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常见的症状表现在盗汗,低热,食欲不振,严重时可致吐血,是一种具有极强传染性的疾病,肺结核往往通过空气传播,正在治疗期的肺结核需隔离治疗。那么肺结核吐血严重吗?
目录
1引起肺结核的原因是什么
一、结核菌引起肺结核
属放线菌目,分枝杆菌科的分枝杆菌属,其中引起人类结核病的主要为人型结核菌,牛型感染少见。最简便的灭菌方法是直接焚毁带有病菌的痰纸。结核菌生长缓慢,增殖一代需15~20小时,生长成可见的菌落一般需4~6周,至少亦需3周。
结核菌分为人型、牛型及鼠型等种类。前两型(尤以人型,标准菌株H37Rv)为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菌,人型与牛型菌形态相似,对豚鼠均有较强致病力,但人型菌对家兔免疫致病力则远较牛型菌为强。人型菌可产生烟酸,而牛型菌的烟酸试验多呈阴性。饮用未经消毒的带有牛型结核菌的牛服,可能引起肠道结核感染。
二、肺结核感染途径
呼吸道感染是肺结核的主要感染途径,飞沫感染为最常见的方式。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尤其是痰涂片阳性、未经治疗者)的痰液。健康人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啑时喷出的飞沫而受感染。小于10&mug的痰滴可进入肺泡腔,或因其重量轻而飘浮于空气中较长时间,在室内通风不良环境中的带菌飞沫,亦可被吸入引起感染。
感染的次要途径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少量、毒力弱的结核菌多能被人体免疫防御机制所杀灭。仅当受大量毒力强的结核菌侵袭而机体免疫力不足时,感染后才能发病。
其他感染途径,如经皮肤、泌尿生殖系统等,均很少见。
2肺结核吐血严重吗
1、吐血是因为结核病灶侵破了血管,血液才会经支气管、气管咳出,所以原则上讲那不叫吐血,是咳血,咯血。常规进行结核治疗就可以,长期、规律、全疗程、联合用药是结核治疗的关键。
2、一般在患有肺结核的病人在检查之前并不知道会有肺结核,在平时的时候咳嗽很多人也都不会在意,直到咳嗽里面带有一点血丝或者满口都是血的时候才想到去检查,这个时候肺结核应该已经到了中期了甚至还会出现别的情况,在吐血的情况出现之后证明肺部已经大面积地产生坏死的现象,但是只要有规范的治疗问题不会太大,可以先采用止血的治疗方法,只要不产生耐药的情况结核病还是很快可以痊愈的。
3、我们经常发现好多病人事先并不知道他患有肺结核,平时有些咳嗽也不在乎,发热也不觉得,但咳嗽时发现痰中有血丝,血块,甚至满口血,才到医院看医生,经检查发现肺部已经有较多的病灶,甚至个别的还有了空洞。出现咯血的病人大约占整个病患者的1/3多一些,咯血,不是任何病人都可以出现的,血是从血管里出来的,所以,必定要病变影响到血管壁的通透性或直接损伤血管时,才会出现,出血量的多少就要视损伤血管的程度而定了。我们认为肺部病灶的多少,并不与出血的多少成正比例关系。有的病人病灶很小但是损伤了血管,那么,就可以出血。相反,病灶很多,但不损伤血管可以出血不多或者不出血,当然病灶多,损伤血管的机会就多,出血机会就多
3肺结核病人的吃什么好
①供给充足的蛋白质和铁。饮食中应多吃瘦肉、动物肝脏、豆腐、豆浆等。这些食品不仅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铁元素,而且又无增痰上火之弊,对增强病人体质有利,提高抗病力,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②多吃含有维生素a、c及钙质的食物。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猪肝、蛋黄、鱼肝油、胡萝卜、韭菜、南瓜、杏等;有润肺、保护气管之功效,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抗炎、抗癌、防感冒的功能,如大枣、柚、番茄、青椒等;含钙食物能增强气管抗过敏能力,如猪骨、青菜、豆腐、芝麻酱等。需注意的是,奶制品可使痰液变稠,不易排出,从而加重感染,所以要限制牛奶及其制品的摄入。
③增加液体摄入量。大量饮水,有利于痰液稀释,保持气管通畅;每天饮水量至少2000ml(其中包括食物中的水分)。
④经常吃食用菌类能调节免疫功能。如香菇、蘑菇含香菇多糖、蘑菇多糖,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减少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4肺结核的早期症状
感觉乏力,早上起床反而比较累,下午也有比较明显的无力症状,但是到了晚上却不能控制的兴奋,甚至失眠。
没有其他原因的情况下,身体慢慢的变得消瘦,体重下降。
长时间咳嗽或者咳痰,清晨会出现干咳,早期比较轻的症状时,咳嗽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咳嗽加剧,痰中带血丝或者是血痰,甚至出现呼吸困难。
在入睡或者睡醒时,出现全身出汗,也就是盗汗,严重时被子都能湿透,而且患者自身感觉极度的疲劳和虚弱。
出现体温的波动,中午以后或者劳累过后出现体温升高,下午或者到了晚上出现低温下降,甚至低热的现象,这应该是肺部出现病变的症状。
出现胸闷或者胸痛,开始时是间歇性的隐痛,随着病情的进展会越来越重。
5肺结核的护理方法
一般护理
1、要予以关心和耐心解释,保持镇静,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
2、病人应安静休息,宜向患侧卧位。
3、饮食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食物,每次进食应温凉且不宜过多,同时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4、病人突然在咯血过程中出现胸闷、烦躁、呼吸困难或咯血不畅,应立即抱起病人双脚,呈倒立位,轻拍背部,以利血块排出,并尽快就地挖出或吸出口鼻。咽喉部血块,同时尽快通知急救中心或社区医疗人员,就地进行抢救,待病情平稳后再进行搬动或转送。