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有关乳腺癌治疗的问题里,我们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目前常用的5种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即手术疗法、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内分泌疗法及中医中药疗法。由于乳腺是位于体表的器官,手术疗法直接而有效,且手术成功率也较高,因此临床实行的是以手术疗法为主、其他疗法为辅的综合治疗。那么,如何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水平?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目录
1远离乳腺癌该怎么做
一般说来,乳腺癌是女性中病发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一旦出现此现象对于女性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我之前有过此症状时医生给我的建议是:预防大于治疗,意思是说一定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所以女性朋友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乳腺癌的预防工作。 今天给大家分享远离乳腺癌该怎么做?
1注意日常饮食,多食用植物油,少食最好不食动物油和人造奶油。
2可以适当增加每天的活动量,比如增加每天散步的次数或者延长散步的时间等可以避免造成免疫功能下降的肥胖、激素失衡。
3每月自我触摸乳房一次,稍有怀疑即请妇科医生做检查,此外还要注意避免过量吸烟和饮酒。
4此外还可以多吃些橘子等水果,要知道橘子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对于预防乳腺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注意事项:1注意卫生、防止感染 2避免过劳,不宜吃生冷、酸辣、酒类等刺激性食物。
查看详情>>2如何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水平
近年来,通过大量的对乳腺癌预后因素的前瞻性及回顾性研究,发现了一些影响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这些研究不但对估计乳腺癌的疗效有益,而且对研究如何提高疗效也有重要意义。如学者们从临床病期对预后的影响中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即提高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关于乳腺癌早期诊断对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我们已经在前面专门讨论过。另外,肿瘤的激素受体状况、生物学特性等因素,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正确选择应用手术后其他辅助疗法,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从治疗方法本身的研究上,近年来,国内外已经有关于基因治疗技术的报道。所谓基因治疗是指将目的基因用基因转移技术导入靶细胞,使其表达此基因而获得特定的功能,继而执行或介导对肿瘤的杀伤和抑制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肿瘤治疗途径。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性的死亡。细胞凋亡与细胞的坏死不同,前者是在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作用下,为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采取的死亡过程;而后者则是在病理条件下自体损伤的被动过程。发生凋亡的细胞,其细胞膜发生皱缩、凹陷,染色质致密,最后断裂成小碎片,进一步发展,细胞膜将细胞质分割包围,有些包围了染色质的断片,形成多个膜结构尚完整的泡状小体,即凋亡小体。研究表明,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的基因如Bcl-2、p53及c-myc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用基因疗法中的癌基因拮抗疗法,将反义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导入肿瘤细胞,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或防止凋亡抑制,可以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另外,用基因修饰配合大剂量化疗,可以增强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性及耐受性,大大提高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目前,基因治疗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需要攻克的难题。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肿瘤的基因治疗将很快能够应用于临床。
3怎么检查乳腺癌
乳腺癌是一种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给女性朋友带来很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其实乳腺癌的疗效取决于病期,早发现早治疗的话治愈率还是挺高的,并且也有更多保留乳房的机会。那么我们如何检查自身是否有乳腺癌呢?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些相关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检查乳房是否有肿块。在每个月月经结束后的第五天做自我检查。具体方法如下:在手上涂一些肥皂,用中指和食指的指腹顺时针搜索乳房、腋窝与锁骨窝,指法是以敲击的方式。也可以到医院找专科医生以触摸的方式判断有无肿块,因为专业医生比较有经验,所以判断也更为精确。
2乳头溢液。50岁以上的女性如果出现单侧乳头溢液要注意乳腺癌的发生。如果有乳房明显增大,皮肤充血红肿、局部皮温增高的现象有可能是炎性乳腺癌;如果皮肤已经破溃形成癌性溃疡那么就有可能是晚期乳腺癌。还有就是淋巴结肿大也有可能是出现乳腺癌的症状。
3B超检查。当怀疑乳腺有肿块时,可以做B超检查,判断肿块性质和位置。但是B超识别能力有限,可能会错过较小的肿块。乳腺钼靶x线检查。这种方法可以检查一些手摸不出来的细小的肿瘤,得到清晰的图像,是比较经典的检查手段。
4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核磁检查是软组织分辨率最高的影像检查手段,可靠性、敏感性等都比较有优势。
5B超检查。当医师怀疑乳腺有肿块,得做B超检查,能用来判断肿块性质和位置。但是B超对直径在1厘米以下的肿块识别能力较差,可能会错过较小的肿块
查看详情>>4夜班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风险
研究小组收集了1964年至1999年间在丹麦军队任职的1.85万余名女性的数据,找到200名乳腺癌患者和899名年龄相近的非乳腺癌患者,询问她们的工作模式、生活习惯和其他情况,包括如何使用避孕用具和激素替代疗法、日光浴习惯等。研究人员还要求这些女性评估自己属于“早起者”还是“夜猫子”。
结果,141名乳腺癌患者和551名非乳腺癌患者回答问卷。
研究人员发现,上夜班者患乳腺癌几率增加40%;如果一周至少上3个夜班,持续至少6年,患乳腺癌几率翻番;既上夜班又喜欢早起的人患乳腺癌风险最高,比不上夜班者高近4倍;自称“夜猫子”的女性患乳腺癌几率也翻倍。
男性亦不可掉以轻心
“现代社会,大约10%至20%的女性上夜班,因此,夜班可能是与癌症相关的最大职业问题。”
专家说,既然夜班不可避免,就应限制持续时间,一周应少于3个夜班,喜欢早起的人尤其应减少夜班。
尽管研究人员发现夜班与乳腺癌间存在关联,但并未证明因果关系。这并非首次揭示这类关联。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所2007年称,夜间工作“可能致癌”。
夜班不仅影响女性健康,相关说,先前3项小型研究显示,夜班也可能致使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几率上升。
5乳腺癌的病因
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体质过度酸化,人体整体的机能下降,引起肾虚,肝肾同源,肾虚肝亦虚,进而引起上焦代谢循环变慢,造成甲状腺疾病和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发展为乳腺组织异常增生,终致癌变。
身体组织液酸化,身体细胞处于酸性体液中,进而形成身体正常细胞溶氧量下降,造成细胞的活性下降,代谢循环减慢,下降到正常值的65%时,正常细胞就无法生存,但也有不惜改变染色体采取主动变异的细胞,细胞的表型发生改变,肿瘤性状得以表达,这些细胞迅速扩增,从而形成真正的肿瘤实体。
另外,还有因体质酸化身体发生其他组织的癌变,又因身体机能下降,身体组织液酸化,癌细胞趁虚而入,造成了乳腺癌。
乳癌的病因尚不能完全明了,已证实的某些发病因素亦仍存在着不少争议。绝经前和绝经后雌激素是刺激发生乳腺癌的明显因素。此外,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外界理化因素以及某些乳房良性疾病与乳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已知的几种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因素:
1 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2 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 其他乳房疾病。
4 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5 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6 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
7 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8 口服避孕药。
9 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10 饮酒。
11 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