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肿瘤科 >妇科肿瘤 >乳腺癌

什么原因造成乳腺癌

乳腺是女性正常的生理器官,对于女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饮食的不健康等因素,导致近年来乳腺患者不断增多,乳腺癌也是女性常见的肿瘤之一,主要表现为痛、质硬、边界不清的肿块,有时可伴有局部皮肤的改变,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乳腺癌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目录 女性乳腺癌的5个症状表现 什么原因造成乳腺癌 七种女人易得乳腺癌 如何更好的预防乳腺癌呢 乳腺癌疼痛是怎么回事

1女性乳腺癌的5个症状表现

  1、乳腺肿块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2、皮肤改变

  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了连接乳腺皮肤和深层胸肌筋膜的Cooper韧带,使其缩短并失去弹性,牵拉相应部位的皮肤,出现“酒窝征”,即乳腺皮肤出现一个小凹陷,像小酒窝一样。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即乳腺皮肤出现许多小点状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样。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在主癌灶周围的皮肤形成散在分布的质硬结节,即所谓 “皮肤卫星结节”。

  3、乳头溢液

  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4、乳头、乳晕异常

  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乳头湿疹样癌,即乳腺Paget’s病,表现为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以致乳头回缩。

  5、腋窝淋巴结肿

  大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2什么原因造成乳腺癌

  1、遗传因素: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病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这也是影响乳腺癌发病的因素之一。

  2、年龄:乳腺癌的发病率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增长而保持上升趋势。

  3、月经初潮年龄和绝经年龄:影响乳腺癌发病的因素有哪些?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4、其他乳房疾病:影响乳腺癌发病的因素包括本身即患有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者,易发生乳腺疾病癌变。

3七种女人易得乳腺癌

  第一种人:13岁前月经初潮或绝经晚

  女性月经初潮早(12岁前来月经),绝经较晚(50岁以后绝经),经期长(大于35年),都是公认的发病危险因素。统计数据表明,月经初潮年龄每提前4-岁,患乳腺癌的几率就增加1倍;初潮年龄在13-5岁以上者,患乳腺癌的机会要比12岁以下者少20%。绝经期在55岁以下者,乳腺癌的发病率则较低。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绝经年龄小于45岁者危险性增加1倍左右。

  第二种人:晚婚晚育女性易患乳腺癌

  资料表明,从未生育妇女患该病的危险性比已生育妇女高30%;未哺乳妇女患该病的危险性比哺乳妇女高1.5倍以上!

  胸围较大女性更易患乳腺癌

  乳腺癌是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在全球范围来说,它的发病率是最高的,中国的发病率相对来说比较低,但其每年正以2%-%的速度增长。据估算,中国现在每年大概有乳腺癌患者10万左右,死亡人数是4万-万,所以死亡率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中国乳腺癌的特点是上升比较快,年龄有提早的趋势。

  据了解,中国人乳腺癌发病高峰要比欧美的提早10-5年,欧美一般发病高峰是56岁,中国是45-9岁。其主要原因是人种的问题。

  但乳腺癌年轻化与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也有一定关系,研究表明,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可使乳腺癌发病提高4倍以上;一个年轻妇女每周饮酒3-次,每次按250毫升的啤酒或185毫升的烈性酒计算,其日后患乳腺癌的危险将增加30%-0%。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代女性比较晚婚晚育甚至不结婚生育。有关资料表明,从未生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已生育的妇女高30%;35岁以上的妊娠初产者患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是30岁以下妊娠初产者的3-倍;未哺乳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哺乳妇女大1.5倍以上。

  第三种人:反复做人工流产手术

  反复人工流产会使女性患乳腺癌症的可能性大增。一项研究表明,自然流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18岁以前做过人工流产的妇女,比没有做过人工流产者高110%。这是因为怀孕妇女每次人工流产后,妊娠被突然中断,体内激素水平骤然下降,使刚刚发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长,使得腺泡变小以至消失,乳腺复原。而这种复原通常是不完全的,容易造成乳腺肿块和发生疼痛,可诱发乳腺疾病,反复多次的乳腺病变可成为乳腺癌的诱因。

  因此,现代女性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提倡晚婚晚育,但也不宜太迟,女性结婚最好在28岁以前。要提倡母乳喂养、合理膳食和加强体育锻炼等科学生活方式,注意保持心胸开阔,避免抑郁、发怒,维护好身心健康。这些都是预防降低乳腺癌发病率必不可少的。

  第四种人:乳腺增生多年不愈

  乳腺增生有四种怪脾气:一是乳房出现边缘不清的肿块;二是经前乳房胀痛,甚至放射至双肩或背部,有时还很难受;三是有发生癌变的可能,特别是属于囊性增生类型的,据说它的癌变率在0.35%;四是治疗时间长,增生组织对药物敏感性差,或者说,至今还缺乏特效药治疗。因此,乳腺增生在现代科学发达的今天还令众多医生感到棘手,更令许多妇女感到困惑。

  第五种人:未哺乳或哺乳过长

  发现:乳房“酒窝”当心乳腺癌

  酒窝如果长在脸上,可能会使您更加妩媚动人,可如果乳房上突然长了“酒窝”,那可能就是得了乳腺癌。大多数乳腺癌并无明显疼痛,在发病早期,约5%的人可伴有乳头血性溢液,当肿瘤侵犯皮肤时,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点,称为“酒窝征”。

  “酒窝征”更偏爱七种女性:一是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特别是母亲或姐妹曾患过乳腺癌;二是月经初潮早(12岁以下)、绝经年龄晚(在55岁以上)的人;三是患有某些乳腺良性疾病的人;四是经常接受放射线胸透或拍胸片的人;五是从未哺乳、从未生育或生育过晚或流产次数多的人;六是乳腺密度高,质地较坚实的女性;七是腰部以上特别肥胖,腰围与臀围相近的女性。

  乳房内肿块是乳腺癌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症状,肿块好发于乳房的外上方,大小一般在2厘米左右,为不规则的球形块。另外,乳房轮廓及弧度和乳头形状的改变,如双侧乳房不对称、乳头内陷等也是乳腺癌的表现。

  所以,女性朋友在自我检查时,要注意两个重点:一是检查的时间应选在每月月经干净一周后进行,面对镜子,仔细观察双侧乳房外形轮廓是否正常、对称;大小有无变化(如有无一侧肿胀、萎缩等情况);看双侧乳头是否对称,有无回缩、上抬、红肿或湿疹样改变;看乳房皮肤有无橘皮样改变,在挤压时有无局部凹陷。二是平卧于床上,重点检查每侧乳房的外上方有无肿块,因为从大量乳腺癌病例分析中得出,约60%的病灶位于乳腺外上方。

  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90%的乳腺癌是可以治愈的。

  第六种人:常用激素类药品或化妆品

  有些药物如降压药利血平、吩噻唑等及甾体类药物有增加乳腺癌患病率的作用。有些保健品、护肤品、化妆品中含有致癌成份。循证医学表明,妇女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有增加乳腺癌的发病危险,因此妇女不能随便补充雌、孕激素。

  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能起到软化作用的化学品。它被普遍应用于玩具、食品包装材料、医用血袋和胶管、乙烯地板和壁纸、清洁剂、润滑油、个人护理用品,如指甲油、头发喷雾剂、香皂和洗发液等数百种产品中。

  在化妆品中,指甲油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最高,很多化妆品的芳香成分也含有该物质。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成昌梅教授说,化妆品中的这种物质会通过女性的呼吸系统和皮肤进入体内,如果过多使用,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还会危害到她们未来生育的男婴的生殖系统。

  第七种人:肥胖或过多摄入脂肪

  瑞典和美国科学家最近联合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患有厌食症的年轻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较低。这说明女性早年的热卡摄入情况对后来乳腺癌的形成和发展可能有着较大的作用。研究人员同时告诫说,厌食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可以导致一些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发生。因此,女性不要错误地将这一研究结果理解成:采取饥饿的办法可以避免患乳腺癌。他们的研究结果只解释了乳腺癌可能的形成机制。

  研究人员对1965年至1998年期间因患厌食症而住院的7303位瑞典女性患乳腺癌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这些被调查的女性年龄均在40岁以下,其中大多数在20岁以前就患有厌食症。

  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发现,因厌食症而住院治疗的年轻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仅是无厌食症女性的一半。研究人员介绍说,过去已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体重增加是导致乳腺癌发生的成因之一。这些大多根据动物实验所得出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幅限制热卡的摄入能够产生抗衰老的作用,其中包括减少癌症的发生和延长寿命。

4如何更好的预防乳腺癌呢

  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经络体质消瘤法多年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的病根是经络堵塞,多数乳腺癌患者有爱生气的习惯,有便秘的习惯,长期的习惯引发了胃经、大肠经、肝经、胆经、肺经、三焦经的经络堵塞;在肩井穴、天枢穴、肝腧、膈腧等穴位堵塞瘀结,形成结节或硬块。由于这些部位经络堵塞引发了乳腺癌的发生。

  肿瘤发生的基本条件是经络堵塞,经络堵塞又是形成肿瘤体质的主要病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环境因素、精神因素,是经络堵塞的4大因素。人体细胞新生分裂的一瞬间,会产生一种多属性高压波能,这种波能在细胞分裂时的强大压力下,各自循着人体阻力最小的通道释放出体外,这种波能就是经络流注,经络是这种波能释放的通道,穴位是多种波能释放的交叉口和车站,皮肤是通道口,波能从通道口释放出体外。经络堵塞不通在体内积聚瘀结形成结节和硬块,释放通道被阻塞,人体细胞新生分裂时的波能不能顺利释放,肿瘤体质形成,再生细胞遇到高温或高压的干扰,经络堵塞破坏了细胞DNA自我复制的环境和条件,细胞不能正常分裂,因此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丧失,同时也为细胞中癌基因(又称原癌基因)的异常表达或者是被激活创造了条件,所以引发了肿瘤细胞的产生。所以,治疗时一定要疏通经络为根本,调节脏腑功能、改变癌症体质。

5乳腺癌疼痛是怎么回事

  很多乳腺癌患者出现疼痛感后,会想到用止痛药缓解,可是缓解乳腺癌疼痛的药物种类多样,其治疗副作用大,依赖性也比较强大,建议患者不要盲目止痛,要根据自身的病情选择科学的中医方法救治,一般来说,乳腺癌疼痛感较强时说明患者的病情已经到了晚期,此时治疗比较困难,而中医注重整体疗效,讲究辨证施治的原则,能帮助患者有效的缓解疼痛感。

  乳腺癌疼痛这样的情况在临床上也比较多见,此时大多已经不具备了手术的特征,若盲目做放化疗,那么只能加重患者病情,让患者更痛苦,治疗不当还会出现癌细胞转移的情况,甚至还会加速患者死亡,而采用科学的中医对症治疗,一方面能有效弥补了传统西医治疗带来的各种副作用,且从根本上阻杀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生长繁殖、彻底改善机体内部环境杜绝愈后复发,缓解乳腺癌给患者朋友带来的疼痛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