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约有9000万甲减患者,在这些患者中尤其以30岁~40岁的中年女性较多。因此,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女性应该重视自己的甲状腺健康状况,了解一些可诱发甲减的因素,可以更好地进行甲减防治。
目录
1甲减的早期症状
第一个比较突出的症状就是脸色一般比较的苍白无力。而且面部浮肿,目光呆滞,眼睑松肿,表情淡漠,少言寡语,言则声嘶,吐词含混。其次,怕冷,皮肤干燥少汗,粗厚、泛黄、发凉,毛发稀疏、干枯,指甲脆、有裂纹,疲劳、嗜睡、记忆力差、智力减退、反应迟钝,轻度贫血,体重增加。第三,心率缓慢,心音低弱,心脏呈普遍性扩大,常伴有心包积液。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也需要格外的注意,第一就是会导致一些消化系统的不通。患者食欲减退,便秘腹胀,甚至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半数左右的患者有完全性胃酸缺乏。其次,肌肉收缩与松弛均缓慢延迟,常感肌肉疼痛、僵硬。骨质代谢缓慢,骨形成与吸收均减少。关节疼痛,活动不灵,有强直感,受冷后加重。最后,男性阳痿,女性月经过多,久病不治者亦可闭经。
通过以上的介绍,使我们认识到,加减是一种和甲亢相反地疾病,但是也会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巨大的损害,多了解一些甲减的早期症状,也能够在生活中及早的做好预防工作。
2十字花科植物可促进甲减发生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约有9000万甲减患者,在这些患者中尤其以30岁~40岁的中年女性较多。因此,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女性应该重视自己的甲状腺健康状况,了解一些可诱发甲减的因素,可以更好地进行甲减防治。
俗话说,病从口入。有研究发现,一些日常的食物中含有致甲状腺肿物质,从而有诱发甲减的危险性,如十字花科植物。
萝卜、白菜、油菜、卷心菜、芸香菜、木薯、水薯、大豆、核桃等十字花科植物中,因为含有某些阻抑甲状腺合成的物质,从而可以导致代偿性甲状腺肿。其中,大豆及豆制品能够阻抑肠道对经由胆汁排泄的甲状腺素的重吸收,因此容易让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从肠道排出;木薯中含有氰酸糖苷,使用后易生成硫氰酸盐,能够抑制甲状腺摄取碘并阻抑肾小管对碘的重吸收,使尿碘增加,从而导致身体缺碘而造成甲减。
虽然临床上并没有出现因食用上述食物而引起甲减的患者,但是对于患有甲状腺疾病、有家族遗传以及垂体疾病的中年女性这一高危人群来讲,还是应当避免食用上述食物。
3甲减能要孩子吗
甲减是和甲亢相反的疾病,但对我们带来的伤害都很大。很多适龄的女性都想知道,患有甲减能要孩子吗?或者是会不会对生育造成影响呢等。
甲减的全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单纯性甲状腺肿不同,它并非缺碘引起,甲减疾病的病因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甲减有一定的风险性,孕妇患甲减生下来的孩子也可能患上先天性甲减,而且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甲减怀孕容易引起流产或死胎率较高,女性患者甲低时多为月经过多,过频,如不治疗,也可导致不孕。甲减时低体重儿、早产儿发生率增高,新生儿、围产儿死亡率增高甲亢是有一定遗传倾向的内分泌疾病。甲减患者生孩子是有一定风险的,甲减患者的后代的甲亢的机率比正常人群要大。甲减的病程较长,长期服用甲状腺类药物对胎儿会有不利的影响,如先天性甲亢。专家建议:治疗恢复后再考虑生育问题。从医学及优生优育角度分析,得甲减期间生育对母体和胎儿都相当不利。
为了您和孩子的健康还是等着甲减完全康复后再要小孩,患病后要尽早治疗不要延误治疗时间,毕竟甲减初期的治疗还是相比中后期容易治愈的。
4甲减饮食
甲减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食疗也是必不可少的,生活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甲减患者要注意以下日常适宜食物及忌食食物。
一、适宜食物:
1、因缺碘导致的甲减,需选用适量海带、紫菜,可用碘盐、碘酱油。
2、甲减患者日常可食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蛋类、乳类、各类肉类、鱼类等;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如各类豆成品、黄豆等,以及各类蔬菜及新鲜水果。
3、甲减患者日常也可将乌黄草泡水喝,每日取4~6克乌黄草;开水泡饮服。
二、禁忌食物:
1、忌各类生甲状腺肿物质,如卷心菜、白菜、油菜、木薯、核桃等;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奶油、乳酪等。
2、少量食用高脂肪类食品,如食用油、花生米、核桃仁、杏仁、麻酱、火腿、五花肉等。
5甲减需要检查什么项目
1.最有用的检测项目是血清tsh
甲状腺性甲减,tsh可升高;而垂体性或下丘脑性甲减,则偏低乃至测不出,可伴有其他垂体前叶激素分泌低下。不管何种类型甲减,血清总t4和ft4均多低下。血清t3测定轻症患者可在正常范围,在重症患者可以降低,临床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亚临床型甲减中部分患者血清 t3,t4可均正常。
此系甲状腺分泌t3、t4减少后,引起tsh分泌增多进行代偿反馈的结果。部分患者血清t3正常而t4降低,这可能是甲状腺在tsh 刺激下或碘不足情况下合成生物活性较强的t3相对增多,或周围组织中的t4较多地转化为t3的缘故。因此t4降低而t3正常可视为较早期诊断甲减的指标之一。在新生儿用脐带血常规测定t4,为呆小病的一种筛选试验。此外,在患严重疾患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病人及老年正常人中,血清t3可降低故t4浓度在诊断上比t3浓度更为重要。
由于总t3,t4可受tbg的影响,故可测定游离t3,t4(ft3,ft4)协助诊断。
2.血浆蛋白结合碘(plasma protein bound iodine,简称pbi)
甲减患者pbi测定常低于正常,多在3~4μg/dl以下。
3.甲状腺131碘率明显低于正常
常为低平曲线,而尿中131碘排泄量增大。
4.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
测定tsh对甲减有极重要意义,较t4、t3为大,其正常值为0~4μu/ml,以10μu/ml为高限(本院为2±1ng/ml)。如本病因甲状腺本身破坏引起者tsh显著升高,常>20μu/ml,如<10μu/ml且甲状腺激素血浓度降低,则表示垂体tsh储备功能降低,属继发于下丘脑或垂体性甲减,但根据下丘脑-垂体病情轻重,tsh可正常,偏低或明显降低。
5.反t3(rt3)
在甲状腺性及中枢性甲减中降低,在周围性甲减中可能增高。
6.促甲状腺激素(tsh)兴奋试验
以了解甲状腺对tsh刺激的反应。如用tsh后摄131碘率不升高,提示病变原发于甲状腺,故对tsh刺激不发生反应。
7.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试验(简称trh兴奋试验)
如tsh原来正常或偏低者,在trh刺激后引起升高,并呈延迟反应,表明病变在下丘脑。如tsh为正常低值至降低,正常或略高而trh刺激后血中tsh不升高或呈低(弱)反应,表明病变在垂体或为垂体tsh贮备功能降低。如tsh原属偏高,tsh刺激后更明显,表示病变在甲状腺。
8.抗体测定
病因与自身免疫有关者,血液中可测出抗甲状腺球蛋白,抗微粒体抗体等。
上面的这些检查项目,看上去比较专业,但是却是甲减患者必须要做的检查,如果不是初次进行甲减方面的检查,相信患者对上面的检查已经很熟悉了。所谓久病成医,看过几次,自己也就动了。关键的是,掌握了这些必要的检查后,自己心里就有了底,不会那么盲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