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心肌缺血可导致缺氧、有氧代谢减弱、影响心脏收缩功能、损害心脏舒张功能。治疗心肌缺血采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各种措施,以防止粥样斑块病变加重及不稳定加重争取粥样斑块消退和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心肌缺血并发危害有哪些?
目录
1心肌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
1、戒烟酒
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增多,导致血液黏稠,增加心肌缺血的发病率。过多的乙醇可使心脏耗氧量增多,加重心脏负担。
2、合理饮食
少食多餐,少吃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蛋黄、奶油、肥肉、动物内脏)和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心情舒畅,心境平和
当人过分激动时,可使血压上升,心肌收缩增强,加重心肌缺血、缺氧。
4、忌缺氧
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如长期供氧不足、冠心病患者易出现胸闷等症状,会加重动脉硬化程度。
5、定时喝水
冠心病患者特别是老年人,血黏度都有所增高,水可以稀释血液,并促进血液流动,所以要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
6、忌严寒和炎热
受寒可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心率加快;炎热的夏季,交感神经易兴奋,也可使心率加快,加重心脏负担。
7、适当的运动
心肌缺血患者既要坚持锻炼,又要严格掌握一个“度”字,超负荷的运动量极易导致心脑血管急剧缺血、缺氧,可能造成急性心肌梗死。
2心肌缺血的危害
1、缺氧--氧是心肌细胞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通过血液输送给细胞,心肌血供不足立刻会引起缺氧。
2、有氧代谢减弱--心肌缺血造成的缺氧可直接导致心肌细胞有氧代谢减弱,产能减小,使心脏活动时必需的能量供应不足,引起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
3、影响心脏收缩功能--先天心肌缺血、缺氧、缺能量会影响心脏的收缩功能,据研究统计,若有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二十五的心肌停止收缩,通常会出现左室功能衰竭,若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心肌不能收缩,就会有重度心泵功能衰竭,易出现心源性休克。
4、损害心脏舒张功能--先天心肌缺血损害舒张功能主要表现为心肌收缩不良和舒张不良同时存在,心室充盈压升高,不仅可引起肺充血,还可引起复杂的物质代谢紊乱和心肌活动失常。
3得了心肌缺血该怎么去治疗呢
心肌缺血应该有很多人都听说过,那对治疗心肌缺血的方法又了解多少呢?希望下面专家们的介绍,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治疗心肌缺血的方法有哪些。
治疗心肌缺血采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各种措施,以防止粥样斑块病变加重及不稳定加重争取粥样斑块消退和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
静息时心电图或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示已有明显心肌缺血改变者,治疗心肌缺血宜适当减轻工作,或选用硝酸酯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调脂药等治疗心肌缺血。
4治疗心肌缺血的食疗好方法
党参田七炖鸡
功效:气血双补、补虚养身(心肌缺血食谱、冠心病食谱)
工艺:原炖
党参田七炖鸡的制作材料:
主料:鸡肉100克
辅料:党参15克,三七10克
调料:大葱5克,姜3克,盐2克,黄酒5克
党参田七炖鸡的做法:
1. 先将田七研成细粉,备用。
2. 将党参切片,用纱布袋装后扎口,与鸡肉同入锅,加水适量,加葱、姜、精盐、料酒,用文火炖至肉烂,加入田七粉,拌匀即成。
用法:佐餐,当菜食用,每日1次或隔日1次,连续半个月以上。
5心肌缺血的康复运动
心肌缺血的病人存在的潜在问题如下:
1、心肌缺血是个慢性的病理性改变,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由于循环功能障碍引起。
2、短期心肌缺血可能诱发胸闷、气短等呼吸系统症状,并可伴随头晕、恶心、缺氧 等神经系统体征。
3、长期慢性心肌缺血病人,可能造成心肌部分组织细胞坏死,引起心室传导阻滞。
4、剧烈的体育运动或激烈活动会加重心肌缺血,严重时引发室上速、室速、房颤或心肌梗塞。
5、凡心肌缺血病人,注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尽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
6、低盐低脂低蛋白饮食,防止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加剧。
第一,刚开始要做运动量较小,负荷较小的运动,防止未充分热身造成的运动损伤
第二,做好保暖,刚开运动时不要把厚衣服脱掉,等热身充分后再脱,避免着凉:必要时要有保暖手套等其他护具。
第三,一般选择风力较小的环境进行运动,减少寒风对皮肤、呼吸道等身体方面的刺激。
温馨提示:
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晚餐也不宜吃得过饱,否则易诱发急性心肌梗塞。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脉狭窄或闭塞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由此引起的心脏病即大家常说的“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罪魁祸首”。心肌缺血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呈现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