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息肉大都由长期腹泻、长期便秘、遗传、炎症性疾病等原因引起。患者可能会出现脱垂、肠道刺激症状、便血这些症状,对人体有很大危害。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目录
1乙状结肠息肉是什么
乙状结肠位于盆腔内,在降结肠和直肠之间,因肠管呈“乙”字形弯曲而得名。乙状结肠息肉就是指乙状结肠黏膜表面向肠腔隆起病变。便后会有鲜血或暗红色血液染于大便之外,直肠息肉偶伴有息肉脱出的现象。乙状结肠息肉大都由长期腹泻、长期便秘、遗传、炎症性疾病等原因引起。患者可能会出现脱垂、肠道刺激症状、便血这些症状,对人体有很大危害。
2乙状结肠息肉的治疗
此病易恶变,明确诊断后应及早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刀或其他手术方式切除息肉,防止癌变。
乙状结肠息肉必须及早切除病灶,才能防止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肠道炎症的侵扰。结肠恶变的发病率在有结肠息肉者高出无结肠息肉者约5倍。结肠息肉主要为管状腺瘤与乳头状腺瘤( 亦称绒毛状腺瘤)。
组织病理学证实,结肠腺瘤可恶变,尤其是后者的恶变率可达40%~50% ,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病的病人,恶变发生率更高。由此,乙状结肠息肉的治疗至关重要。
微创术HCPT治疗乙状结肠息肉具有微创、无痛、无需住院的优势。
3乙状结肠息肉的症状
1、脱垂:息肉较大或数目较多时,由于重力的联系牵拉肠粘膜,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向下脱垂。病人排便动作牵拉及肠蠕动刺激,可使蒂基四面的粘膜层松弛,可并发直肠脱垂。
2、肠道刺激症状:当肠蠕动牵拉息肉时,可发生肠道刺激症状,如腹部不适、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
3、便血:乙状结肠息肉的便血出血量较少,如果由于排粪时挤压而使息肉脱落,和息肉体积大位置低,可发生较多量的出血。便血的特点为带血,而不发生滴血。
4、大便习惯改变:包括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特别是便秘与腹泻反复交替出现,更要引起警惕。
4乙状结肠息肉的危害大吗
1、息肉的长相:那种体积较小由带蒂的非肿瘤性息肉,多数与息肉中的良民,一般不易发生恶变;如果体积较大、宽基广蒂的息肉,则极有恶变为癌的可能。
2、息肉的数量:单纯一个息肉癌变率低;而多发性息肉的癌变几率增加。
3、看息肉的组织属性:单纯炎症性息肉恶变者较少,而腺瘤性息肉,特别是绒毛状腺瘤最容易恶变为结肠癌。
4、息肉的生长速度:良性息肉多生长十分缓慢,若是在短期内迅速长大,直径大于2厘米以上时,应警惕癌变。如结肠腺瘤性息肉是因结肠黏膜细胞增生过旺,癌变率可达42%-77%。
5、看家族遗传史:患有这种有遗传倾向家族的人中,如父母亲有一方有息肉病,其后代中50%的息肉会有恶变的风险性;若父母双方均有息肉病,后代患的息肉癌变风险可上升到75%。
5乙状结肠息肉的病因
1便血:血液主要是鲜血、不会和粪便混合,存在于粪便表面。并且直肠下端的带蒂息肉在患者排便的时候,可脱出肛门外。无痛性便血是直肠息肉的主要临床表现。
2息肉的便血出血量较少,如果由于排粪时挤压而使息肉脱落,和息肉体积大位置较低,可发生较多量的便血。便血特点为带血,而不发生滴血。当息肉疾病合并溃疡感染情况时候,可以发现有粘液血便情况。
3肠道刺激症状:当肠蠕动牵拉息肉时,可出现肠道刺激症状,如腹部不适、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
4经过直肠镜检:可以发现腺瘤性息肉呈圆形,并且观察到息肉表面粘膜淡红,并且很有光泽。观察到绒毛乳头状腺瘤为分叶状,形状像蔬菜里面的菜花,比较柔软,好像海绵一样。如果是炎性息肉,颜色是红色,增生性息肉形状看似丘状隆起形状。
5当发现有多个息肉的时候,一般医生会建议做乙状结肠镜或纤维镜检,及时排除多发息肉及结肠息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