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

老年性心肌缺血一般可以分成三个类型

心肌缺血类型分几种?心肌缺血是指心脏血液灌注量减少,导致心肌细胞有氧代谢不正常,使心脏供氧量不足,心脏无法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一般多发于4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临床上心肌缺血可以分为下面五种类型。

目录 选择心肌缺血医院应考虑哪些因素 老年性心肌缺血一般可以分成三个类型 心肌缺血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分析 心肌缺血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心肌缺血引发的心肌梗死六大症状表现

1选择心肌缺血医院应考虑哪些因素

  一、医院是否正规

  放心是选择医院最关键的因素,通常看医院是否正规可通过医院的规模、环境,或是该院的荣誉、院景等等。正常情况下,正规的医院都会将自己所获得的荣誉、优势等等突出表现,这也正是心肌缺血患者选择的关键。

  二、治疗技术是否权威

  特色疗法是心肌缺血疾病医院不可缺少的一点。心肌缺血病治疗非一时之功,有经过长时间治疗仍不能完全控制,甚至病情加重的心肌缺血疾病患者,根据寻常方法进行治疗,已是无效,应该要寻找一种能从根本上治好疾病的疗法。

  三、医师团队是否专业

  当患病后,病人将要把自己委托给医院进行诊断、治疗,而诊治疾病的任务是由医生、护士和其他技术人员共同完成的,其中医生在疾病诊疗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常常看到病人给医生送“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锦旗或牌匾,可见病人对医生的期望和要求。因此,要选择优秀医生,也就是在医德上和业务技术上都优秀的医生所在的医院去就诊。

  四、服务是否亲民

  目前,由于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很多医院的服务态度都有很大改善,把病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看待正在形成风气。但各医院间发展不平衡,相互之见还是有一定差别的。服务态度不好、对病人不认真、不慎重,容易发生误诊、误治,贻误病情,也可能发生差错,造成不良后果。此外,病人更需要的是亲切、体贴,对病人冷眼相看,会使其情绪低落,对于疾病的好转和恢复不利,所以要选择服务态度好的医院。

2老年性心肌缺血一般可以分成三个类型

  1、心绞痛型

  其临床表现为心口出现压榨般的疼痛感觉,可延伸到左上肢,持续3-5分钟,休息下或口含硝酸甘油即自行缓解。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缺血、缺氧引发的综合症。

  2、心肌梗死型

  往往出现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基础上,冠状动脉供血长时间急剧减少,致使心肌严重长时间缺血,造成心肌急性坏死。

  3、无症状型

  无临床症状但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常见于隐性冠心病。近年来研究发现,有将近25%-50%急性猝死死者中,生前并未发生过心绞痛,但是尸检发现90%的人都出现了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患者也可能突然转为心肌梗死,严重者引起猝死。因此,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4、缺血性心肌病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氧气供需不平衡,造成心肌细胞的大量减少、坏死、心肌纤维化、心肌瘢痕形成,引起缺血性心肌病。表现为心脏扩大、僵硬化,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5、猝死型

  冠状动脉发生痉挛或栓塞,造成心肌缺血,发生局部电生理紊乱,引起暂时的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猝死。

  综上所诉,心肌缺血由于各种发病原因分为5种类型,但是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心肌缺血与冠心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大多数心肌缺血患者都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史。因此,预防心肌缺血从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开始。

3心肌缺血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分析

  心肌缺血为什么会反复发生呢?

  心肌缺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次还有炎症(风湿性、梅毒性、川崎病和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等)、痉挛、栓塞、结缔组织疾病、创伤和先天性畸形等多种。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重要危险因素为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肥胖、同型半胱氨酸增高、体力活动少、高龄和男性等。

  原因一:不规律的饮食

  年轻人过量的食用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导致过多酸性食物的摄入,而这些酸性食物会让年轻人的身体逐渐变成酸性的环境,而体内的酸性环境是引起心肌缺血的根本原因。

  原因二:工作的压力

  由于工作和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年轻人身上背负的压力已经越来越重,从而造成年轻人身体的过度疲劳。而身体的疲劳同样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于是便导致了心肌缺血的发生。

  原因三:缺乏身体锻炼

  年轻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坚持长期的体育锻炼,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我们的血液循环,促进体内脂类物质的消耗,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心肌缺血的发生。

  心肌缺血为什么会反复发生希望患者都要了解清楚,心肌缺血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选对专业的心肌缺血医院,患者也要注意一下自身心肌缺血的饮食,避免饮食的错误选择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

4心肌缺血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一、 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检查

  为尽早发现心肌缺血,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进行相关体检,了解有无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血脂、血压、血糖、颈部血管超声、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

  二、受负荷试验检查

  若属于心肌缺血的高危人群,就要请医生询问,是否具备典型的冠心病症状,决定是否需要接受负荷试验,如活动平板心电图、腺苷负荷心脏超声心动图以及冠脉多排CT。

  三、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通过无创检查的评价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采用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来确诊,以明确冠脉病变的程度及范围。

查看详情>>

5心肌缺血引发的心肌梗死六大症状表现

  1、疼痛。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疼痛性质与心绞痛相同,时间长症状逐渐加重,可达数小时或更长,使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患者常躁动不安、出汗、恐惧,并伴有濒死感,少数患者无明显疼痛,发病时直接休克或急性心衰。

  心肌缺血引发的心肌梗死六大症状表现

  2、发热。有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全身症状。发热多伴随疼痛之后出现,体温多在38℃左右,持续时间长。

  3、胃肠道反应。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等胃肠道反应,肠胀气亦不少见,重症者有呃逆。

  4、心律失常。发病在24小时以内多见,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室颤是心梗早期,特别是入院前的主要死亡原因。房室和束支传导阻滞亦较多。

  5、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左心室受累的血流动力改变,心脏收缩力减弱,排血量降低从而引起心力衰竭,是由于初始的心肌损害和应力作用包括收缩期或舒张期心室负荷过重和心肌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引起心房和心室肥大。

  6、休克。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下降使全身各组织和重要器官灌注不足从而导致一系列代谢紊乱、细胞受损及脏器功能障碍,其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肢端发组、脉搏细速、尿量减少及神志迟钝、血压下降等。

疾病百科 | 心肌缺血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温馨提示:
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晚餐也不宜吃得过饱,否则易诱发急性心肌梗塞。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脉狭窄或闭塞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由此引起的心脏病即大家常说的“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罪魁祸首”。心肌缺血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呈现年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40岁以上中年人 常见症状:心电图异常、心绞痛、心肌梗死[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