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患有扁平足的人不在少数,该病特别的多发,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多多了解相关知识,这样才能轻松应对疾病出现,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该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目录
1扁平足患者的日常保健注意事项
扁平足患者的日常保健注意事项:
首先,要设法消除各种易使足部韧带劳损、肌肉过度疲劳的生活环境因素。例如,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时,中间应适当休息或变换体位;发育尚未完全的青少年,要避免参加负荷过重的劳动如挑担和体育运动如举重;没有经过适当锻炼者,不要骤然参加长途步行,尤其要避免长时间在硬水泥地和柏油路上行走。
其次,已经有扁平足症状的青少年,每天临睡前最好用热水浸泡双脚10~15分钟,浸泡后立即作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足弓的疲劳恢复。
再者,平足患者不宜穿有跟的鞋,包括中跟鞋和坡跟鞋。鞋跟具有力学功能,可以使重力线由脚跟向前移动,增加足弓和前脚的压力,高跟鞋所造成的足病多发就是这个原因,而中跟鞋的作用也是一样的,扁平足患者应特别注意。
扁平足患者的日常保健:
1、扁平足患者的日常保健方法有多方面,在沙滩或草地等柔软地面赤足步行,行走时尽量让足底外缘着地,并使足趾屈曲;也可以赤足在斜板上做步行练习;尽量以足尖或弓起足背的方式站立;用足底滚动木板;利用足背抬动小铅球,或者足趾练习抓取圆弹子等,以锻炼足部肌肉。
2、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尤其要加强高抬腿及跳跃运动,以及攀登活动,使足弓的肌肉和韧带充分锻炼。应尽量练习踮足尖走的舞蹈动作,或者以踮足尖方式跳绳,以加强足弓韧带韧度及足部肌肉的紧张性收缩,帮助恢复已塌陷的足弓。
3、若扁平足已经比较明显,可让孩子练习用脚尖或脚外侧走足,可取得一定矫正效果,无法矫正的扁平足应去医院骨科进行矫治。
2患有扁平足的病因有哪些
1.遗传因素:调查研究发现,若父母有扁平足,其孩子患病的风险性会比其他孩子高。遗传因素在扁平足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一般多为基因遗传。
2.先天性足骨畸形:如舟状骨位置和形态异常、跖骨和跟骨异常等,会影响足部正常结构。足内侧总弓由跟骨、舟骨、距骨和内侧第1~3跖骨构成,具有较好的弹性,适于跳跃和缓冲震荡;足外侧弓由跟骨、骰骨和第4、5跖骨组成,主要与直立负重姿势的维持有关。因先天性足骨畸形,会导致足侧弓结构不正常,出现足侧弓塌陷或弹性消失,而引起扁平足。
3.足部外伤或慢性劳损:足部外伤会引起足骨出现骨折,破坏了足部正常结构,导致足侧弓出现异常,继而诱发扁平足;足部长期负荷过重,或长时间从事站立工作,均会使足部软组织及关节出现慢性劳损,可诱发扁平足。
4.足部肌肉异常:如胫前肌、腓骨肌止点异常,足内、外侧肌柔软等。这些因素致使足部在负重时,出现肌肉、韧带受力不平衡,长时间就会诱发扁平足。
3扁平足的常规诊断方法
扁平足的常规诊断方法:
1.询问患者是否有扁平足病因的相关因素,如扁平足的家族史、先天性足骨畸形、足部外伤史、长期站立或足部负荷过重而引起足部软组织劳损症状等。以上这些均为扁平足的病因,若患者自身出现过相关情况,可进行初步判断。
2.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扁平足症状,以进行进一步的判断。其症状为久站或行走时足部出现疼痛或不适,小腿外侧踝部时感疼痛,严重时可呈八字步态;舟骨结节处肿胀和压痛明显,局部皮肤可发红;足活动内翻轻度受限,休息后症状可缓解。病情严重时,足部僵硬,足部的外翻、外展和背伸活动明显受限,即使经较长时间休息,但相关症状亦难改变。
3.拍X线片进行最后诊断,应在负重条件下摄足正侧位X线片,并在足摄片上测量足弓的角度改变;足正侧位片可见舟骨结节完全塌陷,与截距突的距离增加。自跟骨结节底部至第一距骨头底部做连线,并从舟骨结节至此线做垂直线,其长度多小于1cm。
扁平足的检查方法:
初步检查时,让患者取站立位,从足踝前方和后方视诊检查后足和前足整体的力线关系。注意负重状态下足纵弓的形态。足部结构可能在坐位时表现为正常,但在负重受力后即发生明显的改变,这常见于过度松弛性平足畸形,柔软性足趾畸形和跖趾关节过度松弛的患者。
从后方检查,可见受累的后足一般呈外翻状,以及因前足外展而出现的“多趾症”。从后方观察患者伸膝时行单侧或双侧提踵试验的情况。如果不能完成单侧提踵或是缺少后足对称性内翻活动,提示存在胫后肌腱疾病。
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X线检查,应负重条件下摄足正侧位X线片,主要在足侧位片测量足弓的角度改变。
4扁平足西医治疗
本病轻,中型无症状者不需要治疗,以往曾提倡赤足在沙滩,草地上行走,训练小腿及足部肌肉,增加对足跗间关节的稳定作用和提高足纵弓,也曾推荐穿各种矫形鞋,希望矫正扁平足,但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扁平足并没有矫形作用,只能减轻局部不适和疼痛,因此,对有症状的中,重型扁平足,年龄在10岁以下者,可采取被动或主动牵伸小腿三头肌,缓解因该肌痉挛所致的小腿及足部不适,穿鞋底后内侧加厚0.3~0.6cm的Thomas矫形鞋,或在鞋底内面加一厚0.5~0.75cm的足纵弓支持垫,均能减轻或消除疼痛和不适,但无矫形作用。
若非手术治疗不能解除疼痛,且影响负重行走和穿鞋的中,重型扁平足,病人年龄>10岁者,则是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治疗方法有肌腱移位,韧带紧缩等软组织手术,也有跗间关节融合,三关节固定和跗骨截骨等骨性手术。但是,单纯软组织手术,单个跗间关节融合术因疗效不好,已被摈弃,目前多倾向于软组织和骨性手术联合应用,其疗效则明显提高。
通常依据X线片测量,确定足纵弓下降的部位后,选择手术方法,Giannesstras手术是舟楔关节融合,跟舟跖侧韧带紧缩及胫前,胫后肌腱移位,适用于舟楔关节韧带松弛所致的扁平足,其疗效较好,其手术要点是:
①经足内侧纵切口,显露距,舟,楔骨和胫前胫后肌腱。
②从其点处切断胫前,胫后肌腱,跟舟跖侧韧带,并在距,舟,楔骨的内侧,掀起一条由前向后的关节囊,韧带瓣,注意在该瓣深面保留一薄层骨片。
③切除舟,楔关节软骨,从舟,楔的跖侧向背侧分别钻一骨孔,两者在背侧的深面相汇合成倒“V”形骨隧道,用羊肠线或尼龙线固定舟楔关节在矫正的位置上。
④紧缩缝合关节囊,韧带瓣及跖舟跖侧韧带后,再把胫前,胫后肌腱断端编织缝合在一起,从舟骨所预制骨孔的跖侧,把胫前胫后肌腱向背侧牵拉,并缝合固定到足背侧的骨膜上。
⑤术后用石膏管型固定8~12周,术后初期可有过度矫正的现象,但负重行走3~4周可逐渐消失,距舟关节松弛型扁平足,往往有明显的跟骨外翻畸形,病人尚未发育成熟,采取Grice关节外距下关节固定术,既能矫正扁平足,又不影响足的纵向发育,该手术通过外踝前方斜切口显露跗骨窦,去除跗骨窦的骨皮质后,填入自体松质骨条,并用一枚螺丝钉固定,术后用石膏外固定直至植骨愈合,对于年长儿童或青少年,足三关节融合术也是一值得推荐的方法。
5轻微扁平足患者可以当兵吗
核心提示:为什么是扁平足相信许多朋友都非常的熟悉,扁平足是一种畸形的发展,严重的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这种现象,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有些轻微的扁平足患者问,可以当兵吗?毕竟扁平足的具体程度有所不同,加上兵力的需要以及要求方面会有一定的调整,所以有个别轻微扁平足的患者还是可以当兵的,但也不是说每个轻微扁平足的患者都是可以当兵。
扁平足指的是脚部的足弓发育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下,是会导致脚底板部位处于平滑的状态,并且在足弓的发育存在问题后,日常的脚部弹性是会比较差,所以在运动方面是比较差,特别是在跳跃、跑步这些有关于弹跳方面的爆发力有关系的运动。
轻微扁平足虽然不会说脚底板完全处于平滑状态,但是从日常的弹跳力方面肯定是会有一定的影响,而有个别特别想当兵的年轻人在发现自己有轻微扁平足这个问题之后,是会很担心是否可以通过当兵的体检标准。因为根据具体的当兵条例上规定,有扁平足的人群一般不能够当兵。
其实轻微扁平足的人群也有一定几率是可以当兵的,毕竟每个兵种对于体检方面的要求有所不同,而轻微扁平足具体是轻微到哪个程度也是会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体检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检查结果也是会有所不同的。加上许多轻微扁平足患者如果是不仔细检查的话,并不会明显发现有存在扁平足的症状。
而且在进行体检时,虽然有个别身体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时,如果是情况不算特别严重的话,而且个别兵种的要求性并不是特别高时,就可以通过各种体检结果进行全面性的筛选之后是有可能让个别轻微扁平足的人群入选。
对于轻微扁平足患者,如果你想当兵的话,要看你是属于什么样的兵种的要求比较严格的,当然就不行了,所以对于扁平足患者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盲目跟从,严重的患者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治疗,以免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