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技术水平也是日新月异,加之科学技术的支持,疾病的检查方式和方法增多,检查的误差降低。那么直肠癌的检查方式都有什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引起直肠癌发病的因素有哪些
饮食因素
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所谓西方饮食被认为与直肠癌发生有关。西方国大肠癌高发地区,直肠癌发生率高,与此对比是南非斑替氏族摄取的是低脂肪而富有纤维素的粗糙食物,直肠癌发病率低。这些居民如移民至直肠癌高发地区,饮食结构改变,则发病率随之增高。因为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能使粪便中甲基胆蒽物质增多,可引起胆酸分泌增加,被肠道内厌氧菌分解为不饱和的多不烃,此两种物质均为致癌物质。纤维素量减少,又使粪便通过肠道速度减慢,使这些致癌物质与肠结膜接触时间增加,而导致癌变机会增多。
遗传因素
在直肠癌患者家庭中,有很多都有癌肿的家族史,也有不少消化道肿瘤,由于正常细胞的基因发生改变,患癌病人体内由遗传得到一种易感性,加上某种激发因素,使组织细胞生长迅速,就会发展成为癌,细胞遗传基因突变,变为具有遗传特性的恶性细胞表现为癌肿的家族史。
腺瘤癌变
瘤性息肉可癌变,腺瘤可分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性腺瘤3种类型。管状腺瘤发生率高,绒毛状腺瘤癌变率高。腺瘤中有遗传性的家族性发性腺瘤,被视为癌前病变,一般在30岁以后发病,但也有在20岁以前发生癌变者。
2直肠癌的检查方式都有什么
1.直肠指检:是诊断直肠癌的必要检查步骤约70%-79%的直肠癌患者于就诊时可
通过直肠指检被发现可触及质硬凹凸不平包块;晚期可触及肠腔狭窄包块固定指套见含粪的污浊脓血
2.结肠镜检:可窥见肿瘤大小形状部位并可直接取组织作病检。
3.病理学检查:是直肠癌确诊的主要依据。由于直肠癌手术常涉及改道问题,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为避免误诊误治,术前或术中一定要取得病理学检查的结果,以指导治疗。绝对不要轻易挖除肛门。
4.癌胚抗原测定:癌胚抗原(CEA)测定已普遍开展,一般认为对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有价值,连续测定血清CEA可用于观察手术或化学治疗效果。手术或化学治疗后CEA明显降低,表示治疗效果良好。如手术不彻底或化学治疗无效,血清CEA常维持在高水平。如手术后CEA下降至正常复又升高,常提示肿瘤复发。
5.B超检查:对发现直肠肿瘤的病例,可进一步作直肠腔内B超。这是一项近年发展起来的无创检查,其优点是可判断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及范围,同时对淋巴结是否有转移也有一定价值。肝脏B超尤为重要,以防直肠癌肝转移的漏诊。
6.直肠癌CT检测:CT扫描并不是直肠癌诊断的必须检查,直肠癌的确诊并不需要CT检查。但在有些时候,大肠癌的CT检查却是有它独特的作用,尤其CT扫描诊断病变侵犯肠壁的情况,向外蔓延的范围,周围脏器及淋巴结有无转移等情况,对大肠癌分期有重要意义。CT术前主要适用于晚期病人的分期,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术后对监测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起重要作用。
7.MRI检查 MRI可从三个方位检查盆腔,对显示直肠癌非常理想。在T1加权像上,肿瘤呈低于或等于肠壁组织信号强度的软组织肿块,在T2加权像上肿瘤的信号强度增高,接近或超过脂肪组织的信号强度。在肠管内气体和肠壁外脂肪组织的对比下,肠壁增厚及腔狭窄易于发现。轴位扫描有利于观察肿瘤与肠腔的关系,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有助于确定肿瘤的范围、大小及对邻近结构的影响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肿大。使用小视野和直肠内线圈,可观察到肿瘤对黏膜和黏膜下层的侵犯情况。
3患了直肠癌患者应该如何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
适用于手术前后辅助治疗或不能手术的患者,常用药物有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阿霉素、顺铂等,几种药物联合应用的疗效更好。术后1年内行6个疗程化疗。但化学药物具有较强的不良反应,可以配合人参皂苷Rh2缓解症状,提高疗效。
放射治疗
适用于不能手术的晚期直肠癌或手术前、后照射。照射能使肿瘤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局部复发率。
激光治疗
适用于年老体弱或内科疾病不宜手术或不愿手术的直肠癌,激光能直接汽化、凝固肿瘤,有利于缓解肠梗阻症状。
手术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一直是直肠癌早期治疗首选治疗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切除恶性肿瘤。但是手术治疗并不能保证彻底切除癌细胞,特别是直肠癌晚期的患者也有扩散转移可能,因此多在直肠癌手术治疗后配合相应巩固治疗,比如放化疗及中药治疗,多数是以中医中药治疗作为常用的直肠癌晚期手术巩固的治疗方法。
放化疗方法
放化疗的治疗一直是直肠癌晚期常用治疗方法,见效快,放化疗在治疗直肠癌晚期过程中具有很大毒副作用,所以临床上多数在放化疗治疗直肠癌晚期的时候配合相应的中药治疗,一方面是为了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另一个方面是提高直肠癌晚期的治疗整体疗效,常用的中药有升血调元汤等。
4如何鉴别直肠癌和痔疮
1、便血
此症状为这两种疾病共有,尤其是内痔,在体表看不到痔本身,因此成为影响这两种疾病鉴别的主要原因。但是仔细观察这两种疾病的便血特点,只要大家细心,还是可以初步区别出来。
痔疮患者的大便有血,一般都是“被动”出血。这是因排便时大便擦伤痔(曲张的静脉团)患处,血液多数是随着大便排出后滴下来,因此与粪便不相混合,更没有粘液存在,所以一般是大便表面带血,便后手纸带血。便血的颜色多为鲜红色。
直肠癌的出血是“主动”出血,这是因为肿瘤本身表面破溃,不断地出血或渗血。此外,由于直肠癌位置常常高于内痔,因此当大便在直肠储存时,会与直肠癌出血混合,造成大便内混杂有血液。可见直肠癌的大便带血为陈旧性出血,因此血液颜色多见暗红或果酱色,时间长了甚至大便内的血液变成黑色。同时因直肠癌破坏直肠粘膜而产生粘液分泌,以及继发局部感染流脓,所以大便本身还会带有粘液和脓液,后者又被称为脓血便。
2、发病年龄
在发病年龄中,两种疾病的特点也截然不同。痔疮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身上,而直肠癌的患者多是中年人(>40岁)或老年人。
3、伴随症状
正如上述,痔疮是曲张的静脉团,所以便血多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有时还会有肿块(静脉团)从肛门脱出。对于脱出的痔,手指按压后很软,和身体其它部位的静脉一样,可以被压扁,或者推回肛门内。如果内痔长期脱出,会出现疼痛和硬结感,这是因为曲张的静脉团内形成了血栓。
直肠癌作为实体肿瘤,位置固定,质地较硬,一般不会出现脱出肛门的情况。也正因为直肠癌在直肠局部固定生长,会导致直肠壁僵硬、受压,从而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肛门坠胀,里急后重、排便后不久又出现便意,但却无粪便排出或仅排出少量粪便;进一步生长还会导致直肠管腔狭窄、甚至部分堵塞直肠,从而导致大便困难、大便变细等,少数患者还会因直肠梗阻出现腹痛,腹胀等。而痔疮则极少会引起这些症状。
当直肠癌到了晚期之后,还会因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出现尿频、腹部疼痛,骨盆疼痛等;肿瘤长期消耗人体,则会出现贫血、体重下降、疲劳等情况。
5直肠癌的早期症状
1.便血:肠癌早期病变仅限于黏膜,可无症状,或仅有排便习惯改变。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即可出现便血,血色多淡暗,粘附于大便表面。粪便镜检可发现红细胞,大便潜血试验呈阳性。对有血便或持续大便潜血阳性病人,应首先考虑到有大肠肿瘤的可能,并应做进一步的相关检查;
2. 黏液便和脓血便:癌肿破裂时,大便中常带有鲜红或暗红的血液和黏液,且粪血相混;
3. 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由原来的每天一次变成两三次,每次大便完毕后有大便不尽的感觉;
4. 腹泻或便秘交替:若有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等症状,就可能是因为癌瘤的生长影响了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就应该考虑癌变可能;
5. 腹痛和腹胀:肠癌患者因肠道梗阻会腹胀、腹痛,其中腹痛的发生率较腹胀的发生率高。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轻重不一,多为隐痛或胀痛;
6. 贫血与消瘦: 随病程进展,病人可出现慢性消耗性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及发热,甚至出现恶液质,并经常伴随着疲劳和无法解释的体重骤降,与便血、摄入不足以及消耗过多有关。
温馨提示:
少吃或不吃富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包括猪油、牛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