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心房处发生的心律失常。人的生命是靠心脏跳动来维持的,心脏把全身用过的血液收回来,通过呼吸在肺里把二氧化碳排出去,把氧气带进血液,然后再送至全身,这是心脏主要功能。房颤是心房处发生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要怎么办?
目录
1心律失常的常见检查方式是什么
1.摸脉
初步判断心律失常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摸脉。脉搏过快、过慢或不齐往往提示有心律失常。
2.心电生理检查
这是一种有创检查,就是将几根多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插入,放置在心腔内不同部位记录电活动。这项检查可以确诊患者心律失常及其类型,了解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和发生机制;识别和治疗某些心动过速;判断预后。
3.动态心电图
即长时间心电图记录(Holter)。在24小时内用一种小型便携式记录器连续记录患者的心电图情况,患者睡觉、吃饭、活动都带着,它能了解心律失常发作和日常活动的关系、昼夜特点等。
4.运动试验
运动时有心悸的患者可以用这种检查方法,即同步观察患者运动时的心电图情况。
5.食管心电图
在食道内插入特殊的电极,可以记录到清晰的心房电位,有助于某些特殊类型心律失常的诊断。
6.其他检查
现在有一些特殊的检查方法,如窦房结电图、希氏束电图、动态心电图、高频心电图、信号平均心电图、遥控心电图、电话传送心电图和心向量图等,这些方法使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手段更加完善丰富。
2房颤是心房处发生的心律失常
房颤是心房处发生的心律失常。人的生命是靠心脏跳动来维持的,心脏把全身用过的血液收回来,通过呼吸在肺里把二氧化碳排出去,把氧气带进血液,然后再送至全身,这是心脏主要功能。
心脏的结构像一座两层楼的四间房子,下面的“房间”我们叫心室,上面两个“房间”叫心房(右边是右房,左边是左房)。右心房上有一块特殊组织叫窦房结,正常情况下,这里是控制整个心脏跳动的司令部,它像萤火虫那样规律、整齐地发放生物电来控制心跳。
正常的心跳在60-100次/分,频率规整,心房、心室各部收缩协调一致,称之窦性心律。当某种原因导致心房颤动发生后,右心房上窦房结的控制功能就丧失了,而左心房的某一个部分发放另一种生物电,它又快又乱,使心房收缩的频率高达300-600次/分,形成心房颤动—“房颤”。
房颤先造成心房功能丧失,并引起心室发生快而不规则的跳动、心室供血功能的显著下降,进而造成人体脑部及其他器官得不到足够得血液供应。
引起房颤的原因有许多种:如高龄、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心功能衰竭、过多摄入咖啡因或酒精,甲状腺、肺部等慢性疾病。
3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有哪些呢
1.第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又称膜抑制剂。有膜稳定作用,能阻滞钠通道。抑制0相去极化速率,并延缓复极过程。又根据其作用特点分为三组。Ⅰa组对0相去极化与复极过程抑制均强。Ⅰb组对0相去极化及复极的抑制作用均弱;Ⅰc组明显抑制0相去极化,对复极的抑制作用较弱。
2.第二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即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其间接作用为β-受体阻断作用,而直接作用系细胞膜效应。具有与第一类药物相似的作用机理。这类药物有:心得安,氨酰心安,美多心安,心得平,心得舒,心得静。
3.第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系指延长动作电位间期药物,可能系通过肾上腺素能效应而起作用。具有延长动作电位间期和有效不应期的作用。其药物有:溴苄铵、乙胺碘呋酮。
4.第四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系钙通道阻滞剂。主要通过阻断钙离子内流而对慢反应心肌电活动超抑制作用。其药物有:异搏定、硫氮艹卓酮、心可定等。
5.第五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即洋地黄类药物,其抗心律失常作用主要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而起作用的。其代表药物有西地兰、毒毛旋花子甙K+、地高辛等。
除以上五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外,还有司巴丁、卡泊酸、门冬氨酸钾镁、阿马灵、安地唑啉、常咯啉、醋丁酰心安、心得宁等。
4心律失常如何治疗
心律失常如何治疗?除了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还需要注意自身的预防。
1、预防诱发因素 一旦确诊后病人往往高度紧张、焦虑、忧郁,严重关注,频频求医,迫切要求用药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诱因的防治,常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2、稳定的情绪 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精神因素中尤其紧张的情绪易诱发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避免过喜、过悲。过怒,不计较小事,遇事自己能宽慰自己.
3、自我监测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时,病人自己最能发现问题。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律失常。
4、合理用药心律失常治疗中强调用药个体化,而有些病人往往愿意接收病友的建议而自行改药、改量。这样做是危险的。病人必须按要求服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有些抗心律失常药有时能导致心律失常,所以,应尽量少用药,做到合理配伍。
5、定期检查身体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甲功等,因为抗心律失常药可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用药后应定期复诊及观察用药效果和调整用药剂量。
6、生活要规律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因为失眠可诱发心律失常。运动要适量,量力而行,不勉强运动或运动过量,不做剧烈及竞赛性活动,可做气功、打太极拳。洗澡水不要太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养成按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饮食要定时定量。节制性生活,不饮浓茶不吸烟。避免着凉,预防感冒。不从事紧张工作,不从事驾驶员工作。
5老年心律失常患者有哪些饮食宜忌
老年患者的心律失常多由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多种原因引起。因此,在饮食中英尽量避免促使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情发展及加重的食品,并且应限制热量供给,降低超重患者的体重,减轻心肌耗氧量及心脏负荷。
老年患者应限制每日摄入饮食的热量,特别是体重超重的患者,应适当减少热量供给。饮食中应适当限制蛋白质供给,特别是伴有高血压及心脏衰竭的患者,蛋白质应控制在每日60~80克以内。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是老年患者必须要限制进食的,其中包括动物油脂、动物内脏、蛋黄、螃蟹、鱼子等,虽然植物油胆固醇含量少,但脂肪含量高、热量高,也应限制食用。
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钙、磷、硒的食物可以适量多食,这些营养元素可以维持心肌的营养,并促进脂类代谢。心律失常患者应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同时还可防止大便干燥。
可能刺激心脏和血管的食物及不利于消化或影响胃肠功能的食物,都可能影响心脏的功能应避免食用,同时应限制盐的摄入,并不要大量喝水,特别对于心脏功能不全和水肿的患者,应限盐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