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骨科 >脊髓脊柱外科 >腰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我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可以引起股神经痛,但临床少见,不足5%。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那么腰椎间盘突出的自我康复,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目录 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我康复 腰间盘突出的症状 腰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如何护理 腰间盘突出患者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1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

  一、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椎间盘缺乏血液供给,修复能量较弱,日常生活中椎间盘受到各方面的挤压,牵拉和扭转作用,易使椎间盘髓核、纤维环、软骨板逐渐老化,导致纤维环易于破裂,而致椎间盘突出。

  二、长期震动:汽车和拖拉机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长期处于坐位及颠簸状态时,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过大,可导致椎间盘退变和突出。同时震动亦影响椎间盘营养,对微血管的影响均可加速椎间盘突出。

  三、过度负荷:当腰部负荷过重,长期从事弯腰工作,如:煤矿工人或建筑工人,需长期弯腰取重物,腰椎间盘负重超过100千帕/平方厘米以上时,即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

  四、外伤:由于腰椎排列呈生理前凸,椎间盘前厚后薄,当患者在腰部损伤、跌伤、闪腰等时,椎间盘髓核向后移动,而致椎间盘向后突出。

  五、腰穿:早在1935年就有发现腰穿后椎间隙变窄及椎间盘突出的报道。

  六、其它:年龄,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20-40岁占64.46%,40岁以上的占34.92%,平均年龄为40.8岁。身高,超过正常平均高度的男女。遗传,这也是病因学的考虑方面。妊娠,妊娠期间整个韧带系统处于松弛状态,后纵韧带在松弛退变的基础上易患椎间盘膨出,多次妊娠发病率增高。吸烟,吸烟对血流的改变多有报道。糖尿病,常致动脉硬化加剧,易引起血循环障碍。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我康复

  方法 一、半俯卧撑

  准备姿势:俯卧位,双手置于肩部两侧,掌心向下,全身放松。

  动作要领:以两髋部为支点,双上肢逐渐用力撑起身体上部,使腰脊柱后伸。待双臂完全伸直后略停片刻,然后松臂撤力,使身体回落,恢复至准备姿势。

  功效:缓解腰部肌群紧张,改善腰椎生理曲度。

  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腰肌劳损、骶髂关节后脱位、平腰畸形等病症。

  注意事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骶髂关节前脱位、腰椎滑脱、腰痛较剧者禁用。

  方法 二、弓虫伸腰

  准备姿势:俯卧屈膝位,两臂前伸,掌心向下,全身放松。

  动作要领:两臂沿床面后移,肘关节屈曲,以肘膝部为支点,肩髋部为轴,支撑起身体,同时屈膝屈髋至极限,使臀部后坐,腰部后弓。略停片刻后,使身体重心前移,腰部向下,双肘臂沿床面前移,使脊柱从腰到背、颈依次伸展,身体回落恢复预备姿势。

  功效:调整脊柱的屈伸活动,恢复生理弯曲,放松背腰部肌肉,缓解腰背部疼痛,改善肩、肘、髋、膝关节的活动度。

  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关节突综合征、骶髂关节炎等病症。

  注意事项: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腰椎滑脱、椎弓根骨折、腰痛剧烈者禁用。

  方法三、直腿抬高

  准备姿势: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掌心向下,全身放松。

  动作要领:单侧下肢在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缓缓抬起,当抬高至最大限度时,稳定片刻,然后缓慢下落,恢复至准备姿势。可单侧肢体操作,也可双侧交替操作。

  功效:缓解腰痛,减轻下肢麻木,恢复腰肌及下肢力量。

  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腰肌劳损、骶髂关节炎等病症。

  注意事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急性腰扭伤、腰椎滑膜嵌顿者慎用。

3腰间盘突出的症状

  肢体发麻、发冷

  在椎间盘压迫到腰部的神经,并牵涉到下肢时,患者自己可以感觉到下肢出现发麻、发冷。

  肌肉麻痹

  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到神经,使得它对相应的肌肉的支配作用减弱或消失,可以出现相应的肌肉麻痹、无力(发生在小腿和足趾的肌肉较常见)。患者无力翘(或钩)大拇指等。

  大小便障碍、会阴部麻木、性功能下降

  由于椎间盘突出后位于椎管的中央或者近中央部位,压迫到腰部的马尾神经,使得马尾神经的功能障碍,继而出现会阴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困难,阳痿、性功能下降等,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全性瘫痪等症状。

  腰痛、下肢痛

  绝大多数的患者表现为持续性的腰背部钝痛,有时疼痛较为剧烈。疼痛多发于下腰椎(最下面的两个部位,即腰4和腰5之间和腰5和骶1之间),受牵连的主要是坐骨神经,疼痛的部位往往都是从腰部开始,沿着坐骨神经的行走方向逐渐向下延伸。从腰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或小腿后侧)-足背(或者足底)-脚趾背侧(或者脚趾掌侧)。

4腰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如何护理

  1、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是腰椎间盘突出的保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术后一段时间内要卧床休息。一般是内固定手术后的患者下床早,单纯髓核摘除患者下床晚,因为纤维环的疤痕形成需要较长时间。床铺最好是硬板床,上面铺厚垫。卧床期间,翻身应该由别人协助,肩膀和臀部要同时翻过去,腰部不能扭转。使用尿壶和一次性的尿布,在床上解大小便,尽量不要抬高臀部。

  2、锻炼

  从手术后拔除引流管开始,就需要加强腰背肌肉锻炼,恢复日常活动后还需要坚持。可以趴在床上,利用腹部作为支点,双腿伸直,双手抱在脑后,主动收缩腰骶部肌肉,努力将头部和腿部同时抬离床面,屏住几秒钟再缓慢放下。或者侧卧在床,伸直下肢,用力将其朝上抬高,屏住一会儿后再放下,反复多次,可以加强肌肉力量,有利于早日康复。

  3、日常生活

  术后患者可以饮少量红酒,但是要戒烟。在小区和附近的街道散步。手术2-3个月左右,可以恢复坐办公室等非体力劳动。术后3-4个月左右,可以酌情恢复部分体力劳动,但始终要避免弯腰搬运重物,肩挑手提重物等活动。日常生活中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年轻尚未生育的妇女,应在术后完全恢复一段时间再考虑怀孕生育,否则易可导致复发甚至加重。

  以上主要介绍了腰间盘突出术后的护理常识,提醒患者要注意饮食,营养要丰富,戒烟戒酒,这样才能够早日康复。

5腰间盘突出患者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被腰椎间盘突出困扰着,因为得了腰椎间盘突出会让我们浑身不适,那么腰椎间盘突出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想必这是大家都十分关心和在意的问题,那么腰椎间盘突出治疗要及时之外呢,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还要注意通过日常饮食来调节自己达到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

  1、维生素E:养生学家称,维生素E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肌肉紧张的作用,同样能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的症状,如花生米等物质。

  2、蛋白质:只有充足的蛋白质才能够使肌肉、韧带更加强壮。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如鸡肉、牛肉含蛋白质多的食物。

  3、钙:钙物质不仅是骨的主要成分,还具有精神安定的作用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可以多吃一些如鱼及奶制品的食物。

  4、维生素C:多吃一些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增强腰椎椎间盘的纤维环的强度,还能达到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