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

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心律失常的重大危害性,所以在生活中要学会避免,为此,每个人都有必要懂得引起心律失常的一些原因,比如糟糕的情绪、抽烟喝酒、吃东西太猛烈等诸多因素。

目录 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区别 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 心律失常如何治疗 心律失常有危险吗 过度饮酒会引起心心律失常

1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区别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其预后与心律失常的病因、诱因、演变趋势、是否导致严重血流动力障碍有关,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

  心率失常

  临床上按心率失常发作时心率的快慢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心率失常两大类,前者见于过早搏动、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心室颤动等;后者以窦性缓慢性心率失常和各种传导阻滞为常见。

  正常成人的心率在安静时平均为70-80次/分,一般慢不低于60次/分,快不超过100次/分(新生儿为130-150次/分,2-4岁儿童为110-120次/分,尔后逐年减少)。若快于100次/分,称为心动过速,常见于运动、兴奋、疼痛、感染、发热、贫血、甲亢、急性出血、休克、心功能不全、心肌炎以及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等药物之后,若低于60次/分,则称为心动过缓,常见于运动员、老人、低温麻醉、梗阻性黄疸、颅内压增高、甲减、洋地黄过量及应用β-受体阻滞剂等。

  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区别

  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存在一定的区别,心律失常指的是心搏起源位置、心率和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症状,包含范围较广。相对而言,心率失常偏重于心率一项的异常,包含范围较小。为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应及早就医,结合症状、体征、病史和辅助检查结果,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症状都是多种多样的,且与病情轻重不一定存在直接关联。患者有必要积极就诊专科医院详细检查,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血常规、心肌酶、血脂、血糖等手段,有助于了解心律失常的性质,查找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生理性因素所致者,可能没有大碍,注意保持观察。如果是病理性因素所致,就有可能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造成严重不良后果,需要积极诊治,不可掉以轻心。

  心律失常的治疗要在检查明确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控制原发病,正确运用药物、射频消融、起搏器手术、外科手术等治疗手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2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

  1、负面不良情绪

  比如愤怒、生气、焦虑、恐惧、紧张、抑郁等都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因为不良情绪会干扰心脏神经功能,影响内分泌激素释放平衡。

  2、吸烟酗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多种有害物质直接刺激植物神经,而过量饮酒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耗氧量增加,造成心律失常。

  3、剧烈运动

  使得副交感神经张力受限,增加了交感神经张力,加速了心率,改变了房室传导,引发心律失常。

  4、吃东西过快

  有些人吃东西“狼吞虎咽”,非常容易突发心悸、头晕甚至昏厥,出现心动过速、早搏等心律失常现象。

  5、外界刺激

  身体突然处于极寒或极热的环境下,或者受到惊吓将导致血管突然收缩,血压增高,诱发心律失常。

  6、合成纤维衣物过敏

  合成纤维衣物容易使皮肤产生静电,体表出现一个电位差,造成心脏电传导不正常,引发室性早搏。

3心律失常如何治疗

  心律失常如何治疗?除了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还需要注意自身的预防。

  1、预防诱发因素 一旦确诊后病人往往高度紧张、焦虑、忧郁,严重关注,频频求医,迫切要求用药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诱因的防治,常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2、稳定的情绪 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精神因素中尤其紧张的情绪易诱发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避免过喜、过悲。过怒,不计较小事,遇事自己能宽慰自己.

  3、自我监测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时,病人自己最能发现问题。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律失常。

  4、合理用药心律失常治疗中强调用药个体化,而有些病人往往愿意接收病友的建议而自行改药、改量。这样做是危险的。病人必须按要求服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有些抗心律失常药有时能导致心律失常,所以,应尽量少用药,做到合理配伍。

  5、定期检查身体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甲功等,因为抗心律失常药可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用药后应定期复诊及观察用药效果和调整用药剂量。

  6、生活要规律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因为失眠可诱发心律失常。运动要适量,量力而行,不勉强运动或运动过量,不做剧烈及竞赛性活动,可做气功、打太极拳。洗澡水不要太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养成按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饮食要定时定量。节制性生活,不饮浓茶不吸烟。避免着凉,预防感冒。不从事紧张工作,不从事驾驶员工作。

4心律失常有危险吗

  心律失常有危险吗?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多见的病症之一,病情较轻者仅有心悸症状,而病情严重者不仅可见头晕、胸闷等症状,恶性心律失常可以对血流动力学产生明显的负性影响,会诱发晕厥、循环崩溃、心跳骤停、心源性猝死等,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其危害性不可小觑。

  因此,确诊具体类型的心律失常之后,应在医师指导下规律服药,定期复查心电图,保持愉快心情,从而良好控制心律。

5过度饮酒会引起心心律失常

  过度饮酒会引起心心律失常

  众所周知,长期过度饮酒对心脏危害极大,会导致心律不齐,特别是心房颤动。这种类型的心脏收缩足以扰乱人体正常机能,导致脑血管意外和心力衰竭。但是,短时期饮酒过度对心脏会产生什么影响?据法国媒体《费加罗报》报道,德国研究人员对慕尼黑啤酒节的部分参与者就短时间内饮酒过度对心脏影响的进行了研究,发现短时间过度饮酒会导致心律不齐,危害人体健康。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上述研究结果被刊登在《欧洲心脏病杂志》(EHJ)上。研究指出,短时间内过度饮酒会导致心律不齐,心跳加速,危害身体健康。

  德国每年10月份的慕尼黑啤酒节聚集约600万名参与者,消耗啤酒750万升。该研究团队借助这一时机,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展开关于短期饮酒过度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巴黎笛卡尔大学心脏病学专家埃卢瓦?马里恩(EloiMarijon)教授指出,研究团队选取了超过3000名35岁左右人群为研究对象,让他们接受酒精含量测试并利用成熟的智能手机应用进行心电图测试。

  在测试中,研究人员发现,体内平均酒精含量为0.9g/l的人群理智较清晰,但其中有30%的饮酒人群出现心律不齐,80%的人群最后能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