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日常生活中很多情况都使用得到。平时,我们喜欢将麦冬泡水喝,这样不仅能够很好的滋补身体,同时还起到滋阴生津还有止咳润肺的作用。那么,麦冬的功效和作用到底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目录
114条实用麦冬治病偏方
1、治咳嗽、咽痛、音哑
麦冬500克、天门冬500克、蜂蜜250克,熬膏,每服15-25克,温开水送服。
2、治阴虚内热、津少口渴
取麦冬、石斛各二钱,生地、玉竹各三钱,所有药材水煎服之。
3、治肺结核
麦冬12克、地骨皮12克,银柴胡6克、玉竹9克,水煎服。
4、治阴虚燥咳、咳血
取麦冬、川贝、天冬各二钱,生地、沙参各三钱,所有药材水煎服之。
5、治百日咳
取天冬、麦冬各四钱,百合三钱,鲜竹叶二钱,所有药材水煎服之。
6、治热病心烦不安
取麦冬、竹叶、栀子各二钱,莲子心一钱,生地三钱,所有药材水煎服之。
7、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麦冬、党参、沙参、玉竹、天花粉各9克,乌梅、知母、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8、治慢性胃炎
麦冬9克,黄芪9克,党参10克,王竹10克,黄精10克,天花粉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胃阴不足者有良效。
9、治肺热咳嗽
麦冬30克、枇杷叶15克,水煎实用阶段。或麦冬9克、桑叶9克、生石膏12克、杏仁6克,水煎服。
10、冠心病心绞痛
麦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连服3~18个月。对缓解心绞痛、胸闷及改善心电图均有一定作用。
11、治糖尿病
麦冬12克,生地12克,天花粉10克,知母12克,黄连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缓解燥渴的作用。
12、肠燥便秘,大便于结
麦冬15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13、治暑天汗多口渴,体倦乏力
麦冬10克,人参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二剂。本法对汗出虚脱,心慌心悸,血压过低之症,用之也有良效。
14、表现为阴虚燥咳者
麦冬、天冬、知母、川贝母、百部各9克,沙参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2麦冬的作用和功效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麦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连服3~18个月。对缓解心绞痛、胸闷均有一定作用。
养阴生津,润肺止咳 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
治疗慢性胃炎 麦冬黄芪各9克,党参、玉竹、黄精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胃阴不足者有良效。
治疗暑天汗出虚脱 麦冬、人参各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2剂。对汗出虚脱,心慌心悸,血压过低,汗多口渴,体倦乏力有良效(编者注:此方为金代名医李杲所创,方名叫“生脉散”,已制成生脉口服液)。
治疗肠燥便秘 麦冬、生地、玄参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大便干燥。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治疗糖尿病芦根30克,麦冬15克,知母12克。先用小火煎煮30分钟,滤出煎液,药渣再加水500毫升,大火煮开后改为小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将两次煎出的药汁混合,每日1剂。用于糖尿病患者口渴咽干、多饮、心烦不宁,或见低热,舌红,脉细数。
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麦冬、天冬、知母、川贝母、百部各9克,沙参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阴虚燥咳者。
3冬麦的副作用
麦冬不宜长期服用,尤其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否则可能生痰生湿,适得其反。另外,麦冬并非人人适合,脾胃虚寒、感冒的人,最好不要随便食用麦冬,否则会加重病情。
毒副作用,部分患者在口服用药初期有腹胀、嗳气、大便增多等消化道症状,一般于两周后可自行消失。而肌注或静注均未发现不良反应。
不宜乱食用:也有些人喜欢将麦冬泡水之后给小孩服用,这也是非常不科学的。因为小孩的消化系统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所以这个时候服用对于孩子的身体发育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
4麦冬的食疗方法
1、麦冬栗米粥
材料:栗米100克,鲜竹叶10克,麦冬15克
做法:麦冬、甘草洗净,用干净的沙布包住,封口,加水煎,取汁,然后加大米煮粥。每天服1剂。
功效:泻热除烦,化痰,润肺清心
2、麦冬甘草粥
材料:大米100克,甘草2克,麦冬5克
做法:甘草、麦冬洗净,放入纱袋中,封口,加水煎汁,然后倒入大米煮粥,每天一剂。
功效:化痰行水,清热解烦,润肺清心。
5麦冬的临床应用
1.治疗百日咳:麦冬、天冬各20g,鲜竹叶10g,百合15g。水煎服。
2.阴虚燥咳、咯血等:麦冬、天冬、川贝各9g,沙参、生地各15g,水煎服。
3.热病心烦不安:麦冬、栀子、竹叶各9g,生地15g,莲子心6g,水煎服。
4.糖尿病:党参、麦冬、知母各9g,竹叶、天花粉各15g,生地12g,葛根,获神各6g,五味子、甘草各3g,水煎服。
5.萎缩性胃炎:党参、麦冬、沙参、玉竹、天花粉各9g,乌梅、知母、甘草各6g,水煎服。
6.阴虚内热、津少口渴:麦冬、石斛各9g,玉竹、生地各12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