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症状和类型

带状疱疹对于人们的危害性是极大的,一经发现一定要抓紧时间去进行治疗,千万不可以拖延,很多朋友对该疾病并不是很了解,今天就请专家为朋友们介绍一下带状疱疹的症状及类型。

目录 带状疱疹的日常护理 带状疱疹症状和类型 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带状疱疹的检查诊断 带状疱疹的主要原因

1带状疱疹的日常护理

  1.不要过分紧张。有的患者皮肤上可能会出现大疱、血疱,甚至糜烂,但是请不要紧张,如果治疗得当10天左右即可痊愈,治愈后一般不会复发。

  2.多休息,给以易消化的饮食和充足的水分。

  3.在饮食方面禁忌吃油腻的食物、海鲜及蛋类,家禽也尽量不吃,吃些清淡的食物。

  4.预防继发细菌感染。不要摩擦患处,避免水疱破裂。可外用中草药或雷夫奴尔湿敷,促使水疱干燥、结痂。

  5.老年重症患者,尤其发生在头面部的带状疱疹,最好住院治疗,以防并发症的发生。

  6.患“带状疱疹"提示患者身体免疫力处于低状态,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7.某些患者在皮损完全消失后,仍遗留有神经痛,这时可采取针灸、理疗等缓解疼痛。

  带状疱疹患者一定要多加注意带状疱疹日常护理有哪些,做好这些,患者才能保护皮肤健康。

2带状疱疹症状和类型

  1、眼带状疱疹:眼带状疱疹多为散发,以9-11月分发病多见。临床所见眼带状疱疹伴有同侧三叉神经第一支受累,可见眼瞳红肿、结膜充血、水疱及痂皮,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后因疤痕形成失明。严重者可发生全眼球炎、脑炎、甚至死亡。

  2、耳带状疱疹:又称remsay-hunt综合征,是由于vzv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临床特点为而不急剧疼痛和同侧面瘫,间伴重听、眩晕等。可伴有发热、局部淋巴结肿胀进而腮腺炎。

  3、带状疱疹性脑膜炎:系病毒直接从脊髓神经前、后跟向上逆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致。大多见于颅神经、颈或上胸脊髓神经节段受侵的患者。表现有头痛、呕吐、惊厥或其他进行性感觉障碍,尚可有共济失调及其他小脑症状等。

  4、内脏带状疱疹:病毒由脊髓后跟侵及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的内脏神经纤维,引起胃肠道或泌尿道症状,当侵犯胸膜、腹膜时,则发生刺激症状甚至或出现积液。

3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高发带状疱疹的三大人群

  1、肿瘤患者或者患有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病的病人,另外,大量服用激素的免疫制剂药物人群,都是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

  2、老年人也是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因为老年人气血亏虚,抵抗力差,容易受到病毒感染而诱发带状疱疹。

  有研究证实,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和年龄成正比,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带状疱疹,而且老年人免疫机体不佳、新陈代谢慢,患带状疱疹后更容易留下神经痛的后遗症。并且随着带状疱疹的低龄化,中青年患有带状疱疹也很常见。

  3、工作紧张、精神压力长期较大、情绪经常低落、长期熬夜的人也要警惕带状疱疹,也是高发带状疱疹的人群。

4带状疱疹的检查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 进行局部体格检查,一般不难诊断。

  与水痘患者的血象一样,带状疱疹患者粒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比例正常。

  组织病理主要变化见于神经及皮肤。与单纯疱疹一样以细胞变性为主。本病的神经损害系在一个或数个邻接的背根神经或脑神经节中由严重的炎症性浸润开始,扩展至相应的感觉性的脊神经或脑神经,炎症导致受犯神经节内神经细胞的破坏。本病中受累神经节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检查或用猴肾细胞培养以证明含有核内嗜伊红包涵体。变性的改变可从受累的神经节沿感觉神经扩展到皮肤。水痘位于表皮深部,呈多房性,内含透明浆液,陈旧者有红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在水痘内及其边缘处可查见膨大的气球状细胞,由于棘细胞发生变性而成。水疱周围水肿明显,真皮乳头肿胀,毛细血管扩张。在血管、毛囊及神经周围有多形核白细胞、淋巴细胞或浆细胞浸润。在水疱内上皮细胞或变性的细胞核中可发现嗜伊红性核内包涵体(Lipchuetz小体),尤以气球状细胞核内多见。

  在系统性水痘或带状疱疹中,在不同的器官可发现含核内嗜伊红包涵体的灶性坏死区域,尤其在肝脏、肾脏、肺和肾上腺。在血管内皮中所见的核内嗜伊红包涵体可作为血行播散的证据。水痘与本病不同,在背根神经节中无核内嗜伊红包涵体。在带状疱疹性肺炎的致死病例中,尸体解剖在支气管的上皮细胞和肺泡细胞内显示有核内嗜伊红的包涵体。

  用乙酰胆碱酯酶的方法染色证明,在被带状疱疹感染的皮肤阶段中真皮神经网似乎明显减少,这种减少可被考虑为是由于病毒的存在,因为在水疱下的真皮中,小神经的神经膜细胞内已证实有嗜伊红的包涵体;另外用电子显微镜检查在无髓鞘的真皮神经的轴索中已发现病毒成熟粒子,以及无髓神经纤维的严重破坏。

5带状疱疹的主要原因

  本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病毒通过呼吸道粘膜进入人体,经过血行传播,在皮肤上出现水痘,但大多数人感染后不出现水痘,是为隐性感染,成为带病毒者。此种病毒为嗜神经性,在侵入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后可沿着神经移动到脊髓后根的神经节中,并潜伏在该处,当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如患感冒、发热、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恶性肿瘤时,病毒又被激发,致使神经节发炎、坏死,同时再次激活的病毒可以沿着周围神经纤维再移动到皮肤发生疱疹。在少数情况下,疱疹病毒可散布到脊髓前角细胞及内脏神经纤维,引起运动性神经麻痹,如眼、面神经麻痹以及胃肠道和泌尿道的症状。

  VZV属疱疹病毒,为嗜神经病毒。完整的VZV呈球形,直径约150~200nm,核酸为双链DNA,由正20面体的核衣壳组成,外层由疏松的脂蛋白形成包膜,散布有病毒编码的糖蛋白,病毒颗粒仅外壳具有传染性。水痘和带状疱疹在临床上是两个不同的疾病但是由同病毒引起。VZV原发感染后大约有70%的儿童在临床上表现为水痘,约30%的人为隐性感染,二者均为带病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