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肿瘤科 >腹部肿瘤

胰腺癌早中晚期的饮食注意事项

胰腺癌中晚期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些什么呢?胰腺癌这种疾病在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了。那么患上这种疾病的话是有很多的原因的,其中包括饮食。那么在胰腺癌患者的中晚期患者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了,那么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的专家来介绍一下吧。

目录 胰腺癌是如何进行治疗的呢 胰腺癌早中晚期的饮食注意事项 胰腺癌引发的并发症有哪些 如何预防胰腺癌的发生 胰腺癌病人吃什么好

1胰腺癌是如何进行治疗的呢

  1、综合治疗,胰腺癌由于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预后不良。尽管手术仍然是首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胰腺癌常常发现较晚,而丧失根治的机会,因此需要对胰腺癌进行综合治疗。这种胰腺癌的治疗比较重要。

  2、外科治疗:胰腺癌早期缺乏明显症状,大多数病例确诊时已是晚期,手术切除的机会少。外科治疗需要针对不同病期和肿瘤病灶局部侵犯的范围,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这也是胰腺癌的治疗方法。手术是惟一可能根治的方法。手术方式包括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全胰腺切除术等。但因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术后五年生存率也低。对梗阻性黄疸又不能切除的胰腺癌,可选择胆囊或胆管空肠吻合术,以减轻黄疸,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可在内镜下放置支架,缓解梗阻。

  3、化疗:胰腺癌的治疗手术后可以辅助化疗,主要以吉西滨为主,联合其他的药物,可以延长生存期。化疗前须向患者解释治疗目的,接受化疗的患者须密切随访,包括体检,腹部,胸部影像学和血CA19-9检查。

  4、中药:本病在中医临床多属于"积聚","黄疸"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故见腹痛,脘腹不适,胀满;肝气犯脾,脾气虚弱,故见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腹泻;脾虚生湿,湿郁化热,热毒内蓄,则发为黄疸,病程迁延日久,气滞血淤,热毒内结,则见腹块。胰腺癌大多数病例确诊时已是晚期,手术切除的机会少,放化疗副作用大,效果欠佳。目前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以减轻放化疗副作用,提高疗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就是一种胰腺癌的治疗方法。

2胰腺癌早中晚期的饮食注意事项

  前期胰腺癌病人。前期胰腺癌病人可有消化道系统疾病的表现,如厌恶、纳差、厌油、脂肪泻等不消化表现,关于处于这个期间的胰腺癌病人,在饮食上吃高脂肪和高蛋白食物时,表现会加剧,当未确诊为胰腺癌并有上述表现时,应进步警觉,及早医治。

  确诊为胰腺癌的病人。经确诊为胰腺癌时,就应该留意膳食,就餐要有规律性,一日3餐至5餐,不要不停地吃零食,这么会引起胰腺不停地排泄胰液,加剧胰腺功用的负担。

  中晚期胰腺癌病人。中晚期胰腺癌时,表现显着,左上腹部苦楚加剧,并有显着的消瘦,病人一般正常饮食现已不能确保机体的需求,这时就要经过静脉a养分,才干改进全身的养分状况。

  手术后的病人。手术后的病人还要依据病况及手术中的情况,来断定何种饮食,一般来说,手术后3天内禁食禁水,经过周围静脉养分和基地静脉养分来保持机体的生理需求。当排气后,可适当的吃些无油全留食,如米汤、果水或蔬菜汁等,刺激胃肠道,待胃肠道逐渐习惯后,依据病况再改为低脂半流或低脂普食。

  手术仅仅切除局部肿瘤,但癌细胞在血液和淋巴中也存在,因而术后有复发搬运的可能,术后要及时服用中药稳固效果,药力直达病灶,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彻底清除肉眼看不到的剩余癌细胞,预防复发分散,减轻表现和苦楚,进步生计质量。建议病人留意创伤保养,不要做剧烈运动或重体力活,多饮水。

3胰腺癌引发的并发症有哪些

  1、体重减轻,胰腺癌造成的体重减轻最为突出,发病后短期内即出现明显消瘦,体重减轻可达30斤以上,伴有衰弱乏力等。

  2、症状性糖尿病,少数病人起病的最初表现为糖尿病的症状。因此,若糖尿病患者出现持续性腹痛,或老年人突然出现糖尿病,或原有糖尿病而近期突然病情加重时,应警惕发生胰腺癌的可能。

  3、血栓性静脉炎,晚期胰腺癌患者出现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或动脉血栓形成。这也是胰腺癌晚期的并发症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

  4、精神症状,部分胰腺癌患者可表现焦虑、急躁、抑郁、个性改变等精神症状。

  5、黄疸,是胰腺癌晚期患者的重要症状,而阻塞性黄疸是胰头癌的最突出表现,发生率在90%以上。而早期胰体、胰尾可无黄疸。黄疸通常呈持续性且进行性加深。完全梗阻时,大便可呈陶土色,皮肤黄染可呈棕色或古铜色,伴瘙痒。

  6、消瘦,体重下降明显的常见胰腺癌晚期症状,90%的患者有消瘦,其特征是发展迅速,考虑与胰液胆汁缺乏、消化吸收功能差、食欲不佳、睡眠、精神负担重以及癌细胞直接作用等相关。

  7、腹痛,上腹部不适及隐痛是胰腺癌晚期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腹痛部位定位不清,范围较广。典型部位是中上腹和左季肋部,可向背、前胸、右肩胛部放射。腹痛可表现为钝痛、重压痛、啃咬痛等,多呈持续性,可在饭后加重。

  8、消化道症状,乏力与食欲不振甚为常见,尚可伴有腹泻便秘、腹胀、恶心等胃肠道症状。部分病例可出现脂肪泻和高血糖、糖尿。 不喜欢脂肪性菜肴,也会出现脂肪性下痢,这是脂肪未被消化,而和粪便混合、排泄出来的下痢症状。

  9、神经症状。部分患者可有焦虑、抑郁、失眠、性格改变等表现。

  10、发热,至少有10%的患者在病程中有发热出现。胰腺癌晚期临床可表现为低热、高热、间歇热或不规则热等。原因可能与癌细胞本身释放的致热源或继发性胆道感染有关。

4如何预防胰腺癌的发生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胰腺位于后腹腔,位置较深,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难于获得早期诊断,确诊时多属晚期,预后较差。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向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化方向转变,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及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加,胰腺癌发病率也随之升高。

  胰腺癌以男性多见,是女性的2~4倍。高发年龄在40岁左右,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研究表明:胰腺癌与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吸烟、酗酒,高脂高蛋白饮食,糖尿病人群胰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工作压力大,生活没规律,经常有应酬的人群,胰腺癌发病率也较高。

  预防胰腺癌,就要消除和远离这些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吸烟是胰腺癌最危险的因素之一,吸烟者胰腺癌的发生率比不吸烟者高2-3倍。

  另一个导致胰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是饮食不合理。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化饮食者易发生胰腺癌。进食脂肪过多导致脂肪代谢障碍,血液中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增高,可抑制机体免疫功能;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使胆汁分泌增多,胆汁中的胆盐和脂肪酸在肠道内厌氧菌作用下可形成致癌物质,诱发胰腺癌。

  酗酒是导致胰腺癌的另一重要危险因素。酒精对胰腺细胞有毒性,易使局部细胞恶变。同时,酗酒影响肝脏排毒功能,也增加胰腺癌的危险。

  某些基础疾病易诱发或直接导致胰腺癌的发生,包括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胆结石、胃溃疡、胰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等。研究表明,60%-80%的胰腺癌患者有糖尿病。

  膳食要合理搭配,尽量少吃高脂、高油、多盐的食物,以谷类、豆类、甘薯等粗粮作为膳食的主体。每天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纤维类、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必要矿物质的摄入。多采用煮、熬、蒸、熘、氽等烹调方法,不要用油煎炸、爆炒等方法。不偏嗜,杜绝暴饮暴食,杜绝吸烟。参加适量的体力活动,避免超体重和肥胖,有助于降低胰腺癌的发病率。体力活动包括跑步、散步、游泳、打球、跳舞、爬楼梯、清洁房间等。

  对一些易诱发或直接导致胰腺癌发病的基础疾病,要积极有效地控制。对危险的癌前病变,如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确诊后要及时予以手术切除。

  高危人群要提高警惕。有些人工作繁忙,应酬多,经常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化饮食,长期生活无规律,大量吸烟、酗酒,长期处于心理压力大的状态等。这些人应每年进行一次排癌普查,包括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如血清ca-199、cea等),腹部b超和(或)ct等。平时需要特别警惕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如上腹不适和疼痛、消化不良、恶心欲呕、大便习惯改变、进行性消瘦、黄疸等,一旦发现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早诊断早治疗。目前,胰腺癌的诊断手段有影像诊断(如b超、ct、核磁共振、超声内镜等)、肿瘤标志物检测(如血清ca—199、cea等),其中螺旋ct是公认对胰腺癌较敏感的影像诊断方法。

5胰腺癌病人吃什么好

  1、每天吃5种以上水果,尤其是柑橘类水果,会降低28%的患胰腺癌风险。不同的蔬菜在保护胰腺上的效果并不相同,吃的时候应有所选择。实验证明,洋葱和大蒜是保护胰腺功能力最强的蔬菜,可降低54%的患胰腺癌风险。

  2、胰腺癌手术后的饮食,应增强患者营养为主。手术后饮食的选择可根据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先采用流质,如牛奶、果汁、糖水等,逐步过渡到半流质、软食及普食。膳食中各类营养素的配比也从简单逐步过渡到全而。应常用补益气血、健脾和胃之食物,如糯米、赤豆、蚕豆、山药、构祀、淡菜、无花果、棒子、牛奶、菱角粉等。

  3、部分胰腺癌患者在放疗期间往往出现口干、咽痛、下咽困难等,有的还有肝肾功能损害,可采用少渣半流质饮食,这时患者适合直接饮用海参多肽饮品,大佑生宝中的全能干细胞肽能缓解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安全有效、吸收方便。也可以配以营养丰富的副食,不吃甜食、含有过多油腻、脂肪以及油煎的食物。

  4、胰腺癌患者的饮食首先要选择富含营养、易消化、少刺激性、低脂肪的饮食,可给高蛋白、多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奶类、鱼肉、肝、蛋清、精细而粉食品、藕粉、果汁、菜汤、粳米等。按照中医理论,配合具有软坚散结,疏肝理气的食物,如山楂、麦芽、薏苡仁、赤豆、芥菜、麦冬、当归、黄芪、党参、海带、海藻、紫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