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血管瘤,我们光听名字就知道,它是几种血管瘤混合在一起的血管瘤,是较常见的一种类型血管瘤,多发生在面颈部,也可发生在身体其他部位。一般出生时已存在,最初颇似草莓状毛细血管瘤,但很快扩展至皮肤范围以外,而深入真皮和皮下组织。那么,混合型血管瘤的3大危害是什么?
目录
1混合型血管瘤的预防检查
血管瘤按其临床表现及组织学特征一般可分为毛细血管型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及蔓状血管瘤,其中以毛细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较常见.较小时可无症状.血管瘤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粘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
血管瘤按其临床表现及组织学特征一般可分为毛细血管型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及蔓状血管瘤,其中以毛细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较常见.可发生于身体各部位,长在颜面及四肢暴露部位,可以影响容貌.不同程度地压迫、破坏周围组织器官的功能和形态,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有的可以反复出血、感染,极少数人会产生恶变,甚至危及生命.
2混合型血管瘤的3大危害
1、易破溃出血:对于特殊部位(皱褶部位)的混合型血管瘤,如生长在脖子、胳膊、腋窝、腹股沟、会阴等容易被摩擦或大小便刺激的部位,容易破溃出血。另外,鲜红斑痣由于年龄越大病损越深,局部血液循环丰富,而表皮脆弱,容易破溃出血,一旦血管瘤破溃出血,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危害 堪大。
2、易引发感染:血管瘤因为破溃出血,极容易引起感染,而这种情况也并不少见。很多面积较大的婴幼儿海绵状血管瘤或混合型血管瘤,破溃后创面经久不愈,而且引起周围组织坏死,给患儿家长造成负担,给患儿增加痛苦。
3、导致缺血坏死:若瘤体一旦压迫到神经,那么疼痛的症状就会相继表现出来,而且神经的疼痛让很多患者承受不了,如果血管瘤压迫大血管,引起相关组织缺血坏死,后果不堪设想。
3混合型血管瘤会自行消退吗
混合型血管瘤只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血管瘤同时存在,血管瘤是人体血管组织过度增生、扩大而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有4/5的血管瘤是先天因素引起的。混合型血管瘤通常在婴儿出生时即有,在前6-10月之间病情发展为迅速,随着瘤体的不断增生扩展,还会向周围皮肤组织侵犯,这一时期称增生期;增生期以后血管瘤生长速度逐渐缓慢稳定下来,随着小儿生长,但生长速度仍比患儿生长发育速度快,时间不一,称稳定期;患者一岁以后混合型血管瘤中的少部分毛细血管瘤会稍微退化,其余类型血管瘤则没有退化的可能。
混合型血管瘤因不会自然消退,而且会逐渐增大,会造成面部畸形及肢体功能障碍,应及早高频电极术治疗。深部海绵状血管瘤或混合型血管瘤深部及浅层病变可先釆用超声微创消融术治疗,等浅层毛细血管瘤治愈后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再采用高频电极术治疗,对于这种血管瘤一经发现,应立即治疗。如口腔及舌血管瘤,因为口腔及舌部血管瘤多为海绵状血管瘤和混合血管瘤,很少会发生自然消退,并逐渐增大后影响说话和吞咽功能,只有早治疗,才能减小对患者身体的危害。
4混合型血管瘤患者的饮食要注意什么
首先,要多喝水
补充大量水分有利于腺体分泌,还可增加循环血量,降低代谢产物和毒素,减轻毒物对肝脏的损害,起到 “内洗涤”的作用。中医有“水”灭“火”之说法,因此,多喝水是面部混合型血管瘤的饮食中最重要的一方面。
其次,要忌吃辛辣食物
吃了过多辛辣食物会刺激肠胃,增大血管的负担,过咸的食物也是如此,不要贪嘴伤身。这也是面部混合型血管瘤的饮食中的最难的一项了。
第三,要多吃富有营养的食物
血管瘤患者要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如:大米、小麦、小米、大豆等。鸭子、乌龟、鳖、娼鱼是具有补益健脾的食品,木耳、猴头蘑、香菇、金针菇等多种食用磨菇都是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尤其是香菇的营养价值超过所有的蘑菇,含有7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含有钙、铜、铁、锰等徽量元素,还含有多种糖和酶,能提高和增强人体免疫力。
第四,要多吃瓜果蔬菜
众所周知,新鲜的蔬菜、瓜果、豆类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一定防癌、抗癌作用。如黄豆、卷心菜、大白菜均合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钼,西红柿、胡萝卜、空心菜、大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和b等,其中空心菜营养最好,它含有多种维生素,超过西红柿数倍。
第五,五味均衡
食物基本上分为酸、甜、苦、辣、咸五味,每种味道都有它独特的作用。酸能收敛,生津开胃;甜能补益脾胃;苦能泄下、燥湿,少量可开胃;辣也能开胃;咸能通下、软坚。食品基本上都是以上五味,或几味混合在一起,面部混合型血管瘤康复期病人应选择有一定抗癌成分和有软坚散结作用的食品。
5混合型血管瘤如何诊断
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早期血管性组织分化阶段,由于其控制基因段出现小范围错构,而导致其特定部位组织分化异常,并发展成血管瘤。在胚胎早期(8~12月)胚胎组织遭受机械性损伤,局部组织出血造成部分造血干细胞分布到其他胚胎特性细胞中,其中一部分分化成为血管样组织,并最终形成血管瘤。
表浅血管瘤有明显的特征,诊断并不困难,位置较深的血管瘤应作体位移动试验和穿刺来确定。也可采用动脉造影及瘤腔造影来协助诊断。
(1)大多数血管瘤为先天性,少数为后天发生。
(2)浅部血管瘤与正常皮肤齐平或稍高,形状不规则,呈鲜红或紫红色,质软。深部血管瘤扪诊柔软有波动感,穿刺为血液,体位试验可为阳性。
(3)深部血管瘤可借助颈动脉造影或局部瘤腔造影证实。
温馨提示:
及时采取治疗是婴儿血管瘤的护理方法之一,由于婴儿本身的抵抗能力就非常弱,因此妈妈对婴儿护理的重点就是,防止血管瘤的瘤体发生破裂,一旦瘤体发生破裂的话,不及时止血,严重的会威胁到婴儿的生命。可以看出对得了血管瘤的婴儿护理一定要特别的细心。
血管瘤(haemangioma)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活跃的内皮样胚芽向邻近组织侵入,形成内皮样条索,经管化后与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 6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