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神经康复科

导致发育迟缓具体的原因有哪些

宝宝的发育有早有晚,有的语言能力强一些、有的语言能力弱一点。但在正常情况下,发育晚的宝宝与发育早的宝宝相比有4-6个月的差异,导致发育迟缓具体的原因有哪些?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目录 发育迟缓超过3个月需警惕 发育迟缓的原因 生长发育迟缓有哪些表现 不合理生活方式或造成孩子发育迟缓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

1发育迟缓超过3个月需警惕

  按照传统观念,胖乎乎的宝宝会被认为是最健康、最可爱的,现在,很多有小宝宝的家长都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宝宝的身体、体重等发育情况与邻居、同事家同月龄的宝宝做比较,如果体重和身高都高于其他宝宝,就觉得宝宝很健康,相反,则会产生些许自卑,并开始检讨自己在喂养方面是不是有问题。

  【现象】新妈妈们爱攀比宝宝发育情况

  “你家宝宝多重?多高?”“你家宝宝会翻身了没?”“你家宝宝出牙了没?”很多新妈妈碰了面,最喜欢互相问类似的问题,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比同龄宝宝重、高、发育得快就会沾沾自喜;如果发现自家宝宝比人家的轻,就会有挫败感,心急得不得了,就怕宝宝发育赶不上其他宝宝。“其实,宝宝们的身高、体重增长及其他一些发育情况差别是很大的,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家长就不必担心。”郑州市儿童医院儿保科主任朱晓华说,家长在对孩子进行生长发育监测的时候,应该正确看待孩子的发育情况。

  【专家】孩子生长发育差别大

  “其实孩子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较大。”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保科主治医师赵红香说,比如人们总说三个月的宝宝会翻身,可最近很多家长都反映自己的宝宝早就超过3个月了,还不会翻身,很着急。“这和孩子冬天穿得厚也有很大的关系,穿得厚自然翻不过去,家长可以多让宝宝做练习和观察。”赵红香说,现在儿保监测婴幼儿发育情况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联合国卫生组织发布的标准,一个是我国1985年发布的标准。“因为采用的标准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

  【提醒】发育迟缓超过3个月就要警惕了

  赵红香说,对于孩子的体重问题,并不是说胖孩子就健康,而对于翻身、出牙、说话、学走路等,孩子们之间的差异很大,只要宝宝的发育比正常标准推迟的时间少于3个月就不用担心,如果超过3个月就应该警惕了。

2发育迟缓的原因

  生长迟缓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系自然过程,有的属遗传因素,有的则属疾病,其中80%—90%的生长迟缓儿童属于正常的生长变异,如家族性矮身材、体质性发育延迟以及低出生体重性矮小,这些与先天遗传因素或宫内的发育不良有关,其生长速度基本正常,也不需要特殊治疗。

  1、遗传因素

  儿童生长发育的特征,体质,潜力,限度等都受父母的遗传因素所制约。比如,皮肤,头发的颜色,面部特征等等。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仍应创造良好的后天外部条件,促进生长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

  2、内分泌生长激素

  人体的生长主要是由各种激素所调节的,尤其是生长激素和性激素尤为重要。生长激素缺乏时,会出现身材矮小的症状;性激素可使骨骼较早融合,影响生长发育,所以青春期提早的青少年,会影响最终的身高增长。

  3、男女性别差异

  男孩、女孩的生长发育情况各不一样,一般来说,女孩的平均身高和体重都要比男孩低。女孩的青春期大概比男孩提早两年,在这段时间初期,女孩的生长发育较快,但是男孩的青春期发育比女孩持续的时间要长,所以,男孩最终的身高还是要超过女孩的。所以,在分析生长发育的情况时,应该把男孩和女孩分开来研究。

  4、母体影响

  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情况受母体的生长环境、情绪、营养、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母亲如果营养不良,可引起胎儿流产、早产,胎儿的体格和大脑的发育迟缓等。如果孕母在妊娠早期患病,可以直接致使胎儿的畸形。

  6、器官或神经损伤

  如果宝宝是语言发育迟缓,则可能源于听力损伤或喉部、鼻腔或口腔等问题。如果是“交流意图”障碍,则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问题有关。

  7、疾病因素

  如染色体异常(唐氏综合征、特纳综合征、代谢性疾病、骨骼疾病(骨软骨发育不全)、慢性疾病、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等引起的生长迟缓,对于这一部分因疾病原因引起的身材矮小,应去医院进行检查,找出生长缓慢的病因并进行治疗。

3生长发育迟缓有哪些表现

  克氏综合征

  克氏综合征又叫做睾丸曲细精管发育不良,属于细胞遗传疾病,因为染色体的异常而比正常人多了一条X染色体,直接导致了患者第二性征发育不良。患者往往无腋毛,无胡须,无阴毛,无喉结,睾丸细小。不过身材往往比较高大,身高可以达到1.7米或以上,但是比例不好,下半身比上半身长。个别患者有轻度的智力障碍,有的患者智力正常,需要采用雄激素来治疗。

  特纳综合征

  特纳综合症也叫做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患者比正常人少了一条X染色体,身材通常比较矮小,身高一般都低于1.5米,有的患者还有轻度智障,面容看起来比较特殊,第二性征不发育,闭经。

  垂体性侏儒症

  垂体性侏儒症的患者多数发病原因不明,表现为明显的生长激素水平低下。刚出生时体重、身高正常,但是几个月后却生长迟缓,2~3的时候和同龄的小孩差距很大,生长的速度非常缓慢。虽然体态匀称,但是即使到了成年,其身高不超过1.3米,无智力障碍,但缺乏第二性征。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孩子会出现身材矮小,四肢比例差,智力不健全,牙齿发育慢。如果是青少年的话,还有可能出现脸部浮肿,头发脱落,声音沙哑,皮肤干燥,体重增加,少言懒语,曼波缓慢,嗜睡,甲状腺肿大等现象。

  其他软骨营养不良

  还有粘多糖增多症和糖原累积症都可能导致孩子生长发育迟缓。

  如果你发现孩子存在生长发育迟缓的现象,最好及早到医院治疗,个别患者有康复的希望。

4不合理生活方式或造成孩子发育迟缓

  发育迟缓是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速度放慢或是顺序异常等现象,主要表现为体格发育落后、运动发育落后、语言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落后、心理发育落后等。

  造成儿童发育迟缓的原因有很多,先天遗传因素、宫内的发育不良、病理性原因等都有可能造成孩子发育迟缓,除上述原因外,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也是造成孩子发育迟缓的一个重要原因。

  孩子过早吃成人饭易致发育迟缓

  很多人以为1-3岁的小孩牙长出来了,就可以和大人一块儿吃饭。其实不然,这个阶段应该专门给孩子准备食谱。因为儿童对钠的摄入应该比成人少。但是很多家庭口味偏重,过早让孩子吃“成人饭”,摄入过多盐会引起高血压,还会影响钙吸收,影响骨骼发育,使宝宝身体发育迟缓,个子矮小。

  孩子喝过多甜饮料易致发育迟缓

  现在,很多孩子喝水少,而喝甜饮料太多。据最新调查,仅有20.9%的儿童青少年能达到推荐的每日饮水6次以上。甜饮料摄入过多会阻碍儿童发育,可能造成矮小、骨折、龋齿等。

  太过于宠孩子易导致发育迟缓

  有些家长过于宠爱孩子,经常抱着孩子,孩子自已活动的时间太少,孩子得不到适当锻炼,会造成孩子的头部控制能力发育落后。在1-3月之间,家长在抱孩子适当竖抱、让孩子俯卧,有利于宝宝发展头控能力。

  经常能遇见部分家长担心孩子手露在外面,随便乱抓会抓伤自己,给孩子带上手套,这样看似是保护孩子,但是因为裹太紧会导致孩子的手不能正常活动,造成精细运动明显落后。宝宝6个月前,家长应该意识训练其抓握等能力。

  还有些家长担心孩子不会分辨食品和物品,将物品误认成食物吐下,就不让孩子玩玩具,孩子手不经常拿东西,会导致孩子拇指食指对不准,孩子无法对指,是精细动作发育不好。孩子长到8~9个月,应该有意训练孩子用大拇指和食指协作抓取一些小东西。

5宝宝语言发育迟缓

  在医院,有时可以见到一些年轻的爸爸妈妈带着孩子来咨询:“我的宝宝都两岁了,为什么只会喊爸爸妈妈,问他什么他都明白,就是不肯开口说话,只是用手比划。”“我的宝宝平时看上去挺机灵的,听力和智力测试都没什么问题,就是不怎么会说话,只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语言是后天在生活实践中反复学习和练习而获得的一种与人们进行交流思想、表达心灵及情感的工具。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的发育水平。语言迟缓不仅会影响到儿童认知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儿童情绪、个性及人际关系的发展,甚至会导致儿童心理异常。那么,究竟有哪些什么原因,会让这些宝宝的语言发育比同龄的小朋友要落后了呢?

  听觉器官是否异常

  小儿学话, 首先必须要能听到外界的声音, 才能逐渐模仿并学会说话。如果听觉器官异常, 听不到外界的声音, 那就无法模仿说话了, 最终也就不会说话了,这就成为所谓的聋哑儿。

  很多聋宝宝在刚出生时都是看起来很健康的,但其实很可能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存在有听力障碍的问题了,这些宝宝多数到了2~3岁还不会说话,才引起家长的注意,但这个时候已经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期。

  因此,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非常重要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早期发现聋宝宝,发现后如果能给予早期干预和康复,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语言和认知发育的影响,甚至可使语言的发展接近正常儿童。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一种通过简单、客观、快捷的方法,将可能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宝宝筛查出来,并进一步确诊和追踪观察。按规定,新生儿初筛未通过者,42天内均应进行双耳复筛,复筛未通过者,出生3个月龄内转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接受进一步诊断。但是当告知宝宝听力筛查没有通过时,家长也不必太过于慌乱阵脚,应该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复筛、转诊和干预治疗。

  除了先天耳聋外,后天的一些因素如药物损伤(链霉素)、炎症(中耳炎)等,也有可能会导致宝宝听力障碍,最终妨碍儿童早期的语言发育。

  大脑发育是否正常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如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常伴有语言和智能障碍。过去认为脑瘫是不治之症,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 发现其实脑瘫是可治的, 尤其是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治疗可使很多脑瘫患儿正常化。小儿在3岁前的脑组织发育还不完全, 还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 大脑的可塑性极强, 恢复能力快,在这一时期如能及时应用早期康复及早期干预的方法, 促进可能发展为脑损伤后遗症的高危新生儿的潜能发挥, 预防或减轻其伤残的发生, 使其发育赶上正常儿童。

  而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多胎、高龄产妇初产、先兆流产、感染、新生儿惊厥、颅内出血等是引起脑组织损伤的高危因素。因此, 要积极做好母亲孕期、围生期保健, 预防早产、难产、窒息,是减少小儿脑部损伤的重要措施。

  是否有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一个人会说话, 不是生来就有的。语言的形成,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语言刺激,这是儿童语言发育的重要条件。小儿缺乏真正有效的语言刺激, 或没有反复的语言强化,学说话自然就会比别人慢一步了,因此家长要把握好宝宝语言刺激的几个重要环节:

  首先, 在婴儿2 、3 个月“咿呀学语”时期,一开始,婴儿会无意识地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如果大人们也能给他一点回应, 婴儿就会感到兴奋, 就会重复发音,这些声音的刺激, 可以锻炼婴儿的语言听觉能力。

  在婴儿7、8个月时,婴儿已经能够听懂大人说的某些词的声音。因此父母一定要不失时机地在与婴儿交流的同时, 把说话中的某个词和具体事物联系在一起,由于大人用词时总是伴随自己的动作, 婴儿也就随着模仿大人动作而逐步开始模仿大人的词音, 在经过不断强化、刺激后, 婴儿就会从单纯的模仿性发音, 逐步学会自己能够说出词音。

  最后, 在1周岁后, 宝宝就开始进入正式的语言学习阶段了,在这个时期父母应多点创造给孩子学习训练的机会,特别是要让孩子多接触生活, 多接触社会,见多识广了, 自然就有想表达意思和有说话的要求,且乐意同父母、家人、同伴说话, 交流他们的所见所闻。另外,父母在倾听时, 还要不失时机地帮助他掌握语言词汇和语言表达技巧,在这个交流过程中,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能得到很快的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