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是很多人都比较关心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让很多患者疼痛不已,因此,做好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你知道怎样才能做好三叉神经痛的预防工作吗?假如你还不了解的话,这个时候就一定要来看看下面介绍的这篇文章。
目录
1三叉神经的饮食生活如何安排
三叉神经痛患者需要摄取各类营养物质,保持身体内部的平衡,糖类应积极摄取。神经组织是燃烧代谢糖的主要场所,因此维持正常的神经功能就需要有足够的糖类物质。对于三叉神经痛患者来说,更需要保持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摄入量,来保护神经组织。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特别是细胞中的磷脂和固醇,在脑外周神经中含有鞘磷脂,磷脂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但患者在食用时可选用植物脂肪代替动物脂肪,因为动物脂肪一般为饱和脂肪酸,可造成胆固醇升高。
三叉神经患者由于病情,身体内部可能会处于不平衡的状态,那么患者朋友们就需要通过以上所说的三叉神经的饮食来为自己身体补充那些身体里面缺乏而又必需的物质。
2关于三叉神经痛的预防知识
一、吃饭漱口,说话,刷牙,洗脸动作宜轻柔,不宜食用刺激性食物,以免诱发板机点而引起三叉神经痛。
二、注意头、面部保暖,避免局部受冻、受潮,不用太冷、太热的水洗面;平时应保持情绪稳定,不宜激动,常听柔和音乐,心情平和,保持充足睡眠。
三、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尽量避免触及“扳机点”;起居规律,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空气新鲜。适当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四、饮食要有规律,宜选择质软、易嚼食物,因咀嚼诱发疼痛的患者,则要进食流食,切不可吃油炸物,刺激性食物,海鲜产品以及热性食物等;饮食要营养丰富,平时应多吃些含维生素丰富及有清火解毒作用的食品;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及豆制类,少食肥肉多食瘦肉,食品以清淡为宜。
3三叉神经痛的穴位按摩方法
按揉风池穴
方法: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放在同侧风池穴上,其余4指附于头部两侧。由轻渐重按揉30秒~1分钟。
作用:疏风清热,开窍镇痛。
位置:风池穴位于颈项后,枕骨下,发际线上,大筋外侧凹陷处。
掐合谷穴
方法:用一手拇指指尖放在合谷穴上,其余4指置于掌心,由轻渐重掐揉30秒~1分钟。
作用:疏风解表,开窍镇痛。
位置:合谷穴位于第二掌骨中点外侧,即手指并拢,虎口根部。
合按内、外关穴
方法:用一手中指和拇指指尖,放在对侧外关穴和内关穴,对合用力按压30秒~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作用:和胃理气,安神镇痛。
位置:内关穴位于手掌侧腕横纹正中,直上2寸,两筋间;外关穴位于手背腕横纹正中直上2寸,尺桡骨之间。
掌揉太阳穴
方法:用双手掌掌心,紧贴在同侧太阳穴上,适当用力按揉30秒~1分钟,以局部发热为佳。
作用: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位置:太阳穴位于目外眦角斜上1寸处。
分推前额
方法:两手4指并拢,紧贴前额正中,拇指分别紧贴于头两侧,沿两眉毛适当用力向外推至鬓发处,反复推10~15次。
作用:活血通络,清脑镇痛。
4三叉神经痛会导致哪些严重的后果
1、病毒感染
:如带状疱疹易累及三叉神经第一支引起疼痛。三叉神经疼的原因之其它:遗传学说、颈神经学说、变态反应学说等等。
2、神经短路:
认为神经髓鞘崩解可能引起相邻两纤维之间发生“短路”,轻微的触觉刺激即可通过“短路”传入中枢,而中枢传出冲动也可再通过“短路”成为传出冲动,达到痛觉神经元的阈值而引起疼痛。
3、脱髓鞘形变:
三叉神经感觉根或半月节或三叉神经周围支受到压迫或损害发生脱髓鞘性变;部分神经髓鞘脱离使原来神经束的抑制作用减弱或消失,增加了三叉神经背核反向的自我激发及重复发放,使受损的神经变得敏感,产生疼痛。
5引起三叉神经痛的原因
(1)通过临床实践,发现三叉神经系统的所属部位或邻近部位的各种病灶均可引起三叉神经痛,最常见的病因有颅内和颅底骨的肿瘤,血管畸形,蛛网膜粘连增厚,多发性硬化等。最近几年由于显微血管减压术的开展,认为三叉神经病的病因是邻近血管压迫了三叉神经根所致。血管对神经的压迫,使神经纤维挤压在一起,逐渐使其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相邻纤维之间的短路现象,轻微的刺激即可形成一系列的冲动通过短路传人中枢,引起剧烈的疼痛。
(2)综合病因学说:上述各种学说均不能满意解释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认为三叉神经痛的起因在脑干内,动作或触动扳机点可引起短的冲动在脑干内迅速叠加,从而引起剧烈疼痛发作。
(3)变态反应学说:1967年Hanes根据三叉神经痛突然发作和可逆性,曾提出三叉神经痛可能是一种与变态反应有关的疾病。
(4)中枢病因学说:三叉神经系统中枢部的脑内核团,三叉神经脊束核丘脑及大脑皮质均可因周围病变刺激及中枢本身的伤害性刺激,而导致三叉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