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在我国痛风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它的发生与性别年龄还很相关,多见于中老年的男性朋友,在40~50年龄阶段发病较高。不仅在我国,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生,很多朋友想问,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痛风呢?详细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目录
1治疗痛风的最好方法
对比传统的治疗方法:
一般的治疗都是采用秋水仙碱片,这种药物是一种生物碱,从植物“百合植物”中提炼出来的,是一种熔点较低的高分子化合物,该药物能够减少尿酸盐结晶量,缓解关节的炎性反应,起到止痛消炎的效果,主要用于急性痛风病的治疗。副作用:损伤肾脏、出现腹痛、呕吐、恶性等症状、导致白细胞减少、不能降低尿酸浓度等。
还有一种苯溴马隆片,苯溴马隆片主要作用是降低尿酸浓度,而且效果是最好的,通过抑制肾小管对于尿酸的重吸收作用,使得体内对尿酸代谢能力增强,主要作用是针对人体内的酶。副作用:使用苯溴马隆可引起重症肝炎,甚至导致休克、死亡,虽然比例较少,但应引起注意,容易让患者无食欲。
针对治疗痛风的最好方法:
目前治疗痛风最好的方法是三位一体中医平衡疗法,该疗法是先进的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完美结合,是目前治疗痛风唯一能够治愈的方法,由藏红花、大黄、乳香、穿山甲片等20余味名贵中药材组成。通过特殊工艺加工后,提取中药材中对治疗痛风有特效的成分,此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专家又对配方进行了微调,对人体无损伤,能很好的缓解痛风的症状,无副作用。
2如何防治痛风
不要高嘌呤饮食
嘌呤代谢紊乱是痛风发生的根源。啤酒、海鲜、烧烤、火锅这些饮食中都含有较高的嘌呤,特别在夏季,过量喝啤酒吃烧烤,容易引起痛风发作。建议多吃些碱性食物,如绿叶蔬菜等。已患有痛风者平时喝水时可放入适量小苏打。
不要多喝肉汤
肉是人们生活中少不了的食物。肉中含有很多嘌呤,痛风患者不要多吃。“不吃肉,喝肉汤可不可以呢?”一些患者有这样的疑问。冯福海说:“嘌呤易溶于水,熬肉汤时,肉中的嘌呤也被煮到了汤里,喝汤的危害比吃肉还大。”
急性发作期不要吃排酸药
治疗痛风的药有排酸药和抑酸药两大类。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切不可乱用排酸药,排酸药使尿酸突然降低,会引起关节内的尿酸结晶表面释放不溶性的针状结晶,加剧疼痛,加重对关节的损害。
正确的治疗方法是服用抑酸药,如秋水仙碱。虽然秋水仙碱的副作用一直让患者不放心,但科学使用,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冯福海建议,痛风急性发作时,患者可首次服用两片秋水仙碱,然后每两小时服用[/B]1[/B]片,直到疼痛得到控制,但总量不要超过[/B]6[/B]片,如果症状仍然无法缓解,要尽快就医。
急性发作期不要运动
在急性发作期,患者体内的尿酸过高,这个时候最好不要运动,以减少对关节及软组织的损伤,另外运动会加快人体水分的蒸发,促使尿酸在体内堆积。水是尿酸的溶解剂,又可促进尿酸排泄,防止尿酸结晶。
伴有高血压患者不要随意用利尿剂
利尿剂是高血压患者常用的降压药,这类药物会降低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对于痛风患者而言,利尿剂能不用就不用。如果高血压情况严重,必须要用利尿剂时,一定要咨询医生,辅以调节尿酸的药物治疗,不能顾此失彼。
3痛风疾病的危害是什么
1、心血管损害:痛风患者的心脏血管容易发生动脉硬化的情形,导致血液无法充分送达心脏,血液循环机能不良,引起狭心症或心肌梗塞的机率就特别高,尤其是原本就患有高脂血症的痛风患者更是容易发生心脏疾病。
2、出现高血脂:痛风患者还会出现高血脂现象,因为体内蓄积过多的脂肪容易使动脉硬化而引起高血压,且由于痛风患者日常饮食上偏向摄取高脂、高热量食物,因此体内的中性脂肪含量都相当高,胆固醇值通常也都超过正常标准,是高脂血症的好发族群之一。
3、引起糖尿病:痛风患者会出现血糖增高,严重的还会是糖尿病,痛风病患做口服葡萄糖负荷试验,结果发现有30-40%合并轻症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而是肥胖及暴饮暴食引起胰岛素感受性低所致,如能早期就用饮食疗法,并控制体重,胰岛素的感受性很快即可复原。对痛风病患做口服葡萄糖负荷试验,结果发现有30-40%合并轻症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而是肥胖及暴饮暴食引起胰岛素感受性低所致,如能早期就用饮食疗法,并控制体重,胰岛素的感受性很快即可复原。
4痛风食疗偏方
偏方1、独活寄生茶
材料:桑寄生15克,玉米须30克,土茯苓15克,独活10克
做法:所以材料洗净,加水600毫升,煎汁
食用方法:代茶饮用,每天喝1剂。
功效:能够促进排除尿酸,减轻痛风引起的疼痛。
偏方2、健脾利湿冬瓜汤
材料:猪骨250克,陈皮1个,生姜3片,冬瓜1000克,赤小豆、扁豆和薏米各30克
做法:所以材料清洗干净,冬瓜连皮带籽切小块,猪骨斩断,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熬成汤即可。
食用方法:当成佐餐服用。
功效:健脾利湿,缓解痛风
5痛风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1.尿酸性肾石病有10%~25%的痛风患者可发生尿酸性肾石病。部分患者甚至是以尿酸性肾石病作为首发症状而就诊。细小的泥沙样结石容易随尿液排出,患者可无任何症状,较大的结石常引起肾绞痛和血尿。并发尿路感染者,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腰痛。
2.痛风性肾病早期常表现为间歇性的蛋白尿。一般病程进展较为缓慢。随着病情的发展,蛋白尿逐渐转变为持续性,肾脏浓缩功能受损,出现夜尿增多、等张尿等。晚期则可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最终患者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少数患者以痛风性肾病为主要临床表现,而关节炎症状不明显。由于肾脏滤过功能不全时,尿酸的排泄减少,可引起血尿酸水平的升高。故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很难判断其高尿酸血症与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
3.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量的尿酸盐结晶堵塞在肾小管、肾盂及输尿管内,引起尿路梗阻,导致患者突然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如不及时处理可迅速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引起死亡。
4.缺血性心脏病:所谓缺血性心脏病,是指输送氧气及营养给心脏肌肉的冠状动脉硬化或阻塞,以致血液的流通受到阻碍,因而引起胸痛及心肌坏死,主要有狭心症及心肌梗塞,这就好像自来水管一样,由于污垢阻塞的关系,水管口径愈来愈小,终致水流量减少或完全不通。严格来说这种情况所有人均会发生,所不同的是有些人会受到特殊因素的影响而加速进行而已,目前美国心脏病协会就把痛风列为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及动脉硬化的促进因子。因为痛风如未好好治疗,持续的高尿酸血症会使过多的尿酸盐结晶沈淀在冠状动脉内,加上血小板的凝集亢进,均加速了动脉硬化的进展。
5.肾结石:根据统计,痛风病人出现肾结石的机率为正常人的一千倍左右;由于尿中的尿酸量越多、酸碱度越酸,越容易发生结石,因此必须多开水、服用小苏打以防止肾结石之发生。
6.肥胖症:我国由于经济快速成长,粮食充足,因此肥胖的人越来越多;肥胖不但会使尿酸合成亢进,造成高尿酸血症,也会阻碍尿酸的排泄,易引起痛风、合并高血脂症、糖尿病等。其主要原因为经常暴饮暴食,因此肥胖者应减肥。
7.高血脂症:痛风的人较常暴饮暴食,且多有肥胖现象,因此合并高血脂症的很多,这与发生动脉硬化有很密切的关系。
8.糖尿病:对痛风病患做口服葡萄糖负荷试验,结果发现有30-40%合并「轻症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那是肥胖及暴饮暴食引起胰岛素感受性低所致,如能早期就用饮食疗法,并控制体重,胰岛素的感受性很快即可复原。
9.高血压:痛风病人大约一半合并高血压,除了上述因肾机能障碍引起的肾性高血压之外,痛风病人合并肥胖也是原因之一。由于高血压治疗药常使用降压利尿剂,会抑制尿酸排泄,而使尿酸值升高,此点必须注意。
10.股骨头坏死痛风患者可发生骨的缺血坏死,特别是股骨头。主要是由于高脂蛋白血症Ⅱ型和Ⅳ型,有脂肪栓塞引起骨骼的坏死。还有一些病例与慢性酒精中毒和(或)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关。这些病例多在手术时病理证实为痛风的。当痛风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时,应想到痛风可能为其病因。痛风患者临床上有股骨头缺血症状时,应予以警惕。除痛风常规治疗外,有手术指征者尚须进行股骨头置换手术。文献报道,个别病例进行了全髋置换手术。
11.类风湿性关节炎国内外文献时有报道,痛风伴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肌筋膜炎硬化等结缔组织病的报道。但对他们伴发的流行病学关系及其伴发的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有人认为类风湿和痛风是互相制约的关节炎。这种关系可能与免疫有关。30%慢性痛风关节炎和10%急性痛风患者,有IgM类风湿因子低滴度升高。还认为尿酸结晶可以从滑膜中吸收IgG,刺激巨噬细胞,并使其增加。在该过程中含有细胞反应物质的尿酸结晶与血清蛋白apoB相互作用,有抑制炎症过程的作用,从而使病情自限;部分为结晶吸收的IgG退变,可增加类风湿因子的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