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

小儿高血压的病因是什么

根据高血压的病因,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小儿高血压80%以上为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指病因未明且以高血压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独立性疾病。那么小儿高血压的病因是什么?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目录 小儿高血压有哪些症状 小儿高血压的病因是什么 小儿高血压应该做哪些检查 小儿高血压如何预防 小儿高血压的饮食

1小儿高血压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

  1、小儿高血压症状随血压增高程度、

  有无原发疾患及其严重程度而异。

  (1)轻度高血压患儿常无明显症状,

  仅于体检时发现。血压明显增高时可有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血压升高的判断,新生儿超过10.7/6.7kPa,婴幼儿超过13.3/8.OkPa,学龄前儿童超过16.0/10.5kPa,学龄儿童超过17.3/12.OkPa,即可诊断高血压。任何年龄组血压超过20/13.3kPa即为重度高血压。持续严重高血压,或短期内血压快速升高,可出现高血压危象,表现为剧烈头痛,烦躁不安,视物模糊或失明,甚至惊厥,昏迷,如不积极治疗,常危及生命,或留下严重后遗症。

  (2)肾损害症状常不明显,

  至晚期可出现夜尿。肾上腺性征异常症临床特点为男性化与高血压并存等;

  (3)嗜铬细胞瘤可有多汗、

  心悸、心动过速、体重减轻等症状,血中儿茶酚胺过多;

  (4)皮质醇增多症可有软弱、

  肥胖、体型变化、多毛、瘀斑等;

  (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则有周期性肌张力低下、软弱、手足搐搦、多尿、烦渴等;

  (6)眼底改变分4

  度。Ⅰ度:正常眼底;Ⅱ度:可见局灶性小动脉痉挛;Ⅲ度:伴渗出或有出血;Ⅳ度:伴视乳头水肿。Ⅲ或Ⅳ度眼底改变提示恶性高血压,并可迅速进展为高血压脑病的可能,应积极降压治疗。

  2.阳性体征因其原发病而不同。

  体检时必须测量四肢血压并触颈动脉及四肢脉搏。主动脉缩窄患儿上肢血压高于下肢血压2.67kPa(20mmHg)以上,严重者股动脉搏动消失,下肢血压测不到。同时必须注意腹、腰及颈部大血管杂音。在肾血管性疾患中约半数患儿可闻及血管杂音。还应注意腹部扪诊。如发现肿块时可能为肾盂积水、多囊肾、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或肾胚胎瘤等疾患。

2小儿高血压的病因是什么

  1、继发性高血压

  小儿高血压继发于其他疾病者为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高血压的病因明确,是某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继发性高血压是婴儿和儿童最常见的高血压,可呈急性或慢性过程。新生儿高血压与应用脐动脉导管和肾动脉栓塞有关。儿童高血压与肾脏疾病、主动脉缩窄、内分泌疾病或药物等有关。常见病因如下:

  (1)肾脏疾病:继发性高血压中80%可能与肾脏疾病有关,是儿童高血压的最常见病变,或称肾性高血压,包括:肾实质性病变(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先天性肾疾病(多囊肾、肾发育不全);肾肿瘤:继发性肾脏病变(结缔组织病、糖尿病);肾血管病(肾动脉和静脉狭窄、阻塞);肾周围病变(炎症、脓肿、肿瘤、创伤、出血);溶血性尿毒症等。

  (2)血管病变:如主动脉缩窄(上肢血压增高)、多发性大动脉炎。

  (3)内分泌疾病:肾上腺皮质疾病,包括: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是2岁以下婴幼儿高血压的常见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血钙)。

  (4)颅脑病变:颅内肿瘤、出血、水肿、脑炎等可致颅压增高伴有高血压,或影响自主神经的稳定性使交感神经兴奋。

  (5)中毒及药物:铅、汞中毒、维生素D中毒、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卡因、兴奋剂等。

  2、原发性高血压

  病因不明者为原发性高血压,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据国内外有关资料统计,高血压的遗传度在60%~80%,随年龄增长,遗传效应更明显。检测双亲均患原发性高血压的正常血压子女的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浓度,明显高于无高血压家族史的相应对照组,表明原发性高血压可能存在有遗传性交感功能亢进。原发性高血压常有明显的家族史,1987~1994年《少年儿童高血压易患者的识别与一级预防》的调研资料表明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发生高血压是无家族史的6.57倍,成人高血压患者中有家族史的高达40%~60%,可能与遗传性钙和钠离子转运障碍(Na摄入过多时,细胞不能将过多的Na排出,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内的Na潴留,经Na-Ca2交换使细胞内Ca2增加,通过膜除极化,使兴奋性增高,最终促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平衡失调及胰岛素抵抗等有关,后者高胰岛素血症导致血压升高可能与改变细胞Na-K-ATP酶的活性,增加细胞内Na的含量,刺激交感神经的活性,增加肾脏对水钠的重吸收,提高血压的敏感性,刺激生长因子(尤其是血管平滑肌)以及增加内皮素分泌等因素有关。高血压子女血压正常者有与父母相似的生理反应,如遇应激、竞赛时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另外,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增多、钠负荷对体重增加和血压升高的反应也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有家族史有异常反应的子女,黑种人多于白种人。成人根据血浆中肾素活性水平高低,将原发性高血压分别给予不同治疗,但在相同的大量青少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中未见此指导作用。红细胞钠的转运、血小板和白细胞的游离钙浓度、尿血管舒张素、交感神经受体等也可预示以后发展为高血压的指标。

  (2)性格:具有A型性格(A型性格行为的主要表现是具有极端竞争性、时间紧迫性感、易被激怒或易对他人怀有进攻倾向)行为类型的青少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率高于其他类型者。

  (3)饮食:钠离子有一定的升压作用,而食鱼多者较少患高血压病。因此,对高危人群应限制高钠盐饮食,鼓励多食鱼。膳食中食盐量过多可导致高血压,而摄盐量每天低于3g则很少发生高血压。美国芝加哥调查11~14岁儿童每天盐摄入量近8g(含钠136.7mmol)可引起高血压。但是实验室和临床研究均发现,改变摄盐量和血钠水平,只能影响一部分个体的水平,特别是有遗传性钠运转缺陷者,对摄盐敏感才会致病,因此摄盐的致病是有条件的。饮食中钾含量过低,饱和脂肪酸过多及低钙可促成高血压。

  (4)肥胖:肥胖者由于脂肪组织的堆积,使毛细血管床增加,引起循环血量和心输出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日久易引起高血压和心脏肥大。另外高血压的肥胖儿童,通过减少体重可使血压下降,亦证明肥胖对血压升高有明显影响。儿童血压与体重,身高及体重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体重最明显。北京城区1164名正常儿童纵向8年调查,肥胖儿连续2年高血压检出率是非肥胖儿的5倍。其中465名6岁儿童在8年观察中发现,随肥胖度的加重,血压百分位数增高,到13岁肥胖儿高血压检出率高达14.7%,而对照组同龄儿则为4%。美国2445名年龄7~18岁学生血压调查表明体重指数持续在第90百分位以上者,至成人发生高血压的几率为体重指数在第50百分位以下的9~10倍。肥胖是小儿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影响因素已得到公认。

  (5)运动:对少儿运动员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使心输出量增加、心率减慢、消耗多余的热量,从而有效地控制肥胖、高血脂、心血管适应能力低下等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的危险因素的形成与发展,为成人期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良好的基础。

  (6)其他:种族间患病率有差异,美国黑人多于白种人。此外,长期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性过高、睡眠不足、吸烟等,由于机体产生过多的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也可使血压升高。

3小儿高血压应该做哪些检查

  1.肾脏疾患的有关检查

  包括尿常规、肾功能测定、静脉肾盂造影、肾脏B超检查、同位素肾图、肾动脉造影及肾静脉肾素活性测定等项;

  2.内分泌疾患的有关检查

  (1)若怀疑是皮质醇增多症时,测24小时尿中17羟类固醇及17酮类固醇的含量;

  (2)若怀疑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时,血浆肾素活性减低而血浆及尿醛固酮浓度增高;

  (3)嗜铬细胞瘤时尿香草苦杏仁酸 (VMA)增高;神经母细胞瘤时VMA增高,尿多巴胺增高;

  (4)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甲状腺功能测定。如血压治疗未能控制,或有继发性高血压的相应特殊症状、体征,经综合分析,可选择性进行下列特殊检查:心电图、胸部正侧位照片、肾脏超声波检查、静脉肾盂造影、放射性核素肾图肾动脉造影、CT(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MRI(磁共振成像)检查进行进一步确诊;

  3.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的有关检查

  应进行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头颅B超及CT检查。

4小儿高血压如何预防

  儿童高血压的预防应视为是预防成人致死的首要病因——心血管疾病和卒中的一部分,预防高血压应从儿童期做起。

  预防的目的是减少高血压发病率,降低血压以减少或避免脏器受累,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应采用综合措施,对血压偏高的儿童,有阳性家族史者及肥胖儿应做重点预防对象,定期测量血压。

  饮食上在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需要,避免超重,并应从婴幼儿时期开始,避免喂哺过量牛奶或总热卡过多,日常饮食避免过多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多食蔬菜,鼓励低盐饮食。

  坚持体育锻炼,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的刺激,如学习负担过重,经常看富于恐怖或惊骇性内容的电视及电影等,减轻环境中的噪音,保证足够睡眠时间,避免吸烟,饮酒等。

查看详情>>

5小儿高血压的饮食

  1、限制钠盐摄入量。采用低盐饮食防治高血压病迄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是重点。每天食盐量限制在2~2。5克(钠摄入量2000毫克左右)。对于早期高血压病严格限制食盐是很有好处的。年轻人血压虽正常,但直系亲属中有患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也以低盐饮食为好。

  2、多吃含钾高的食物。钾可以缓冲钠的不良影响。钾摄入量多,可使钠的排出增加,从而减低其升压作用。要使钾的摄入与钠保持1。5∶1的比例,对降低血压才有帮助。市场上出售的食盐代替品主要成分是氯化钾,但含量多少不等,采用时必须注意其说明。当前治疗高血压病常采用利尿剂,而利尿剂又有增加排钾和保留钾盐的不同类别,饮食上应如何配合,要听从医师的具体指导。

  3、增加钙和镁的摄入。钙的摄入量每天应有800~1500毫克。镁缺乏时可引起血管痉挛。应用利尿剂治疗时需补充镁盐,每天每公斤体重应达到8毫克。此外,还需补充锌,每天可口服50~200毫克。经常食用海带、紫菜等含碘多的食品对防治高血压有益。

  4、 营养合理,不可过量。体重超重可使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又可促进动脉硬化。因此血压高的人日常饮食宜清淡、少脂肪、营养适当、热能不可过多。身体肥胖的要注意减肥。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尤其是优质蛋白质。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