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

预防心律失常的饮食要点

预防心律失常的饮食要点要注意什么?心脏内的激动起源或者激动传导不正常,引起整个或部分心脏的活动变得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或各部分的激动顺序发生紊乱,引起心脏跳动的速率或节律发生改变叫心律失常。预防心律失常的饮食要点是什么?下面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目录 心律失常的症状 预防心律失常的饮食要点 心律不齐病人需要做哪些常见的检查 心律失常有危险吗 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

1心律失常的症状

  大多数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在发作时出现心慌、头晕、心前区压迫感或疼痛,也可能感到恶心、呕吐、尿频,严重者甚至昏倒。

  1.体检:在发作时多呈苍白、神态紧张,听诊心率快而律规则或比较规则。室上性心率一般为160-220次/分,室性在140-180次/分。室上性者,第一心音增强、且强度固定不变,脉搏细小,心脏原有杂音可能减轻或消失。交界性者,由于房室几乎同时收缩,颈静脉可能出现有规律的“大炮波”,用剌激迷走神经方法,可能使发作突然停止。室性者,第一心音可能增强,也可能时强时弱,这与心房、心室收缩时间(即p-r的问距)有关。若颈静脉有间歇性的“大炮波”(提示房室分离),是阵发性室速的重要体征之一,应用兴奋迷走神经方法,心率不能减慢。

  2.心电图表现:(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①3个或3个以上连续而迅速的qrs波群出现,节律匀齐,qrs波时间、形态多正常。②每个qrs波之前或之后均有p波或均无p波。③频率多在160-220次/分。

  (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①连续出现3个或3个以上畸形的qrs波,qrs≥0.12秒。②心室率在100次/分以上,节律可稍有不匀齐。③qrs波与p波无固定关系,p率慢于心室率。④发作中可出现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

2预防心律失常的饮食要点

  心律失常患者的饮食护理要点

  针对病人原发病的不同给予不同的饮食。

  ①对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病人,饮食无特殊要求,给予普通饮食即可。

  ②对冠心病合并的心律失常,应给予低盐、低脂饮食。

  ③由于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心律失常,应针对其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饮食。低血钾时,给予含钾高的食物:柑橘类、香蕉等;高钾时,应限制含钾的食物。

  ④心律失常合并心衰时,应限制钠盐和水分的摄入,防止水、钠潴留加重心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⑤避免食用刺激性饮料,如咖啡、浓茶、可乐,限制饮酒。

  ⑥保证食物中钾、镁、钙的摄入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有利于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

3心律不齐病人需要做哪些常见的检查

  1、心电生理检查

  这是一种有创检查,就是将几根多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插入,放置在心腔内不同部位记录电活动。这项检查可以确诊患者心律不齐及其类型,了解心律不齐的起源部位和发生机制;识别和治疗某些心动过速;判断预后。

  2、动态心电图

  即长时间心电图记录(Holter)。在24小时内用一种小型便携式记录器连续记录患者的心电图情况,患者睡觉、吃饭、活动都带着,它能了解心律不齐发作和日常活动的关系、昼夜特点等。

  3、运动试验

  运动时有心悸的心律不齐患者可以用这种检查方法,即同步观察患者运动时的心电图情况。

  4、食管心电图

  在食道内插入特殊的电极,可以记录到清晰的心房电位,有助于某些特殊类型心律不齐的诊断。

  5、心脏超声检查

  心脏超声检查可以对于心律不齐患者起到早期诊断、治疗决策、评价疗效、提示预后的作用,并且这种检查具有很多的优点。心脏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性诊断方法,检查过程安全,不需要注射造影剂、核素或其他染色物质,超声仪器没有放射性物质辐射,操作方法简便,适合心律不齐患者反复多次检查,检查仪器可以移动,适合在床旁进行检查。通过多平面、多方位超声成像可以对每个心腔进行检查,完整评价整个心脏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可以通过评价心室壁的收缩期增厚率和心室腔大小的改变情况,来评价心肌收缩力及心脏功能。

4心律失常有危险吗

  心律失常有危险吗?

  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多见的病症之一,病情较轻者仅有心悸症状,而病情严重者不仅可见头晕、胸闷等症状,恶性心律失常可以对血流动力学产生明显的负性影响,会诱发晕厥、循环崩溃、心跳骤停、心源性猝死等,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其危害性不可小觑。因此,确诊具体类型的心律失常之后,应在医师指导下规律服药,定期复查心电图,保持愉快心情,从而良好控制心律。

5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

  1、注意休息,轻者可做适当活动,严重者需绝对卧床静养,室 内光线一般不宜过强。

  2、保持环境清静,禁止喧哗,嘈杂,尤其对严重心律失常的病 人更应注意。嘈杂声音的刺激可以加重病情。

  3 、避免喜怒忧思等精神刺激,要善于做患者的思想工作,使之 配合治疗,以利于康复。

  4、 护理人员不能慌张,忙乱,应保持沉着,给患者以安慰。

  5、护理人员操作宜轻稳,避免触动病人的卧床而引起病人情绪波动,加重病情。

  6、患者的衣服不要太紧,尤其呼吸困难时,应将钮扣松开。

  7、喘息不能平卧者,应用被褥垫高背部或采用半卧位。

  8、有水肿者,饮食宜低盐或无盐,控制摄入水量,记录出入量, 测腹围,隔日测体重。

  9、经常注意观察病人,密切注意病人的症状,血压,心率。

  10、如果服用洋地黄制剂,服药前应测脉搏,若脉搏在 160 次以 上或 60 次以下每分钟,均需报告医生。

  11、如果有心功能不全者, 输液速度不宜快以免加重心功能不全。

  12、如发现病人呼吸困难,唇色紫绀,出汗,肢冷等情况,应先 予吸氧,同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