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是心脏的血液灌注量减少,引发心脏的供氧量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足,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肌缺血还会损害舒张功能,收缩不良和舒张不良结合起来,引起复杂的物质代谢紊乱和心肌电活动失常。那么,哪些因素与引发心肌缺血有关呢?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目录
1谈谈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表现
非心前区的疼痛可出现在背部、颈部、左前臂、腕部、手指、牙床、咽喉,甚至下肢。这类疼痛虽部位各异,但诱因多是劳累、激动等,且呈阵发性,服用硝酸甘油能缓解。
疲劳感疲乏也是心肌缺血的症状形式。心肌缺血的症状表现为无任何原因可解释的疲倦,精力不足,在活动后甚至连伸直身子的力气都没有。
胸腹部不适出现类似胃部不适的胸腹部不适,与一般胃病不同的是,此种胃部不适是一种憋闷、胀满的感觉,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如生气或过度悲伤等。持续时间在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内,伴有钝痛、灼热及恶心呕吐感。
25大因素与引发心肌缺血有关
1、由于机体调节不能满足心脏工作需要,这就造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心肌缺血。心肌缺血严重危害人的健康,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肌缺血呈年轻化的趋势,一些年轻人也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
2、过度劳累。过重的体力劳动和高度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阵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几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时伴有大汗。心肌缺血患者平常的工作比较容易疲劳,疲劳并不局限于身体的某个部位,而是全身性的,但当跑步、饮酒、激动、过度吸烟、严重失眠等情况出现时,易突然心慌、胸闷,严重时心脏停搏,引起猝死。
3、过度运动。出现与运动有关的缺氧性心肌细胞有氧代谢减弱。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
4、生活习惯。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痛、气急等不适。严重患者还可出现晕厥。
5、睡觉方式。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而气憋,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者。
3常见的心肌缺血的并发症有哪些
1、心律失常和心血管意外。心律失常的发生与一过性心肌缺血的发作有密切的关系,且是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影响因素。Meissner等报道,美国每年45万人猝死,其中20%~50%死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在此之前或同时,心肌缺血的并发症常伴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2、缺血性心肌病。缓慢而持久的心肌缺血,可以造成心肌广泛弥漫性的纤维化,形成充血性缺血性心肌病。这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并发症。
3、无症状性心肌梗塞。SMI患者易发生无症状性心肌梗塞,在心肌梗塞的患者中约有20%~25%为无症状的。起病常以心肌缺血的并发症的形式出现,心肌缺血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等,死亡率明显高于有痛性心肌梗塞患者。这也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并发症。
4得了心肌缺血的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 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检查。
为尽早发现心肌缺血,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进行相关体检,了解有无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血脂、血压、血糖、颈部血管超声、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
二、受负荷试验检查。
若属于心肌缺血的高危人群,就要请医生询问,是否具备典型的冠心病症状,决定是否需要接受负荷试验,如活动平板心电图、腺苷负荷心脏超声心动图以及冠脉多排CT。
三、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通过无创检查的评价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采用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来确诊,以明确冠脉病变的程度及范围。
5心肌缺血预防的办法有哪些呢
1.一级预防 针对未患冠心病的人群,对冠心病易患因素进行干预,防止冠心病的发生。这项工作是一项相当艰巨的工作,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开始就应着手冠心病预防工作的开展。
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男性、有过早患冠心病的家族史(父母、兄弟在55岁前患确定的心肌梗死或突然死亡)、吸烟(现吸纸烟≥10支/D)、高血压、糖尿病、HDL-C浓度经重复测定仍0.9MMOL/L(35MG/DL)、有明确的脑血管或外周血管阻塞的既往史、重度肥胖(超重≥30%)。在众多的冠心病易患因素中,有的为不可改变的因素:如年龄、性别、心脑血管病家族史;其他均为可改变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抽烟、饮食习惯、肥胖等。
因此,为防止发生冠心病,应积极控制“可改变的因素”。控制体重、适量运动、戒烟、低脂低盐饮食是重要的保健措施,有效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是更为迫切的任务。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冠心病的发病率可显着降低。
2.二级预防 针对已患冠心病的人群,防止病情发展和猝死。对于未发生心肌梗死者,应积极防止心肌梗死的发生。
对于心肌梗死病人的二级预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卫生宣教工作;对冠心病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冠状动脉病变继续进展;药物或手术防治心肌缺血、左室功能不全或严重心律失常;对有再梗或猝死高危险性者应尽量减少易患因素。
温馨提示:
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晚餐也不宜吃得过饱,否则易诱发急性心肌梗塞。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脉狭窄或闭塞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由此引起的心脏病即大家常说的“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罪魁祸首”。心肌缺血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呈现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