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肿瘤科 >妇科肿瘤 >乳腺癌

如何消除乳腺癌水肿

乳腺癌有很多乳腺癌患者在术后会出现抬不了手、胳膊水肿的情况发生,这其实就是手臂水肿,这其实是手术的一种并发症,乳腺癌手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及时进行处理,可能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一些恢复及预后,给乳腺癌患者的康复带来严重影响。那么乳腺癌术后手臂水肿如何处理呢?下面买来了解下吧。

目录 乳房的健康杀手“乳腺癌” 如何消除乳腺癌水肿 乳腺癌患者出现上肢淋巴水肿是为什么 乳腺癌的预防知识有哪些需要我们了解呢 乳腺癌患者有哪些皮肤改变

1乳房的健康杀手“乳腺癌”

  乳房的健康杀手“乳腺癌”

  乳腺癌的症状多种多样,并不是都出现或同时出现,以下是乳腺癌患者的典型体征:

  乳腺肿块在各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以乳腺肿块为首发症状者占90%%以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少数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可出现皮肤凹陷,有如“酒窝”,故称“酒窝征”。因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造成水肿,乳腺皮肤呈橘皮样改变,又称橘皮征。

  乳头溢液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乳腺癌溢液的性质多为血性、浆液性或水样。

  乳头乳晕异常表现为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以至乳头回缩。

  腋淋巴结肿大常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晚期还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淋巴结。导致乳腺癌的“杀手”

  1、遗传因素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乳腺癌发病率要比无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发病率高2—3倍。

  2、流产过多正常自然流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反复人工流产,或18岁以前多次做人工流产者,易引发乳腺疾病,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3、生育和授乳近年来通过大量的调查证明:多生育,多授乳可能是增加发生乳腺癌的机会。初婚年龄越大,乳腺癌发病率越高。母乳喂养是预防乳腺癌的最佳天然手段之一,哺乳可使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减少20%至30%。

  4、精神因素当长期受到紧张焦虑、孤独压抑、急躁恼怒不良情绪剌激时,机体生命节律发生紊乱,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内环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可使胸腺生成和释放的胸腺素减少,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对体内突变细胞的监控能力和吞噬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癌肿。

2如何消除乳腺癌水肿

  据介绍,乳腺癌手术后的水肿分两种:一种是急性水肿,在手术后6个月内发生,主要是由于手术后不运动,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的;另一种是继发性水 肿,一般在手术后1-2年后发生,多数是手臂过度用力、劳累所致。所以,乳腺癌手术后,要科学地做手部运动,同时还要保护好患侧的手臂,否则,很容易发生 水肿。

  为预防水肿,专家认为在乳腺癌手术后,就要学会保护好手臂:

  (1)夜晚睡眠时,尽量将手臂置高于心脏的位置上,譬如用几个枕头将手臂垫高,但要注意,要将整个手臂支撑起来。

  (2)平时仍应经常活动手臂,也可做点家务活或适当的工作。但切记,不可以让手臂感觉劳累,就连挎包在肩上时,也应挎在没有动手术那侧的肩上。

  (3)不要手提或肩挑重物,尽量不要干需要手臂肌肉使大劲的活儿。因肌肉使劲时,需要供给肌肉大量的氧,这样会导致大量的血液流入手臂,然后又必须从充血的手臂将静脉血和淋巴液输送出去。

  值得注意的是,在手臂已经发生水肿的时候,不可以让手臂直接受热,像热水浴、长时间的日光浴等,由于受热后,水肿将会更加厉害。她还提醒,如果刚开始肿时,应及时采取按摩、用弹力绷带、吃利尿、消肿药等还是可以消退的,如果肿得很厉害才来就诊,治疗效果就不好了。

3乳腺癌患者出现上肢淋巴水肿是为什么

  其实有很多因素影响导致乳腺癌患者出现上肢淋巴水肿。首先如果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出现上肢淋巴水肿的概率很高。因为主要由患肢淋巴回流障碍或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的。知道了为什么乳腺癌患者会出现上肢淋巴水肿,那么其发病机理具体是怎样的呢?

  由于乳腺癌患者术后出现上肢淋巴水肿是因为淋巴回流障碍引起,可伴有组织纤维化及炎症反应。乳腺癌根治性手术会破坏局部细微的淋巴管,造成腋窝创面积血积液、继发性感染,可能会造成过多的蛋白质,而高浓度的蛋白质又会吸收水分,改变局部的血流动力学,机体局部免疫功能紊乱可能影响巨噬细胞的功能与活力,使之无法清除组织间隙中过多的水分,易导致淋巴回流障碍。而且对为什么乳腺癌患者会出现上肢淋巴水肿的理解,有助于患者更好治疗与预防。

4乳腺癌的预防知识有哪些需要我们了解呢

  1、在日常生活中,女性应经常按摩乳房,对于乳房的健康是很有好处的。轻轻按摩乳房,可使过量的体液再回到淋巴系统。

  2、穿稳固的胸罩,也是乳腺癌预防常识之一。胸罩除了美化女性乳房外,还可以防止乳房下垂外一记防止已受压迫的乳房神经进一步受到压迫,消除不适。

  乳腺癌的预防知识有哪些需要我们了解呢?

  3、对于中年女性来讲,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含盐量高的食物。研究发现,高盐食物易使乳房胀大,月经来前的七天到十天内,应避免这类食物。

  4、避免服用利尿剂。专家介绍说,虽然利尿剂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人们将体内多余的液体排出体外,对消除乳房的水肿也有帮助。当时,长期服用会导致体内钾的流失,影响葡萄糖的形成,这些都对乳房健康不利,从而增加了患乳腺癌的危险。

  5、注意饮食习惯,是乳腺癌预防常识之一。对于女性来讲,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生活中,应采用低脂高纤的饮食方式,多食用谷类、新鲜的蔬菜及豆类。

5乳腺癌患者有哪些皮肤改变

  乳腺癌的皮肤改变之一:皮肤粘连。乳腺位于深浅两筋膜之间,浅筋膜的浅层与皮肤相连,深层附于胸大肌浅面。浅筋膜在乳腺组织内形成小叶间隔,即乳房悬韧带。当肿瘤侵及这些韧带时,可使之收缩,变短,牵拉皮肤形成凹陷,状如酒窝,故称“酒窝症”。当肿瘤较小时,可引起极轻微的皮肤粘连,不易察觉。此时,需在较好的采光条件下,轻托患乳,使其表面张力增大,在移动乳房时多可见肿瘤表面皮肤有轻微牵拉、凹陷等现象。如有此症状者应警惕乳腺癌可能,良性肿瘤很少有此症状。

  乳腺癌的皮肤改变之二:皮肤浅表静脉曲张。肿瘤体积较大或生长较快时,可使其表面皮肤变得菲薄,其下浅表血管,静脉常可曲张。在液晶热图和红外线扫描时更为清晰,常见于乳腺巨纤维腺瘤和分叶状囊肉瘤。在急性炎症期、妊娠期、哺乳期的肿瘤也常有浅表静脉曲张。

  乳腺癌的皮肤改变之三:皮肤发红。急、慢性乳腺炎时,乳腺皮肤可有红肿。但在乳腺癌中,主要见于炎性乳腺癌。由于其皮下淋巴管全为癌栓所占可引起癌性淋巴管炎,此时皮肤颜色淡红到深红,开始比较局限,不久扩展至大部分乳房皮肤,同时伴皮肤水肿、增厚、皮肤温度升高等。

  乳腺癌的皮肤改变之四:皮肤水肿。由于乳腺皮下淋巴管被肿瘤细胞阻塞或乳腺中央区被肿瘤细胞浸润,使乳腺淋巴管回流受阻,淋巴管内淋巴液积聚,皮肤变厚,毛囊口扩大、深陷而显示“橘皮样改变”(医学上叫做“橘皮症”)。在肥胖,下垂的乳房常见其外下方有轻度皮肤水肿,如双侧对称,乃因局部循环障碍所致;如为单侧,则要慎重,提防癌瘤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