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给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然而生活中不能健康的饮食使患者不能很好的恢复临床上的康复,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更是患者康复的一大障碍,为使大家不再疑惑,下面针对“风湿病患者存在的饮食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目录
1风湿病患者的夏季保健方法是什么
1.饮食要清淡、多样化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体重过重、某些维生素缺乏、饮食种类可以影响风湿病。另外,风湿病患者可以从健康平衡的饮食中获益,包括足够的蔬菜水果和谷物,适度的糖盐。每日摄入推荐剂量的维生素也是健康饮食很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饮食可以改善整体的健康水平,并有助于控制体重、调节免疫力。另外皮肌炎及狼疮患者及部分类风湿患者避免使用海鲜、香菇。皮肌炎要注意避免食用增加光敏感的食物如:芹菜、无花果。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病和骨关节炎患者应尽可能多地摄取体内所需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包括蛋白质、钙、磷、镁、铜、维生素C、维生素E和维生素D等。力求平衡饮食,不可偏食,多饮含钙质丰富的牛奶,可补充一些可能对缓解关节症状有益的食物或保健品,如鱼油、藻类、虫草、蜂王浆、人参、苹果醋、蒜和蜂蜜等。不宜过多摄入高脂肪类食物,长期服激素患者不宜过多摄入高糖食品。禁烟限酒,尤其是服用易损害肝脏的药物如甲氨蝶呤等或已有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患者禁止大量饮酒。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往往营养过剩和超重,体内血尿酸增高,因此不管是急性关节疼痛发作还是未发作时,均应严格限制产生尿酸的高嘌呤食物,包括动物肝、肾、脑髓、胰、鲭鱼、肉汁、肉汤、沙丁鱼、小虾、花生、扁豆、黄豆及菌藻类等,提倡摄取低嘌呤食物如牛奶、鸡蛋、面粉类制品、芋头、干酪、淮山药、莲藕、土豆、玉米和新鲜蔬果等,其中牛奶(尤其是低脂牛奶)备受推崇。因嘌呤易溶于水,肉类食品煮熟弃汤食用可减少嘌呤的摄入量。保持正常体重有助于痛风的控制和降低尿酸。
2.注意饮食卫生
夏季细菌繁殖旺盛,食用剩饭、剩菜及变质水果、未洗净的水果、蔬菜易于感染肠炎、菌痢,出现发热,免疫力低下,感染诱发病情活动。另据研究强直性脊柱炎和肠道感染有关,所以要格外注意。中午喝稀饭,晚上火锅吃到撑,再来几瓶冰啤酒……夏季里忽冷忽热、忽少忽多的饮食习惯,会使肠胃炎的发病率有所增多,而肠胃炎可能会诱发强直性脊柱炎的发作。有些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可能有赖于某些食物,摄入这种食物可促使病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这些毒素与细菌抗原进入体内,会增强某些不良免疫反应而加重强直性脊柱炎病情。因此,强直性脊柱炎更应注意日常饮食。 建议,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首先应避免过去曾明显诱发和加重病情的食物。另外,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卫生,暴饮暴食、饮食不洁会增加肠道疾病的机会,增加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率、加重病情。饮食上,应注意蛋白质与维生素的补充,如牛肉、羊肉、鸡肉可与当归、黄芪、枸杞子等药同煮而食。蔬菜方面,生菜、白菜、黑木耳、海带等都可以帮助减轻症状。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能促进肌肉、骨骼、关节、肌腱的代谢,帮助修复病损处。夏日里与朋友小酌是可以的,但应适当饮酒,而且切记不可喝冷饮、冻啤酒等。
3.锻炼适度,避免进行强度过大的锻炼,夏季可以游泳,但水温不能太凉
夏季本身出汗多,耗伤津液,西医讲汗液带走较多盐分及钾离子,如果过度活动,会引起出汗多,低钠、低钾,出现虚脱、乏力、恶心、食欲不振等不适。游泳是一项有益于全身的运动,游泳时能使脊柱保持正常的生理曲线,在水中运动,更容易促进僵硬、疼痛的关节区域的活动,对脊柱病变患者有改善疼痛、放松关节的作用。不过,游泳时的水温控制是关键,应尽量避免在凉水中游泳。因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本身比较怕冷,而冷水对骨关节病变等有加重病情的可能,所以患者应尽量在温水池中游泳。
4.起居有节,及时增减衣物、调节情绪
夏季天气炎热,要适当午睡,使下午保持精力充沛。早睡、早起,莫熬夜、休息不足,导致免疫力低下。
夏季天气变化无常,有时炎热,有时候又凉,尤其在雨后,所以要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电扇直吹或空调调的太低,合适的温度为27度,贪图凉快、舒适,导致感冒、免疫力低下,诱发病情活动。
夏季炎热,情绪容易急躁,在避免过度劳累,超体力及脑力劳动的同时,还要注意情绪稳定,过度体力、脑力及情绪刺激都会导致患者自身应激调节能力下降,进而使免疫系统紊乱加重,提醒广大患者朋友避免过度劳累及情绪起伏,要自我调整。
关节炎患者应穿舒适、轻巧和易穿脱的衣服。对气候变化敏感的患者在换季时应注意防寒和防湿,避免风吹雨淋。夏季应穿长袖和长裤睡觉,不宜睡竹席和竹床。
5.日晒
大约有4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对日光过敏,即日光中的紫外线可加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皮肤和全身症状,表现为日晒后红斑加重,而一些没有皮肤损害的患者经长时间日晒后也能引起病情的复发。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避免强阳光照射。某些药物如磺胺类、四环素类等及某些食物如芹菜、无花果、香菇等能增加光敏性,加强紫外线的效应,应尽少服用。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是光敏性的呢?
光敏性食物:泥螺、灰菜、紫云英、雪菜、莴苣、茴香、苋菜、荠菜、芹菜、萝卜叶、菠菜、荞麦、香菜、红花草、油菜、芥菜、无花果、柑橘、柠檬、芒果、菠萝等。
光敏性中药:白芷、竺黄、荆芥、防风、沙参等。
光敏性西药:磺胺药、阿司匹林、水杨酸钠、四环素、扑尔敏、利眠宁、口服避孕药、雌激素等。
光敏性皮肤炎往往是在接触光敏性物质数小时到24小时之间发生,可为红色的丘疹、水疱、水肿,多发生在皮肤暴露的部位,一般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一旦有了光敏性皮肤病,应尽可能寻找过敏原,以尽量避免,同时不要在发作期内接受日光或房间里紫外线灯的照射,最好不要搔抓,以免发生皮肤感染。轻者可用冷水湿敷,并口服一些抗组胺药物,外用一些安抚止痒的药物,如果病情较重,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加用激素药。
盛夏季节,10点至下午4点最好不外出,须外出长时间作业时要尽量穿长裤和长袖衣服,面部、颈部、手部都要抹相应系数的防晒化妆品。中青年女性最好选择同时含有SPF和PA两种系数的防晒产品,暴露在强烈阳光下1小时以上时,要相应提高SPF值。旅行及到海边游玩则必须涂抹SPF20以上的防晒产品,且每两小时重复涂抹一次,以免晒伤。光敏不只是因为紫外线,光线中其他成分也可引起光敏,因此最高长袖衣服遮盖皮肤,单用防晒霜不能完全避免光敏。
然而病程长的关节炎患者常合并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日光浴有助于钙质吸收,增加骨量。除伴明显光过敏、活动性肺结核、心衰及发热的关节炎患者外,其他患者应多行日光浴。时间应选择在无风且阳光充足的天气,以上午9-11时(夏季)或下午15:00-17:00时(冬季)合适。夏季以每日照射5分钟开始,逐渐增加照射时间,直到每日30分钟左右,若无不适反应,可逐步增至每日60分钟。
6.干燥综合症保健:
1、眼睛护理:使用人造泪液(5%甲基纤维素)滴眼和改善环境(如使用加湿器)可以缓解眼干症状,减轻角膜损伤和不适,减少感染机会。
2、口腔护理:口干病人应禁烟酒,避免使用抑制唾液腺分泌的抗胆碱能作用的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唾液腺的残存功能可以用无糖胶母(口香糖)刺激提高其功能。注意口腔卫生和做好口腔护理,餐后一定要用牙签将食物残渣清除,并勤漱口,减少龋齿和口腔继发感染。发生口腔溃疡时,可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局部,再用5%灭滴灵涂擦,避免使用龙胆紫,以免加重口腔干燥症状。对口腔继发感染者,可采用制霉菌素等治疗常见的含念珠菌感染;对唾液引流不畅发生化脓性腮腺炎者,应及早使用抗生素,避免脓肿形成。
3、皮肤护理:对汗腺受累引起皮肤干燥、脱屑和瘙痒等,要少用或不用碱性肥皂,选用中性肥皂。勤换衣裤、被褥,保持皮肤干燥。有皮损者应根据皮损情况予以清创换药,如遇感染可适当使用抗生素。有阴道干燥瘙痒、性交灼痛,应注意阴部卫生,可适当使用润滑剂。
4、呼吸道护理:将室内湿度控制在50%-60%,温度保持在18℃-21℃,可以缓解呼吸道粘膜干燥所致干咳等症状,并可预防感染。对痰粘稠难以咳出的病人可做雾化吸入。必要时可加入抗生素和糜蛋白酶,以控制感染和促进排痰。
5、心理护理:由于本病病程较长,病人往往情绪低落,因此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做好病人的心理辅导,改善其忧虑情绪,消除悲观心理和精神负担,以积极态度对待疾病。此外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也十分重要,倡导健康的生活和学习自我护理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重要因素之一。
2风湿病的饮食康复方法是什么
1.风湿病患者病程较长,如果忌口太严,长年累月,反而影响营养的吸收,于病情不利。风湿病关节炎饮食保养一般在病情急性发作时不宜食辛热的食品;胃肠失健或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不宜多食生冷瓜果;若病食某种食物后,感到疼痛增加或有某种过敏反应者则不宜再食;多食后胃中有不适者,宜多顿少食,俟饥后再食。
2.风湿病关节炎患者饮食以清淡为宜:由于病人长期为病痛折磨,与药物为伴,病发作时,更是食不香,睡不安,因之虚者多,家属往往劝病人多食膏粱厚味,更易助湿生痰,风湿病有外湿之病因,如再生内湿,则内外合邪,对病情更为不利,因此,风湿病关节炎病人饮食不能过于滋腻,以清淡为宜。
3.风湿病关节炎饮食保养有些人认为,有了病就是虚,应该吃补药,但亦有人主张“药补不如食补”,这些说法都欠全面,要正确对待药补与食补问题。药补必须有医生指导,食补亦要根据病情以及脾胃消化功能适当配合,食品要求新鲜,荤素皆有营养,数量不宜过多,以能吸收为度,务使饮食调味适合患者胃口。
4.风湿病的饮食要根据具体病情而有所选择。风湿病患者的饮食,一般应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生冷、油腻之物。饮食不可片面,正确对待药补、食补问题。瓜果、蔬菜、鱼肉、鸡、鸭均有营养,不可偏食。
3糖皮质激素是怎样治疗风湿病的
糖皮质激素可用于风湿病的治疗,其作用的中心是降低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反应性,使机体在不良的环境中维持必要的生理功能。糖皮质激素的主要治疗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
(1)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以及炎症的各个阶段都有明显的非特异性抑制作用,炎症早期能促使炎症部位的血管收缩,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渗出、充血、肿胀减轻。在炎症后期,能抑制纤维细胞增生和肉芽组织形成,减轻炎症部位的粘连和瘢痕形成,减少后遗症。
(2)免疫抑制作用:糖皮质激素既不降低机体细胞免疫反立,也不降低体液免疫反应,却能抑制免疫反应的表现,原因就在于它主要抑制了免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作用。
4儿童类风湿患者慎用激素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多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见于中老年人,也可发于儿童,常见症状为关节疼痛,激素治疗为患者首选药物。长期服用激素危害人体健康,所以儿童患者应特别慎用。
激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药物为强的松,学名也称为醋酸泼尼松,为临床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之一,起中等效应作用,有抗炎和免疫抑制双重作用,可有效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长期服用强的松可感染糖尿病、骨质疏松、皮肤萎缩、紫癜、多毛、痤疮等其他疾病。
儿童长期使用泼尼松(强的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具有阻碍生长发育,引起骨质疏松和降低对其他疾病抵抗力等不良反应,且只能缓解病情,达不到根治的作用,因此不能将它归为常规药物大量使用。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发病初期先应从简单、安全和比较保守的疗法开始,如将非甾体类抗炎药中的阿司匹林宜为儿童使用药物。药物具体服用时间、用药量应在主治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加减,切忌擅自做主。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选择激素治疗,在病情相对稳定下,在逐渐减少药量。
5哪些情况容易使人患上风湿病
1、长期居住潮湿寒冷地方
如房屋、帐篷内潮湿或透风寒冷;外出工作,因没条件而住在潮湿寒冷的野外地方,久之可使风湿寒邪侵犯人体,引起发病。
2、出汗后受风湿寒邪侵犯
如出汗后被雨淋或游泳,或较长时间在寒凉水中作业(下稻田、捕鱼、水利建设等)。出汗受风,根据追查病史发现不少病人是在劳动出汗后用大型电扇吹风消汗,以及汗后在对流风口处或开窗睡觉,而使风湿寒邪侵入人体,引起发病。
3、高寒地区野外作业
在冬季气温较低,但是在走路或劳动时可能出汗,如果不能及时增减衣服,则易受风寒;另外在雪地劳动时,鞋、裤被浸湿,寒湿侵犯人体,易患寒腿或患上热下寒等风湿寒病。
4、妇女产后受风
妇女产后身子较虚,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如果不注意关节保暖,经常碰凉水,容易被风湿寒邪侵犯发病,群众称为“产后受风”或“月子病”。
温馨提示:
多注意休息,不做重体力活,劳逸结合。
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 诊断及治疗均有一定难度;血液中多可检查出不同的自身抗体,可能与不同HLA亚型有关;对非甾类抗炎药(NSAID),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较好的短期或长期的缓解性反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