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一般按病理表现不同,可分为大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和支气管肺炎。其中支气管肺炎是最常见的一种,一般多见于2岁以下的孩子,是对婴儿生命威胁最大的病种。专家提醒大家,夏季仍需预防支气管肺炎。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目录
1什么是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的病理形态为一般性和间质性两大类。
1、一般支气管肺炎:主要病变散布在支气管壁附近的肺泡,支气管壁仅粘膜发炎。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内水肿及炎性渗出,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液内含大量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及病菌。病变通过肺泡间通道和细支气管向周围邻近肺组织蔓延,呈小点片状的灶性炎症,而间质病变多不显著。
有时小病灶融合起来成为较在范围的支气管肺炎,但其病理变化不如大叶肺炎那样均匀致密。后期在肺泡内巨噬细胞增多,大量吞噬细菌和细胞碎屑,可致肺泡内纤维素性渗出物溶解吸收、炎症消散、肺泡重新充气。
2、间质性肺炎:主要病变表现为支气管壁、细支气管壁及肺泡壁的发炎、水肿与炎性细胞浸润,呈细支气管炎、细支气管周围炎及肺间质炎的改变。蔓延范围较广,当细支气管壁上细胞坏死,管腔可被粘液、纤维素及破碎细胞堵塞,发生局限性肺气肿或肺不张。病毒性肺炎主要为间质性肺炎。但有时灶性炎症侵犯到肺泡,致肺泡内有透明膜形成。晚期少数病例发生慢性间质纤维化,可见于腺病毒肺炎。
2夏季仍需预防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肺炎,一般是由细菌引起的,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原虫也可引起该疾病。当气温骤降,空气质量不好,致病微生物比较多而小儿抵抗力下降时,容易诱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北方以冬春季多见,在南方则多发于夏秋季节。华南有些地区甚至夏天发病较多。患病后免疫力不持久,容易再受感染。小儿可因居住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混浊易患本病外,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先天性心脏病等也使肺炎发病率增高,且病情更趋严重。
注意与感冒鉴别
专家提醒,感冒和肺炎都是小儿常见病,并且小儿支气管肺炎常继发于感冒,二者都具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家长应学会正确区分。可从以下5个方面加以鉴别:
一看症状。伴有发热的小儿患肺炎,体温多在38℃以上,持续两三天,退热药只能使体温暂时下降。小儿感冒虽也发热,但体温多在38℃以下,持续时间较短,使用退热药就见效。
二看呼吸。感冒引起的咳、喘多呈阵发性,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若咳、喘较重,当孩子处于安静状态时,家长感觉孩子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则提示病情较重。
三看精神。如果孩子在发热、咳嗽的同时精神状态还好,提示患肺炎可能性较小。相反,如果孩子精神状态不佳或者出现口唇青紫、烦躁、哭闹、昏睡等症状,则可能性较大。
四看食欲。小儿患肺炎,食欲会明显下降,或一吃奶就哭闹不安。
五听胸部。由于小儿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也能听到水泡音,家长可在孩子安静或睡着时,听听他的胸部。肺炎患儿在吸气时会听到“咕噜儿咕噜儿”的声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
3中医秘方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
方法1:芥子末、面粉各等份。
制用法:将芥子末和面粉混匀,加温水调成糊状,涂于纱布上0.2--0.5厘米厚,敷于胸背部至皮肤潮红为止,每日1--2次。
疗效:5—7日痊愈。
方法2:大黄、黄芩、黄柏、栀子、连翘、杏仁、桃仁各等份。
制用法:研成细末,温水调成糊状敷于胸背部,12小时取下,每日1次。
疗效:3--5日即愈。
方法3:松节油适量。
制用法:将松节油与水按1:8比例搅拌均匀,用纱布浸湿,敷于胸背部,上面放一温水袋,至皮肤潮红为止,日1次。
疗效:治疗多例,效果明显。
4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实用食疗
芦根金银花饮
鲜芦根、金银花各30克,加水500毫升,煮20分钟,去渣取汁,加冰糖拌匀,候凉分2次饮服,每日1剂。适用于肺炎初起发热。
麻黄杏仁豆腐汤
嫩豆腐1块,麻黄3克,杏仁10克,冬瓜子20克,散放在豆腐上,隔水蒸半小时,候凉取汁饮服,每日1剂。适用于肺炎咳嗽气急。
公英甘草粳米粥
蒲公英30克,生甘草5克,加水适量,煮20分钟,去渣取汁,加粳米50克,煮稀粥,候温服食。适用于肺炎初起发热。
5支气管肺炎严重吗
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肺炎,为小儿最常见的肺炎。发展中国家小儿肺炎的发支气管肺炎病毒病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病死率和玹死亡率更高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似,小儿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均居首位。
支气管肺炎大多由细菌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嗜血流感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及大肠杆菌等。支气管肺炎的发病常与上述细菌中致病力较弱的菌群有关,它们通常是口腔或上呼吸道内的常驻菌。其中致病力较弱的4、6、10型肺炎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
当患传染病或营养不良、恶病质、昏迷、麻醉和手术后等状况下,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呼吸系统防御功能受损,这些细菌就可能侵入通常无菌的细支气管及末梢肺组织生长繁殖,引起支气管肺炎。因此,支气管肺炎常是某些疾病的并发症,如麻疹后肺炎、手术后肺炎、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等。
温馨提示:
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季节交换时避免受凉。避免过度疲劳,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尽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