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多动症

多动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一般来说,小儿活泼、好动甚至顽皮,都是孩子的天性。但是,有些家长一见到孩子上课有思想不集中、做小动作或作业敷衍了事、成绩不佳等现象就认为孩子一定是多动症,到处求医服药。但是调查结果表明,真正的多动症只占其中的l/3,其他2/3的儿童都是属于贪玩或者缺乏学习兴趣。孩子顽皮好动与多动症有本质的区别,那么有些什么区别呢?

目录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 多动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多动症患儿的饮食 小孩该怎么预防多动症呢 阐述多动症的症状表现

1儿童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心理治疗等。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要谨慎小心,用药的种类、剂量及时间应由专家指导,密切观察。

  2、饮食治疗。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肯定哪些食物与多动症的发生有关,但在孩子的食物中应尽量避免加入人工色素调味品、防腐剂和水杨酸酯等。

  3、心理治疗。这是纠正儿童偏常行为,培养他的良好行为,增进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方法。在训练的过程中,家长要有正确的态度,儿童多动症是病态,不应歧视和打骂,以免加重精神创伤。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分散学习法:将孩子的学习时间化整为零,每隔10分种就让他休息一会儿。学习的环境里,不要置放分散注意力的东西。

  及时评价法:当孩子表现出安静做功课,较少小动作时,就及时给予表扬。反之,要及时批评。

  程序训练法:用指导语训练儿童控制和指导自己的行为。如先让他观察大人自言自语写作业,然后再自己执行,在做作业时,一边写一边自言自语:我要写作业了,要认真做,第一题是什么……

  另外,还要培养儿童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经验证明,这几种治疗方法能减少儿童的多动行为,在长期坚持的基础上,一般地说,儿童多动症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纠正,使其心理得到正常发展。

2多动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根据国际诊断标准,这类儿童必须有注意涣散、冲动任性、活动过多三个特征。

  1、 注意涣散(至少具备下列3项)

  ⑴、作事情往往有始无终。

  ⑵、上课常常不听讲。

  ⑶、注意力容易随境转移。

  ⑷、很难集中思想做功课和从事其他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的事情。

  ⑸、很难坚持做某以种游戏或玩耍。

  2、 冲动任性(至少具备下列一项)

  ⑴、往往想到什么就作什么。

  ⑵、过于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⑶、不能有条不紊地做事情。

  ⑷、需要他人予以督促照料。

  ⑸、常在教室里突然大声叫喊。

  ⑹、在游戏或集体活动中不能耐心地等待轮换。

  3、 活动过多(至少具备下列两项)

  ⑴ 、坐立不安。

  ⑵、经常奔跑。

  ⑶、难于呆在教室座位上。

  ⑸、终日忙忙碌碌,没完没了。

  ⑹、7岁以前开始出现多动现象。

  ⑺、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

  在应用上述诊断标准时,应注意应注意以下两面三点:

  第一,在允许的活动场合,如下课、放学后,不管孩子的活动多么厉害,也无诊断意义;只有在不该活动的场合,如上课时,做作业时,而他仍约束不住自己 ,始终动个不停,才有诊断意义。

  第二,只有活动过度,而无注意力涣散,不能诊断为多动症。相反,若注意涣散明显,而无活动过度,才应考虑多动症的可能。因为有的儿童属所?quot;不拌多动的多动症"。在美国,从1979年起,根据多动症最为常见和突出的症状是注意力集中困难,已把"多动症"改称为"注意缺陷症"并分为"注意缺陷拌多动"及"注意缺陷不拌多动"两种,后者也就是"不拌多动的多动症"。

3多动症患儿的饮食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这类患儿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以致影响学习成绩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使家长和老师感到困难。下面小编介绍一下多动症患儿的饮食。

  孩子患了多动症,除进行正确引导,必要的药物治疗外,调理好孩子的饮食十分必要。在进食质量上可多吃些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卵磷质、矿物质的食物,象牛奶、鸡蛋、大豆及豆制品、瘦肉、动物肝脏、心脏等。还可多吃些花生仁、核桃仁黑芝麻等。因为这些食品不仅能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增强细胞功能,更重要的是能改善孩子的神经传递信息,从而减轻“多动症”。此外,有条件的也可以让孩子多食些海带、鱿鱼、紫菜等海产品,对改善多动症也有帮助。日常生活中,请一定注意不要多食某些有刺激性的调料,如辣椒、生姜、生怱、酒类,还有苹果、柑桔、西红柿等菜蔬,因为这些食物营养价值虽高,但含甲基水杨酸类物质多,影响孩子神经传递信息,会加重病情。


4小孩该怎么预防多动症呢

  小孩如何预防多动症?

  1、为了避免产伤、减少脑损伤的机会,应提倡自然顺产,因为临床中发现,小儿多动症患儿中剖腹产者所占比例较高。

  2、孕妇应注意陶冶性情,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安宁,谨避寒暑,预防疾病,慎用药物,禁用药物,禁用烟酒,避免中毒、外伤及物理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小儿多动症。

  3、创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孩子在轻松愉快中度过童年,要因材施教,切勿盲目望子成龙。

  4、小儿多动症患者注意合理营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证充足的睡眠。

  5、尽量避免孩子玩含铅的漆制玩具,尤其不能将这类玩具含在口中,以免引发小儿多动症。

5阐述多动症的症状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多动症的症状:

  1、注意力不集中易受外界的影响 2、课堂老师提问未结束,就急着打断

  3、在做功课常做做停停,边做边玩,写字潦草,涂涂改改等

  4、行为冲动,任性、爱惹事生非,随心所欲,不顾后果,不听劝告,难以管教,行为异常

  5、常常干扰他人学习或游戏破坏

  6、活动过多:难以静坐,爱跳爱跑,兴奋多话,小动作多,不能自制,爱管闲事。

  7、情绪不稳:心神不定,情感脆弱,性情急躁,易发脾气。

疾病百科 | 多动症

挂号科室:儿科

温馨提示:
要提倡婚前检查,适龄结婚,切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有计划地优生优育。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儿童 常见症状:学医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