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肝胆疾病 >胆囊炎

胆囊炎的饮食忌禁

胆囊炎的饮食禁忌有哪些?中医认为,胆囊炎是由于饮食不节、进食油腻炙炖的食品、寒温不调、情志不畅及虫积等因素,导致肝胆气滞、湿热壅阻、通降失常而成。胆囊炎患者一般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以下几种常见食物不能吃。

目录 哪些人容易患上胆囊炎 胆囊炎的饮食忌禁 胆囊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急性胆囊炎检查诊断 胆囊炎的患者吃什么对病情的康复有好处

1哪些人容易患上胆囊炎

  1.肥胖(fat):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饮食的摄入,导致肥胖者血液中和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也明显增高,使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因此胆固醇容易析出、沉淀、形成结石。

  2.女性(femail):据统计,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3—4倍。很多女性不喜欢外出运动,活动量小,常有静坐习惯。这就使得胆囊收缩力下降,胆道开口处的括约肌功能失调,胆囊排空延缓、胆汁淤滞,细菌更加易于繁殖。再者由于女性体内雌激素的作用,中年后的女性较男性更易发胖,血液及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高。

  3.多次生育(fertility):妇女妊娠以后,体内各种代谢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为怀孕、分娩和哺乳做好准备,母体内胆固醇含量明显升高,脂肪合成加快,分解减少。这当然给胎儿带来了好处,但也相应地造成了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即胆固醇增高引起胆石症。

  4.40岁(forty):人过40岁就逐渐走向衰老,机体出现较大的变化,如体力活动减少,休息时间增加。脂肪代谢合成大于分解,人体开始发胖,胆囊功能减弱,胆道蠕动减少,胆汁滞留。这些众多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就容易诱发胆囊炎和胆石症。

  胆囊炎的发病一般在季节转换时最多,但由于夏季天气较热,胆结石、胆囊炎患者发病率大幅增加。因为在夏季气候炎热有可能造成以下情况出现:(1)暴饮暴食。这会导致迷走神经兴奋、胆囊急剧排空等,可引起胆囊收缩加剧,结石阻塞胆囊开口,引起胆囊张力增加、胆囊壁水肿、缺血、坏死。胆囊急剧收缩也可将较小的胆石排入胆总管,导致胆道梗阻或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生。(2)大量进食高脂高热量食物。(3)天气热,情绪容易不稳定。(4)闷热的天气导致人们户外活动减少。(5)爱吃生冷食物。(6)卫生境况不佳,许多食物如不加以适当保存容易变质,生吃食物的情况较多。细菌感染也会诱发胆囊炎发作。

2胆囊炎的饮食忌禁

  1、鸡蛋

  鸡蛋性平,味甘,虽有滋阴润燥,养血补益作用,但胆囊疾病之人应当忌食现代医学认为,鸡蛋(尤其是鸡蛋黄)含胆固醇量极高,而胆结石形成的因素之一包括胆固醇代谢失调,故应忌食含高胆固醇食品。除鸡蛋外,其他禽蛋,包括鸭蛋、鹅蛋、鹌鹑蛋等,皆不宜多食。

  2、油炸食物

  因脂肪在高温下产生丙烯醛,它能反射性地引起胆管痉挛,对胆管疾病不利,故应禁食。

  3、胡椒

  性热,味辛。明·李时珍曾说:“胡椒,大辛热、纯阳之物,辛走气,热助火,此物气味俱厚。”胆囊炎、胆结石多属中医的实证热证,故辛热助火之物皆当忌食,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等,概不宜服。现代医学认为,胡椒之类辛辣燥热刺激性食物,最易引起胆囊强烈收缩而诱发胆绞痛。

  4、羊肉

  为温补性食物。汉代名医张仲景曾说:“有宿热者不可食之。”《医学入门》中也认为“素有痰火之人”不宜服食。胆囊炎胆结石之人多为胆经湿热偏盛,羊肉温补,故不宜食。

  5、鸡肉

  性温,味甘,为肥腻壅滞之物,患有胆囊炎、胆石症的人忌食之,以免刺激胆囊,引起胆绞痛发作。

  6、高脂食物

  胆囊炎患者倘若吃了油腻或高脂肪食物(如花生、牛奶等),会引起复发,从而加重病情。因为一旦胆道系统发生炎症,胆汁的排放就受到阻碍,胆汁的主要成分胆盐的排出量也相应减少,从而削弱了消化脂肪的能力。所以,胆囊炎病人常常会因吃了油腻和高脂肪的食物无法消化,而造成右上腹剧痛,导致胆囊炎病复发,从而使病情加重。

3胆囊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急性胆囊炎

  (一)急性胆囊炎不少患者在进油腻晚餐后半夜发病,因高脂饮食能使胆囊加强收缩,而平卧又易于小胆石滑入并嵌顿胆囊管。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背放射;常伴发热、恶心呕吐,但寒战少见,黄疸轻。腹部检查发现右上腹饱满,胆囊区腹肌紧张、明显压痛、反跳痛。

  慢性胆囊炎

  (二)慢性胆囊炎症状、体征不典型。多数表现为胆源性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上腹部闷胀、嗳气、胃部灼热等,与溃疡病或慢性阑尾炎近似;有时因结石梗阻胆囊管,可呈急性发作,但当结石移动、梗阻解除,即迅速好转。体查,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或叩击痛;若胆囊积水,常能扪及圆形、光滑的囊性肿块。

  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可以帮助我们对于胆囊炎做出准确判断。一旦出现以上这些症状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对于胆囊炎的治疗通常是药物配合手术。胆囊炎也不算可怕,怕就怕胆囊炎伴随有一系列的并发症,处理起来就麻烦了。

4急性胆囊炎检查诊断

  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B超检查即可得到确诊。B超检查能显示胆囊体积增大,胆囊壁增厚,厚度常超过3mm,在85~90的病人中能显示结石影。在诊断有疑问时,可应用同位素99mTc-IDA作胆系扫描和照相,在造影片上常显示胆管,胆囊因胆囊管阻塞而不显示,从而确定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此法正确率可达95以上。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比较困难。诊断的关键在于创伤或腹部手术后出现上述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时,要想到该病的可能性,对少数由产气杆菌引起的急性气肿性胆囊炎中,摄胆囊区平片,可发现胆囊壁和腔内均有气体存在。

  1、有典型的阵发性腹绞痛发作及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征象。

  2、血白细胞总数剧增,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3、B型超声检查,胆囊增大,囊壁增厚,可能可看到结石的影像。

  急性胆囊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生于有结石的胆囊,也可继发于胆管结石和胆道蛔虫等疾病。多由化学性刺激和细菌感染等因素引发此病。

  诊断依据

  1、白细胞总数>10×10的9次方/L核左移。

  2、腹部X线摄片胆囊区可见阳性结石。

  3、B超检查示胆囊增大,壁厚>3.5mm,内有强光团伴声影。

  4、静脉胆道造影胆囊不显影。

  5、CT或MR显示胆囊结石。

5胆囊炎的患者吃什么对病情的康复有好处

  (1)鸡蛋黄瓜藤饮:黄瓜藤100克,新鲜鸡蛋1个。将黄瓜藤洗净后,用水煎至100毫升,再取 汁冲服鸡蛋。每日1次,清热利胆,但对虚寒者不适用。

  (2)马齿苋芦根饮:马齿苋10克,芦根25克,用清水煮沸,或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消炎利 尿效果较好。

  (3)紫苏菊花粥:紫苏25克,菊花15克,粳米50克,先将粳米煮八成熟,再将紫苏、菊花共同放入煮沸即可食用,每日1次。消炎利胆。

  (4)金桔山楂粥:金桔50克,山楂12克,粳米100克,先将粳米煮八成熟后,再放入金桔和山 楂,煮熟软即可食用。每日1次,消炎化食。

  (5)四味饮:丝瓜子、炒萝卜子、荔枝核、橘子皮各10克水煎,取汁。每日1次,温热服。适 用于胆结石右胁持续胀痛、时寒时热、有时腹胀而满。

  (6)玉米须炖蚌肉:玉米须50克,蚌肉200克。将玉米须和蚌肉同放砂锅内,加水适量,文火 煮至烂熟。隔日服1次。

  (7)金钱银花炖瘦肉:金钱草80克(鲜者200克),金银花60克(鲜品150克),猪瘦肉600克,黄 酒20克。将金钱草与金银花用纱布包好,同猪肉块一同加水浸没,武火烧开加黄酒,文火炖 2小时,取出药包。饮汤食肉,每次1小碗,日服2次。过夜煮沸,3日内服完。清热解毒,消 石。适用于胆囊炎与胆管炎,预防胆结石。

  (8)蚯蚓葱白汤:蚯蚓15克,葱白30克。将蚯蚓与葱白同煎汤。每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