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免疫科 >类风湿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饮食很重要!

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发热、心慌等。风湿性关节炎的朋友了解如何治疗吗?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外科治疗、骨髓移植等,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也应该注意饮食护理,那么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饮食应该怎样的呢?一起来看下吧。

目录 风湿性关节炎的三大元凶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饮食很重要 风湿性关节炎有十食疗法 风湿性关节炎给患者造成了哪些不适 得了风湿性关节炎怎么办

1风湿性关节炎的三大元凶

  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病人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病人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

  1、细菌因素实验研究表明链球菌及菌壁有肽聚糖可能为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一个持续的刺激原,链球菌长期存在于体内成为持续的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发生免疫病理损伤而致病。这是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之一。

  2、病毒因素 RA与病毒,特别是EB病毒的关系是国内外学者注意的问题之一。研究表明,EB病毒感染所致的关节炎与RA不同,RA病人对EB病毒比正常人有强烈的反应性。在RA病人血清和滑膜液中出现持续高度的抗EB病毒-胞膜抗原抗体,但到目前为止在RA病人血清中一直未发现EB病毒核抗原或壳体抗原抗体。因此,这也是导致出现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的因素。

  3、遗传因素也会导致风湿性关节炎的出现,关节炎在某些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在人群调查中,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4与RF阳性患者有关。HLA研究发现DW4与RA的发病有关,患者中70%HLA-DW4阳性,患者具有该点的易感基因,因此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也与遗传因素有关。

2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饮食很重要

  1、饮食宜清淡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常受病痛折磨,又长期以药物为伴。病发作时,更是茶饭不香,故食宜清淡。一则可以保持较好的食欲,二则可以保持较好的脾胃运化功能,以增强抗病能力。

  2、正确对待食补与药补

  无论食补还是药补,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都是有益的,但必须根据病情及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来进行。如牛奶、豆浆、麦乳精、巧克力虽是营养佳品,但体内有湿热或舌苔粘腻者,多食反而腹胀不适,不思饮食;人参、白木耳、阿胶虽能补气养血,但脾胃不和或湿热内蕴者服之反而壅气助湿,非但病不能去,反添病痛。

  3、注意饮食宜忌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的病程较长,如果患病后忌口太严,长年日久,影响营养的吸收,对疾病的康复不利。一般说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以食用任何饮食,不必忌口。只是在急性期或急性发作,关节红肿灼热时,不宜进辛辣刺激的食物;久病脾胃虚寒者,少食生冷瓜果及虾、蟹、竹笋之类。

  4、饮食要节制

  饮食要定时、定量,食物的软、硬、冷、热均要适宜。不可因担心体质虚弱、营养不够而暴饮暴食,增加脾胃负担,伤及消化功能。

  5、饮食不可偏嗜

  鸡鸭鱼肉,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均不可忽视,应搭配合理。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以通过物理、康复、职业训练等方法。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当积极自我保健,适当锻炼,避免不正确的姿势以及有害关节的动作;在活动时,可利用拐杖、步行器协助活动或行走等,同时注意保暖。

3风湿性关节炎有十食疗法

  1、土茯苓乌蛇汤

  原料:乌梢蛇250克,土茯苓150克,赤小豆100克,生姜20克,红枣8枚,食盐、调味料适量。

  烹制方法:将乌梢蛇剥皮,去掉内脏,放入开水中煮熟,拆肉去骨;土茯苓、赤小豆、红枣(去核)、生姜洗净。将全部用料放入清水锅内,用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煲3小时,汤成调味即可。

  食用方法:喝汤食肉,每周2次。

  2、车前子薏苡仁粥

  原料:车前子15克,蚕沙9克,薏苡仁30克,适量白糖。

  烹制方法:将车前子和蚕沙分别装入棉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半小时。取出布袋,在汁液中加入薏苡仁煮成粥,再加入适量白糖,调匀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

  3、忍冬藤薏苡仁粥

  原料:忍冬藤(鲜)60克,通草9克,防风9克,薏苡仁90克,粳米100克。

  烹制方法:将全部用料洗净,煎汤,去渣留汁,去渣留汁,放入粳米于瓦锅内,加适量清水,文火煮2小时即可。

  食用方法:每日1次。

  4、防已桑枝煨母鸡

  原料:防己12克,桑枝30克,意茵仁60克,赤小豆60克,老母鸡1只。

  烹制方法:将全部材料洗净,放入药袋。老母鸡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将药袋塞火鸡膛,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水,文火煨烂。去药袋,调味后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食肉喝汤,3天食1只。

  5、石膏薏苡仁粥

  原料:粳米100克,生石膏30克,薏苡仁50克,桂枝9克。

  烹制方法:将石膏用纱布包好,先煎20分钟,将薏苡仁、桂枝同放入锅内,再煎20分钟,去药留汁,加粳米和适量清水,文火煮成粥即可。

  食用方法:佐餐食用,随量服食。

  6、防风薏苡仁煎

  原料:薏苡仁30克,防风10克。

  烹制方法:将防风洗净,与薏苡仁同放入瓦锅内,加适量清水共煎,取药液约200毫升。

  食用方法:顿服,每日l剂,连用1周。

  7、薏苡仁丝瓜粥

  原料:薏苡仁100克,薄荷15克,豆豉50克,丝瓜100克。

  烹制方法:将薄荷、豆豉洗净,放火锅内,加水1500毫升,沸后用文火煎约10分钟,滤汁去渣;薏苡仁、丝瓜洗净,倒入锅内,注入药汁,置火上煮至薏苡仁熟烂,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食时可酌加糖或盐调味,空腹服,当日服完。

  8、墓头回糖姜汤

  原料:墓头回30克,红糖30克,生姜3片。

  烹制方法:将墓头回、生姜洗净,放大沙锅中,加适量水煎煮,沸后加入红糖即可。

  食用方法:每日1剂,随量服食。

  9、木瓜蜂蜜

  原料:木瓜4个,蜂蜜500克。

  烹制方法:将木瓜洗净、蒸熟、去皮,研烂如泥,取熬炼好的蜂蜜,与木瓜拌匀,装入洁净的瓷器收贮备用。

  食用方法:每次数匙,加水煮沸作汤服食,每日2次。

  10、干骨节草瘦肉汤

  原料:猪瘦肉100克,干骨节草15克。

  烹制方法:将干骨节草与猪瘦肉洗净,同放大沙锅中,加适量清水,文火煮约2小时,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食用方法:喝汤食肉,每日1次。

4风湿性关节炎给患者造成了哪些不适

  1.关节表现

  风湿热易发于冬春及阴雨季节,寒冷和潮湿是重要的诱发因素。关节症状对于天气变化十分敏感,多于天气转变前(特别是天气转冷或阴雨时)出现明显关节疼痛,并可随气候的稳定而逐渐减轻。发病高峰期在5~20岁。

  急性多关节炎是风湿热最常见(85%~95%)的首发症状。典型的风湿性关节炎呈现出多发性、游走性的特点。所谓游走性关节炎即指较短时间内(多为24~48小时),关节炎/关节痛可从。一个部位转移至另一个部位,多关节依次出现症状,但偶尔可数个关节同时发病。炎症好发于大关节,尤以膝、踝、肘、腕、肩关节为常见,但少数人亦可出现小关节症状,如手、足、颈、腰部疼痛。在急性炎症期,受累关节出现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及压痛,症状通常比较严重,并呈急性发展,可在数小时或一夜之间出现或加重。伴随症状包括发热、肌痛、虚弱等。

  症状不典型者,可仅有游走性关节痛而没有明显的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等炎症表现。髋、指、下颌及胸锁关节均可受累。特别是胸肋关节的关节痛或关节炎,容易使患者产生胸痛、心前区痛或心前区不适感,若不仔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往往易误诊为心肌炎、心脏神经官能症、肋软骨炎或肋间神经痛。故对轻症关节炎患者.检杏时应特别注意,往往要逐个关节进行触诊才能发现病变所在。

  2.炎节外表现

  主要是发热、心脏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及舞蹈症。

  (1)发热:热型多不规则,可为弛张热、稽留高热,也可能是低热。一般米说,超过39℃的高热多见于关节炎,而极少见于心脏炎。发热多于2~3周后自然消退,若使用阿司匹林后,则可迅速消退。

  (2)心脏炎:患者出现心悸、气短及心前区不适等表现。炎症累及瓣膜时出现相应的心脏杂音。

  (3)环形红斑:约2.4%的患者出现环形红斑,为指压褪色的淡红色环状红晕。彼此可以相互融合,多分布干躯干及肢体近端。

  (4)皮下结节:常在心脏炎时出现,出现率不到2%。多见于关节伸侧的皮下组织,质地稍硬,与皮肤无粘连,亦无红肿炎症。

  (5)舞蹈病:多见于4~7岁儿童,为炎症侵犯基底结节所致,表现为一种无目的、不自主的躯干或肢体动作。

5得了风湿性关节炎怎么办

  1、药物治疗 :

  (1)细胞毒药物 常用的有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金独春等。副作用虽较多且较严重,但对改善疾病的愈后有很大的作用。

  (2)肾上腺皮质激素 明显改善愈后,但不能根治。其众多的副作用随剂量加大及疗程延长而增加,故在应用时要衡量它的疗效和副作用而慎重选用。

  (3)非甾类抗炎药 最早为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至今仍为治疗急性风湿热及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后来生产出各种水杨酸类药物,常用的有布洛芬,双氯芬酸,吲哚美辛,吡罗昔康,萘普生等。

  (4) 其它 其它治疗包括雷公藤多甙、帕夫林、云克等。

  2、外科疗法

  包括不同的矫形手术、人工关节的置换、滑膜切除等。手术不能治愈疾病只能改善关节功能和生活的能力。

  3、其他治疗

  包括物理、康复、职业训练、心理等治疗,是本类疾病综合治疗的不可少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