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不良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等,胆结石发病率明显上升,达到10%左右,且出现了低龄化趋势。另有统计显示,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胆结石的几率要高出许多。这是因为女性体内的性激素会影响胆汁的化学成分,以及胆囊的收缩功能,进而促进了结石的形成。按照胆结石的成因,生活中有七种人较易患病,一定要小心防范。
目录
1节食减肥惹出胆结石
酷爱甜食,打下基础
自小,我就继承了父亲的“优良”基因,并且由于酷爱甜食,体形一直略嫌肥胖。 小时候还好,大家都觉得我长得圆滚滚的,特可爱,直夸我充�痔逑至松缁嶂饕宓挠旁叫裕潜曜嫉�“祖国花朵”。为此,我也没少得诸如棒棒糖、棉花糖之类的好处。
点评:胆结石的成因非常复杂,研究发现,不良饮食习惯与胆石症的发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例如嗜好甜食。过量血糖会刺激胰岛素分泌,进而加速胆固醇合成,导致胆囊内胆固醇、胆盐和卵磷脂比例失调,胆固醇呈相对饱和状态,久而久之,易沉积形成结石。可以推想,子君从小酷爱甜食的习惯,为后来的胆结石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节食、不吃早餐,雪上加霜
可是,从上学时起,情况就变得不那么乐观了。小伙伴你一句、我一句叫我“小肥妹”,开始使我对自己的外形产生了怀疑。及至中学,当别的同学身手敏捷地打球、踢踺子、赛跑时,我甚至有了自卑的感觉。现在,转眼已经大四了,目睹舍友们一个个成双成对,我再也耐不住了——减肥,一定要减肥!
有舍友泼我冷水,说像我这种天生的肥人,即使喝白开水也会肥,减肥比登天还难。我偏不信这个邪,只要想做,就一定能行,这是我一贯的宗旨。
吃,无疑是“肥”的恶根源。一切从源头抓起,从一开始我就制订了详细的饮食减肥大计。早餐,能免则免,实在耐不住了就喝一瓶酸奶;午餐,千万不能因“饿”而懈怠,一根香蕉或一个苹果外加一瓶酸奶,再也不敢多了;晚餐,铁定半斤蔬菜,这是巩固减肥成果的关键。熬过这一关,再睡上一觉,一天的任务就顺利完成了。我的想法是,只要每天保持这种“力度”,不出一个月,肯定就能见效。 可是,说时容易做时难,何况是对一个从小就视吃为“生平第一大乐事”的人?但一想到,“减肥”或许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相对由此获得的巨大收益,这短暂的考验又算得了什么?我是一个有毅力的人,为此,我也确实在以最大的意志力艰难地坚持着。哪怕每天饿得饥肠辘辘,头昏、无力、直冒冷汗,也在所不惜。
如此半年下来,我终于得以减肥10公斤,脸上的轮廓出现了,身上的赘肉不见了,身边的朋友多了,天天都是好心情。可是,谁会想到,“天使”准备了一份好礼,“魔鬼”也不甘落后呢?
前几天,我们医学影像班第一次安排去B超室实习,我“幸运”地被选中充当“实验大白鼠”,示范腹部B超显像。我怎么也没想到,真的示范出了问题——我可怜的胆囊里竟布满了泥沙样结石。
点评:这里并不是说节食、不吃早餐就一定会得胆结石,但人体在空腹状态时,胆汁分泌减少,胆汁酸亦随之减少,胆固醇因易在胆囊中逐渐沉积,长此以往,便可能形成胆固醇性结石。特别是经过一夜漫长的无进食状态后却不吃早餐,使空腹时间延长,更易诱发结石的形成。
满胆皆结石,为何无症状
但我平时既不“痛”,也不“黄”,可以说一点症状也没有。后来去肝胆外科咨询,医生说泥沙样结石可能引发胆囊炎,更怕泥沙掉进胆管,导致梗阻性黄疸和感染,时间长了还可能癌变。尽管很多都只是可能,为预防起见,医生还是建议我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最后,医生还特意告诉我,长期因减肥而不吃早餐,很容易导致胆汁浓缩,形成结石,我这次中招,不吃早餐很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
人常说,事情都是两面的,可我成功减肥的背后,却付出了“无胆”的代价,实在不值。
点评:胆石症出不出现症状与结石是否引起胆管梗阻及感染等有关。通常,病人并无明显症状,仅在B超检查时发现。部分病人可表现为右上腹不适、隐痛、饭后上腹饱胀等,易被误认为是“胃病”。而当结石嵌顿于胆囊管时,才出现典型的胆绞痛症状,如突发右上腹绞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放射,伴恶心、呕吐。继发感染时,多有寒战、高热、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虽然无症状多发胆囊结石可暂行保守治疗,但为免后期出现胆道并发症,以及可能诱发癌症,目前临床上仍倾向于择期手术。
2七种人容易患胆结石
◆不爱吃早餐者
通常来说,一日三餐后,胆囊都会定时排出胆汁。如果不吃早餐,胆囊在早上就不用排出胆汁。
经常如此,会使胆酸含量减少,胆汁浓缩,加大结石形成的可能。
◆长期口服避孕药者
这类人患胆结石的几率比其他人高出2倍,绝经后用雌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的女性,患胆结石的情况也明显增多,这可能都与性激素的作用有关。
◆饭后久坐不动的人
不爱运动、体力活动减少,胆囊肌的收缩力便会下降,胆汁排空出现延迟,这就容易造成胆汁郁积,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
特别是有些人喜欢饭后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或玩电脑,还要边看边吃各种零食,这是诱发胆结石的重要原因之一。
◆体型肥胖的人
爱吃高脂、高糖食物的直接后果就是发胖,而肥胖是胆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
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的人,胆结石发病率比普通人高出5倍,20岁~30岁的肥胖女性胆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体重的同龄人高出6倍,60岁以上的肥胖女性40%有胆囊疾病和胆结石。
◆饮食偏荤喜甜者
这类人通常会在平时摄入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易形成胆固醇结石。甜食过多又会促进胰岛素分泌,加速胆固醇的沉积。
◆多次妊娠的女性
胆结石病人中女性占70%,且怀孕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
其原因是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汁郁滞,极易形成结石。
◆有疾病家族史者
有这种遗传基因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患胆结石。
胆结石急性发作可引起胆绞痛,中上腹或右上腹剧烈疼痛,坐卧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甚至出现黄疸和高热;但也有症状不典型,不感疼痛的“无痛性胆结石”。作为一种常见病,胆结石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胆囊癌,而胆囊癌早期又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容易延误治疗。
3得了胆结石有哪些症状
1:发热与寒战,发热与胆囊炎的程度有关,坏疽性胆囊炎及化脓性胆囊炎可有寒战高烧。
2:胃肠道症状,胆结石急性发作时,继腹痛之后常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呕吐物大多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无明显缓解,急性发作后常有厌油腻食物,腹胀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3:黄疸,部分胆结石患者会出现一过性黄疸,多在剧烈腹痛之后,且黄疸较轻,胆结石伴胆管炎,肿大胆囊压迫胆总管,引起部分梗阻,或由于感染引起肝细胞一过性损害等,都可造成黄疸,表现为眼睛巩膜颜色变黄。
4:腹痛,腹痛是胆结石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胆结石发作时多伴有典型的胆绞痛,其特点为上腹或右上腹阵发性痉挛性疼痛,伴有渐进性加重,常向右肩背放射,腹痛原因为结石由胆囊腔内移动至胆囊管造成结石嵌阻所引起,由于胆囊管别结石梗阻,使胆囊内压升高,胆囊平滑肌收缩及痉挛,并企图将胆结石排出而发生剧烈的胆绞痛。
4如何诊断胆结石最好
如何诊断胆结石?专家介绍胆结石的诊断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X 光摄影:X光检查只能诊断大约10%~15%的胆结石,而这些胆结石都是钙化程度比较明显的,才可以在X光片上显示出来。
(二)、腹部超音波检查:超音波对胆结石来说是相当理想的一种检查,是目前最常用而且又无痛的方法,也不会使人暴露在放射线下,即使是怀孕中的妇女或是婴幼儿均可以完全放心。它的诊断准确度可达90%-95%;需要注意的是,检查的前一天晚上十点到第二天检查结束之前,不能吃任何东西,需要空腹。
(三)、计算机断层摄影:可以用来评估结石钙化的程度。
(四)、其他方法:核医扫描(用在急性胆囊炎检查比较多)、内视镜逆行性胆道和胰道造影术和穿胆道造影术,也有不错的诊断率,可以清楚地把阻塞的部位显现出来,但较不方便经济,病人也会感觉不适。
5胆结石患者的护理分析
一、怎么做才对胆结石患者好?
1、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生吃瓜果要先洗干净,然后用开水或凉开水冲一冲,以防吃入蛔虫及残留农药。养成不喝生水喝开水的良好习惯。
2、要多吃些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绿色蔬菜、胡萝卜、西红柿、菠菜、白菜等,平时应多吃些香蕉、苹果等水果。
3、要用植物油炒菜:所吃的菜以炖、烩、蒸为主,
4、要合理膳食:常吃些瘦肉、鸡、鱼、核桃、黑木耳、海带、紫菜等。
5、要多吃有汁胆作用的食物:些能促进胆分泌和松弛胆道括约肌、有汁胆作用的食物,如山查、乌梅、玉米须 (泡茶慢慢喝)。
6、要吃旱餐:不可让空腹的时间太长。
7、要注意勿受凉注意及时保暖,居室温度适宜,因为受寒可使全身机体抵抗力降低诱致急性发作,同时不宜饮食过饱,尤其不可暴饮暴食,因为这样容易促使胆汁大量分泌,胆囊强烈收缩,引起发炎、绞痛等。
二、胆结石患者应注意什么?
1、要注意少摄入烟、酒、浓茶与咖啡均属刺激性物品,它可刺激胃酸分泌过多而致胆囊收缩素发出胆绞痛,故平日应少吸烟、少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宜多饮开水,多食米汤、稀粥、藕粉、豆浆、杏仁茶等清淡的饮料和食品,以减低胆汁粘滞度,促进胆汁分泌和顺利排泄。
2、少食醋、杨梅、葡萄、苹果、山楂、话梅及其他过酸食物,因酸性食物可刺激十二指肠分泌胆囊收缩素,引起胆囊收缩而致胆胶痛的发作。
3、少食油腻的食品:高脂饮食是胆结石患者的大敌。因为高脂饮食也可以引起胆囊收缩、胆囊结石更易嵌顿,故肥肉、猪油、花生米也宜少吃。严格控制食用动物的肝、脑、肾及鱼子、蛋黄等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常食米面及瘦肉、鱼、豆类等制品与含维生素A、B、C较多的蔬菜、瓜果等,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