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血管瘤是一种常见于婴儿患者的疾病,大半在婴儿出世时即可发现,可见于身体的各个部位。有些家长们看到宝宝身上出现异常肿块后,因爱子心切,心里成分着急。宝宝得了混合型血管瘤怎么办呢?该如何是好?下面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目录
1混合型血管瘤的危害不容忽视
混合型血管瘤为毛细血管瘤和海绵型血管瘤同时存在的一起的血管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血管瘤,多发生在面颈部,也可发生在身体其他部位。一般出生时已存在,最初颇似草莓状毛细血管瘤,但很快扩展至皮肤范围以外,而深入真皮和皮下组织。
混合型血管瘤的危害:混合型血管瘤可达到很大面积,它的生长过程与草莓状毛细血管瘤相似,在头6个月时,迅速生长,富有极大的性,自几周之内,正常组织可以受到严重,以致眼睑,口唇,鼻,耳等组织都被不断扩张的血管瘤组织所覆盖。肿瘤的形态不规则,呈紫红色。易发生破溃,出血、感染、坏死、瘢痕形成。此处肿瘤增大还可引起一系列继发性问题,眼、耳被遮蔽、口唇肿大等,因而出现呼吸、饮食、视觉、听觉等的功能障碍。
混合型血管瘤在婴儿出生后生长迅速,不断增生扩展,向周围皮肤及深部组织,所以混合型血管瘤患儿应该尽早治疗。来院长根据多年的实践研究总结说,目前治疗混合型血管瘤好的方法是超声微介导术和高频电极术治疗,这两种治疗技术是现代微创疗法,不用开刀手术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孩子不受罪,治疗过后不瘤疤痕,是混合型血管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2宝宝得了混合型血管瘤怎么办
一、口服药物
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巨大海绵状血管瘤,以口服强的松治疗效佳。
二、敷贴及注射
90sr敷贴及P32注射,适用于单纯毛细血管瘤及较小、较薄的海绵状血管瘤。
三、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一般适用于鲜红斑痣。
四、冷冻
冷冻,尤其棉棒冷冻治疗血管瘤,以2岁以内单纯毛细血管瘤患儿的疗效最好。
五、硬化剂注射
硬化剂注射,适用于较小的海棉状血管瘤。常选用5%鱼肝油酸钠溶液、废宁克通A、德宝松、平阳霉素、醋酸确炎舒松注射剂等。
六、其它方法
对于生长快,有毁容之虞、或较大的血管瘤还可以用电化疗法、平阳霉素注射法及早期选择用手术切除治疗。如切除范围过大,可局部用皮肤扩张器或用铜丝结扎阻断交通支的手术方法。
七、中医也能治疗婴儿血管瘤
治疗婴儿血管瘤的中药方
【原料】炮山甲十二克,藏红花十克,紫丹参三十克,没药各十克,石见穿三十克,莪术十二克,当归尾十克,制香附十克,乳香、白花蛇舌草三十克,淡子芩十克。据气虚、纳呆、痰浊之偏重加减。
【服用】每日1剂煎服,同时吞服水蛭胶囊两粒,早晚各一次。结果痊愈有效率百分之八十二点四。
3混合型血管瘤患者的饮食禁忌
1.在饮食方面,混血型血管瘤患者应选择有一定抗癌成分和有软坚散结作用的食品。婴儿混合血管瘤的饮食菜单要均衡营养,切忌偏食。好的治疗方法配合好的饮食习惯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
2.混血型血管瘤患者应尽量少吃甚至不吃辛辣及味厚的食物,因为辛辣及味厚的食物会刺激肠胃,增大血管的负担,过咸的食物也是如此,千万不要为嘴而伤身。
3.奶油、糖果或酸味饮料等食物少吃或不吃,患者要少吃甜食,少吃精制糖,多吃标准粉,少吃精粉。这样可以改善消化能力,降低热量摄入,也减少了肠道对脂肪和胆固醇吸收。
这些食物在婴儿混合血管瘤的饮食菜单上最好不要有。
4对婴儿血管瘤的认识误区
1.孩子太小,治疗太痛苦,孩子承受不了
纠正:血管瘤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面积有所扩大,同样,鲜红斑痣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颜色越来越深,病损也越来越深,因此增加了治疗的难度,而目前的医疗条件,很多治疗方法都没有痛苦,或者有专门针对婴儿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因此痛苦不在考虑治疗与否的问题以内。
2.婴儿血管瘤手术切除
纠正:婴儿血管瘤大部分和周围正常组织分界线不清楚,手术根本切除不干净,不但切除后留下疤痕难看,且术后复大的几率很大,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大,也给长增加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3.别人用什么方法治疗好的,我也去用
纠正: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必须要具有针对性,个体化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血管瘤的类型不同、部位不同、面积不同、生长态势不同,治疗的方法和方案都不同,因此别人采用这种治疗方法疗效很好,你用了一定会有效果,治疗血管瘤很关键的一点在于选择一位有经验的医生,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病情来制定治疗的方案。
4.宝宝生下来身上就有块胎记,老年人说是权力和福气的象征
纠正:胎记是血管瘤的一种,民间认为有胎记的孩子不当官就要发财,是老天给的一种象征,对身体没有危害,实则不然,血管瘤的危害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改变整个人生,轻则会造成毁容,留下一辈子的遗憾等等。因此,长发现孩子身上的胎记应该上专科医院进行确诊,是什么类型的血管瘤,是否对人体有危害,那么这些血管瘤的危害患者是否可以接受,做一个评估,然后决定治疗与否或者治疗的方案。
5.血管瘤会自行消退,无需治疗
纠正:婴儿血管瘤只有新生儿斑痣可完全自行消退,极少数草莓状血管瘤可能自行消退,海绵状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是不可能会自行消退的,对于有发展征兆的血管瘤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不能抱着侥幸的态度等待期自行消退,因为血管瘤等待的时间越长,面积越大,病情越严重,治疗的难度越大,而且一部分血管瘤由于部位特殊容易溃烂出血,而血管瘤一旦破溃,创面经久不愈,还会留下难看的疤痕。
5混合型血管瘤的最常见的病因
混合型血管瘤是由大量增生的血管所构成,为常见的软组织肿瘤。血管和淋巴管属于同一来源。胚胎早期,原始脉管是一种单纯由内皮细胞组成的管状物,它们在间质中间形成一个致密的网。以后随着各器官的发育,原始脉管网逐渐分化成与器官联系的许多血管 丛和淋巴管丛。虽然对外周循环系统的最终形成过程还不甚了解,但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肯定是与脉管内的流量和压力有密切关系。在原始阶段,动脉、静脉和淋巴管的结构是没有区别的 , 只有在以后才形成供应血管(动脉),引流血管( 静脉)和淋巴管。血管中层的肌纤维和外膜的结缔组织 ,都是从包围原始内皮细胞的间质中发育出来的。在分化的过程中上述组织的任何异常都可以形成肿瘤 ,发生血管瘤或 ( 和 ) 淋巴管瘤。血管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丛状期、网状期及管干期3 个阶段。如在某一个阶段的正常发育 过程中发生障碍或异常,则可出现该阶段正常发育形态的畸形。在丛状期 ,有些毛细血管如果停止发育 ,就会产生毛细混合型血管瘤和痣。在网状期, 如果扩大的血管聚成团,并趋向融合在一起,就会表现出海绵状血管瘤和动脉瘤。在管干期 ,若粗大异常的血管干与大体循环有广泛的交通,则表现为蔓状血管瘤。血管瘤实际是一种先天性血管发育畸形,介于错构瘤和真性肿瘤两者之间。有人作过混合型血管瘤与 HLA 的关系研究 ,在一个家族中发现数名病人与 HLA340 有关,但目前尚缺乏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已知女孩发病率较高 ,混合型血管瘤组织中可测出较高水平的雌激素受体,说明雌激素在混合型血管瘤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在对混合型血管瘤的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混合型血管瘤最常见于儿童,发病率约为1% ~2%,其中 70%~90% 见于 <1 月龄新生 儿。早产儿〈妊娠期30周 ,体重 1500g 〉多见,发生率可达23% 。女孩比男孩多见,约5:1,血管瘤多为单发,约有1/5病例属于多发。笔者观察到混合型血管瘤病人大部分在身体一侧肢体 ,一般不超过身体中线 ,只有10%左右混合型血管瘤发生在肢体两侧。
混合型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可达到很大体积,它的生长过程与草莓状毛细血管瘤相似,在头6个月时,迅速生长,富有极大的侵犯性,在几周之内,正常组织可以受到严重破坏,以致眼睑、口唇、鼻、耳等组织都被不断扩张的血管瘤组织所覆盖。肿瘤的形态不规则,呈紫红色,易发生溃破,出血、感染、坏死、瘢痕形成。此外肿瘤增大还可以引起一系列继发性问题,眼、耳被遮蔽,口唇肿大等,因而出现呼吸、饮食、视觉、听觉等的功能障碍。混合型血管瘤在婴儿出生后生长迅速,不断增长扩展,向周围皮肤及深部组织侵犯,持续6~10个月,称增长期;以后生长速度逐渐缓慢稳定下来,随着小儿生长,但生长速度仍比患儿生长发育速度快,时间不一,呈稳定期;一般到〉1岁,混合型血管 瘤中毛细血管瘤部分开始退化,有极少部分病人在〉2岁可退化消退,称退化期。在消退的过程中毛细血管瘤颜色从紫红或深红转变为淡紫色等,色泽改变是血管瘤蜕变第一征兆,以后颜色逐渐变灰,外形从饱满到开始皱缩,病变范围缩小,皮肤组织纤维化使局部皮肤增厚,最后皮肤组织软化逐渐恢复皮肤正常的弹性。血管瘤消退后病变处皮肤可留有血管扩张和色素沉着,除形成溃疡外,一般不留痕迹。
温馨提示:
及时采取治疗是婴儿血管瘤的护理方法之一,由于婴儿本身的抵抗能力就非常弱,因此妈妈对婴儿护理的重点就是,防止血管瘤的瘤体发生破裂,一旦瘤体发生破裂的话,不及时止血,严重的会威胁到婴儿的生命。可以看出对得了血管瘤的婴儿护理一定要特别的细心。
血管瘤(haemangioma)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活跃的内皮样胚芽向邻近组织侵入,形成内皮样条索,经管化后与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 6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