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肝胆疾病 >胆结石

如何防治胆石症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主要症状为腹痛(胀痛或绞痛、剧痛)、恶心呕吐、畏寒、发热及黄疸。结石的种类和成分不完全相同,临床表现取决与结石是否引起但到感染、胆道梗阻及梗阻的部位和程度。胆石症是世界范围的常见病,我国也不例外。为什么会得胆石症?如何防治胆石症?一起来看下。

目录 为什么会得胆石症 胆石症有哪些表现 如何防治胆石症 胆石症不做手术可以吗 胆石症可引起哪些疾病

1为什么会得胆石症

  1.胆囊结石成因

  (1)代谢因素:正常胆囊胆汁中胆盐,卵磷脂,胆固醇按比例共存于一稳定的胶态离子团中,一般胆固醇与胆盐之比为1∶20~1∶30之间,如某些代谢原因造成胆盐,卵磷脂减少,或胆固醇量增加,当其比例低于1∶13以下时,胆固醇便沉淀析出,经聚合就形成较大结石,如妊娠后期,老年人,血内胆固醇含量明显增高,故多次妊娠者与老年人易患此病;又如肝功能受损者,胆酸分泌减少也易形成结石,先天性溶血病人,因长期大量红细胞破坏,可产生胆色素性结石。

  (2)胆系感染:大量文献记载,从胆石核心中已培养出伤寒杆菌,链球菌,魏氏芽孢杆菌,放线菌等,足见细菌感染在结石形成上有着重要作用,细菌感染除引起胆囊炎外,其菌落,脱落上皮细胞等可成为结石的核心,胆囊内炎性渗出物的蛋白成分,可成为结石的支架。

  (3)其他:如胆汁的淤滞,胆汁pH过低,维生素A缺乏等,也都是结石形成的原因之一。

  2.胆管结石成因

  (1)继发于胆囊结石系某些原因胆囊结石下移至胆总管,称为继发性胆管结石,多发生在结石性胆囊炎病程长,胆囊管扩张,结石较小的病例中,其发生率为14%。

  (2)原发性胆管结石可能与胆道感染,胆管狭窄,胆道寄生虫感染(尤其蛔虫感染)有关,当胆道感染时,大肠埃希杆菌产生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很高,可将胆汁中的结合胆红素水解成游离胆红素,后者再与胆汁中钙离子结合成为不溶于水的胆红素钙,沉淀后即成为胆色素钙结石,胆道蛔虫病所引起的继发胆道感染,更易发生此种结石,这是由于蛔虫残体,角皮,虫卵及其随之带入的细菌,炎性产物可成为结石的核心,胆管狭窄势必影响胆流通畅,造成胆汁滞留,胆色素及胆固醇更易沉淀形成结石,当合并慢性炎症时,则结石形成过程更为迅速,总之,胆道的感染,梗阻在结石的形成中,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2胆石症有哪些表现

  1.胆囊结石的临床表现

  (1)胆绞痛或上腹痛:胆绞痛是一种内脏性疼痛,多数是因胆囊管被结石暂时性梗阻所致,如果胆囊有急性炎症并存时,则胆囊壁可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或增厚等病理表现,在典型病例,患者常有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常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重者表现为绞痛,疼痛可因进食而加重;部分病例疼痛可于夜间发作,绞痛发作多发生于缺乏体力活动或缺乏运动者(如长期卧床者),胆绞痛的典型发作多表现为在15min或1h内逐渐加重,然后又逐渐减弱;约有1/3的患者疼痛可突然发作,少数患者其疼痛可突然终止,如疼痛持续5~6h以上者,常提示有急性胆囊炎并存,约半数以上的患者疼痛常放射到右肩胛区,后背中央或右肩头,胆绞痛发作时患者常坐卧不安,疼痛发作的间歇期可为数天,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在发作的时间上无法预测是胆绞痛的一个特点。

  (2)恶心与呕吐:多数患者在胆绞痛发作的同时伴有恶心与呕吐,重者伴出冷汗,呕吐后胆绞痛常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呕吐的持续时间一般不会很长。

  (3)消化不良:消化不良表现为对脂肪和其他食物的不能耐受,常表现为过度嗳气或腹部膨胀,餐后饱胀及早饱,烧心等症状,消化不良症状的发生可能与胆石的存在或并存有胆囊炎等有关。

  (4)畏寒,发热:当并发急性胆囊炎时,患者可有畏寒,发热;当胆囊积水继发细菌感染形成胆囊积脓或坏疽,穿孔时,则寒战,发热更为显著。

  (5)黄疸:单纯胆囊结石并不引起黄疸,只有当伴有胆总管结石或炎症(胆管炎),或胆囊结石排入胆总管引起梗阻时可出现黄疸,部分患者伴有皮肤瘙痒。

  (6)右上腹压痛:部分单纯胆囊结石患者在体检时,右上腹可有压痛,如并发急性胆囊炎时,则右上腹明显压痛,肌紧张,有时可扪及肿大的胆囊,Murphy征阳性。

  (7)胆心综合征:因胆囊结石等胆道疾病,反射性引起心脏功能失调或心律的改变,而导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称为胆心综合征,而患者的冠状动脉或心脏并无器质性病变,胆石症引起冠心病样症状的机制是由于胆石症,胆道梗阻,胆管内压增高时,可通过脊髓神经反射(胆囊与心脏的脊神经支配,在胸4~5脊神经处交叉),即经内脏-内脏神经反射途径,引起冠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重者可导致心肌缺氧而发生心绞痛,心律失常或心电图改变等。

  2.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

  肝外胆管结石是指发生在肝总管及胆总管内的结石,最多见的是胆总管结石,约有15%的胆囊结石患者可并存有胆总管结石,且随年龄的增加,二者并存的比例增高,反之,约95%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并存有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者,其结石多位于胆总管的下端及十二指肠壶腹部,当胆石引起胆总管梗阻即可产生典型症状与体征,其临床表现主要与胆道阻塞,胆管内压力增高,胆汁排泄受阻以及胆汁并发细菌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典型症状有胆绞痛,寒战,高热及黄疸,称之为胆总管结石的三联征,即charcot征。

  (1)上腹疼痛或绞痛:约90%以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有上腹部或右上腹部疼痛或绞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发生绞痛的原因是结石嵌顿于胆总管下端壶腹部后,胆总管梗阻并刺激Oddi括约肌和胆管平滑肌所致,绞痛可在进食油腻食物后诱发,或体位改变,身体受到颠簸后诱发,重者可伴有冷汗,面色苍白,恶心与呕吐等症状。

  (2)寒战与高热:约75%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在发作胆绞痛后,因并发胆道细菌感染而引起寒战与高热,体温可达40℃,寒战,高热的原因是感染向肝内逆行扩散,致病菌及其毒素经肝血窦,肝静脉至体循环而导致全身性感染的结果,少数胆总管结石者,如为急性胆管梗阻,同时伴严重胆管内感染而引起急性化脓性炎症时,则称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或称为重症急性胆管炎,可出现低血压,中毒性休克及败血症等全身中毒的临床表现。

  (3)黄疸:约70%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在上腹绞痛,寒战,高热后的12~24h即可出现黄疸,发生黄疸的机制是因结石嵌顿于乏特壶腹部不能松动,胆总管梗阻不能缓解所致,常伴有皮肤瘙痒,尿呈浓茶色,粪便色泽变淡或呈现陶土色,多数患者黄疸可呈波动性,在1周左右可有所缓解,系因胆管扩张以后,结石有所松动之故或系结石经松弛的括约肌而排入十二指肠的缘故,有学者认为黄疸呈间歇性出现或表现为时深时浅是胆总管结石的特征。

  (4)上腹部压痛:体检时在剑突下和右上腹有深压痛,炎症重者常伴腹肌紧张,肝区可有叩击痛,如胆囊管通畅者,有时也可扪及肿大的胆囊。

  3.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

  原发于左右肝管分叉处以上部位的结石,称为肝内胆管结石,结石可广泛分布于肝内胆管系统,也可散在于肝内胆管的某一分支内,也可发生在某一肝叶或肝段的胆管内,大量资料表明,结石发生于左侧肝内胆管者多见,主要临床表现有:

  (1)上腹部疼痛:肝内胆管结石的症状常不典型,散在于肝内胆管的较小结石通常不引起症状,或仅表现为右上腹和胸背部的持续性胀痛或钝痛,一般不发生绞痛。

  (2)黄疸:一般的肝内胆管结石不出现黄疸,只有当双侧或左,右叶的胆管均被结石阻塞时才出现黄疸,此时多数可伴有胆绞痛或较剧烈的疼痛,如并发胆道感染时,也可出现寒战与高热,重者亦可发展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3)上腹部压痛:体检时常可触及肿大的肝脏并有压痛,少数可有肝区叩击痛,多数资料表明,肝内胆管结石常与胆总管结石并存,所以当患者有胆石症的典型症状(绞痛,寒战与高热,黄疸)时,常是胆总管结石的症状。

3如何防治胆石症

  饮食调控是防止胆石症发生的最理想预防方法,预防胆结石应注意饮食调节,膳食平衡。

  1.按时合理早餐;

  2.规律三餐,使胆囊定时收缩、排空,减少胆汁在胆囊中的停留时间;

  3.多进食高纤维饮食,如含丰富纤维的糙米、胚芽米、蔬菜、海藻等;

  4.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黄绿色蔬菜;

  5.减少高热量、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6.增加锻炼,避免肥胖;

  7.减少妊娠次数,

  8.有上腹饱胀不适,背部胀痛,且厌油腻饮食,因警惕胆石症,应及早去正规医院明确诊断,检查首选B超;反复发作结石建议手术切除胆囊,防癌变。

4胆石症不做手术可以吗

  主要适应证为:初次发作的青年患者;经非手术治疗症状迅速缓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发病已逾3天,无紧急手术指征,且在非手术治疗下症状有消退者。常用的非手术疗法:主要包括卧床休息、禁饮食或低脂饮食、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抗感染、解痉止痛和支持对症处理。有休克应加强抗休克的治疗,如吸氧、维持血容量、及时使用升压药物等。经上述治疗,多能缓解,待度过急性期后4~6周,再行确定性胆道手术,则可使患者免受再次手术的痛苦。

  (1)控制饮食:

  脂肪类食物可促进缩胆囊素(cholecystokinin)的释放而引起胆囊的收缩,促进胆汁的排泌,因此,为了能够使胆囊及胆道得到适当的休息,在急性发作期,应禁食脂肪类食物,而采用高糖流汁饮食。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脑、肝、肾、鱼卵、蛋黄等,不论在胆石症的发作期或静止期,均少食为宜。无胆总管梗阻或在胆石静止期,植物油脂有利胆作用,可不必限制。

  (2)缓解疼痛:

  轻度疼痛可经控制饮食、休息、肛门排气等治疗而缓解症状,严重病例除禁食外,应插鼻胃管行胃肠减压,以吸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气体,减少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对胆汁分泌的刺激,有利于胆汁的引流及排出,亦可以消除或减少因缩胆囊素引起的胆囊收缩作用,从而减少胆绞痛的发作频率和减轻疼痛的程度。此外,还可以应用解痉止痛药与镇静药。

  ①硝酸甘油:每次0.3~0.6mg,3~4h于舌下含服1次。亦可应用作用时间长的硝酸酯类控释剂。

  ②阿托品:每次0.5mg皮下或肌内注射,每3~4小时肌内注射1次;或山莨菪碱(654-2)20mg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点滴,1~2次/d。

  ③镇痛药:哌替啶(度冷丁)或布桂嗪(强痛定)50~100mg肌内注射,效果较好。

  上述镇痛药与解痉药合用,可以加强止痛效果。但吗啡能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故属禁忌。有人认为胆绞痛与局部前列腺素释放有关,可予以吲哚美辛(消炎痛)治疗。

5胆石症可引起哪些疾病

  胆石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不同严重程度的急性胆囊炎,包括坏疽性、气肿性胆囊炎,胆囊周围脓肿和穿孔等。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也是胆囊结石常见的并发症。除此之外,胆囊结石的并发症还有胰腺炎、肝脓肿、胆管炎、上行性肝炎、门静脉炎、Mirizzi综合征和胆囊癌等。除了慢性胆囊炎(几乎每个胆囊结石患者都合并有慢性胆囊炎)之外,大约20%的胆囊结石患者会发生并发症,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Mirizzi综合征和合流结石:

  Mirizzi综合征是胆石症的一个少见的并发症。它是胆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压迫肝总管并引起肝总管狭窄的一组症状。嵌顿于三管合流部的胆石,称之为合流结石。诊断Mirizzi综合征的3个要点为:胆囊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结石压迫和结石本身刺激引起嵌顿部位的炎症、纤维化导致肝总管的部分机械性梗阻;反复发作胆管炎或因阻塞引起胆管炎性肝硬化。其临床症状主要是右上腹痛、黄疸、发热等胆管炎的表现。Mirizzi综合征和合流结石在胆囊造影上都不显影(无论口服或静脉),B超和CT诊断胆囊颈结石的阳性率偏低,故常依赖PTC和ERCP等直接胆道造影确诊。Dietrich等认为只有存在胆囊管与肝总管平行的解剖异常时才可能发生Mirizzi综合征。但是多数学者认为并非如此。Mirizzi综合征的手术治疗往往很困难,术后常留有胆管狭窄和瘘管形成等后遗症。

  胆总管结石的常见并发症为不同程度的胆管炎和胆管的细菌感染。其次,为胆石性胰腺炎、肝脓肿、败血症、胆肠瘘及胆石性肠梗阻等。因胆石压迫招致胆总管黏膜溃疡,进而引起胆总管狭窄者罕见。在我国,时而可见因胆石压迫引起胆管黏膜溃疡、坏死及出血,而西方国家,胆总管结石患者罕见胆道出血。此外,胆总管结石引起长期反复发作胆管炎及黄疸者可进一步发展成胆汁性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