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极轻的心肌缺血的症状是不明显的。仅仅是在仪器检查中才会发现。目前,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心肌缺血的症状。心肌缺血的症状都有哪些呢? 心肌缺血会经常发作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心肌缺血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心肌缺血多发生在40岁以后,平均患病率约为6.4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心肌缺血在我国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医提醒,心肌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诊查。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时伴有大汗。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同时户外锻炼戴口罩改善心肌缺血。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咽喉痛及烧灼感、紧缩感,牙痛等。
4、饱餐、寒冷、饮酒后出现胸痛、胸闷者。
5、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者。
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7、突发的心动过缓、血压降低或晕厥者。
另外,年轻人如果突患心肌缺血一定要格外注意,如果不及时治疗,很有可能有猝死的可能,因此,平时心肌缺血患者无论年轻人群还是老人,都要注意饮食调理和养生,多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2心肌缺血会经常发作吗
心肌缺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次还有炎症,风湿性、梅毒性、川崎病和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等、痉挛、栓塞、结缔组织疾病、创伤和先天性畸形等多种。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重要危险因素为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肥胖、同型半胱氨酸增高、体力活动少、高龄和男性等。
不规律的饮食年轻人过量的食用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导致过多酸性食物的摄入,而这些酸性食物会让年轻人的身体逐渐变成酸性的环境,而体内的酸性环境是引起心肌缺血的根本原因。
工作的压力由于工作和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年轻人身上背负的压力已经越来越重,从而造成年轻人身体的过度疲劳。而身体的疲劳同样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于是便导致了心肌缺血的发生。缺乏身体锻炼年轻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坚持长期的体育锻炼,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我们的血液循环,促进体内脂类物质的消耗,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心肌缺血的发生。
3心肌缺血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一、 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检查
为尽早发现心肌缺血,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进行相关体检,了解有无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血脂、血压、血糖、颈部血管超声、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
二、受负荷试验检查
若属于心肌缺血的高危人群,就要请医生询问,是否具备典型的冠心病症状,决定是否需要接受负荷试验,如活动平板心电图、腺苷负荷心脏超声心动图以及冠脉多排CT。
三、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通过无创检查的评价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采用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来确诊,以明确冠脉病变的程度及范围。
出现心肌缺血的早期症状时,最好积极接受治疗。治疗方法一般有通过日常的身体锻炼,日常的健康饮食,切记摒除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不抽烟,少喝酒,防止疾病的恶化。同时注意鉴别是不是出现了更加严重的心肌缺血的症状,此时可以准备一些药物。
4心肌缺血适合什么运动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什么疾病都应该要好好治疗自己的疾病,当然在治疗的时候也要积极配合治疗的,不管是在饮食还是运动上都要好好注意的,患者在平时的时候可以做些运动的,适当进行运动对患者的身体病情都是有帮助的,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加强体质的,治疗的效果也会比较好。
对于心肌缺血的患者在平时的时候要做一些简单的运动,不可以做剧烈的运动,如果做的运动超过了患者的身体承受能力就对患者身体很不好了,在平时的时候可以进行慢跑,在每天早上的时候跑跑步,还可以打些太极拳,或者是做做广播体操,适当的时候还可以散散步都是可以的,如果身体允许还可以打打羽毛球。
患者在平时的时候还要注意自己的饮食等方面,要少吃一些脂肪多的食物,对患者不好,还要少吃点肉,要控制住自己的饭量,每天按时吃饭,多吃些营养价值比较高的食物,当然生活一定要有规律,不要让自己的情绪波动特别大,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情,有信心去治疗的,还要注意休息。
现在我们知道了心肌缺血的患者在平时能做哪些运动了,一定要在自己身体的承受范围内,多注意自己的身体,还要好好治疗自己的疾病的,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治疗,希望患者都能早点治好自己的疾病,恢复健康。
查看详情>>5心肌缺血需要补血吗
心肌缺血并非是因为身体缺血而导致的,而是指自身的一些局部通道内部出现堵塞之后而导致各种血液无法流通后而导致心肌部位各种缺血问题的出现,所以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是说需要补血,而是需要针对性对于一些局部位置出现堵塞的部位进行妥善的治疗和处理之后,使血液的各种运行能够更好地进行,从而是可以达到最终的根治性目的。
心肌缺血的患者并不宜贸然补血,毕竟在进行补血这个过程中是会容易导致各种血液的血脂成分有更大的加重情况,所以会在某一些情况下对血液进行流通时造成更大的影响性,在补血过度后而导致血液的各种异常问题之后,是会因此而导致心肌缺血的问题更为严重。因此,在形成心肌缺血之后并不是说就需要进行补血,而是需要进行治疗才行。
通过上述可知,心肌缺血的患者并不需要补血,因为心肌缺血的病变性原因并非是贫血等问题而引起的,而是因为自身的血液在流通过程中存在各种明显性障碍影响之后而导致的病变性问题。所以在出现心肌缺血之后,是需要通过对于局部导致血液运行不通的问题进行处理后而达到治疗效果,并非是说直接选择补血的处理方式。
查看详情>>
温馨提示:
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晚餐也不宜吃得过饱,否则易诱发急性心肌梗塞。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脉狭窄或闭塞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由此引起的心脏病即大家常说的“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罪魁祸首”。心肌缺血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呈现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