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