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患者有哪些饮食注意事项?甲肝是我国法定的常见急性传染病之一,甲肝病毒主要通过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粪便污染的食物、水和物品传播。因甲肝病毒在肝脏中复制导致肝细胞损害,患者常出现发热、厌油、腹痛、腹泻及黄疸等一系列临床症状。那么甲肝患者饮食上该注意些什么呢?
目录
1甲肝患者的物品如何消毒
1.餐具类
餐具不仅是甲肝病毒的媒介,同时也是痢疾、伤寒、结核病及食物中毒等疾病的传染源。因此,要预防甲肝病毒的传播,对餐具的消毒很重要。
为安全起见,一般可将病人用过的餐具加水煮沸15-20分钟。或将餐具在含有次氯酸钠或十二烷基磺酸钠的洗消液中浸泡10分钟,用水洗干净后即可使用。
2.衣物类
甲肝患者的衣服也是甲肝病毒的一个重要“根据地”,因此对患者的衣物也要及时消毒。阳光下曝晒,经常翻动,历时2小时。对耐腐蚀物品喷0.5%过醋酸溶液后翻晒,效果更好。
对于毛皮等不耐湿及不耐热的物品,还可使用甲醛或环氧乙烷熏蒸法。环氧乙烷的剂量为0.4kg/m³或福尔马林100ml/m³,应在专用消毒器内密闭12-24小时。
3.其他类
如果家中有甲肝患者,应对患者接触过的地方用84消毒液、洗消净、健之素片溶液等喷洒或擦拭。地面、墙壁、天花板要定期清扫,使用过的拖把要放置于阳光下,远离阴暗潮湿角落,以免滋生细菌。
2甲肝患者有哪些饮食注意事项
1、讲究餐具茶具的卫生 有肝炎流行时,勿办酒席。因甲肝病人在症状出现之前大便中就有病毒排出,在甲肝流行时自办酒席,宾客中可能有尚未发作的病人,容易引起参宴者甲肝爆发。
2、自来水和井水都要消毒 加强饮水消毒,不论是自来水,还是井水、河水、塘水都要消毒。如50公斤水加漂粉晶片1片,就可杀灭甲肝病毒;如已有甲肝流行可适当加大漂粉晶用量。
3、不吃不干净的食物 生吃瓜果要洗净。毛蚶、蛤蜊等水产品可能粘附甲肝病毒,不要生吃或半生吃。直接入口的食物如酱菜、凉拌的菜,不要在可能受污染的水中洗涤。
4、及时接种丙种球蛋白 儿童体内抵抗甲肝的抗体水平很低,所以,自与甲肝病人有过接触起两周内,及时接种丙种球蛋白,能保护不发病。
5、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甲肝病人症状明显出现以前,传染性很强,所以愈早发现、早隔离,就愈能减少传染的危险。
3睡前泡脚有益甲肝康复
古人云“睡前泡脚,盛吃补药”,睡前泡脚不仅有益于风湿病、肾病的治愈,同时也有益于甲肝的康复。
1.提高睡眠质量
保证睡眠质量是甲肝患者必须做到的。研究表明,人体的黄金睡眠时期为23点至凌晨3点,这也是肝脏的最佳休息时间。睡前泡脚可使双脚血管扩张,血液从头部流向脚部,可相对减少脑充血,并且及时足量补充大脑所需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缓解疲惫之感,快速入眠。高质量的睡眠可使甲肝患者的肝脏血流量充足,有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如果在泡脚同时能不断用手按摩涌泉穴及按压大脚趾后方偏外侧足背的太冲穴,还有助于降低血压。
2.促进血液循环
中医讲,“百病从寒起,寒由脚下生”。脚底的寒气可随血液流窜全身,对脏器造成损失。睡前泡脚可使甲肝患者血液的流速和流量增加,保证肝脏血流量充足,使其得到充分的濡养。同时还可加强心脏功能,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肝脏负担。
温馨提示:甲肝患者宜采用43℃的水,浸泡双足30分钟,不仅利于肝脏功能恢复,还有利于风湿病、脾胃病、失眠、头痛、感冒等全身性疾病,截瘫、脑外伤、中风、腰椎间盘突出症、肾病、糖尿病等恢复。
4甲肝的病因有哪些呢
【常见病因】
1、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居住拥挤,人口稠密,或托幼机构或家庭中,更容易发生甲型肝炎的感染和高度局限性流行;一旦水源污染容易导致甲肝爆发性流行。
2、甲肝患病者的手及带病毒的苍蝇,也能污染食物,饮水和用具,也是甲肝常见原因。
3、人类感染甲肝病毒后,在肝细胞内复制繁殖,于起病前1~2周,从大便排出。在甲型肝炎潜伏末期和黄疽出现前数日是病毒排泄高峰。处在这个时期的患者,尤其是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者,是甲肝最危险的传染源。
【诱发因素】
1、接触病毒污染物品
这是该病的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餐具、牙具、玩具或被褥等,或者是食用了受病毒感染的食物而导致了疾病的产生,所以一些人群集中的地方如学校、工厂等要注意病毒的预防的工作。
2、输液感染
在卫生条件未达标的医院接受输液而感染甲肝的事例时有发生,不得不引起重视。由于这些医院卫生条件差,缺乏相应的消毒设施,往往是一个患者使用过的输液设备稍加消毒就给下一位患者使用,给病毒的入侵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3、性生活混乱
这也是该病主要的传播的方式,由于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均可携带甲肝病毒,与甲肝患者发生性关系的人就很有可能沾染甲肝病毒。沾染甲肝病毒的人再与其他人发生性关系,就可能再把甲肝病毒传染给他人,害人害己。
5接种甲肝疫苗注意事项
1、接种前查看疫苗并把疫苗摇匀,如安瓿破裂,容量不足,疫苗过期,有摇不散的块状物等现象的疫苗不得使用。
2、接种疫苗时应使用配置的自毁形注射器,防止交叉感染。
3、接种后应注意观察有无局部及全身性反应,在接种时,应准备超敏反应的急救药械。
4、在学校接种时,应注意采取比较分散的接种方式,如在医务室接种,避免发生群体性心因性不良反应,同时严格无菌操作,保证接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