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免疫科 >类风湿

怎样预防风湿病

虽然风湿病的致残率比较高,但如果获得早期诊断及早期的治疗,仍可控制其发展甚至治愈。所以,若能普及本病的一般知识,医生和患有关节肿痛症状的病人对本病保持足够的警惕,就能提高诊疗水平,控制病情发展,减少致残率和增加劳动能力。那么怎样预防风湿病?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目录 人为什么会得风湿病 怎样预防风湿病 风湿病的4个诊断方法 风湿病的综合治疗 风湿病的保健都有哪些

1人为什么会得风湿病

  1、遗传因素

  越来越多的资料表示风湿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均有遗传倾向,痛风、风湿热与遗传因素也有紧密关系。

  2、感染因素

  有关专家表明,风湿病是和感染有很大的联系的。比如风湿病的发病与A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有关,强直性脊柱炎与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有关,类风湿关节炎与微生物感染有关。

  3、内分泌因素

  雌激素可刺激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

  4、免疫因素

  免疫异常在风湿病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很多风湿病至少有部分原因是由免疫异常引起的。如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5、个人因素

  通常与受凉、潮湿、劳累、精神创伤、营养不良、外伤等因素也有关。

  6、其他因素

  风湿病的原因有很多的,例如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环境因素、机体素养等这些都是引起风湿病的重要原因。

2怎样预防风湿病

  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生产劳动,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凡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强,其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没经过体育锻炼者强得多。

  避免风寒湿邪侵袭

  大部分病人发病前或复发前都有汗出当风凉、接触冷水等史,提出了这些因素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春季雨水较多,正是万物萌发、树木花草发芽、长枝、生叶、开花之际,也?百病发"之际。这时,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好发季节,所以,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暑热当令,不要贪凉受露,暴饮冷饮等。要正确进行美容护肤别为了美什么都不顾。秋季气候干燥,但秋风送爽,天气转凉,要防止受风寒侵袭,冬季寒风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另外,有些职业是工作在水湿潮冷的环境中的,如井下、露天作业等,一定要注意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劳动或劳动后,不可乘热身汗出便入水洗浴。垫褥、被盖应勤洗晒,以保持清洁和干燥,劳动出汗,当风吹,内衣汗湿后应及时更换洗净。

  注意劳逸结合

  祖国医学历来主张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安作劳是强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过度劳累,正气损,风寒湿邪可乘虚而入。临床上,有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情虽然基本控制,处于疾病恢复期,得往往由于劳累而重新加重或复发,所以,要劳逸结合,活动与休息要适度。

  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

  有一些患者是由于精神受刺激,过度悲伤,心情压抑等而诱发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后,情绪的波动又往往使病情加重。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对本病有一定的影响。现代免疫学研究证明,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样受神经和内分泌因素的调节。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祖国医学认,七情(喜、怒、哀、思、悲、恐、惊)过,能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主要是影响内脏的气机,使气机升降失调,气血功能紊乱,抗病能力下降,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

  预防和控制感染

  有些类风湿关节炎是在患了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窦炎、慢性胆囊炎、龋齿等感染疾病之后而发病的。人们认为这是由于人体对这些感染的病源体发生了免疫反应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预防感染和控制体内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

3风湿病的4个诊断方法

  1、常规检查

  风湿病是侵及全身多系统多脏器的疾病,所以要对患者作全面的检查,血,尿,便,血沉,CRP,全面生化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肌酶谱等)。新鲜的关节液是很重要的,应作常规,培养,血清学及免疫学检查。

  2、风寒湿痹的症状

  肌肉筋骨关节疼痛、肿胀,肢体麻木,展伸不利,恶风畏寒,得热痛减,遇冷痛增。舌苔薄白或白腻。风寒湿痹又有行痹、痛痹及着痹之分。

  3、风湿热痹的症状

  肌肉筋骨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甚者痛不可及,得冷稍舒,或伴发热、恶风、口渴、烦闷等全身表现,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

  4、其他证型

  若病人肌肉筋骨关节肿痛,而无局部冷热与皮色异常,亦无喜暖或怕冷等全身症状,则多属感受风湿之邪。若病人肌肉筋骨关节肿痛,怕冷亦怕热,关节局部喜暖亦喜凉,多为寒热错杂淤血阻络。

4风湿病的综合治疗

  1.体疗

  体育疗法对各种慢性疾病均有好处,对AS更为重要。可保持脊柱的生理弯曲,防止畸形。保持胸廓活动度,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保持骨密度和强度,防止骨质疏松和肢体废用性肌肉萎缩等。病人可根据个人情况采取适当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如新的疼痛持续2小时以上不能恢复,则表明运动过度,应适当减少运动量或调整运动方式。

  2.物理治疗

  理疗一般可用热疗,如热水浴、水盆浴或淋浴、矿泉温泉浴等,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放松,减轻疼痛,有利于关节活动,保持正常功能,防止畸形。

  3.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有消炎止痛、减轻僵硬和肌肉痉挛作用。副作用为胃肠反应、肾脏损害、延长出血时间等。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更应特别注意。

  (2)柳氮磺胺吡啶:SSZ是5-氨基水杨酸(5-ASA)和磺胺吡啶(SP)的偶氮复合物,80年代开始用于治疗AS。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症状、皮疹、血象及肝功改变等,但均少见。用药期间宜定期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

  (3)甲氨蝶呤:口服和静脉用药疗效相似。副作用有胃肠反应、骨髓抑制、口腔炎、脱发等,用药期间定期查肝功和血象,忌饮酒。

  (4)肾上腺皮质激素:一般情况下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AS,但在急性虹膜炎或外周关节炎用NSAIDs治疗无效时,可用CS局部注射或口服。

  (5)雷公藤多甙:国内最初用雷公藤酊治疗AS,有消炎止痛作用,疗效较酊剂好,服用方便。副作用有胃肠反应、白细胞减少、月经紊乱及精子活力降低等,停药后可恢复。

  (6)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等(如益赛普、阿达木单抗等)是目前治疗AS等脊柱关节疾病的最佳选择,有条件者应尽量选择。

5风湿病的保健都有哪些

  1、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凡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强,很少患病,其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没经过体育锻炼者强得多。

  2、避免风寒湿邪侵袭: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暑热,不要贪凉受露,暴饮冷饮等。秋季气候干燥,但秋风送爽,天气转凉,要防止受风寒侵袭。冬季寒风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3、注意劳逸结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是强身保健的主要措施。临床上,有些类风湿患者的病情虽然基本控制,处于疾病恢复期,往往由于劳累而重新加重或复发,所以要劳逸结合,活动与休息要适度。

  4.注意饮食:应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烹调方式应以清淡爽口为原则,少吃辛辣、油腻及冰冷的食物。平时要多吃开胃的食物,如大枣、薏仁等,尤其薏仁具有去湿祛风的作用,煮成薏仁粥或和绿豆一起煮都是很好的选择,此外在平时要尽可能的减少脂肪的摄取,热量来源要以醣类和蛋白质为主,若是体重超过标准,要逐渐减轻体重,适当的时候可补足维他命A、C、D、E或含钙、铁、铜、锌、硒等矿物质食物,以增强组织免疫力及预防组织氧化或贫血。

疾病百科 | 风湿病

挂号科室:风湿免疫科

温馨提示:
多注意休息,不做重体力活,劳逸结合。

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 诊断及治疗均有一定难度;血液中多可检查出不同的自身抗体,可能与不同HLA亚型有关;对非甾类抗炎药(NSAID),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较好的短期或长期的缓解性反应。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关节局部刺痛、 四肢畸形、 腰骶疼痛 、炎性损害 、风湿性多发性肌痛症[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