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神经内科 >脑出血

昏迷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昏迷是一种很严重的意识障碍,这种情况出现一般都是很严重的,值得重视。一般对付昏迷这种情况一定要拥有良好的医学的基础才好救治。首先要知道观察患者的病情,昏迷也是有着很多种的情况的。要学会观察患者的情况,比如说面色、呼吸的情况、皮肤的情况等等。如果发现患者呼吸不畅的话要立即救治,让患者能够正常呼吸。昏迷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有哪些?我们一起看看吧。

目录 经常昏迷是怎么回事 昏迷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昏迷怎样预防 昏迷的诊断鉴别 昏迷会引发什么疾病

1经常昏迷是怎么回事

  ①脑原性头晕,见于脑动脉硬化(如基底动脉硬化)或颈椎骨关节病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或由此导致的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其临床特点是头晕、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三大症状,还有顶枕部头痛、轻瘫、言语障碍情绪易激动等表现,一般病情缓慢发展,此类头晕的特点是在体位转变时容易出现或加重。

  ②心源性头晕,可见于急性心原性脑供血不足综合征,这是心脏停搏、阵发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纤颤、心室纤颤导致的急性脑缺血,可表现头晕、眼花、胃部不适、晕厥等。

  ③血管抑制性头晕,常因情绪紧张、疼痛、恐惧、出血、天气闷热、疲劳、空腔、失眠等而促发。患者常有头晕、眩晕、恶心、上腹部不适、面色苍白、出冷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其时血压下降,脉搏微弱。血管抑制性头晕多见于体弱的年轻妇女。直立性低血压指站立时出现头晕、眼花、腿软、眩晕,甚至晕厥等,常伴有无汗、大小便障碍。

  ④药物中毒性头晕,以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的中毒为多见。患者除头晕外还有眩晕和耳蜗神经损害所致的感音性耳聋。慢性铅中毒多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以头晕、头痛、失眠、健忘、乏力、多梦为主要症状),又有体温减低、食欲减退等。

2昏迷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一) 保持呼吸道通畅。 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二) 维持呼吸 呼吸平稳者给予吸氧,呼吸不规则、微弱、有严重缺氧者立即气管插管,呼吸机人工辅助呼吸

  (三) 维持循环 开放静脉通道,以扩充血容量,原因不明时,先输注平衡盐溶液,尽快查找原因,对血压低者输注低分子右旋糖苷和血管活性药,保持收缩压在90mmHg以上。

  (四) 控制癫痫发作 若有抽搐,立即静注安定10mg

  (五) 控制感染

  (六) 恢复酸碱和渗透压平衡

  (七) 调整体温 高于40o C 或低于34o C者,应调整体温在正常体温的±2o C范围内

  (八) 控制兴奋躁动

  (九) 保护脑功能

  (十) 病因治疗

  (十一) 预防并发症 减少后遗症

  (十二) 苏醒剂的应用

  一般要解开患者的衣领,避免影响到呼吸。还有要迅速将患者的头侧到一边,或者是让患者侧卧着也可以。注意要压一下患者的舌板,如果有清理器的话就更好了,注意要清理患者口腔之中的异物,好让患者正常呼吸,如有必要人工呼吸也是需要的。

3昏迷怎样预防

  (1)饮食护理,应给予病人高热量,容消化流质食物;不能吞咽者给予鼻饲,鼻饲食物可为牛奶,米汤,菜汤,肉汤和果汁水等,另外,也可将牛奶,鸡蛋,淀粉,菜汁等调配在一起,制成稀粥状的混合奶,鼻饲给病人,每次鼻饲量200~350毫升,每日4~5次,鼻饲时,应加强病人所用餐具的清洗,消毒。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冒,长期昏迷的病人机体抵抗力较低,要注意给病人保暖,防止受凉,感冒,病人无论取何种卧位都要使其面部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当病人有痰或口中有分泌物和呕吐物时,要及时吸出或抠出;每次翻身变换病人体位时,轻扣病人背部等,以防吸入性或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3)预防褥疮,昏迷病人预防褥疮最根本的办法是定时翻身,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另外,还要及时更换潮湿的床单,被褥和衣服,现介绍:人翻身法(以置病人于左侧卧位为例):第一步家属站于病人右侧,先使病人平卧,然后将病人双下肢屈起;第二步家属将左手臂放于病人腰下,右手臂置于病人大腿根下部,然后将病人抬起并移向右侧(家属侧),再将左手放在病人肩下部,右手放于腰下,抬起,移向右侧;第三步将病人头,颈,躯干同时转向左侧即左侧卧位;最后在病人背部,头部各放一枕头,以支持其翻身体位,并使病人舒适。

  (4)预防烫伤,长期昏迷的病人末梢循环不好,冬季时手,脚越发冰凉,家人在给病人使用热水带等取暖时,一定要注意温度不可过高,一般低于摄氏50度,以免发生烫伤。

  (5)防止便秘,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便秘,为了防止便秘,每天可给病人吃一些香蕉及蜂蜜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每日早晚给病人按摩腹部,3天未大便者,应服用麻仁润肠丸或大黄苏打片等缓泻药,必要时可用开塞露帮助排便。

  (6)防止泌尿系感染,病人如能自行排尿,要及时更换尿湿的衣服,床单,被褥,如病人需用导尿管帮助排尿,每次清理病人尿袋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导尿管要定期更换,帮助病人翻身时,不可将尿袋抬至高于病人卧位水平,以免尿液返流造成泌尿系感染。

  (7)防止坠床,躁动不安的病人应安装床挡,必要时使用保护带,防止病人坠床,摔伤。

  (8)预防结膜,角膜炎,对眼睛不能闭合者,可给病人涂用抗生素眼膏并加盖湿纱布,以防结,角膜炎的发生。

4昏迷的诊断鉴别

  诊断

  一、病史提问

  1、重点了解昏迷起病的缓急及发病过程,急性起病者常见于外伤,感染,中毒,脑血管病及休克等。

  2、了解昏迷是否为首发症状,若是病程中出现,则应了解昏迷前有何病症,如糖尿病人可出现高渗昏迷和低血糖昏迷,肝硬化病人可出现肝昏迷,甲亢病人可出现甲亢危象等。

  3、有无外伤史。

  4、有无农药,煤气,安眠镇静药,有毒植物等中毒。

  5、有无可引起昏迷的内科病,如糖尿病,肾病,肝病,严重心肺疾病等。

  6、对短暂昏迷病人,应注意癫痫或晕厥等疾病。

  二、查体发现

  1、应仔细观察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皮肤及头颈情况,高热者应注意严重感染,中暑,脑桥出血,阿托品中毒等,低体温者需注意休克,粘液水肿,低血糖,镇静剂中毒,冻伤等;脉搏过缓要注意颅内高压,房室传导阻滞或心肌梗塞,心率过快者常见于心脏异位节律,发热及心衰等;呼吸节律改变类型有助于判定脑部病损部位,要注意呼吸气味(糖尿病酸中毒有水果气味,尿毒症有尿臭味,肝昏迷有腐臭味,酒精中毒有酒味,有机磷中毒有蒜臭味);高血压可见于脑出血,高血压脑病及颅内高压等,低血压常见于休克,心肌梗塞,安眠药中毒等;皮肤呈樱桃红色为CO中毒,皮肤瘀点见于败血症,流行性脑膜炎,抗胆碱能药物中毒或中暑时皮肤干燥,休克时皮肤湿冷多汗;注意耳,鼻,眼结膜有无流血或溢液等外伤证据。

  2、神经系统检查应注意有无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瞳孔及眼底情况,重压眶上缘有无防御反应及表情反应,重刮足底有无肢体逃避反应,注意眼球位置,腱反射是否对称及病理反射;颅内高压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常有视乳头水肿出血;双侧瞳孔散大见于脑缺氧,阿托品类药物中毒,中脑严重病变,双侧瞳孔针尖样缩小见于脑桥被盖部出血,有机磷和吗啡类药物中毒,一侧瞳孔散大见于同侧大脑钩回疝;一侧缩小见于霍纳氏征或同侧大脑钩回疝早期。

  3、注意有无脑膜刺激征,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颅内出血性疾病。

  鉴别诊断

  许多不同的行为状态可以表现出类似于昏迷或与昏迷相混淆,而且,开初是昏迷的病人在长短不一的时间后可逐渐发展为这些状态中的某一种,一旦病人出现睡眠-觉醒周期,真正的昏迷就不再存在,这些状态与真性昏迷的鉴别,对使用恰当的治疗及判定预后是重要的。

  (1)闭锁综合征: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又称失传出状态(deafferented state),病人保持警觉,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但四肢瘫痪和眼球运动神经以下的脑神经麻痹,系双侧脑桥腹侧病变引起,累及皮质脊髓束,皮质脑桥束及皮质延髓束,病人意识清醒,但只能用眼的垂直运动及眨眼来示意,本症常见于由基底动脉血栓引起的脑桥梗死,其他病因有脑干肿瘤及脑桥中央髓鞘溶解(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严重的多发性神经病尤其是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及使用神经肌肉接头阻滞药也可出现类似闭锁综合征的瘫痪状态。

  (2)持久性植物状态:持久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病人丧失认知神经功能,但保留自主功能诸如心脏活动,呼吸及维持血压,此状态在昏迷之后出现,特点为对周围事物无意识或认知功能缺如,但保持睡眠-觉醒周期,自发动作可出现,对外界刺激会睁眼,但不会说话,不会服从命令,许多未确切下定义的综合征被用作持久性植物状态的同义词,包括α昏迷,新皮质死亡(neocortical death)及持久性无意识(permanent unconsciousness),这些名称缺少精确性,尽可能避免使用,本症的诊断要谨慎,只在长时期观察后才能做出。

  (3)无动性缄默症:无动性缄默症(akinetic mutism) 病人不说话,无自发活动,激励下也不动,能睁眼注视周围,对疼痛刺激无反应或仅有局部反应,大小便失禁,存在睡眠觉醒周期,多处病变可引起包括亚急性交通性脑积水,第三脑室后部及导水管肿瘤,双侧额叶病变累及扣带皮质(双侧大脑前动脉血栓),双侧脑干上份网状结构及丘脑正中核群的局限性病变等,这类病变的共同特点是损害了接受内外环境信息的动力性网状激活系统。

  (4)意志缺乏症:意志缺乏症(abulia)是一种严重的淡漠(apathy),此时病人的感觉,驱动力,心理活动都很迟钝,行为上表现不讲话,无自主活动,严重病例类似无动性缄默症,但病人能保持警觉并意识到自己的处境。

  (5)紧张症:紧张症(catatonia)病人缄默不语,运动明显减少,卧床不动,能保持站或坐的能力,但固定一个姿势而极少变动,见于精神分裂症,应与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木僵区别。

  (6)假昏迷:假昏迷(pseudocoma)表现类似昏迷,不睁眼,不言,不动,对疼痛不躲避,但检查均无异常,这是逃避责任而假装的“昏迷”,并非癔症性昏睡,二者有时不易区别。

5昏迷会引发什么疾病

  急性呼吸道梗阻

  窒息:由于昏迷患者各种反射减弱或消失,口腔内分泌物或呕吐物被吸入而引起。

  舌后坠:因舌根后坠阻塞咽喉通道,致呼吸道完全或部分梗阻。防治措施:务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取侧卧位,仰头时头侧向一方,及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如出现舌后坠用舌钳拉出,紧急情况下可先行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

  褥 疮

  由于昏迷患者大脑皮层高度抑制,致全身代谢营养及各种生理功能都受到影响,又长期处于某一被动体位,皮肤受压特别是皮下脂肪,骨骼突出以及血流较差的部位最易发生褥疮。防治措施:病情许可应及早翻身,每2小时1次,对受压部位的皮肤用红花酒精作按摩。若病情较重,不宜翻动的患者,可轻轻将手伸向患者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平整清洁无皱。若已发生,应按各期褥疮进行及早处理。并在骨骼突出处给予软垫等减少受压。

  感 染

  口腔感染:昏迷患者吞咽发射迟钝或消失,口鼻腔分泌物积聚,易引起细菌或真菌感染。

  呼吸道感染:由于昏迷时呼吸中枢处于抑制状态,喉头分泌物积聚,呕吐物误吸等,发生坠积性肺炎等引起。防治措施:重视口腔清洁,加强口腔护理,每天用2%苏水擦洗口腔2次,若有真菌感染可涂制菌霉素甘油。有口腔溃疡可擦锡类散,必须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定时翻身拍背,利于体位变动促进气管内分泌物排出或便于吸引,吸引时动作要轻,保证其有效性,勿损伤黏膜。

  肺水肿、静脉炎

  昏迷患者心动功能差,多因大量或快速增加血容量不能代偿而发生急性右心衰或肺水肿。因痛觉丧失,刺激性液体及药物对血管本身,皮下组织都有刺激,久之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静脉炎。防治措施:控制输液滴速,一般20~40滴/分,并根据病情不断调整。掌物药物的性质、浓度,对有刺激的药物,切忌外漏,避免对血管损害。此外,保证患者的肢体处于功能体位,协助患者作被动运动、维持肌肉的收缩功能,从而保持肢体关节的正常活动。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