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质增生是骨质增生常见病症之一,患者早期表现为腰部酸痛、行动不便等,严重者则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剧烈疼痛、活动比较困难以及伴有放射痛。中医认为腰椎骨质增生属于闭证范畴,阻滞经络所致。选用按摩疗法治疗腰椎骨质增生可使患者局部与全身气血流通,起到调整肌体整体功能的作用,其治疗原则为温经通络,活血散瘀,舒筋止痛,补肾健腰。
目录
1腰椎骨质增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腰椎骨质增生症,又称肥大性腰椎炎、增生性脊椎柱炎、腰椎骨刺、骨赘等。是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病,实质上是一种代偿改变。其病程迁延,缠绵难愈,历来有腰痛腿痛,医生头痛之说。脊椎骨是人体中持重最大的骨骼之一,长期承受过大的压力,促使骨骼发生退行性变。腰椎在脊椎骨中,又是承受压力最大的骨骼,可谓重之又重所以临床上腰椎增生是引起腰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腰椎增生病主要病因有二:
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分泌,免疫和骨代谢等发生衰老性改变,椎间盘逐渐发生退行性变;
二是异常应用,即外力致伤,包括急性损伤,慢性劳损及慢性积累性损伤,致使椎间关节内应力失衡。引起腰椎退变,增生和椎间关节不稳定。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脊椎腰段是人体全身活动中枢轴,是脊椎主要承载部位,因而腰椎承受载重负荷的机会最多,支撑的重量也最多,其内应力作用亦越强。尤其是腰椎间盘经常处于被压缩、曲伸和扭转的组合性,复杂力学活动中,最容易遭受异常的压应力、拉应力与剪应力的影响,而导致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从而导致椎间隙狭窄进一步引起椎体边缘及关节突的的增生。腰椎椎体骨质增生形成的机理:退变的椎体可以形成各种不同形式的骨赘。腰椎增生主要表现为腰痛,腰部僵硬,其次是下肢发紧或有麻木感。疼痛程度不一,晨起时腰部僵硬酸痛,稍事活动后反觉减轻;负重和活动增多时加重,当腰椎不稳定时,微小的活动或干扰便可引起急性腰痛。有的病人在急性发作时腰部出现突然卡住性疼痛。活动翻身均困难,并可使疼痛加重。
这种病人睡觉时常翻身,因一个姿势睡久后即觉腰痛不适。多数病人为慢性腰痛或慢性腰腿痛,可扩散至一侧或双侧臀部。甚至达膝下。半数病人感到下肢麻木,行走困难。x线片可显示,腰椎椎体边缘唇样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小关节硬化变尖并有骨赘形成。
2腰椎骨质增生的推拿疗法
1.擦摩腰骶部、臀和腿后侧: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站于患者一旁,用手掌自腰部两侧徐徐推到足根,双掌重叠自腰椎缓慢推至尾椎各3遍~5遍,用手掌或掌根轻揉患者腰骶部、臀和腿后侧3遍~5 遍。
2.点揉穴位:点揉命门、肾俞、大肠俞、环跳、委中、阳陵泉、气海、承山、足三里和腰、臀、腿部阿是穴,单拇指或双拇指重叠,指腹置于命门、肾俞、环跳、委中诸穴上,轻揉逐渐加力,最后按压,停留1分钟~2分钟,慢慢松开,轻揉结束。
3.用牵转手法拉伸肩部、腰背部:患者双手交叉于颈部,医者两手托其上臂下端,将两肘靠拢并向上提起,使背腰部尽力后伸数次。
4.叩击腰部:隔掌叩打腰骶椎,双掌叩击两侧,拿搓下肢结束。
3腰椎骨质增生的症状是什么
大多数腰椎骨质增生病症人可以长期没有症状,开始出现腰背酸痛 、僵硬、休息后明显稍活动后反而好转但活动过多则加重,天气寒冷或潮湿时症状常加重往往因轻微扭伤,过度劳累,搬提重物或偶然的无意识腰部不协调动作,产生急性发作,急性发作时腰部疼痛加剧。活动翻身均感困难,有时也有放射性痛,沿神经根颁,如常见 坐骨神经痛, 肌肉痉挛,常有局限性压痛,常位于棘突旁、或压痛范围广泛,也可无压痛,但为数较少。
腰椎的骨质增生是因为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各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也逐渐衰退老化,退化的椎间盘逐渐失去水份,椎间隙变窄,纤维环松驰向周边膨出,椎体不稳,纤维环在椎体边缘外发生撕裂,导致髓核之突出,将后纵韧带的骨膜顶起,其下面产生新骨,形成骨刺或骨质增生。
同时,还有人认为椎间盘退变萎缩后,椎体向前倾斜,椎体前缘在中线为前纵韧带所阻,两侧骨膜掀起,骨膜下形成新骨。另外,局部的受压因素也是引起骨质增生的主要因素,腰椎椎体边缘受压较重。
4腰椎骨质增生的诊断标准
椎体边缘的唇形变或骨赘形成,中年人有腰酸腿痛患者,在X片上都有常见这种病理现象,而这也是诊断腰椎骨质增生的标志和依据。但是,对于腰椎骨质增生,除了X片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诊断标准。
1. 腰痛,晨起重,活动后减轻。多活动或负重后腰痛又加重,以酸胀、不适为主。
2. 多无明确压痛点。
3. 腰部活动受限。
4. 腰部扣击有舒服感。
5. 不伴神经压迫体征。
6.X 片显示椎体有骨赘增生,椎间隙狭窄。
Tips:腰椎骨质增生的三个阶段
从时间上分,腰椎骨质增生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隐蔽阶段。实际已经出现了增生部位,增生的厚度或长度仅在1~2毫米左右。此时对人的活动尚不构成影响,且无自我感觉,或稍有感觉也不体现为明显的症状。所以,在隐蔽期一般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一阶段大约持续1~2年的时间。
第二阶段为明显阶段。骨质增生的长度超过5毫米以上,对人体活动有明显的影响。左边椎间盘增生时,人体向左倾斜和弯曲,左边的肢体即引发酸、痛、麻感。反之亦如此。有的人处于正常体位时也会产生一些症状,这说明某处神经长期受压迫。此阶段如果没有得到根本的治疗,则可能长期痛苦,以至影响正常的生活活动。这一阶段可延续多年,以至一直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为瘫痪或运动障碍阶段。一般骨质增生部位多、增生长度超过10毫米以上,多年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导致瘫痪或行走困难。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5腰椎骨质增生该怎么办
1、腰神经受压:腰椎椎体后缘的骨刺,连同膨出的椎间盘的纤维环、后纵韧带和创伤反应所引起的水肿或者纤维化组织,在椎间盘的节段平面形成一个向后方或侧后方突出的混合物,结合后方肥厚的黄韧带,可以对局部的腰神经根形成直接的刺激压迫。
2、腰椎僵直:主要是因为随着骨刺的逐渐的增大,会使脊椎骨之间的活动度减少甚至僵直,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增加邻近的脊椎骨之间的活动度,使其椎间盘及椎骨间关节退变程度加重。
3、腰椎管狭窄症:在腰椎,椎体前缘的骨刺一般也不容易导致什么症状;关节突关节的骨刺、结合黄韧带肥厚、椎间盘突出,以及椎体之间的不稳定,可以导致腰椎管狭窄症的症状,严重者甚至可以出现腰椎的退变性滑脱。
腰间盘骨质增生应该如何治疗呢?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骨质增生,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骨质增生是顽疾,不正确的治疗,随时加重其病症的发展,而且药物治疗伤肝肾,而且很难找到一种可以彻除骨刺的产品。
2、中医治疗:中医针灸、按摩治疗骨质增生,可以有效改善局血液循环,同时起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作用,但却无法从根本上将增生的骨质清除,只能达到缓解病症,不能根除病灶。
温馨提示:
老年人要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尽量避免长期卧床休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可预防此病。
骨质增生症又称为增生性骨关节炎、骨性关节炎(OA)、退变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变形,当受到异常载荷时,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