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并不是非常常见。心肌缺血在灌注损伤是其中一种。它具体表现形式有什么。我们不妨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仔细阅读以下,找找答案,对自己健康有着良好的帮助。
目录
1心肌缺血运动方式有哪些
其实最省力且实惠的运动,莫过于做家务,既为我们分担了家务,还锻炼身体。都说做家务累,其实是有道理的,没事,抹抹桌子,扫扫地,整理整理家,洗洗碗,做做饭,洗洗衣服,不过我们的爷爷们,总觉得这些是女人该干的活,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让他们做这些,总觉得是丢面子的事。其实,想通了,做家务有什么不好,跟家人一块做家务,还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呢。
此外,还可以慢跑,没事了,拉上孙子孙女,老伴,围着小区或者公园小道,既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心脏供血力,还能放松身心,百利无一害,但是一定要慢跑,不能快跑,不然心脏承受不了,反而都身体有害。累了就散散步,同样也是一种很好的有氧运动,对于心肌缺血的人来说,这些运动在合适不过了。
早上公园里经常看到好多打太极的老年人,这也是一项很好的运动,怡心怡神,还益身。做广播操也可以,这两项都是集体运动,大家在一起还可以交流心得,谈心,陶冶情操,舒展胫骨的同时,还愉悦了心情。短距离的游泳也可以,一定要避免剧烈运动,适量做有氧健康的运动。
另外少吃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少吃肉,多吃鱼和豆制品,多吃蔬菜、水果。不吸烟,节制饮酒,生活要有规律,睡眠充足。
2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表现
一、心肌水肿
缺血40分钟可无水肿,同时细胞内钠增加约50%,钾相应减少,若再灌注10分钟则上述改变更明显。可伴冠脉阻力不断上升,冠脉流量下降,心肌顺应性下降。
二、心肌出血
无论是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都已证实在冠脉闭塞期,心肌可无出血或出血不明显,而恢复血供后则常有明显的肉眼或镜下出血,这是导致心内膜下缺血的重要凶素之一。
三、超微结构改变
经较长时间缺血后,再灌注可导致心肌水肿,细胞膜破裂线粒体肿胀,嵴断裂伴空池变,肌节过度收缩致肌节带形成。若电镜下见线粒体内有高度的沉积则提示心肌损伤为不可逆性。
四、心肌酶细胞内积
Shen和Jenings阻断犬的冠脉左回旋支60分钟,缺血心肌的钙含量无明显变化,而缺血40分钟继之以正常血液再灌注20分钟,Ca扑含量较正常对照值增加10倍,镁减少约20%。
五、心肌酶的漏出
Vatuer等发现狗局部心肌缺血经再灌注后,静脉血肌酸磷酸酶(CPK)浓度急剧上升,1 - 3 小时达高峰,而未经冉泾者则无此现象。
六、心肌摄氧障碍
缺血的心肌在恢复正常血流后不能利用氧,使在血流和氧供应充足时亦然,表现为冠状动静脉的血氧含量相差无几。
3心肌缺血不能吃什么
心肌缺血患者的饮食原则包括:
1.控制热量,保持理想体重。
2.控制脂肪摄入的质与量
许多研究证明,长期食用大量脂肪是引起动物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而且还证明脂肪的质对血脂的影响更大,饱和脂肪酸能升高血胆固醇,多不饱和脂肪酸则能降低血胆固醇,一般认为膳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之比以1∶1∶1为宜。膳食胆固醇含量对体内脂质代谢会产生一定影响,应适当加以控制。
3.控制食糖摄入
碳水化合物是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在我国人民膳食结构中就是主食量过多),可造成热量入超,在体内同样可转化生成脂肪,引起肥胖,并使血脂升高。经研究证明,在碳水化合物中升高血脂的作用,果糖高于蔗糖,蔗糖高于淀粉。美国、加拿大等国,人们的食糖量可占一日热能的15~20%,其冠心病发病率远高于其它国家和地区。因此,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总量,尤其是控制食糖摄入量,一般以不超过总热量的10%为宜。
4.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膳食纤维能吸附胆固醇,阻止胆固醇被人体吸收,并能促进胆酸从粪便中排出,减少胆固醇的体内生成,故能降低血胆固醇。故在防治心肌缺血的膳食中,应有充足的膳食纤维。
5.提供丰富的维生素
维生素C能促进胆固醇生成胆酸,从而有降低血胆固醇作用;还能改善冠状循环,保护血管壁。尼克酸能扩张末梢血管,防止血栓形成;还能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水平。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保护心肌并改善心肌缺氧,预防血栓发生。
6.保证必需的无机盐及微量元素供给
碘能抑制胆固醇被肠道吸收,降低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着,故能减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常食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可降低冠心病发病率。膳食中钙、镁、钾、钠、铜、铬等也同心肌缺血发病有关。
7.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
晚餐也不宜吃得过饱,否则易诱发急性心肌梗塞。
8.禁饮烈性酒
酒精能使心率加快,能加重心肌缺氧,故应禁酒。
4日常中对于心肌缺血的护理措施
1、动静结合,劳逸适度,这是属于心肌缺血的护理措施之一。一天中,躺着或稍微抬起双腿坐着休息几次,每次15至20分钟。放松地平躺在地板或硬木床上非常有益。对于上班需要长时间坐着的心肌缺血患者来说,一天应该从桌旁站起来数次,每次3至5分钟。
2、心肌缺血的护理和预防要遵守每天的作息制度。心肌缺血患者一天的睡眠不应少于7—8小时。应该在晚上8点15分至8点30分就准备入睡。一个半至两个小时的午睡,可以维护心肌缺血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免于过度紧张。不要用任何活动形式来代替人所绝对需要的卧床休息。但是,心肌缺血患者的休息一定要与工作量成比例。这些都是在心肌缺血的护理中需注意的。
3、心理紧张时,心肌缺血患者不要在房内踱来踱去,最好是躺一会儿或干脆把双腿微抬,坐上15至20分钟。
5心肌缺血按摩哪些穴位
心肌缺血按摩哪些穴位
患者伸平前臂,掌心向上,放于舒适位置,手下垫平。
取穴:取大陵穴(腕部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内关穴(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间使穴(腕横纹上3寸,在桡侧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
按摩手法:先用拇指侧掐压穴位,待患者感觉麻胀时抬起如鸡啄食样掐压5分钟,然后自大陵穴经内关穴至间使穴按摩2分钟,一般可在2~3分钟内生效。
大陵穴、内关穴、间使穴均为手厥阴心包经穴位。掐压与按摩以上三穴可以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其机理可能是通过调整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改善能量代谢而实现的。
大陵穴和内关穴均具宁心安神作用,对改善心悸心痛效果明显;间使穴有宽胸解郁、宁心降逆作用,主治心悸心痛、烦躁等症。本法可在短时间内生效,无任何副作用,且易于掌握。患者可以自行操作,亦可以由家属学会后施术,不失为即时缓解心肌缺血的好方法。
温馨提示:
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晚餐也不宜吃得过饱,否则易诱发急性心肌梗塞。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脉狭窄或闭塞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由此引起的心脏病即大家常说的“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罪魁祸首”。心肌缺血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呈现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