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发病原因及症状

现在,对神经性皮炎的原因尚不明了,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过度紧张、兴奋、忧郁、疲劳、焦虑、急躁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皆可能是神经性皮炎的诱因。局部刺激、搔抓、衣领的摩 擦、过敏体质、多吃刺激性食物等,也可能引起神经性皮炎。

目录 如何才能正确做好神经性皮炎的护理 神经性皮炎-发病原因及症状 神经性皮炎的检查有哪些部分 神经性皮炎传染吗 神经性皮炎不能吃什么

1如何才能正确做好神经性皮炎的护理

  1. 按皮肤科一般常规护理。

  2. 避免鱼、虾、浓茶、咖啡、酒类、麻辣食物等。

  3. 剪短指甲,婴儿可带手套,防止搔抓。

  4. 内衣应宽松,勿穿丝毛及化纤内衣。

  5.不吃刺激性食物,不能搔抓,忌用热水及肥皂洗擦。局部涂擦神经性皮炎药水,或含有皮质激素的软膏,贴用肤疾灵或特美肤涂膜,皆有效果。

  6.严重的病人,局部可用深度X线照射,或用同位素锶90贴敷,皆有效果。如局部有红肿,则需用抗生素治疗。

  7.克服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失眠等不良精神因素,待人接物保持随和态度。

  8尽量避免搔抓患处。如实在奇痒难忍时,可用冷毛巾适当冷敷一下,或立即擦药,不应以热水烫来止痒。

  9.避免饮酒、饮浓茶及食用辛辣食品。有胃肠到道功能失调者应予纠正。

  10.必须坚持用药,不可以为不痒了即自行停药。

2神经性皮炎-发病原因及症状

  神经性皮炎-症状

  一:本病初发时,仅有瘙痒感,而无原发皮损,由于搔抓及摩擦,皮肤逐渐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圆形或多角形,坚硬而有光泽,呈淡红色或正常皮色,散在分布。因有阵发性剧痒,患者经常搔抓,丘疹逐渐增多,日久则融合成片,肥厚、苔藓样变,表现为皮纹加深、皮嵴隆起,皮损变为暗褐色,干燥、有细碎脱屑。斑片样皮损边界清楚,边缘可有小的扁平丘疹,散在而孤立。皮损斑片的数目不定,可单发或泛发周身,大小不等,形状不一。

  二: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部两侧、颈部、肘窝、腘窝、骶尾部、腕部、踝部,亦见于腰背部、眼睑、四肢及外阴等部位。皮损仅限于一处或几处为局限性神经性皮炎;若皮损分布广泛,甚至泛发于全身者,称为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三:自觉症状为阵发性剧痒,夜晚尤甚,影响睡眠。搔抓后引致血痕及血痂,严重者可继发毛囊炎及淋巴炎。

  四:本病为慢性经过,症状时轻时重,治愈后容易复发。

3神经性皮炎的检查有哪些部分

  一、 检查丘疹的具体性态

  皮肤上起丘疹是神经性皮炎的一个典型症状,通过检查丘疹的具体性态来判断患者所患的神经性皮炎的严重程度。这是一个最为常见的检查项目,通过医生的检查判断就可以得到最初的诊断结果。

  二、 医生的面诊

  这也是患者在到达医院时必须进行的检查,这个检查是通过观察皮肤苔藓样变的过程,加上检查患者身上的病发部位以及询问患者的一些自身身体情况,然后来诊断神经性皮炎的。

  三、 实验室病理活检

  当患者出现的患病症状情况复杂时,或者医生无法根据已知的情况来判断患者是否患的是神经性皮炎,这时候就需要进行实验室病理活检这一检查项目了。

  通过临床上的分析和判断,得到最明确的检查结果。这也是确定患者所得的是不是神经性皮炎可靠度以及准确度最高的检查。

4神经性皮炎传染吗

  很多皮肤病是具有传染性的,对于这类疾病必须要做好隔离和预防,但神经性皮炎是不会传染的。

  神经性皮炎如果不及时治疗,皮损则会逐渐发展,泛发全身,有会有遗传过敏体质倾向。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皮肤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明显的皮肤损害,一般出现在颈后部或其两侧、肘窝、腘窝、前臂、大腿、小腿及腰骶部等。而且多成片出现,皮损为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平顶丘疹,久病者表现为皮肤增厚,皮脊突起,皮沟加深,形似苔藓。常呈淡红或淡褐色。它的另一主要特征是有剧烈瘙痒。神经性皮炎的发病与精神、情绪紧张有关系,它是不会传染的,不会感染其他人也不会遗传给下一代,但是他具有自体传播的性质,会慢慢蔓延到全身,因此发现患病后,一定要及时治疗。

5神经性皮炎不能吃什么

  对于神经性皮炎的治疗,同时要做好饮食调理,因为一些食物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病情康复。

  神经性皮炎忌口食物有牛羊狗肉、海鲜、酒、香椿、辣椒、生姜、生葱、生蒜、油腻膨化食品、海带、紫菜、香菜等,服药期间不能喝茶,绿豆汤。多吃蔬菜、水果、菌类、坚果类食物。

  神经性皮炎经常会感到皮肤剧烈痒痒,因为瘙痒,长期反复搔抓,可致使皮肤上出现抓痕、血痂、皲裂、色素沉着,甚至出现苔藓样变或湿疹样改变,导致皮肤变厚、粗糙,甚至抓破后引起继发皮肤感染。

  神经性皮炎的病因尚不明确,研究表明很大程度上与精神紧张,压力过大,饮食刺激性食物较多,过敏体质等有关。生活中注意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尽量避免饮酒和浓茶及其他兴奋性饮料。同时要注意消除悲观情绪,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劳逸结合,注意休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