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在春季最易找上小孩,所以预防流感是每一个家长都需要做的,而中医指出,药膳可预防小儿流感,但是首先得分清三种体质,体质不同则食用的药膳也是不同的,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看看什么样的体质吃什么样的药膳吧。
目录
1药膳防流感需区分三种体质
脾虚型:五指毛桃煲瘦肉
如果孩子常反复感冒、汗多、脸色苍白、舌淡、眼睛有眼袋、眼眶下部晦暗甚至发青,则表示孩子脾虚。
脾虚的孩子可以用太子参、五指毛桃、淮山、莲子、芡实,任意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煲瘦肉、排骨、羊肉等。其中,淮山、莲子属于平性,只要不 感冒、不发热、大便通畅就可以吃。五指毛桃是老专家比较推荐的药膳,其补气和清虚热效果较好,尤其适合感冒后期的患儿以及病后体虚的患儿,但如果感冒外邪 盛时,则不适合吃,一周可食用2—3次。
阴虚火旺型:沙参麦冬煲兔肉
如果孩子反复喉咙发炎、手心脚心偏热、皮肤干、咽喉干、整个人看起来干干瘦瘦,孩子可能为阴虚火旺体质。可以吃沙参、麦冬、扁豆、枸杞等煲 兔肉、鱼等。兔肉、海鲜等滋阴较好。反复咽喉发炎的孩子还可以用熟地、生地煲猪肉,可以清虚火。通过这些方法使得身体的阴阳得到平衡。
湿热型:夏枯草煲瘦肉
湿热属实热,如果孩子一生病就喉咙痛、发烧、干咳,且舌苔厚得看不到底面、舌质红、容易上火、怕热、口气臭、常感燥热,则属于该种体质。如 果湿重明显,则孩子会常感觉头晕、头痛、胸闷、作呕等,需要清火,不能滋补,可用夏枯草或鸡骨草煲瘦肉、排骨等,也可用葛根煲鱼,还可以喝凉茶。
2最有效的预防流感药膳方
豆豉二白汤
淡豆豉10g,葱白15g,白萝卜30g
制法:将各物洗净,白萝卜切成小块,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适宜人群:平素怕冷,鼻塞流清涕,头痛,肌肉酸痛者
姜枣苏叶汤
生姜3g,大枣3枚,紫苏叶10g,红糖适量
制法:将生姜洗净切丝,大枣去核,与紫苏叶共装茶杯中,冲入热水200ml,加盖浸泡5分钟,加入适量红糖,趁热饮用
适宜人群:平素怕冷,鼻塞流清涕,头痛,肌肉酸痛者
芦根薄荷饮
芦根15g,薄荷5g
制法:将芦根、薄荷洗净,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适宜人群:发热,鼻塞流浊涕,咽喉肿痛,口干欲冷饮者
清热利湿汤
紫苏叶10g、绵茵陈10g或木棉花20g,猪瘦肉150g,生姜2-3片,精盐适量
制法:将各物洗净,猪瘦肉切成小块,与紫苏叶、绵茵陈或木棉花、生姜一起放入瓦煲内,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煲约1小时,放入适量精盐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平时易“上火”或“湿热重”的人
薏米红豆生姜粥
薏苡仁20g,红豆20g,粳米50g,生姜3-4片
制法:生姜切丝,将薏苡仁、红豆浸泡过夜,再入粳米、姜丝煮粥
适宜人群:适用于湿困中焦,头重,口中黏腻,肢体困重,大便黏腻者
黄芪苏叶饮
黄芪15g,紫苏叶10g,大枣3枚,生姜2-3片,红糖适量
制法:上四味共入砂锅煎取汁,放入适量红糖,趁热饮用
适宜人群:适用于机体免疫力差,平素易感冒,怕冷,打喷嚏,胃纳差者
【预防流感处方】
处方1
紫苏叶10g,苦杏仁10g,桔梗10g,薏苡仁15g,菊花lOg,连翘10g,苍术10g,甘草5g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利湿
服用:煎服,每天一次,服用2—3天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体质偏热,高热,口渴欲饮,咽痛,痰黏或或黄者
处方2
紫苏叶10g,苦杏仁10g,桔梗10g,薏苡仁15g,陈皮5g,桂枝5g,苍术10g,甘草5g
功效:祛风散寒、和卫宣肺
服用:煎服,每天一次,服用2—3天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体质偏寒,高热,恶寒重,全身肌肉酸痛者
处方3
苦杏仁10g,白蔻仁15g,薏苡仁20g,藿香10g
功效:化湿和中、降气止咳
服用:煎服,每天一次,服用2—3天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湿热体质,发热,肢体困重,头重,胃纳差,口中黏腻者
39药膳增强体质
一、山药糕:健脾
方法:将两根山药去皮、蒸熟后,碾成山药泥,然后加适量白砂糖,用擀面杖擀成一个方型的山药饼,在上面放一条山楂糕,用山药饼卷成筒包住山楂糕,最后切成小段即可。
功效:我们体表有一层卫气防御外邪入侵,那么卫气如何得来呢?卫气由脾胃消化所生,也就是说,只有脾产生足够的气血能量,卫气就会充沛有力,防御功能强劲,体质弱、经常感冒的人尤其需要健脾。山药是一种补益脾胃的优质食品,山楂可以健胃、消食,这两种食物结合充分实现了调理脾胃、益精补气的目的。
二、姜蜜茶:养阴
方法:鲜姜3片、蜂蜜1汤匙(建议选择紫云英蜜、槐花蜜、荆花蜜),开水冲泡饮用。
功效:鲜姜是具有辛辣味道的温性食品,有中等强度的散寒发汗作用,经常服用可以使体内的“卫气”处于激发活跃状态,起到较好的御寒作用。蜂蜜有养阴润燥的功效,防止秋冬季节的燥气入侵而感冒。二者结合,姜的辛辣有发散作用,可以帮助蜂蜜的滋润到达肌肤,而蜂蜜的甘味滋润可以改善鲜姜的辛辣,共同起到辛温润燥预防感冒的作用。
三、雪梨沙参杏川贝百合煲瘦肉汤:润肺
方法:准备雪梨二至三个去皮、核;南北杏20克;百合20克;沙参15克;川贝10克;无花果四粒;陈皮一角用水泡软;瘦肉600克。各种材料洗净。煲内置清水煮沸,放入全部材料煲个半小时即成。
功效:雪梨凉性,入肺、胃经,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南北杏性平,入肺与大肠经,有平喘、清肺、润肠的功效。百合性平,入心、肺经,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沙参性微寒,有养阴、润肺、清热的功效(如沾风寒,感冒咳嗽及肺寒白痰多者不宜用沙参)。川贝性平,能润肺化痰(脾胃虚寒者有湿者不用)。
四、橘皮萝卜汤:润肺理气
方法: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两段葱白、一绺香菜煲汤食用。每日一次,连服3-4日。
功效:中医认为肺是一个空腔的脏器,如果秽浊的气过多,就容易感冒。萝卜、橘皮都是芳香开窍的食物,可以驱除浊气,降低感冒的发生几率。
五、蜂蜜柚子茶:润肠
方法:柚子最好选择胡柚,维生素C含量高,蜂蜜选香味较淡的,可以突出柚子的果香味。将柚子皮薄薄地剥下(不要白瓤),切成细丝,柚子肉用搅拌机粉碎,加入清水和冰糖熬至黏稠,晾凉后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就做好了。想喝时盛2~3勺,用温水冲兑。超市也有售现成的柚子茶,不过自己做的别有风味。
六、红薯姜汤:驱寒
方法:把一个大地瓜削皮后切成小块,一块生姜切成薄片,加水六碗煮熟后,再加适量红糖,每天早晚饭后喝一杯。
功效:驱寒。地瓜补充营养,生姜可去寒,比较适用于风寒感冒。
七、热咸柠檬茶:顺气化痰
方法:用新鲜柠檬切一两片薄片,放少量的盐,再用热水冲,稍凉即喝。每一杯可冲三次,第二、三次冲时,不需再加盐,注意不可用冷开水冲。
功效:顺气化痰。热咸柠檬茶能顺气化痰。
八、薏米扁豆粥:健脾祛湿
方法:以薏米及扁豆各半碗煮成粥,每天早晚餐各喝一碗。
功效:健脾祛湿。薏米扁豆可强健脾胃去湿气,能促进肠胃吸收,还可加强体力以对抗感冒病毒。
九、胡萝卜荸荠汤:增强免疫
方法:先把胡萝卜、荸荠去皮洗净,胡萝卜切块,荸荠切半,甘草洗净备用;然后把胡萝卜、荸荠、甘草放入锅中,加入适量开水,用大火煮沸,再改小火炖1小时;最后加入盐、白糖调味后即可饮用。
功效:增强免疫。荸荠营养丰富,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粗纤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除此之外,还含有一种不耐热的抗菌成分荸荠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有抑菌作用,并能抑制流感病毒。
4预防流感的食疗偏方
1、凉拌蒲公英
蒲公英150克,生姜3片,大蒜3瓣,葱白3茎,调味品适量。将蒲公英择洗干净,切段;生姜洗净,切丝;大蒜洗净,切粒;葱白洗净,切粒。将蒲公英放入盘中,纳入姜丝、蒜粒、香油、食醋、酱油、鸡精适量拌匀即成,每日1剂。可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蒲公英有“天然抗生素”之称,为中医传统清热解毒药,生长于田边地头,在广大农村更具有现实意义。《本草衍义补遗》言其“解实毒,散食滞,化热毒, 消热肿结核疔肿”。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有良好的抗炎、抗病毒作用,可用于临床多种感染性疾病,对“流感”有良好的防治作用。葱,性温,味辛平;入肺、胃 二经。《本草纲目》言其“风湿身痛麻痹,虫积心痛,散乳痈,利耳鸣”。《本草从新》言其“发汗解肌,通上下阳气”。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凝。主治风 寒感冒轻症,痈肿疮毒,痢疾脉微,寒凝腹痛,小便不利等病症。
2、凉拌薄荷
薄荷100克,生姜3片,大蒜3瓣,葱白3茎,调味品适量。将薄荷择洗干净,切段;生姜洗净,切丝;大蒜洗净,切粒;葱白洗净,切粒。将薄荷放入盘中,纳入姜丝、蒜粒、香油、食醋、酱油、鸡精适量拌匀即成,每日1剂。
薄荷有疏风散热,清利咽喉,清利头目,解毒透疹之功,《本草各要》言其“清散风热,清利头目,头风疼痛”。《用药法象》言其“清头风,除风热”。药 理研究表明,本品对多种细菌、病毒有抑制作用,并能兴奋中枢神经,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使机体散热增加而有发汗解表作用。凉拌常服,可有效 地预防“流感”的发生。
3、凉拌鱼腥草
鱼腥草150克,生姜3片,大蒜3瓣,葱白3茎,调味品适量。将鱼腥草择洗干净,切段;生姜洗净,切丝;大蒜洗净,切粒;葱白洗净,切粒。将鱼腥草放入盘中,纳入姜丝、蒜粒、香油、食醋、酱油、鸡精适量拌匀即成,每日1剂。
鱼腥草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之功,《本草纲目》言其“散热毒痈肿”。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明显的抗炎、抗病毒作用,对多种细菌、病毒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大蒜,又名胡蒜,有温中消食,解毒杀虫之功,《本草纲目》言 “其气熏烈,能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避邪恶”。生姜,有发表散寒,温胃止痛,和胃止呕之解毒止痛之功,《本草从新》言其“发寒解肌”。《本经》言其 “主伤寒,寒热,出汗”。药理研究表明,三者均有抗炎、抗病毒作用,可刺激汗腺分泌而有发汗退热作用。调味服食,对“流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怎么预防流感呢?预防流感的食疗偏方有哪些呢?以上我们为大家介绍了预防流感的食疗偏方,效果非常的好,在这个流感高发的时节,我们要做好流感的预防!
5春季防流感必备五种饮品
1.姜白汤:生姜6片,葱白5根,紫苏5克。水煎沸后,加盐适量,取汁温服。
2.豆豉姜苏茶:生姜15克,紫苏10克,淡豆豉15克。三药同煎,加适量水,煮沸后加盖浸10分钟,当茶饮。
3.芫荽葱白饮:芫荽15克,葱白6段,生姜3片,食醋适量,水煎服用。
4.荆防饮:荆芥、防风各10克,生姜3片,甘草3克。煎汤代茶饮。
5.双花薄荷茶:金银花15克,薄荷5克,甘草3克,水煎当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