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警惕引起黄色瘤

高血脂的人群具有一定的规律,比如中老年人最容易有,身体肥胖的人容易有等,但很多时候不会有明显的症状,但其危害却一直会存在,会引起多种并发症,从而危害人的生命安全。血脂高有什么症状?警惕引起黄色瘤,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黄色瘤的保健方法 警惕引起黄色瘤 黄色瘤不可吃的食物 黄色瘤的西医治疗方法 黄色瘤有哪些症状

1黄色瘤的保健方法

  一、黄色瘤患者要按照主治医师的要求,按时吃药,一旦发现黄色瘤的病症出现恶化,就要及时进行治疗。如果黄色瘤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稳定和控制,患者也要定时到医院进行复查,以防止病情加重。

  二、黄色瘤患者要特别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晚上十点之前要进入梦乡,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习惯。每天要保持八个小时以上的精致睡眠,尽量不要做一些剧烈的运动,可以进行散步、有氧体操等适当的活动。

  三、黄色瘤患者还要特别注意日常的饮食,以少吃多餐的原则进食。不要抽烟喝酒,尽量吃一些清谈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肝脏的负担。辛辣、生冷的刺激性食物,一定不要吃,以免加重血管瘤的病情。

2警惕引起黄色瘤

  一、血脂高的临床表现:

  血脂高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和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硬化。尽管血脂高可以引起黄色瘤,但是这种情况的发生率并不是很高;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又是一种缓慢渐进的过程。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和异常体征。不少人是由于其他原因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时才发现有血浆脂蛋白水平升高。

  二、血脂高有哪些病因:

  血脂高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原发性的,与先天性和遗传有关,由于单基因缺陷或多基因缺陷,使参与脂蛋白转运和代谢的受体、酶或载脂蛋白异常导致的,或者是由于环境因素,如饮食、营养、药物等,和通过未知的机制导致的。第二种就是继发性的,主要是由于代谢性紊乱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肝肾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者是由于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季节、饮酒、吸烟、饮食、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活动等导致的。

  三、血脂高的治疗:

  1.保持合适体重,不宜太胖。

  肥胖容易引发多种疾病,肥胖的人群平均的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要明显的高于同龄的体重正常的人。同时一个人身体的脂肪分布是与血浆脂蛋白水平有很大的关系的,特别是对于中心型肥胖者(肚子大,内脏脂肪多),就更容易导致血脂高。资料显示,肥胖的人,在体重减轻后,很多人血脂紊乱都恢复正常了。

  2.经常锻炼,有氧运动

  经常锻炼的人不仅心肺功能强,保持合适的体重,同时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耐量,降低血浆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升高HDL胆固醇水平。

3黄色瘤不可吃的食物

  黄色瘤通常系指发生在皮肤或肌腱部位的黄色或橙黄色斑丘疹或结节的黄瘤,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往往会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其实,不仅仅药物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可以控制住病情的恶化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饮食对身体治疗的重要性。

  1、黄色瘤患者首先应该控制高胆固醇的摄入,每天摄入的胆固醇控制在200毫克以下。蛋黄、动物内脏(肝、肺、肾、胰、心等)、鱼籽、脑(猪脑、羊脑等)、虾籽、肥肉、蟹黄,等等,都是富含胆固醇高的食物,黄色瘤日常饮食中要尽量不吃,或是少吃控制食用量。

  2、黄色瘤患者禁止椰子油及奶油、黄油的摄入。植物油里的椰子油是个例外,富含胆固醇,不宜食用。奶油、黄油等及其制品,也尽量少食用。除了在烹饪油脂上注意,黄色瘤还需要注意避免食用富含脂肪的肉类,以及其他富含脂肪的食物。油炸一类的食品也应该尽量不食用,市场上很多油炸食品都是使用动物油脂。

  3、黄色瘤患者禁止过多摄入动物油。对动物性油脂不用如对毒药般的拒绝。过多过量摄入动物性脂肪,是有害身体健康的,这个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长期单一性地依靠植物性油脂来作为人体脂肪来源,也是有害身体健康的,这个事实很多人没有认识到。黄色瘤患者一定要减少动物性油脂的摄入量,但不能完全拒绝摄入,要适量补充,这样更能保护血管。

  4、黄色瘤患者限制高脂肪食品,严格选择胆固醇含量低的食品,如蔬菜、豆制品、瘦肉、海蜇等,尤其是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可以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不过,不能片面强调限制高脂肪的摄入,因为一些必需脂肪酸的摄入对身体是有益的。黄色瘤患者适量的摄入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控制饱和脂肪酸)的饮食是合理的。

4黄色瘤的西医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可给予降脂药物,如考来烯胺(消胆胺)、烟酸、非诺贝特、洁脂、洛伐他汀(美降脂)、辛伐他汀(舒降之)、红曲提取物(脂必妥)或藻酸双脂钠等,一般采用1或2种即可。中药可采用泽泻、虎杖、首乌、山渣、毛冬青或决明子等。

  2.局部治疗 较小黄色瘤可选用电分解术、电凝术、液氮冷冻疗法,CO2激光烧灼术,40%三氯醋酸腐蚀法等。皮损较大者则采用外科手术切除治疗。

  3.原发疾病治疗 如同时患有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减、胆汁性肝硬化、胰腺炎、痛风或骨髓瘤等病,必须同时治疗。

5黄色瘤有哪些症状

  1.原发性高脂蛋白性黄色瘤

  (1)扁平黄色瘤: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扁平柔软、淡黄色或橘黄色斑或略隆起的斑块。米粒至5cm大小。好发于眼睑、颈、躯干、肘窝、腘窝、股内侧、臀部和手掌。黏膜不受累。好发于眼睑者称为睑黄疣。对称性发生于上眼睑内眦处,单个或多个,发展缓慢,可波及两侧上下眼睑,甚至形成环绕睑周的黄色圈。多见于中年妇女,约25%患者伴高脂蛋白血症Ⅱ型,表现为血浆胆固醇水平增高。发生于手掌者,可呈隆起的条纹状损害,称为掌纹黄瘤,常是高脂蛋白血症Ⅲ型的特殊病征。泛发性扁平少黄色瘤见。扁平橘黄或棕黄色斑和斑块对称出现于面部眼睑周围、颈部两侧、躯干上部和上臂。一般见于中老年人,预后较好。高脂蛋白血症可有可无。

  (2)结节性黄色瘤:此型常伴有Ⅱ型和Ⅲ型高脂蛋白血症。早期皮疹为柔软的小丘疹或结节,鲜红或橘黄色,逐渐融合或增大达直径2~3cm大小的斑块。质坚硬,表面呈半球状或可分叶、带蒂,微有弹性,压之微痛,自觉症状缺如或感瘙痒,好发于伸侧,如肘、膝、指关节伸面及臀部等处。好发于肌腱部者称为腱黄瘤,多见于手足伸侧,肌腱及跟腱,皮损自黄豆及鸡蛋大小不等。结节深在,光滑、坚实、大小不一,表面皮肤可移动如常。腱黄瘤几乎总是表示潜在的全身性疾病。

  (3)发疹性黄色瘤:常迅速成批发出,分布于臂部、肢体伸面、胸、背和面部,为针头或火柴头大小丘疹,橘黄色伴红色基底,有时口腔黏膜也可累及,经处理后可迅速消退而不留痕迹。此类皮疹最常见于Ⅰ型高脂蛋白血症者,Ⅲ、Ⅳ、Ⅴ型高脂蛋白血症及继发性高脂血症者都可见到。

  2.原发性非高脂蛋白性黄色瘤病

  (1)播散性黄色瘤:起病于青少年,表现为黄色、橘黄色或棕黄色丘疹或结节,初起分散继而成片状,主要分布于腋下、腹股沟、颈、肘、膝等身体大皱褶处,基本对称,约1/3患者有黏膜损害,如口腔、咽、喉甚至气管,有时严重影响功能如引起窒息威胁生命。约1/3患者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的损害而引起暂时性或轻度尿崩症。皮疹及尿崩症均可自发缓解。一般预后好。

  (2)泛发性扁平黄瘤病:多在40~50岁后发病。最常见于睑周,可集中于上睑内侧,也可遍及整个上睑甚或整个眼睑。广泛的可对称地波及躯干和肢体,以面、颈、躯干上部和臂为主。一般预后好。应注意区别继发于网状内皮系统的黄瘤病。

  (3)幼年性黄色肉芽肿:又名痣性黄色内皮细胞瘤,青少年黄色瘤病。常于出生后6个月内发病,偶有家族史。皮损为单个或多个黄色或红色针头至豌豆大小丘疹或结节,圆形或椭圆形。好发于四肢伸侧、颜面、头皮、躯干。也可累及口腔黏膜、眼及内脏,累及内脏者极少。血清脂质不升高,预后佳,大多数于数年后或至青年发育期自行消退。

  3.继发性黄色瘤 指继发于各种原因的黄色瘤,可伴有血脂增高或血脂正常。常继发于下列情况:甲状腺功能低下、肾病综合征、胰腺炎、糖尿病、肝病、造血系统疾病等。

  根据比较坚实的黄色、橘黄色丘疹和结节性损害可初步诊断为黄色瘤。重点在于区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中为高脂蛋白血症性或非高脂蛋白血症性黄瘤病。注意有无系统性疾病,特别是心血管、胰腺、肝脏、内分泌、造血系统病变,测定血脂是必不可少的。组织病理有辅助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