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老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变得越来越高,这样也严重的伤害了大多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所以要了解老年心律失常治疗方法,好好的进行治疗,尽最大努力减少患者的病痛。那么怎么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我们一起看看吧。
目录
1老年人心律失常的预防
1、不要忽视定期体检,很多心律失常患者没有心慌、胸闷等典型症状,是在体检时才发现心律失常的。而暂时没有症状的心律失常对身体一样有害,会伤害心脏或引发脑卒中,在严重疲劳状态下可能突然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2、发现心律失常后,要按医嘱进行治疗,且不可随意选药,或者病情稍有好转就自行停药,应向医生咨询后再做决定。
3、积极治疗原发病,这是预防心律失常非常重要的一环。
4、避免突然受到冷或热的刺激,小心感冒,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过低。
5、不要暴饮暴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喝咖啡、浓茶等饮品。
6、不可过量饮酒,同时要戒烟并远离二手烟。这些因素都可能使交感神经兴奋,而导致心脏传导异常。
7、保持良好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长期劳累是诱发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8、运动要适量。对心律失常患者而言,绝不是运动量越大对身体越好,不可勉强运动或活动过量。中老年人宜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较柔和的运动。
9、与人相处宽容豁达,避免情绪波动,不生闷气,也不能暴怒或过分紧张。
2怎么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
一、少数老年人由甲亢引起的心房颤动,往往会被误诊为冠心病所致,如果不及时控制甲亢,就难以控制心房颤动。这类心律失常的治疗还应注意选用合适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二、老年心律失常治疗方法关键在于对引起心律失常的病因作出正确的诊断,也就是说心律失常究竟是心脏病引起的,或是并非心脏本身疾病引起的。要是由心脏病引起的,要积极的治疗心脏病变;如果由心脏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通过对症治疗如纠正电解质紊乱、停用某些药物、调整心情、控制不良生活习惯等,心律失常随之消失。
三、目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很多,如果能合理地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应当注意的是,选择老年心律失常治疗方法一定要在专家的观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己随意用药。因为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差,容易引起副反应,所以使用药物治疗心律失常时务必谨慎,尽量做到安全、有效,剂量不宜太大,服药过程要密切观察。
3心律失常病人如何加强日常护理
一般护理
1、注重休息,轻者可做适当活动,严重者需绝对卧床静养,室内光线一般不宜过强。
2、保持环境清静,禁止喧哗、嘈杂,尤其对严重心律失常的病人更应注重。嘈杂声音的刺激可以加重病情。
3、避免喜怒忧思等精神刺激,要善于做患者的思想工作,使之配合治疗,以利于康复。
临床护理
1、护理人员不能慌张、忙乱,应保持沉着,给患者以安慰。
2、护理人员操作宜轻稳,避免触动病人的卧床而引起病人情绪波动,加重病情。
3、患者的衣服不要太紧,尤其呼吸困难时,应将钮扣松开。
4、喘息不能平卧者,应用被褥垫高背部或采用半卧位。
5、有水肿者,饮食宜低盐或无盐,控制摄入水量,记录出入量,测腹围,隔日测体重。
6、经常注重观察病人,密切注重病人的症状、血压、心率。
10、假如服用洋地黄制剂,服药前应测脉搏,若脉搏在160次以上或60次以下(每分钟),均需报告医生。
11、假如有心功能不全者,输液速度不宜快,以免加重心功能不全。
12、如发现病人呼吸困难,唇色紫绀,出汗,肢冷等情况,应先予吸氧,同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4心律失常病人需要做哪些常见的检查
1、心电生理检查
这是一种有创检查,就是将几根多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插入,放置在心腔内不同部位记录电活动。这项检查可以确诊患者心律不齐及其类型,了解心律不齐的起源部位和发生机制;识别和治疗某些心动过速;判断预后。
2、动态心电图
即长时间心电图记录(Holter)。在24小时内用一种小型便携式记录器连续记录患者的心电图情况,患者睡觉、吃饭、活动都带着,它能了解心律不齐发作和日常活动的关系、昼夜特点等。
3、运动试验
运动时有心悸的心律不齐患者可以用这种检查方法,即同步观察患者运动时的心电图情况。
4、食管心电图
在食道内插入特殊的电极,可以记录到清晰的心房电位,有助于某些特殊类型心律不齐的诊断。
5、心脏超声检查
心脏超声检查可以对于心律不齐患者起到早期诊断、治疗决策、评价疗效、提示预后的作用,并且这种检查具有很多的优点。心脏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性诊断方法,检查过程安全,不需要注射造影剂、核素或其他染色物质,超声仪器没有放射性物质辐射,操作方法简便,适合心律不齐患者反复多次检查,检查仪器可以移动,适合在床旁进行检查。通过多平面、多方位超声成像可以对每个心腔进行检查,完整评价整个心脏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可以通过评价心室壁的收缩期增厚率和心室腔大小的改变情况,来评价心肌收缩力及心脏功能。
5心律失常诊断鉴别
诊断:
1、详尽询问病史。
2、认真观察颈静脉和心脏搏动状况。
3、仔细听诊以发现心律特征。
4、及时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长Ⅱ,长V1导联不少于30s)。
5、必要的其他检查(DCG,食管调搏等)。
6、综合分析后,得出正确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通过心电图检查一般可以确诊,临床上最主要的是对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进行鉴别,颈动脉窦按摩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有助于鉴别诊断心律失常的性质,为避免发生低血压,心脏停搏等意外,应使患者在平卧位有心电图监测下进行,老年人慎用,有脑血管病变者禁用,每次按摩一侧颈动脉窦,一次按摩持续时间不超过5秒,可使心房扑动的室率成倍下降,还可使室上性心动过速立即转为窦性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